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十户一菜刀”的说法究竟是怎么的?元朝对此说法有记载吗?

“十户一菜刀”的说法究竟是怎么的?元朝对此说法有记载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166 更新时间:2023/12/7 20:34:30

有一个关于元朝“十户一菜刀”的说法:蒙古人建立元朝后,因为汉人太多,为了防止他们叛乱,元朝皇帝给各地官府下了命令,收缴汉人家中的菜刀,只允许每十户人家,留一把做饭使用,并且严禁私人铸造,朝廷会定期勘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说法乍一看,有点荒唐,但细想之后,又在情理之中,而且在当代很多历史书籍中,都有一部分作者,把这个说法,当成一个历史知识收录其中,更有一些作者,在自己的书中,不但认可了这个说法,还替元朝官老爷们,发明了一个“收菜刀”的机器。

这个“十户一菜刀”的说法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细究其源,也没多少年的历史,这个说法最开始盛行的时候,是在民国初期,一些诸如吕振羽等的历史学者,提出了蒙古禁菜刀的说法,但最开始还不是十户一把,只是五户一把菜刀,后来演绎成八户,最终跃进到了“十户”一把。

而我们如果打开《元史》,从头到尾搜检一番,是找不到官方收菜刀的记载的,但在《刑法志》中,却有这样一句话:诸汉人持兵器者,禁之;汉人为军者不禁。——意思就是汉人不许拥有任兵器,但参军的汉人,不在这个禁令之中。

从这样的禁令中,的确可以看出,元朝统治者,对于汉人的防备,但这样的防备,还是可以得到理解的,毕竟一个普通人家,一辈子不摸兵器,是完全不妨碍过日子的,如果真的是每到饭点都得去官府领取菜刀做饭,那真的要对着元大都的方,说一声“妈卖批”了。

另外,在《元史》中,可以大量看到老百姓用镰刀杀死老虎的记载,比如如元朝的初应,一介平民,父子二人在野外砍柴,突然一只老虎偷袭王初应的父亲,王初应“抽镰刀,刺虎鼻杀之”,震动了全国,被称为“打虎英雄”。

你看,元朝如果连菜刀都不敢让老百姓用,那又怎么会放任伤害力更大的镰刀“逍遥法外”呢?类似王初应这样的打虎事例,《元史》中不胜枚举,直到元朝灭亡前,也没见朝廷对老百姓持有镰刀表示担忧,反而是大力称颂,可见区区菜刀,怎么可能让元朝闻之色变呢?

笔者很早就知道这个传言,也在一段时期内深信不疑,但直到翻阅《元史》后,才有了一些质疑,由此之外,更能深刻体会到鲁迅先生关于朝代论断的精辟点评:在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为通我们晓得,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

更多文章

  • 宋代的《清明上河图》放大以后,出现了哪些有趣的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宋代,《清明上河图》,文史百科

    《清明上河图》如果你不好好静下心来细看的话,你可能都不知道这幅画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在《清明上河图》中藏有很多细节,而且都是能直接反应出当时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当然,你如果没有时间去细看的话,这次我们就帮大家把《清明上河图》给放大了,没想到放大以后竟然有这么多有趣的地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皇甫嵩这位平定叛乱的猛将,为何会在面对董卓时毫无作为?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皇甫嵩,董卓,文史百科

    在聊汉末历史时,我们总会将精力放在精彩纷呈的三国时代,却很少有人愿意讲黄巾之祸。其实,在这一时期汉朝亦涌现出了不少有胆识有谋略的人才,皇甫嵩就是其中之一。皇甫嵩,堪称汉末剿匪第一人。张角部的主力被他击败,张梁张宝都成了他的阶下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然而,这位将叛乱一举平定

  • 在清代《工程做法则例》中,古代建筑有哪些构造方式?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建筑,文史百科

    中国古建筑的平面以长方形为最普遍,一座长方形建筑,在平面上都有两种尺度,即它的宽与深。其中长边为宽,短边为深。如一栋三间北房,它的东西方向为宽,南北方向为深。单体建筑又是由最基本的单元“间”组成的。那么古代建筑有哪些构造方式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硬山建筑屋面仅有前后两坡,

  • 汉献帝在曹操这里是什么待遇?与董卓相比有哪些高明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汉献帝,曹操,文史百科

    汉献帝的一生,可以说是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找不出第二个比他更加凄惨的,九岁登基就一直被董卓把控着,天天受到董卓的淫威,汉献帝小时候还真是凄惨,而长大一点之后,董卓更是不把汉献帝放在眼里,甚至说迁都就迁都,都不管别人的意见,而在路上,汉献帝也经历了人生中最奇葩的一次上朝。而后董卓死后,汉献帝好不容易逃回了

  • 朱元璋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为何却不传位给朱棣?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朱棣,文史百科

    朱元璋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但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却并没有慎重考虑,只是凭借自己的喜好选择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这就引起了自己四儿子朱棣的不满。朱棣想自己的实力不差,而且也是朱元璋的亲儿子,怎么就比不过朱允炆这一个毛头小子了?其实如果是朱标继位,朱棣肯定不会说什么,更不会想着起兵,因为朱标对朱棣是真

  • 韩琦夫人的名字有具体记载吗?韩琦与夫人的感情又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韩琦,夫人,文史百科

    韩琦的妻子,是崔氏,工部侍郎崔立之女,累封魏国夫人。先于韩琦逝世。关于韩琦夫人的名字,并没有史料记载,只知道姓崔,那么韩琦与夫人崔氏感情如何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琦与夫人崔氏的感情,可以从韩琦所写的《安阳集》卷六十四《录夫人崔氏事迹》中窥见一斑。夫人姓崔氏。韩琦在《安阳

  • 琅琊王氏在汉朝至晋朝结束,这六百多内为何能经久不衰?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琅琊王氏,晋朝,文史百科

    在司马睿南下建立东晋之后,就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那就是“王与马共天下”,排在前面的“王”是指琅琊王氏,后面的“马”则是司马睿。而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世家之琅琊王氏在汉朝至晋朝,这六百多年时间内为何能经久不衰?说起琅琊王氏,我们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为秦始皇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的名将王翦,此人正是

  • “南风知我意”在古代流传甚广,出自南朝哪首乐府民歌?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南朝,乐府民歌,文史百科

    “南风知我意”是流传甚广的诗句,原句为: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州。出自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名,最早著录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具体作者不详。《玉台新咏》中认为作者为江淹,明清人编写的古诗选本里,又作“晋辞”,《古诗源》认为其作者

  • 关于刘娥入宫前的记载很少,但其实她是一个怎样的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娥,皇后,文史百科

    刘娥是宋仁宗的养母,是宋朝第一位临朝称制的皇后,被后世与吕后、武则天并称。也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女主。但是关于她入宫前的记载却很少,其实她是一个二婚的皇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娥祖籍太原,她的祖父是刘延庆,刘延庆在五代十国的后晋、后汉时任右骁卫大将军。她的父亲刘通是

  • 当皇帝不容易,而在古代都有哪些最长寿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皇帝,文史百科

    当皇帝不容易,许多人当上皇帝以后,纵情享乐,却掏空了身子,英年早逝。这就比如说明朝皇帝明穆宗和明光宗,后者当上皇帝一个月就死了,原因就是太过放纵。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历代的开国之君基本上都活过了50岁,这算是高过当时的平均年龄。其中原因不难推测,开国之君基本上都是经历过战场的磨砺,身体素质肯定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