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隋炀帝下令修筑大运河,难道真的是为了贪图享受吗?

隋炀帝下令修筑大运河,难道真的是为了贪图享受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827 更新时间:2023/12/18 18:21:05

如果说起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大部分人估计首当其冲想到隋炀帝,在各种演义小说当中,杨广更是被黑的体无完肤,关于他的黑历史,是一批接着一批,好色无度,挥霍民脂民膏,仅仅是为了去江南看下琼花,就不惜动用百万民工,开通一条史无前例的大运河。。。

我们如今都知道,大运河增加了南北的联通,那么隋炀帝修筑大运河,真的只是因为贪图享受吗?他究竟有何目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江南运河并非隋炀帝首创,早在春秋时期吴国的时候,就已经开开凿了胥溪、邗沟等水道,后来秦始皇开凿了灵渠,汉朝开凿了槽渠、魏晋开通了白沟、泉州渠等等,其目的,都是为了方便交通,减少运输成本。

至于隋炀帝,有些类似于秦始皇修筑长城,他干的事情,则是将这些运河水渠,通通连成一气,形成了大运河为首的四条: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后代的苏轼在《书传》中写到:“自淮、泗入河,必道于汴……又足见秦、汉、魏、晋皆有此水道,非炀帝创开也”。

只不过后来的演义小说,将隋炀帝当成了运河的开拓者,把他当成是让老百姓受苦的罪人,这点显然有些不公平,按照这点来说,历朝历代,包括后来的唐朝,都脱逃不了罪责。

那么隋炀帝修筑运河的目的何在?只是因为享受吗?其实我们大可先来看看路线,除去江南四段之外,大运河还将长江、黄河、和淮河串联起来,而运河的最北边,甚至衍生到了当时还是边塞的北京,隋炀帝如果是想要欣赏美景或者享乐,断然不会跑到那里去,其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征讨高句丽。

当时的高句丽,在南北朝乱世期间迅速壮大,因此隋唐统治者都想要减除这个威胁,隋炀帝三次征讨,却都大败而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隋军补给线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运河的开凿也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

至于另外一点,开辟运河,还方便了隋炀帝的南巡,那么他千里迢迢,跑到江南去,是去游山玩水的吗?

纵观过去到处巡视的帝王,包括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宋仁宗勉强再加个乾隆,都算是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恰恰是几个昏君,比如晋惠帝,才喜欢窝在奢华的都城,两耳不闻民间事,南巡毫无疑问会增加庞大的开支,隋炀帝就让两岸的老百姓苦不堪言,不但要献上酒食美女,还要做人力纤夫。

但是南巡,也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隋炀帝期间,江南成长为最繁华的地带,但同时也是关陇贵族集团掌控力颇为薄弱的地段。

在南陈灭亡后,隋炀帝为了管理江南,笼络当地士族可谓颇下了一番苦心,他迎娶西梁萧氏为王妃,还学习吴侬软语,然而在农民起义期间,江南一度成为了最让隋炀帝头疼的地方,隋炀帝最后一次南巡的时候,李渊还在忠实履行隋炀帝命令镇压起义,反倒是江南乱成了一窝粥,炀帝大业十一年十月,“东海贼李子通拥众渡淮,自号楚王,建元明政,寇江都。”因此他进入江南,也有稳定局势的意义在里头,但是隋炀帝此举,也带走了大量军队,导致北方空虚,最终为李密瓦岗和李渊等人的崛起谋反,提供了条件。

从如今的视角来看,隋炀帝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暴君,他漠视民意,为了自己的理想欲望而耗尽天下物力人力,但是他绝对不是一位愚蠢的君主。

标签: 隋炀帝大运河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襦裙是古代汉服的一种,它为何会兴起于魏晋南北朝?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襦裙,南北朝,文史百科

    襦裙是汉服的一种,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短襦或衫,叫做“襦”,一般长不过膝,紧身长裙,还佩披帛,加半臂。襦裙出现在战国时期,兴起于魏晋南北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襦裙以裙腰之高低,将襦裙分为齐腰襦裙、高腰襦裙、齐胸襦裙。以领子的样

  • 墨法称作“用墨之法”,宋代姜夔《续书谱·用墨》有何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墨法,宋代,文史百科

    墨法,又曰“用墨之法”。一曰:用墨之法。前人谓水墨者,字之精华也。故临地作书时极为讲究。墨过淡则伤神彩,太浓则滞笔锋。必须做到“浓欲其活,谈欲其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姜夔《续书谱·用墨》云:“凡作楷,墨欲乾,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

  • 当曹操得知儿子曹冲去世的消息时,哭着说了哪八个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曹冲,文史百科

    三国时期,不仅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还是一个神童辈出的年代,当时三国有三位神童,最出名的神童就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另外两个神童分别是周不疑和夏侯荣,天妒英才,他们皆都不得善终,但他们三人中,只有曹冲的死因最为奇怪,留给了后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当时曹操得知爱子去世的消息,哭着说了八个字,当时曹丕吓坏了,出

  • 在明朝朱元璋之前,每个朝代的圣旨又是怎么开头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圣旨,文史百科

    说起圣旨,很多会想起这一句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并不是圣旨的唯一开头,而且很多人都误读了这句话的意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说起这句话,那就必须提到他的发明者明太祖朱元璋。他定都南京后,首先将南京改为“应天府”,将他商议朝政的地方改为“奉天殿”,还在自己

  • 张飞在当阳桥拦截曹操时,曹军为何无人出来与之一战?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飞,曹操,文史百科

    曹操进兵荆州后,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惧怕曹操的进攻,认为荆州难以守卫,于是带着荆州的士卒百姓十万余人向江陵退去。曹操看出刘备的意图,害怕刘备首先占领江陵掌握荆南地区,以后难以攻伐。于是派遣曹纯率领五千虎豹骑先行追击刘备,自己率领主力随后赶到。曹纯率领精锐骑兵在长坂坡追上刘备,出其不意,大破刘备军,俘

  • 朱棣并不是开国皇帝,为何却被后世的子孙称之为“祖”?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棣,祖,文史百科

    明朝以前,大部分的皇帝是以庙号来称呼的,例如李世民,人们就多叫他唐太宗,而很少有叫“贞观皇帝”的。从朱元璋开始,皇帝的年号逐渐开始代替庙号,例如“嘉靖”、“雍正”等。那庙号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庙号一般都是皇帝去世之后,后人追加的,一般开国皇帝会被称为“祖”,比较典

  • 俗话说“成王败寇”,后人为什么更喜欢刘备而不是曹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曹操,文史百科

    人们常说的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其实并不是说势均力敌,其中曹操统一了北方大片的土地,占据了中原腹地,名副其实的中原霸主,而刘备仅有的不过是四川及周边的少数地区,刘备在政治上是远远比不上曹操的,俗话说“成王败寇”那为什么后人更喜欢刘备而不是曹操呢?甚至后人唾骂曹操为窃国贼,奸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史官是什么时候设置的?在《吕氏春秋·先识篇》中有何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史官,《吕氏春秋·先识篇》,文史百科

    史官,被任命撰写一个国家、集团或机构的历史或系统地记载它们的人;也指古代朝廷中负责整理编纂前朝史料史书和搜集记录本朝史实的官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

  • 对于武则天来说,长孙无忌与她有着怎样的敌对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长孙无忌,文史百科

    丁耀亢:无忌以内戚佐太宗有天下,称元勋焉。死于阴人之手,不亦枉乎?至其诬恪一事,足以感动天帝,而后知古来英雄之死,别有阴报,不必为之扼腕也。故曰:大舆多尘,君子有以慎其终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夫之:①长孙无忌曰:“太子仁恕,实守文之德。”此佞者之辩也。太宗不能折之,遽立

  • 杜袭为何能获得荀彧的推荐,被曹操任命为丞相军祭酒?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杜袭,曹操,文史百科

    东汉末年,曹操手下可谓人才济济。就武将来说,既有于禁、徐晃、张郃、张辽、乐进这五子良将,以及夏侯渊、夏侯惇、曹真、曹仁、曹休等曹魏宗室武将。就文臣谋士来说,则有司马懿、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陈群等人。其中,在曹操的谋士之中,杜袭明明劳苦功高,却没有相对应的名气,也即经常被人们所忽略。杜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