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壁画的发展可追溯到石器时代,古代有哪些杰出的壁画?

壁画的发展可追溯到石器时代,古代有哪些杰出的壁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038 更新时间:2023/12/11 22:07:04

壁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着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这些众多的发现中,也包括了许多描绘人的图像,有些堪称宏幅巨制。内蒙古阴山岩画就是最早的岩画之一。在那里,我们的先人们在长达一万年左右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这类图像,这些互相连接的图像把整个山体连变成了一条东西长达300公里的画廊。据推测,是宗教或巫术的感召促使先人们不辞辛劳地创作了这些图像。类似的图像还可以在苏北的连云港孔望山将军崖岩画遗址中见到。

到了新石器时代,我们要把目光投向那些地秘岩画。在云南沧源发现的岩画反映了人类的活动,包括狩猎、舞蹈、祭祀和战争。岩画的构图更趋于复杂,所表现的内容也由单个的物体发展为互相关联的具有动感的人。它们的存在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当然,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在绘制岩画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的边界的限制,岩面也并没有作任何的处理,它们的创作是无拘无束的。

这一切的改变源自于陶器和木结构建筑的出现,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家们马上就发现这些材料是绝好的作画之处,于是,缤纷的色彩和丰富的纹样出现在这些器物上。以质朴明快、绚丽多彩为特色的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案,是中国先民的杰出创造。

此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也有一定数量的彩陶。仰韶类型的彩陶以在西安出土的半坡陶盆《人面鱼纹盆》最具特色,也最耐人寻味,关于这种图案具体的含意一直在猜测之中。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的图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绘制于陶缸上的《鹳鸟石斧图》,出土于河南临汝闫村。该图以写实手法所描绘的鸟、鱼及斧据说代表了鹳氏族兼并鱼氏族的历史事件。

秦汉时期

秦汉时代的壁画以宫殿寺观壁画和墓室壁画为主。秦汉时代的宫殿衙署,普遍绘制有壁画,但随着建筑物的陆续消亡几乎丧失殆尽。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秦都咸阳宫壁画遗迹第一次使我们领略到了秦代宫廷绘画的辉煌。在秦宫遗址3号殿的长廊残存部分上,发现了一支有七辆马车组成的行进队列,每辆车由四匹奔马牵引;另一处残存的壁画则表现的是一位宫女。

这些形象都是直接彩绘在墙上的,并没有事先勾画轮廓,可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没骨”法的最早范例。西汉的壁画则主要是为了标榜吏治的“清明”而创作的。延寿的《鲁灵光殿赋》中记载了当时一个诸侯王所建宫殿里壁画的盛况。宣帝时更是在麒麟阁绘制了11位功臣的肖像壁画,开了后世绘制功臣图的先河。

东汉明帝时,由于明帝本人的爱好,壁画创作之风更盛。在新建的白马寺绘制了《千乘万骑群象绕塔图》,这是中国佛教寺院壁画的肇始。秦代的墓室壁画遗迹,迄今尚未发现。但是汉墓壁画的发现,则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开始了。传出洛阳八里台的那组空心砖壁画,是有关西汉墓室壁画的首次重要发现。1931年,辽宁金县营城子壁画墓的清理,则揭开了东汉墓室壁画的面纱。在随后的数十年间,在全国各地又发现了四十余座壁画墓,为探讨汉代绘画艺术的发展状况,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这一时期,已发现的最为重要的壁画墓和墓室壁画有:属于西汉时期的河南洛阳的卜千秋墓壁画、洛阳烧沟61号墓、陕西西安的墓室壁画《天象图》,属于新莽时期的洛阳金谷园新莽墓壁画;属于东汉时期的山西平陆枣园汉墓壁画《山水图》,河北安平汉墓壁画、河北望都1号墓壁画以及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发现的壁画墓等。它们分别描绘了有关天、地、阴、阳的天象、五行、神仙鸟兽、一些著名的历史故事、车马仪仗、建筑及墓主人的肖像等,含意复杂,但大多是表现墓主人生前的生活以及对其死后升天行乐的美好祝愿,希望死者在艺人们营造的地下世界里享受富足的生活。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题材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场面宏大,色彩瑰丽。无论是人物造型、风格技巧,以及设色敷彩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壁画的创作中大量出现净土经变画,如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变、维摩诘经变、法华经变等。如初唐220窟的各种经变壁画所呈现出的盛大歌舞场面,众多的人物、绘制精巧的建筑物等,使整个洞窟形成一个“净土世界”。除了经变画以外,还有说法图、佛教史迹图画、供养人像等。

盛唐以后的经变内容逐渐增多,直接取材现实的供养人像身高日渐增加,占据了洞内、甬道的醒目地位。盛唐103窟的维摩变、中唐158窟的涅盘变、晚唐196窟的劳度叉斗圣变等是其中的精彩作品。晚唐156窟的《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更是以特有的长幅形式表现了场面宏大的人马队列,堪称巨制。这些发现一个重要意义还在于为了解唐代绘画的发展以及在某些特定阶段所表现出的复杂性提供了大量实例。

在西安地区发现的27处唐代高官及皇室成员的墓葬使我们可以看到了唐代绘画题材的变化。长乐公主和执失奉节的墓葬壁画证明了七世纪时各种绘画流派共存的局面;而懿德太子、章怀太子和永泰公主三处皇家墓葬中的壁画则为研究八世纪初期宫廷绘画的风格变化提供了最好的例证。章怀太子墓中绘有狩猎出行图和马球图,其绘画线条自由奔放,犹如书法中的行草。

明清时期

在明代,继承唐宋传统的寺庙壁画仍是壁画的主要表现形式,较之前代,明代的壁画显得更为规范化和世俗化,也显示出不同宗教和不同教派之间的融合。这一时期的壁画遗存尚多,分布于北京、河北、山西、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等地。其代表为完成于1444年的北京郊区的法海寺大雄宝殿中的壁画《帝释梵天图》,在性格描绘上颇具匠心,画法亦沿用唐宋遗法,沥粉贴金,风格精密富丽。这幅壁画的作者是工部营缮所的画士官宛福清、王恕及画士,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现了宫廷画风的特点。民间画工所作的壁画的代表作为河北石家庄毗卢寺后殿壁画,内容为“水陆画”,佛、道、儒三教混而为一。

清代寺庙壁画与宫廷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有关现实重大题材的描绘以及民间小说与文学名著的表现。西藏布达拉宫灵塔殿东的集会大殿内,画有《五世达赖见顺治图》,记载了五世达赖率领3000人的使团进京朝见顺治的史实,以连环画的手法成功处理了众多的人物和丰富的活动,堪称清代壁画的杰作。此外,山西定襄关帝庙壁画取材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北京故宫长春宫回廊上的《红楼梦》壁画则参以西洋画法描绘了这部千古名作里的部分情节。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殉葬妃子有多可怜?她们在死之前都经历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殉葬妃子有多可怜?她们在死之前都经历了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古代,帝王逝去之后,宫内会特别注重操办丧事。选择合适的地方将其安葬,还有不少嫔妃进行陪葬。这种方式让人觉得难以接受。殉葬制度原本起源在商代,当时的奴隶主在自己死去之后,就

  • 都说“秦晋之好”,晋国为何却成为了秦国最大的阻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许多人都听说“秦晋之好”这个成语,说的是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的关系非常亲密,两国之间多次联姻,建立起了盟友的关系。可是许多人并不了解,在秦国发展的过程中,晋国成为秦国最大的阻碍,双方多次交战,而秦国败多胜少,其东进中原战略遭到遏制。那么,晋国和秦国之间有哪些恩怨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刘邦想招商山四皓入朝为官,那么为何这四人却是很不愿?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刘邦当年还在乡下的时候,因被吕太公看上而娶了吕雉,并为他生儿育女。后来刘邦登上皇位,昔日的长子自然成了太子。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后来,戚夫人仗着刘邦的宠信,开始想入非非,她经常给刘邦吹枕边风,说刘如意比太子刘盈好很多,应该改立太子,刘邦便有意废刘盈而立如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古时行军打仗拼的是国家实力,诸葛亮为何还要屡次用兵?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刘备死后将匡复汉室重任托付与诸葛亮,诸葛亮稳定蜀汉政局后,开始组织北伐,屡次用兵与曹魏政权,时间阶段为公元228年至234年,共计7年。虽然诸葛亮用兵如神,死而后已,但因为蜀汉在三国后期本就属于力量最弱一方,又劳师远征,后勤供给乏力,所以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最后病死五丈原。古时行军打仗拼的是国家实力

  • 舒尔哈齐为后金立下不世之功,努尔哈赤为何却要杀掉了他?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舒尔哈齐,努尔哈赤,文史百科

    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两兄弟从小相依为命,患难与共。后来,舒尔哈齐还为后金立下不世之功。可是为什么,努尔哈赤最后却杀掉了这位至亲的弟弟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舒尔哈齐比努尔哈赤小5岁,努尔哈赤年少便很疼爱他。努尔哈赤10岁时,生母喜塔腊氏去世,父亲塔克世又迎娶了王台之

  • 为何说司马懿看出空城计的破绽后,他不会拆穿诸葛亮?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熟读三国正史的读者诸君都知道,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是故事里的事,也是现实中绝对没有发生的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事被张郃打回去了,连带着“常胜将军”赵子龙也吃了败仗,从镇东将军降职为镇军将军。诸葛亮降职不降权,那是因为除了诸葛亮,谁也管不了蜀汉那么一大摊子事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韩琦是名垂青史的宋代名相,那么他与宋仁宗关系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韩琦,宋仁宗,文史百科

    韩琦与宋仁宗少年时期就有过一面之缘,那个时候的韩琦还不过是个渴望能够考取功名的热血少年,后来韩琦如愿以偿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成了宋仁宗最器重的臣子之一。那历史上的韩琦与宋仁宗关系如何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琦少年时因路见不平,帮助受到恶霸欺凌的贫困百姓说话,遇到了宋仁宗

  • 夏竦与韩琦共同管理军事防务,为何最后却在好水川惨败?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在经历了三川口之败后,北宋朝廷已经重新认识了西夏军的实力,并开始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宋仁宗首先撤换了败军之将范雍,将临阵脱逃的守将斩首,并提拔了当时的名臣户部尚书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使,其副手也是北宋颇为知兵的名臣韩琦与范仲淹,让他们共同管理军事防务。但是最后还是好水川惨败,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

  • 朱元璋这样作风强硬的开国之君,为何会被坊间取笑惧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明太祖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他自幼家贫,苦难成长,从一名和尚,到义军士兵,继而成为义军首领,最终统一全国,建立明朝。这样一位功勋卓著,手段高明甚至可以说是歹毒,作风强硬的一国之君,却被坊间取笑为一个惧内、怕老婆的“妻管严”,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明朝后期文房的风气愈渐兴盛,笔舐同样具有怎样的功能?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伺候笔的文玩很多,诸如笔筒、笔海、笔格、笔洗、笔挂、笔屏、笔船、笔插、笔帘、笔盒,以及笔觇与笔掭。这些各司其职,又都成为文房中既实用又能摩挲的东西,故被视为文房珍玩。有人将笔觇与笔掭列为两种文具,其实它们是同一种器具,有着同样的功能,都是文人书写绘画时,用来掭试毛笔的用具。另外,这种文玩还可称“笔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