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何说司马懿看出空城计的破绽后,他不会拆穿诸葛亮?

为何说司马懿看出空城计的破绽后,他不会拆穿诸葛亮?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038 更新时间:2024/1/9 11:44:15

熟读三国正史的读者诸君都知道,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是故事里的事,也是现实中绝对没有发生的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事被张郃打回去了,连带着“常胜将军”赵子龙也吃了败仗,从镇东将军降职为镇军将军。诸葛亮降职不降权,那是因为除了诸葛亮,谁也管不了蜀汉那么一大摊子事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在公元228年,也就是蜀汉后主刘禅建兴六年、曹魏明帝曹太和二年。按照《晋书·卷一·帝纪第一·宣帝》记载,当时司马懿刚刚因为击败了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而升官了:诸葛瑾、张霸并攻襄阳,帝(司马懿)督诸军讨权,走之。进击,败瑾,斩霸,并首级千余。迁骠骑将军。

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司马懿以骠骑将军身份主管荆州方面军政:太和元年六月,天子诏帝屯于宛,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

司马懿坐镇荆州,抵抗诸葛亮的重任就交给了五子良将中硕果仅存的张郃(徐晃已经在前一年跟司马懿击败诸葛瑾后病逝)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於街亭。(《三国志·卷十七·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下同)

张郃迎战诸葛亮的时候,司马懿正在筹备伐吴:司马宣王治水军于荆州,欲顺沔入江伐吴。

击败诸葛亮的张郃增加了一千户食邑之后(没有升官),又接到了新的命令:带领大军去荆州支援司马懿:诏郃督关中诸军往受节度。至荆州,会冬水浅,大船不得行,乃还屯方城。

正史引述完毕,咱们言归正传,以《三国演义》为依据来看看设空城计的诸葛亮有多危险。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这样描述: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要想看清诸葛亮的笑脸,即使司马懿也得凑到三五十米之内,如果城楼上埋伏几个弓箭手,那就不是吓退司马懿,而是狙杀司马懿了。

同样道理,放司马懿到跟前,诸葛亮自己也很危险,于是按照易中天的说法,我们能推算出诸葛亮的三种死法:第一,司马懿派敢死队冲进城去,诸葛亮空城计失败,为了避免被擒受辱而横剑自刎;第二,司马懿军中的愣头青擅自出手或出自司马懿授意,一箭把诸葛亮从城头射落;第三,司马懿以优势兵力对西城展开全面进攻,诸葛亮肯定抵挡不住,会牺牲于乱军之中。

其实根据易中天先生解读而得出的诸葛亮三种死法之外,还有一种最大的可能,而且这种可能,是由三国时期的形势和特点决定的——蜀军会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甚至把诸葛亮绑起来送给司马懿,如果诸葛亮不肯受辱,还是只有自尽一条路可以走。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三国形势和特点了:当年军阀混战,老百姓吃粮当兵,忠诚度几乎等于零——给谁干都是拿粮饷,顺风仗可以打,找死的事情不干。

三国时期,除了各集团少数的几个绝对核心骨干不肯投降(关羽是例外)之外,中下级军官乃至普通一兵,是不把投降当回事儿的。

形势不妙就投降,咱们能举出一百个例子来,这里就挑几个有名的将领来说:曹魏阵营的五子良将,张辽张郃于禁都投降过;曾经投降曹操的关羽又被投降东吴的糜芳傅士仁出卖了;刘备及其信任的黄权,也在无法撤退的时候投降了曹魏;吕布也想投降,但是曹操没给他机会。

高级将领都不以投降为耻,就更别提中下级军官和小兵了,而诸葛亮派出去“打扫街道”的,恰恰是忠诚度可能为零的。诸葛亮把性命托付给忠诚度为零的小兵,那不是冒险而是找死: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这八十个小兵,有一个扔下扫帚就跑,诸葛亮就死定了。面对千军万马,想让八十个假扮清洁工的像诸葛亮一样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那这八十人都可以当大将军了。

当然,也有人说即使司马懿看出了诸葛亮空城计的破绽,也不会拆穿,因为司马懿还没把忠于曹操的功臣宿将收拾干净,还需要“养诸葛亮自重”……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韩琦是名垂青史的宋代名相,那么他与宋仁宗关系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韩琦,宋仁宗,文史百科

    韩琦与宋仁宗少年时期就有过一面之缘,那个时候的韩琦还不过是个渴望能够考取功名的热血少年,后来韩琦如愿以偿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成了宋仁宗最器重的臣子之一。那历史上的韩琦与宋仁宗关系如何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琦少年时因路见不平,帮助受到恶霸欺凌的贫困百姓说话,遇到了宋仁宗

  • 夏竦与韩琦共同管理军事防务,为何最后却在好水川惨败?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在经历了三川口之败后,北宋朝廷已经重新认识了西夏军的实力,并开始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宋仁宗首先撤换了败军之将范雍,将临阵脱逃的守将斩首,并提拔了当时的名臣户部尚书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使,其副手也是北宋颇为知兵的名臣韩琦与范仲淹,让他们共同管理军事防务。但是最后还是好水川惨败,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

  • 朱元璋这样作风强硬的开国之君,为何会被坊间取笑惧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明太祖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他自幼家贫,苦难成长,从一名和尚,到义军士兵,继而成为义军首领,最终统一全国,建立明朝。这样一位功勋卓著,手段高明甚至可以说是歹毒,作风强硬的一国之君,却被坊间取笑为一个惧内、怕老婆的“妻管严”,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明朝后期文房的风气愈渐兴盛,笔舐同样具有怎样的功能?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伺候笔的文玩很多,诸如笔筒、笔海、笔格、笔洗、笔挂、笔屏、笔船、笔插、笔帘、笔盒,以及笔觇与笔掭。这些各司其职,又都成为文房中既实用又能摩挲的东西,故被视为文房珍玩。有人将笔觇与笔掭列为两种文具,其实它们是同一种器具,有着同样的功能,都是文人书写绘画时,用来掭试毛笔的用具。另外,这种文玩还可称“笔舐

  • 姜子牙建立齐国后,为此制定了哪些安邦定国的政策?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武王灭商后,同姜子牙、周公旦等人商议,把全国分成若干个侯国,由周天子分封给在灭商大业中作出贡献的姬姓亲族和有功之臣建都立国,充当周朝统治中心的屏障,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而被首封于齐地营丘(即今淄博市临淄区)建立齐国,以稳定东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钟毓对汉文帝有怎样的重要性?国舅薄昭都被逼自刎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吕后掌握政权。刘邦在世时,吕后因年老色衰,受尽冷落。吕后掌权后,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刘邦的宠妃和儿子被迫害殆尽。薄姬因行事低调,得以和儿子刘恒在封国小心度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太尉周勃、丞相陈平、朱虚侯刘章诛灭了吕氏势力,

  • 为何《史记》还是《汉书》都认为,韩信的死是因为谋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前196年,韩信在萧何的诓骗下,进入了长乐宫,并被坐镇长安的吕后所逮捕。最终,这位叱咤风云的大将,就这样惨死在一个妇人之手。正所谓“生死一知己,存亡一妇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对于韩信的死因,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都认为,韩信的死是因为谋反。当时,韩信出征陈豨,而

  • 魏国兵败马陵之战后,历史如何往六国防秦入侵的路线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魏国虽然在桂陵之战被齐国打败,国势受到重创,但毕竟实力雄厚,蓄精养锐十几年之后,元气又大致恢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同时期的韩国是韩召王在位,韩召王在名相申不害内修政教,外应诸侯的辅左下国力鼎盛,因此使得南方的魏国备感威胁。周显王28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大将庞涓率领魏

  •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主角是曹操,但却有怎样的本质差别?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文史百科

    东末三大战役中的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最为经典,影响也最为深远,是推动中国历史走向之战。然而,有人疑惑,官渡之战,袁绍从此一蹶不振,几年之内,被曹操全部消灭,而赤壁之战,曹操也是完败,虽然从此无力南下,但依然是三国的老大,并没有被南方的孙吴政权等消灭。其实,表面上来看,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决定历史走向

  • 为什么唐朝尚武风气如此盛行?揭秘唐朝尚武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在很多诗词中大家就能看出来唐朝十分好武,而且就算是女子也不逞多让,那么为什么唐朝尚武风气如此盛行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点吸取晋朝的教训众所周知,晋朝是一个特别柔弱的朝代,可能是嗑药磕傻了,穿着开裆裤满街跑也是经常发生的事。他们一点都看不上武将,认为他们是莽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