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太师”称呼的历史由来 太师的权责介绍 哪些人担任过太师

“太师”称呼的历史由来 太师的权责介绍 哪些人担任过太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966 更新时间:2024/2/6 11:52:33

太师,中国古代职官。又名太宰,掌邦治,为六卿之首。

历史

殷纣之时,箕子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大戴礼记》说:“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周成王时,周公旦始居之。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周公薨,毕公代之。 又周朝,太师与太保、太傅合称“三公”。汉西京初不置,平帝始复置太师官,而孔光居焉。汉东京又废。献帝初,董卓为太师,卓诛又废。魏世不置。晋因为避景王司马师之讳,将太师改置为太宰,晋武帝以安平王司马孚为太宰[1]。而据《唐六典》说法,太师等“师傅之官”在汉哀帝与汉平帝时列于“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之上,称为“上公”,之后在后魏(北魏、东魏、西魏)时,与太傅、太保合称“三师”[1]。北周时又改称回“三公”,至隋唐又称为“三师”[1]。

元史百官志曰“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正一品,银印,以道燮阴阳,经邦国。有元袭其名号,特示尊崇。太祖十二年,以国王置太师一员。太宗即位,建三公,其拜罢岁月,皆不可考。世祖之世,其职常缺,而仅置太保一员。至成宗、武宗而后,三公并建,而无虚位矣。”

明史、清史稿官职志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正一品。...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为兼官、加官及赠官”。

朝鲜高丽时代亦设有太师,朝鲜王朝改称大师。越南李朝、陈朝亦设有太师官职。

历代太师

中国

箕子

太公望周公旦毕公高

狐射姑

潘崇

西汉

参见:西汉太傅、太师、太保、太阿列表

  • 孔光、马宫

  • 新朝

    参见:新朝十一公列表

  • 王舜、王匡

  • 东汉

    参见:东汉太傅、太师列表

  • 董卓

  • 两晋南朝

    无(为司马师避讳改为太宰)

    十六国

    参见:十六国太师、太宰、太傅、太保列表

  • 汉赵:刘景、任𫖮

  • 成汉:范长生、龚壮、董皎

  • 前秦:鱼遵、苻纂

  • 前燕:慕舆根

  • 后燕:库傉官伟

  • 北朝

    参见:北朝太宰、太师、太傅、太保列表

  • 北魏:车路头(赠)、宗爱、常英、冯熙、冯诞(赠)、元勰、元怀(赠)、元雍、元继、胡国珍(赠)、元继、尔朱荣、元钦(赠)、尔朱代勤(赠)、尔朱新兴(赠)、元肃、高欢、元欣、高欢、高树生(赠)、杨椿(赠)、高肇(赠)、元悦(赠)、元谌、高猛(赠)、李延寔(赠)、元彧(赠)、元颢(赠)、元徽(赠)

  • 东魏:元谌、元坦、高盛(赠)、胡僧洗(赠)、高干(赠)、高昂(赠)、元暹(赠)、高永乐(赠)、厍狄干、尉景(赠)、孙腾(赠)、胡宁(赠)、娄昭(赠)、元树(赠)

  • 西魏:长孙稚、元欣、念贤、贺拔胜、宇文泰、宇文觉

  • 北齐:斛律金、韩轨(赠)、潘乐(赠)、司马子如(赠)、可朱浑元、高演、高淯(赠)、高湜(赠)、高浟、高岳(赠)、段韶、贺拔仁、高湝、高琛(赠)、娄叡、高湝、高润、高长恭(赠)、高凝(赠)

  • 北周:李弼、宇文护、贺兰祥(赠)、于谨(赠)、宇文颢(赠)、宇文导(赠)、尉迟迥、宇文招、宇文贤、宇文赞、杨忠(赠)

  • 隋朝

    参见:隋朝相国、丞相、三师三公列表

  • 独孤信(赠)、李穆

  • 郭子仪(追赠)王行瑜李克用朱温

    后梁

    朱全昱

    后汉

    郭谨(检校)

    后周

    冯道郭从义(检校)

    徐知诰

    前蜀

    王宗佶

    南唐

    卢绛

    北汉

    刘继颙

    赵普赵元佐赵元俨韩琦富弼文彦博赵颢赵佖蔡京童贯郑绅赵俣赵偲秦桧韩世忠杨存中张俊史浩吴益赵伯圭韩侂胄史弥远郭师禹杨谷杨石郑清之赵与芮贾似道

    完颜宗磐完颜宗干完颜宗弼完颜宗贤完颜勖徒单恭温都思忠张浩徒单克宁胡沙虎崔立

    木华黎月赤察儿阿剌不花脱儿赤颜阿撒罕铁木迭儿伯忽按塔出燕帖木儿马札儿台脱脱汪家奴

    天完

    邹普胜

    北元

    孛罕乌林台巴达马哈木阿鲁台脱欢也先阿失帖木儿毛里孩孛来

    李善长张辅张懋朱永张鹤龄徐光祚郭勋朱希忠徐文璧张居正

    “朱寿”(明武宗朱厚照自封太师镇国公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大庆法王)

    遏必隆鳌拜

    越南

    丁朝

    洪献

    李朝

    梁任文李道成黎文盛陈度张伯玉 牟俞都 李俞都 杜安颐

    陈朝

    陈守度陈光陈德晔陈日燏黎季犛

    黎初朝

    丁列黎广度黎辅莫登庸

    莫朝

    莫国桢

    黎中兴朝

    阮淦郑检

    西山朝

    裴得宣

    阮朝

    标签: 太师

    更多文章

    • “六卿”称号的历史由来 六卿分别是哪些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六卿

      六卿,又称六官,在中国古代,泛指仅次于宰相、三公的高级大臣。始见于西周,不同历史时期所指不同。周朝周的六卿为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六卿之外设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五官。也有历史学家据《周礼》认为,六卿是指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它们分别有另外的称号是天官、地官、春

    • 古代爵位是官职吗?得到爵位后有哪些好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爵位

      论古代封爵制度,一般都是皇帝,当然最早称为君主,君主会给底下的子弟,也就是所谓的贵族和有大功之臣建立起一个分封制度,方便统一管理。而追溯起来,“内爵”可以视为最早的官位分等。用如今的白话来说,有爵位不一定有官位,有官位不一定有爵位。爵位是需要立过大功的,而官位只需要自身有学

    • 虎豹骑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虎豹骑

      虎豹骑是曹操手下最精锐的部队,虎豹骑的统领历来都是曹氏将领,比如曹纯、曹休和曹真。由此可见其重要。《三国志·魏书》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其精锐可见一斑。一、曹操的特种部队特种部队是现代军事概念,严格来说三国时期不存在现代军事意义上的

    • 正史中张辽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辽

      相信大家应该都有看过《三国演义》,里面的张辽可以说是非常的勇猛了。他的实力确实是非常厉害,不然也不会是五子良将之一了。但是在演义里面,张辽是被丁奉给射死的。但是正史上却不是的,那么张辽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正史上张辽是病死的。正史《三国志》记载,张辽在合肥大战后,就一直驻守合肥

    • 三女乱唐指的是哪三女?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女乱唐

      从唐中宗李显684年第一次继位,到唐玄宗李隆基712年登基的近30年里,武则天、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三个女人,先后成为风云人物,在唐王朝的历史上,写下了自己一生的辉煌和悲哀。后人称之为“三女乱唐”。(一)武则天直接上位当女皇唐高宗李治驾崩后,由李显继帝位,是为唐中宗。武则天掌控

    • “洞房之夜”称呼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洞房

      “洞房之夜”一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甚至将新婚之夜称为“洞房之夜”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甚至由此衍生出了“入洞房”、“闹洞房”等词语,那么“洞房之夜”这个词语又是如何诞生的呢?传说

    • 汉朝的郡守的职权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郡守

      汉朝在行政管理上,承袭秦制,又有所不同。在全国大部分地分,实行了郡县制,而在边远地区保留了分封制。郡和王国相府就相当于今天的省级行政机构,郡之行政长官为郡守,王国行政长官为相国,后称丞相、相。郡守的权力非常之大,可以说,郡内之事无所不管。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职权:一、对本府官吏有绝对控制权。一郡之

    • 太尉和国尉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尉

      关于太尉,《汉书·百官公卿表》这样记载:“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也就是说,太尉是从秦代开始设立的官职;和丞相一样,是金印紫绶的高官;职责是掌管全国军事。这是不是历史的真实呢?古人意见就有分歧,接下来我们来就细细分辨。一、太尉是不是秦代开始设立的官职?

    • 陈武帝陈霸先有几个儿子?陈霸先为何不传位给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武帝

      陈霸先是陈朝开国皇帝,虽然在位时间只有短短三年不到,但陈霸先一生做出的成就,在当时也是少有人能够与之相比。陈霸先先是帮助王僧辩平定侯景之乱,此后又击败北齐,立下大功,最终陈霸先看准机会夺取政权,开创陈朝。那大家比较好奇的是,陈霸先是有儿子的,但他死后为什么没有传位给儿子,而是让侄子陈蒨继位呢?下面就

    • 古代爵位和官位区别比较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爵位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爵爷这个职位是很大的。就好比《鹿鼎记》里面的韦小宝,虽然人物是虚构的,但是韦爵爷这个职位在那摆着。但是所谓的爵位又不是官位。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简单的说,爵位是对一个人的功绩的认可,同时附带了很多特权,是终身制的,甚至可以承袭;官位是具体做事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