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贺被称为海昏侯,那么海昏侯这个封号是贬义存在吗?

刘贺被称为海昏侯,那么海昏侯这个封号是贬义存在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665 更新时间:2024/1/29 14:32:33

我们现在之所以称刘贺为海昏侯,是因为其去世时的爵位是“海昏侯”;但我们千万不要忘了他在历史上更为重要的一个身份,就是汉朝的第九位皇帝——汉废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现在我们一听名字里有个“昏”字,多少总觉得别扭,甚至认为这其中一定是带有贬义。但实际上还真不是这样,海昏侯名字的由来只是因为他被封侯的食邑封地在海昏县,并没有其他贬损的含义在。而至于海昏县地名的由来,很多学者认为“海”在当时指的是“湖”,现在我们也常称一些湖为海,比如北海、中南海、洱海等等;而“昏”则是指日落的地方,也就是西方了。所以海昏连在一起表示的是“湖西”的意思,具体到当地,则是指鄱阳湖以西。

如果说海昏侯这个封号并没有贬义存在;那汉废帝这个称号就不一样了,这可是个地地道道的贬称。

美谥与恶谥,好评还是差评?

我们先来说说皇帝的谥号。给皇帝起“谥号”的传统起于周代,谥号代表着皇帝死后人们对其一生功过的总体评价。最早时候,只有“美谥”和“平谥”,就是要么夸前一任皇帝,要么即使不夸也不能批评皇帝。到了周厉王被推翻以后,由于这个“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周厉王实行暴政,搞得确实太不像话,所以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对皇帝的“恶谥”,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差评”。

历史上大多数皇帝的谥号都是“美谥”,比如皇帝有经天纬地之才,或者起码勤奋好学,那么可以给个“文”字(如汉文帝刘恒、魏文帝曹丕等);如果这皇帝有着开疆拓土或者平定祸乱的巨大功业,那么则可以谥号为“武”(如战国时赵武灵王、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等);“容仪恭美曰昭。有仪可象,行恭可美”,原来长得帅也可以获得“美谥”,比如汉昭帝刘弗陵,虽然21岁就英年早逝,但很可能是因为他“生与众异”(大概是长得英俊魁梧),又没犯过什么大错误,所以最终获得了“昭”的美谥。此外,还有一个人的“美谥”十分特别,这就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孙权,谥号“大”,所以说后来的什么康熙大帝、乾隆大帝都是有戏说的成分在里面,而“吴大帝孙权”的称号可是清清楚楚地铭记于历史之中。

最初的美谥一般都只有一个字,后来则越来越长,而越长往往就越容易“溢美”,比如唐代李世民的谥号有七个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清代慈禧太后的谥号竟然是“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美谥足足有23个字,几乎把所有能用上的代表吉祥或夸奖含义的好字眼都用在里面了。

在“平谥”中,如果一个皇帝的谥号是“怀”,那大概是说他性格仁慈,但是没什么能力,搞不好后来还短命早死;如果是“愍”,则是说这皇帝在位时国家遭难,虽然这国难并非由于这任皇帝昏庸而起,但总归他也无力回天,因而后人只能对他表示惋惜和同情。当然,汉代还有一批被称为“质”、“冲”、“少”的皇帝,基本上只是在说这个皇帝死得早,没有更多的评价,所以基本都可以算作“平谥”。

被给予“恶谥”的皇帝,一般暴慢无亲被称作“厉”,比如我们一开始说的那个周厉王。其他比较常见恶谥还有“炀”(隋炀帝)、“哀”(鲁哀公)、“幽”(周幽王)、“灵”(卫灵公)等等。但像咱们这位“汉废帝”被称为“废”,历史上还是很罕见的。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蜀国在诸葛亮死后有着内忧外患,为何却还能存活三十多年?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蜀国,诸葛亮,文史百科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死去可以说是对蜀国的一个非常大的打击了,蜀国在失去诸葛亮之后,本来就不太好的形势就变得更加糟糕了。诸葛亮在临死之前向刘禅推荐了姜维,认为只有姜维能够继承他的位子去保护蜀国,蜀国当时面临着内忧外患,然而却能够在存活三十多年,这并不是因为诸葛亮推荐的姜维,而是刘禅的掌控。下面小编就

  • 在清朝十二位帝王中,咸丰天子的寿命为何会如此之低?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十二位帝王中,咸丰重用汉臣,惩治贪污,“实力”可居中上。但是命运却是最差,中国汗青上最大的农人叛逆太平天国让他赶上了,西方列强入侵的变局让他摊上了。除此以外,咸丰还是一名“分外”夭折的天子,三十一岁就病逝。汗青上,帝王的寿命大多都不高,从秦汉到清末,有切当生卒年代可考的天子有209人,他们的平衡

  • 朱元璋完成了怎样的起义计划,为以后建设大明奠定基础?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元至正十三年,元朝崩溃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天下起义的队伍多不胜数。这时的江淮腹地中的定远县城里来了二三十人,他们就是以朱元璋为首的一群人,有徐达、汤和、费聚。他们离开了郭子兴从濠州城一路走过来。《明史》记载的原因是由于彭大和赵均田的势力已经远远超过郭子兴,朱元璋看不到未来,自己出来单干独闯天下,自立

  • 宋真宗要立刘娥为皇后,刘综为何却不肯跟刘娥攀亲?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真宗,刘娥,文史百科

    宋真宗要立刘娥为皇后,却因她身份卑微受到阻挠,于是他就想给刘娥找一个显贵的亲戚,攀个亲,这样就能改变刘娥的出身。仅过挑选,选中了刘综,可刘综却不愿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至道三年,太子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真宗即位没多久,便把刘娥召入宫中,虽然暂时没有给她名分,但天下人都知

  • 在古代交通非常落后的时期,古人常说的干粮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爱看古装剧的我们,常常会看到在古代办事情出远门的时候,都会说需要收拾一下,带点干粮才会上路。那么他们常说的干粮指的是什么?干粮会不会腐烂发臭,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交通非常的落后,去一个稍微远点的地方,有钱的还会雇佣马车,没钱的基本都会靠走路远行。在吃的方面更不会提,基

  • 朱文正打赢了洪都之战,为何却差点被朱元璋给杀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人,都喜欢以少胜多的战役,仿佛这样可以更加体现指挥者的智慧和能力。所以在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数不胜数,像著名的巨鹿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这些全都是以少胜多的战争,所以指挥者全都留名千史,被写入光辉的史册之中,为后人所敬仰和崇拜。今天我们说的这个人也是指挥了这样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而闻名,虽然这

  • 汉初采用黄老思想来恢复国力,董仲舒为何还要提出“大一统”?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这里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指的是“大一统”的政治理论,至于提出“大一统”的原因当属多方面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汉朝初期采用黄老道家思想,而这一思想到了国力相对强盛的汉武帝时期,便不那么受用了,需要新的思想来巩固汉武帝的政权。其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存在一些比较棘手

  • 牛在古代的地位非常高,其中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如今的社会,牛肉是常见的几种肉里价格偏高的肉类。牛肉价格偏高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其实牛在古代的地位要远超今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都是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以农业为主。然而在没有现在如此的多的机械的情况下,人力和畜力是主要的劳动

  • 除了古代科举制之外,还有哪些途径能让读书人走上仕途?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古代如果一个平民想要当官步入仕途,那么肯定是要参加科举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众多才子中脱引而出引起皇帝的注意。那么,如果说除了科举之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当官呢?这些方法可不可行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科举制是能够让一个读书人走上仕途的途径,但是

  • 据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为何说丁谓为人很聪明?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丁谓,叶梦得,文史百科

    在安抚边疆少数民族方面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淳化年间(990-994),他对与官府为敌的西南少数民族武装以安抚团结为上,不动兵刃,并设法解决当地缺少食盐、长途解送皇粮、马匹交易等困难,妥善稳定了局势,得到朝廷赞赏。西南地区赖以安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据叶得梦《石林燕语》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