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备对东吴发动夷陵之战,曹丕为何不趁机抢占一些地方?

刘备对东吴发动夷陵之战,曹丕为何不趁机抢占一些地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89 更新时间:2024/1/16 15:40:56

公元219年,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吴、蜀两国结仇。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公元221年,刘备于益州称帝,年号为章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数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当时,两国的国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刘备派遣将军吴班、冯习、张南率领约三万人(后期有沙摩柯等五奚蛮夷加入,总兵力应达到五万)为先头部队,夺取峡口,攻入吴境,在巫地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占领秭归。为了防范曹魏乘机袭击,刘备派镇北将军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又派侍中马良到武陵活动,争取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蜀汉大军作战。

孙权在面临蜀军战略进攻的情况下,奋起应战。他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同时又遣使向曹丕称臣修好,以避免两线作战。

谋士刘晔劝曹丕道:“主公,现在刘备为关羽报仇,盛怒出兵,若知道我们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必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所以,主公宜大兴师,径渡江袭其内。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

刘晔分析的没错,刘备当时已经被仇恨充斥,没有理智,根本不会去考虑什么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魏国在蜀出兵夷陵时,能够起大军,曹仁曹休,张辽攻濡须,曹真,张合,徐晃攻南郡。则江东碧眼儿必然首尾不能相顾,虽有三个陆逊,又能救的了孙权的性命吗?这本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刘备不听赵云等人的苦谏,执意出兵,战事一开,必然第一目标就是灭了孙权,此时,曹丕若出兵,刘备必不改计抑怒救吴,必然之势也。这样蜀魏联盟可一战灭了孙权,孙权覆灭而魏强于蜀,对魏有利还是对蜀有利?

可惜的很,曹丕他还很严肃的回绝:“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必以为惧,其殆不可!”于是按兵不动。

曹丕是真不知道厉害么?真不知道这是孙权的缓兵计么?

非也,曹丕算的是政治账,而刘晔算的是军事账,当然打动不了曹丕。首先曹丕自己后方不是很稳定,一则刚刚称帝,环境不是特别好,孙权名义已向曹丕称臣;二则兵力分散,准备不足,毕竟曹魏和关羽解了樊城之围过去不是太久。刘晔的看法不是没可能成功,但要冒风险,孙刘火并是曹丕求之不得的事,但曹丕突然横插一手可能会使孙刘看清厉害关系而再度联手,此时,孙刘并无损失,一旦醒悟对曹丕十分不利,曹丕不动手客观上阻止了潜在的危险。而孙刘火并必然两败俱伤,到时再出手也并非不可。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当时曹魏虽对吴蜀略有优势,但总体上还是战乱后的恢复阶段,相较而言治理内政恢复元气更重要,以中原对的实力,只要自己恢复元气就稳操胜券,不必冒险贪图一时的小便宜。

曹丕的选择虽然不敢说是最优的选择,但是从当时情形去看,却显然是最稳妥的,而且是最容易获利的一种。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刘贺被称为海昏侯,那么海昏侯这个封号是贬义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我们现在之所以称刘贺为海昏侯,是因为其去世时的爵位是“海昏侯”;但我们千万不要忘了他在历史上更为重要的一个身份,就是汉朝的第九位皇帝——汉废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现在我们一听名字里有个“昏”字,多少总觉得别扭,甚至认为这其中一定是带有贬义。但实际上还真不是这样,海昏侯名字

  • 蜀国在诸葛亮死后有着内忧外患,为何却还能存活三十多年?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蜀国,诸葛亮,文史百科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死去可以说是对蜀国的一个非常大的打击了,蜀国在失去诸葛亮之后,本来就不太好的形势就变得更加糟糕了。诸葛亮在临死之前向刘禅推荐了姜维,认为只有姜维能够继承他的位子去保护蜀国,蜀国当时面临着内忧外患,然而却能够在存活三十多年,这并不是因为诸葛亮推荐的姜维,而是刘禅的掌控。下面小编就

  • 在清朝十二位帝王中,咸丰天子的寿命为何会如此之低?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十二位帝王中,咸丰重用汉臣,惩治贪污,“实力”可居中上。但是命运却是最差,中国汗青上最大的农人叛逆太平天国让他赶上了,西方列强入侵的变局让他摊上了。除此以外,咸丰还是一名“分外”夭折的天子,三十一岁就病逝。汗青上,帝王的寿命大多都不高,从秦汉到清末,有切当生卒年代可考的天子有209人,他们的平衡

  • 朱元璋完成了怎样的起义计划,为以后建设大明奠定基础?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元至正十三年,元朝崩溃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天下起义的队伍多不胜数。这时的江淮腹地中的定远县城里来了二三十人,他们就是以朱元璋为首的一群人,有徐达、汤和、费聚。他们离开了郭子兴从濠州城一路走过来。《明史》记载的原因是由于彭大和赵均田的势力已经远远超过郭子兴,朱元璋看不到未来,自己出来单干独闯天下,自立

  • 宋真宗要立刘娥为皇后,刘综为何却不肯跟刘娥攀亲?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真宗,刘娥,文史百科

    宋真宗要立刘娥为皇后,却因她身份卑微受到阻挠,于是他就想给刘娥找一个显贵的亲戚,攀个亲,这样就能改变刘娥的出身。仅过挑选,选中了刘综,可刘综却不愿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至道三年,太子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真宗即位没多久,便把刘娥召入宫中,虽然暂时没有给她名分,但天下人都知

  • 在古代交通非常落后的时期,古人常说的干粮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爱看古装剧的我们,常常会看到在古代办事情出远门的时候,都会说需要收拾一下,带点干粮才会上路。那么他们常说的干粮指的是什么?干粮会不会腐烂发臭,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交通非常的落后,去一个稍微远点的地方,有钱的还会雇佣马车,没钱的基本都会靠走路远行。在吃的方面更不会提,基

  • 朱文正打赢了洪都之战,为何却差点被朱元璋给杀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人,都喜欢以少胜多的战役,仿佛这样可以更加体现指挥者的智慧和能力。所以在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数不胜数,像著名的巨鹿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这些全都是以少胜多的战争,所以指挥者全都留名千史,被写入光辉的史册之中,为后人所敬仰和崇拜。今天我们说的这个人也是指挥了这样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而闻名,虽然这

  • 汉初采用黄老思想来恢复国力,董仲舒为何还要提出“大一统”?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这里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指的是“大一统”的政治理论,至于提出“大一统”的原因当属多方面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汉朝初期采用黄老道家思想,而这一思想到了国力相对强盛的汉武帝时期,便不那么受用了,需要新的思想来巩固汉武帝的政权。其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存在一些比较棘手

  • 牛在古代的地位非常高,其中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如今的社会,牛肉是常见的几种肉里价格偏高的肉类。牛肉价格偏高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其实牛在古代的地位要远超今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都是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以农业为主。然而在没有现在如此的多的机械的情况下,人力和畜力是主要的劳动

  • 除了古代科举制之外,还有哪些途径能让读书人走上仕途?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古代如果一个平民想要当官步入仕途,那么肯定是要参加科举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众多才子中脱引而出引起皇帝的注意。那么,如果说除了科举之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当官呢?这些方法可不可行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科举制是能够让一个读书人走上仕途的途径,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