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朝名将高仙芝的军事思想是什么?

唐朝名将高仙芝的军事思想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14 更新时间:2024/1/24 0:24:09

1、长途奔袭,分进合击的作战指导。玄宗时期的西域战场,长途奔袭是一大特点,以唐、吐蕃为首的各方都经采用这一作战指导,而高仙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无论是攻打小勃律、竭师,还是石国、突施、大食,其行军距离少则数百里,多则上千里。不仅如此,高仙芝的行军常常是隐蔽的,这样一来更能出其不意。而当接近目的地后,高仙芝又会采用分进合击的方法攻打敌军。如攻打连云堡时,高仙芝鉴于连云堡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为了避免顿兵坚城之下,于是兵分三路,对连云堡实施战略包围,从而一战取胜。

2、高超的山地行军艺术。中外战争中,不乏出色的山地行军,如汉尼拔、拿破仑、苏沃洛夫等西方名将都有过类似的壮举。但纵观中外名将,能够在帕米尔高原那种极为恶劣的环境下,统率大军两次完美地完成行军任务的,只有高仙芝一人。这主要得益于高仙芝所做的充分准备:在后勤保障方面,高仙芝做了充分准备。由于高原上补济困难,高仙芝遂让唐军将士携带私马,用来驮运物资,这使使后勤补济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得到保障。

在行军路线方面,高仙芝也做了精心的选择。首先是决定翻越帕米尔高原,这样一来在战略上可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进入帕米尔高原后,又挑选平坦宽阔的山间谷地或河道行军,从而将困难降至最低。在行军时间的选择上,高仙芝同样做了周密的安排。选择气温最热的三至十月份行军,这样一来可使唐军避免在严寒中艰苦行军,从而使唐军将士马匹都的体力不至于消耗过大,从而保证了战斗力。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高仙芝不仅考虑到了出征时所用的时间,还想到了作战时所用的时间和回军时所用的时间,使唐军免受严寒之苦。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高仙芝在第二次行军时更显游刃有,居然选择在最的冬季翻越帕米尔高原,再一次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而且从开元八年十一月初五接到奏书时算起,到九年二月击败竭师国,只用了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其达山地行军艺术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3、夺取战略要地的思想。从强攻连云堡到不战而取弩越城,从计智取孽多城到砍断藤桥,高仙芝先后采取了出其不意、乘胜追击、假途伐虢、断桥阻援的策略,拔其要点,速战速决,将唐军的伤亡降至最低。在谋略的运用上又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牢牢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使敌无机可乘。

标签: 高仙芝

更多文章

  • 日本德川幕府历代将军列表 德川幕府和天皇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德川幕府

    德川幕府(日语:とくがわばくふ)又称江户幕府(えどばくふ)。1603年由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在日本江户(今东京)所建。简介德川家康建立幕府后,他建立起了幕府严密控制下的政治体制,经过德川秀忠、德川家光两代将军,幕府统治趋于稳定。江户时代将军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

  • 古代太子自称什么 太子能够享受什么样的待遇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太子

    太子,是指被现任皇帝依法定程序确认为皇位继承人的子侄,周时天子及诸侯的法定继承人,或称太子,或称世子,并无统一标准,秦朝国祚短,未立太子,汉代称皇太子, 金、元时,皇帝之庶子亦称太子,如金有四太子兀术,清代自康熙以后,实行秘密立储制度,没有册立太子。太子的地位仅次于皇帝,所居称东宫,并拥有自己的、

  • 三国时期的曹魏宗室八虎骑指的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

    三国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谋臣如云,猛将如雨。蜀汉有五虎上将,东吴有十二虎臣,曹魏有五子良将,袁绍手下有河北四庭柱等等。今天咱们来聊聊曹魏真正的核心将领宗室八虎骑!八虎骑,又称“八虎将”,是指三国时期曹操部下的八位宗亲中的名将,因为在史书《三国志》中同属一卷,又都是出类

  • “金错刀”具体是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金错刀

    金错刀有三种解释,一种是汉朝王莽所铸的一种钱币,另外两种是书法的笔法和字体,前者为南唐后主李煜所创,后者曾在唐朝张彦远的著作《法书要录》上记录。文书记载:金错刀,写字、绘画的一种笔体。《宣和画谱·李煜》:“李氏能文善书画。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r

  • 猛火油是什么 猛火油是石油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猛火油

    猛火油是中国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一种以火为武器的燃烧物。中国有关石油的记载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到“高奴县有洧水可燃”。 汉高奴县在今陕西省延安东北,此处说的大约是水上有外溢石油漂浮。司马彪之《续汉书·郡国志》则记载了古人采集和利用

  • 契丹大字书法 契丹大字图片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契丹

    契丹文字属阿尔泰语系 ,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契丹族使用的文字。历史辽太祖在神册五年创制了契丹大字,九月十四日(公元920年10月28日)制成,下诏颁行。契丹小字制成后,大字和小字共同使用。辽穆宗应历十年(960)的《痕得隐太傅墓志》是现存时代最早的保存完整的契丹大字石刻。金朝虽然创制了女真文,但是灭

  • 辽朝的“捺钵”制度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捺钵

    捺钵([nà bō])是契丹语,汉语译为行营、行在、营盘﹐意为辽朝帝王的行营。辽朝虽以辽上京作为首都,但是其政治核心不在首都,而在捺钵(契丹语“行在所”、“行宫”的音译)。这是因为辽朝的主要民族契丹族为游牧民族。由于契丹族转徙不定、车马

  • 唐太宗李世民儿子列表及结局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唐太宗

    皇嗣苦,最苦是皇子。才情出众,就是父亲兄弟眼中的肉中刺。才情不堪,被天下人耻笑。似乎除了享受天下供养,竟没有一样可以拿得出手称赞的人生。皇子的命运,和皇位息息相关。(一)李世民的污点唐宋元明清,父子相杀最痛心的就是唐朝。也许是天可汗李世民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后人只要认为自己有能力,都想凭借手中兵权

  • 刘邦临死前都提到过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

    刘邦托孤的时候,他所提到的人中,有一个人和其他人完全不一样。这个人,吕后似乎在刻意回避,而刘邦却直接重点提了出来。那么,吕后和刘邦唱的是哪一出呢?关于这件事,《史记》中是这样描写的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後,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

  • 荀彧跟随曹操后都举荐过哪些人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荀彧

    “操每征伐在外,其军国之事,皆与彧筹焉,彧又进操计谋之士从子攸,及钟繇、郭嘉、陈群、杜袭、司马懿、戏志才等,皆称其举!”《后汉书·列传·郑孔荀列传》有历史学家曾提出,曹操阵营中有两大集团,汝颍谋士集团和谯沛武将集团。汝颍谋士集团包括荀彧、荀攸、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