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太宗李世民儿子列表及结局盘点

唐太宗李世民儿子列表及结局盘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532 更新时间:2024/1/22 5:17:59

皇嗣苦,最苦是皇子。

才情出众,就是父亲兄弟眼中的肉中刺。才情不堪,被天下人耻笑。似乎除了享受天下供养,竟没有一样可以拿得出手称赞的人生。

皇子的命运,和皇位息息相关。

(一)李世民的污点

唐宋元明清,父子相杀最痛心的就是唐朝。也许是天可汗李世民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后人只要认为自己有能力,都想凭借手中兵权,去争一争那个至尊之位。

成王败寇,唐朝皇帝最是没有父子亲情。

千古一帝,按照时间来算,我认为李世民绝对称得上千古一帝这个称号。他是皇帝之中难得文武双全之人。

除了玄武门事件之外,自李世民登基为帝,他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旷世明君。

轻徭薄赋,勤政爱民,开疆扩土,万邦来朝,贞观之治。

作为唯一无法洗白的污点,就是杀凶灭弟,篡权夺位,以及囚禁父亲李渊,作为人子,泯灭人性。

(二)14个儿子中有几个谋反?

也许真的有天理循环,李世民的子嗣14人,只有一人善终,这也算得上是报应。

唐太宗李世民一共儿子14人,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是李世民一生最爱长孙皇后所生。

李承乾在八岁稚龄被册立太子,自小便是得天独厚。可惜在长大之后,先是脚部成疾,而后和男子称心有着不为人知的关系。

因为自身患病的原因,李承乾害怕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兄弟夺走,同时父亲李世民一直宠爱四皇子李泰。李承乾选择先下手为强,造反谋逆。可惜谋反失败,李世民不忍心杀子,只好将李承乾流放。可是脱离皇室的李承乾,最后还是死于非命。年26岁。

次子李宽,被过继,而后早逝。

最被人惋惜的三皇子李恪,他是李世民子嗣中才华最盛之人,可惜生母是隋朝遗珠,这样敏感的身份,这样的才华横溢,让长孙无忌害怕,即使李恪远离朝堂,长孙无忌还是以莫须有的罪名,逼得李恪上吊自尽。年34岁。

四皇子李泰,和李承乾一母同胞,是长孙皇后的第二子。常年被李世民喜爱,甚至太子被废后,李泰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但是李世民害怕李泰继位,对所有的兄弟下杀手,所以没有选择李泰继位。而李泰虽然一直远离长安,却被自己父亲亲和弟弟厚待,却也只活了32岁。

五皇子李佑,不想做皇子,一心想要做皇帝,最后选择谋反,谋反失败被流放,被幽禁而死。

六皇子李愔,和李恪是一母同胞。自当官之后,经常无故殴打官员,多次被惩罚贬官,因为被哥哥莫须有的罪名连累,被废庶人流放。死于流放之地。

七皇子李诨,自弟弟李治登基为唐高宗,被人诬陷谋反,被逼自杀。

八皇子李贞,是难得的贤王。本可以安泰一生。可是自李治死后。武则天登基为帝,举兵反对武则天,可惜失败,最后服毒自杀。一代贤王,年62岁。

十皇子李慎,他的死很无辜,因为兄长李贞谋反武则天失败,被武则天迁怒,即使无辜,也被武则天顺手杀害,年61岁。

十一皇子李嚣,刚被封王,就早逝。

十二皇子李简,也是刚刚被封王,就早逝。

十四皇子李明,被封为曹王之后,选择谋反,谋反失败被杀害。

而仅剩余的两位皇子,一位是九皇子李治,是李世民选择的守成皇帝。只有仁慈的李治登基,才能善待兄弟。可惜依旧有兄弟死在李治,或者李治妻子武则天的手中。

李世民一直都是偏心的,偏心长孙皇后的三个孩子,无论李恪多么的优秀,他依旧把皇位留给自己心爱女子的子嗣。

可惜李治身体不好,不再重用世家,反而支持寒门学子。而他一手培养出一代女皇武则天,自己死于65岁。

最后一位十三皇子李福,福字有福。是李世民子嗣中唯一善终的人。因为李福的无能,无论是长孙无忌还是武则天,从来都没有为难过他。甚至在武则天后期诛杀李氏皇族的时候,也都放过了李福。虽然善终,可惜经历了太多血脉亲人的离世,李福只活了36岁。

李世民名留千秋,却以篡位谋反开始。所以后人有样学样,多数子嗣,也死于谋反篡位。

这可能是李世民英明一生的最大悲哀。这一生子嗣缘薄,都为皇位求!

标签: 唐太宗

更多文章

  • 刘邦临死前都提到过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

    刘邦托孤的时候,他所提到的人中,有一个人和其他人完全不一样。这个人,吕后似乎在刻意回避,而刘邦却直接重点提了出来。那么,吕后和刘邦唱的是哪一出呢?关于这件事,《史记》中是这样描写的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後,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

  • 荀彧跟随曹操后都举荐过哪些人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荀彧

    “操每征伐在外,其军国之事,皆与彧筹焉,彧又进操计谋之士从子攸,及钟繇、郭嘉、陈群、杜袭、司马懿、戏志才等,皆称其举!”《后汉书·列传·郑孔荀列传》有历史学家曾提出,曹操阵营中有两大集团,汝颍谋士集团和谯沛武将集团。汝颍谋士集团包括荀彧、荀攸、郭

  • 唐朝历任定难节度使人员名单 定难节度使管辖区域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定难节度使

    定难节度使,又称定难军节度使、夏绥(银)节度使,是唐朝在今西北地区设置的节度使。881年,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在此割据,是西夏王朝的前身。历任节度使韩潭(787-798年)韩全义(798-805年)杨惠琳(805-806年)李演(805-806年,未任)李愿(806-811年)张煦(811-813年)

  • 官渡之战中曹操阵营中谁的功劳最大?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官渡之战

    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围。”三国志袁绍派遣大将颜良进攻东郡,包围刘延于白马,曹操派遣张辽和关羽救援白马,关羽在白马之战的精彩表现,让他得以名扬天下(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虚

  • 筷子是谁发明的?筷子诞生于何时?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筷子

    筷子古称“箸”,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餐具,只要两根小棍就能吃到不管多么复杂的食物。纵观世界,餐具从繁到简,既有刀叉,也有手抓,但只有中国人使用的筷子是最富有包容性,最难学会的餐具。为什么筷子会成为中国人的餐具?它起源于何时?主要作用又是什么呢?在考古界,能够见到年代最久远的筷子

  • “虎贲军”出现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虎贲军

    “虎贲”一词最早起源于《周礼》一书。说:“夏朝设‘虎贲氏一职,专门负责执掌如老虎般勇猛的将士800人。皇帝外出打仗,虎贲军就和军队一起出征;皇帝住在外面,虎贲军就负责守卫。”可惜,虎贲军前身的历史鲜为人所知,后人每每提起中国军队,皆以唐宋

  • 日本元禄文化的代表人物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元禄文化

    元禄文化(日文:げんろくぶんか)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元禄时代(1688年 - 1707年),主要以京都大坂(大阪)等上方为中心发展的文化。特色是庶民色彩浓厚,但是,推进元禄文化的未必都是町人出身,也有许多是武士阶级出身者。从上方开始发生的朱子学、自然科学、古典研究非常发达。尾形光琳等发展的琳

  •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起源介绍 山水画名家作品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吴其才的山水画起源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

  • 韩熙载夜宴图故事背景 韩熙载夜宴图作者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韩熙载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此画绘写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整幅作品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富有想象力。作品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

  • 武举制度由谁开创 武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举

    武举制度,始于唐代,武则天在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开设“武举”,选拔有武艺的人。简介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武举的兴盛是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清代。明朝武举创制甚早,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