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时期魏蜀吴最后一任大将军都是谁?

三国时期魏蜀吴最后一任大将军都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229 更新时间:2024/2/25 15:52:28

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也即在魏蜀吴三国,大将军是武将之首,甚至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当然,位极人臣的大将军,不仅需要抗衡外敌,还要承受朝廷内部的压力。在此基础上,就魏蜀吴三国的最后一任“大将军”:一位被杀,一位篡权!

曹魏最后一任大将军:司马昭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司马昭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昭被封为新城乡侯。正始元年(240年),司马昭任洛阳典农中郎将。

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杀曹爽,开始篡夺曹魏大权。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昭率众保卫二宫,因功增加封邑一千户。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去世,司马昭的兄长司马师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文钦等在淮南发起勤王,司马师率大军东征,司马昭兼任中领军,留镇洛阳。

同年,司马师去世,魏帝曹髦命司马昭镇守许昌,令尚书傅嘏率六军回京师。司马昭用傅嘏及钟会的计谋,自己率军回京。到洛阳后,司马昭晋位为大将军,加侍中。由此,司马昭成为曹魏最后一任大将军。甘露二年(257年),由于不满司马昭篡夺大权,诸葛诞在淮南起兵造反。不过,一年后,诸葛诞兵败被杀。通过平定淮南三叛,司马懿父子基本上清除了忠于曹魏皇帝的势力。

甘露五年(260年),曹魏皇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改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到了这个时候,司马昭已经具备取而代之的实力。不过,到了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逝,年五十五,葬于崇阳陵。数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昭为皇帝,谥号文帝,庙号太祖。

东吴最后一任大将军:丁奉

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今河南固始)人。丁奉年少从军,骁勇善战,武艺超群,有勇有谋。太元二年(252年)东兴之战,丁奉雪中奋短兵大破魏军,帮助东吴取得了东兴之战的胜利。此战之后,丁奉因功升为灭寇将军,进爵都乡侯。太平二年(257年),丁奉被晋升为左将军。

太平三年(258年),吴景帝孙休即位,与左将军张布合谋,想要诛杀孙綝。永安元年十二月八日(259年1月18日),在丁奉等人的帮助下,孙休成功除掉了孙綝。在此基础上,丁奉被孙休册封为大将军。而在丁奉之后,东吴没有人继续担任大将军这一官职。永安三年(260年),丁奉假节,遥领徐州牧。

永安六年(263年),魏国伐蜀,丁奉统军前往寿春,做出以攻魏来救援蜀汉的架势。不久,蜀汉灭亡,丁奉引军退回。永安七年(264年),孙休去世。丁奉和丞相濮阳兴等人听从万彧的建议,迎立乌程侯孙皓为帝,升任右大司马、左军师。建衡三年(271年),丁奉去世。对此,在笔者看来,伴随着丁奉等老将的去世,东吴出现了人才匮乏的局面,这成为其走向灭亡的原因之一。

蜀汉最后一任大将军:姜维

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姜维出身天水姜氏,年少丧父,侍奉母亲,崇拜儒家大师郑玄。当然,在曹魏时期,姜维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

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姜维受到魏国将领的猜忌,不得已投降蜀汉。不过,归降蜀汉后,姜维这位降将得到诸葛亮重用,从而在蜀汉开了自己的仕途。公元234年,在丞相诸葛亮去世后,姜维逐渐开始掌握兵权。

延熙元年(238年),姜维随大将军蒋琬驻军汉中,蒋琬以姜维为营司马,率领偏军多次西入羌中作战。延熙六年(243年),姜维被后主刘禅为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和诸葛亮一样,姜维北伐的重点,也放在了曹魏的凉州和陇右地区,而不是重兵把守的关中地区。当然,因为蜀汉和曹魏之间的巨大实力差距,姜维北伐不仅没能匡扶汉室,反而让曹魏下定决心消灭蜀汉。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延熙十八年(255年)夏,卫将军姜维率领车骑将军夏侯霸、征西大将军张翼等诸军出狄道,于洮西大破魏国雍州刺史王经。王经死伤数万,退保狄道城。延熙十九年(256年)春,因为洮西之战的胜利,姜维被后主刘禅册封为大将军。

景耀六年(263年),姜维听闻钟会治兵关中,上表后主刘禅,派遣张翼、廖化分别驻守阳安关口、阴平桥头防患于未然。但是,宦官黄皓告诉刘禅敌军不会到来,而蜀汉群臣也不知道此事。不久之后,魏灭蜀之战正式爆发。

公元264年,蜀汉灭亡之后,姜维投降钟会。姜维知道钟会有谋反之心,于是劝说钟会设法杀害魏将,钟会一方面陷害邓艾,一方面准备起兵造反,但事情败露,姜维、钟会及蜀将张翼等都被乱兵杀害,邓艾也被田续杀害。因此,作为蜀汉最后一任大将军,姜维不仅没有保住蜀国,自己也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

标签: 大将军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右将军与左将军官职比较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右将军

    汉末三国时期,有四方将军,即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和后将军,比如,刘备称汉中王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在曹操集团,同一时期,于禁为左将军,乐进为右将军,夏侯惇为前将军。那么,值得注意的是,究竟是左将军大?还是右将军大?先看马超和张飞。刘备称汉中王后,封张飞为

  • 三国时期曹魏担任前将军和后将军官职的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前将军

    汉末三国时期,武将官职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方将军等,其中,刘备时代,著名的四方将军有:前将军关羽、左将军马超、右将军张飞、后将军黄忠。刘备称汉中王后,封了四方将军,都在同一时期,这个没有争议。在曹操时代有:左将军于禁,右将军乐进。那么,同一时期,前将军是谁?后将军是谁?先看于禁

  • 曹魏五子良将分别担任的是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五子良将

    曹魏五子良将,是曹魏政权能征善战将领的代表,五子良将为曹魏政权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勋。《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时有良将,五子为先。曹魏五子良将,在军中担任了重要的官职,虽然都从杂号将军做起,但最后大都成为了曹魏的中流砥柱,除了于禁晚节不保,他是一个例外。曹魏五子良将,先后担任了四方将军中的前将军、

  • 明太祖朱元璋儿子列表及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太祖

    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共拥有二十六个儿子,这些儿子的下场各不相同,究竟哪一个比较惨,哪一个比较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第一、长子朱标朱标深受朱元璋的宠爱,从小太祖皇帝便对其寄予了厚望,对其进行了多番培养,二子、三子、四子、五子等每当有过错的时候,身为大哥的朱标都会极力从中调和求情,让他们免

  • 蜀汉皇帝刘备死后的庙号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

    年号、谥号和庙号这三者都是中国古代皇帝们不可缺少的特殊名号。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庙号起源于商朝,早在商朝就已设立,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周朝到秦朝,庙号一度被废止了近千年之久。汉朝时期逐渐恢复庙号制度,从此庙号

  • 蜀汉关羽、张飞和马超三人担任的是何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蜀汉,关羽,张飞,马超

    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但还并未提出五虎上将的概念,而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将。在蜀汉五虎上将中,关羽曾被封为汉寿亭侯,张飞曾被封为新亭侯,马超曾被封为都亭侯,也即对于这

  • 古代“公主”称呼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公主

    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封号。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古代,公主的身份受人尊敬和爱戴,是十分高贵的。我们一直公主公主地叫,但有人知道“公主”一词的来源吗?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不是单单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被称为公主。如果皇帝所生的女儿

  • 隋炀帝子女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炀帝

    隋炀帝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修建的京杭大运河便是让隋朝覆灭的导火索。京杭大运河修建的意义是什么,首先,它连接了我国南北地区,促进了南方人民和北方人民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往。其次,京杭大运河的修建为我们现代人们研究当时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要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隋炀帝杨广修建

  • 蜀汉担任“永安都督”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永安都督

    都督这一称呼,在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其中有的是偏裨将校﹐有的则是镇守一方的主将。前者被称为帐下都督或部曲督﹐后者被称为持节都督。就蜀汉来说,就设立了汉中都督、永安都督、庲降都督、江州都督,以此镇守蜀汉的边疆地区。其中,就永安都督的设立,和刘备存在密切的关系。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遭到重

  • 东吴孙权称帝是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权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开国君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熟悉三国历史的知道,就在曹丕称帝的次年,刘备就火急地称帝了,只有孙权等到许多年后的229年,才敢在江东称帝,而这个刘备已经死了六年之久,曹丕也已经死了三年之久。为什么孙权的称帝日要拖得这么久呢?有学者认为,孙权为什么拖延这么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