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蜀汉担任“永安都督”官职的都有谁?

蜀汉担任“永安都督”官职的都有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53 更新时间:2024/1/26 21:43:23

都督这一称呼,在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其中有的是偏裨将校﹐有的则是镇守一方的主将。前者被称为帐下都督或部曲督﹐后者被称为持节都督。就蜀汉来说,就设立了汉中都督、永安都督、庲降都督、江州都督,以此镇守蜀汉的边疆地区。其中,就永安都督的设立,和刘备存在密切的关系。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遭到重创,败退到永安白帝城,而东吴大军则继续虎视眈眈。于是,刘备修建永安宫,常驻于此,直到过世。李严诸葛亮受刘备托孤重任,鉴于永安重要的战略地位,设立都督,李严担任第一任永安都督。在蜀汉历史上,一共有五位永安都督。那么,问题来了,这五任永安都督分别是谁呢?

一、李严(任期:223年226年)

首先,李严是蜀汉第一任永安都督,并且,这也是刘备临终之际的安排。公元222(章武二年),刘备伐吴败回,征召李严进永安宫,任命他为尚书令。在汉末三国时期,尚书令是略低于丞相的官职,甚至可以说是副丞相了。公元223(章武三年),刘备病重,李严与诸葛亮一道受遗诏辅佐少主刘禅。对于诸葛亮和李严这两位托孤大臣,刘备的安排是诸葛亮继续担任丞相,以此处理蜀汉朝政,至于李严则掌握兵权,也即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不过,对于李严来说,却不甘心只做一位永安都督,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李严和诸葛亮展开了一番较量,结果是李严被废为平民,流放到偏远之地。

二、陈到(任期:226年?年)

早在李严镇守永安的的时候,陈到担任护军。公元226年,李严为江州都督,陈到接任为永安都督。对于陈到这位蜀汉将领,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不过,如果你对《三国演义》中的赵云比较熟悉,那么,陈到也就不难了解了。因为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赵云的描写中掺杂了陈到的事迹。进一步来说,陈到作为刘备的心腹,也和赵云一样承担着护卫刘备的重任。虽然陈到名位常亚于赵云,但是,陈到也是一位十分忠勇的武将,只是为人低调,加上史料记载的匮乏,促使陈到没有获得较高的名气。

三、宗预(任期:?年258年)

正是因为在《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料中,没有陈到生卒年的相关记载,所以,我们无法确定陈到是什么时候从永安都督的岗位上卸任的,基于此,对于第三任永安都督宗预的上任年份,自然也要打一个问号了。在汉末三国时期,宗预曾经跟随张飞一起平定益州,后来又成为诸葛亮的助手。在此基础上,宗预不仅担任了永安都督,还被后主刘禅拜为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景耀元年(258年),因为年龄、身体等原因,宗预离开了永安都督的岗位,回到蜀汉都城成都养病。

四、阎宇(任期:258年263年)

景耀元年(258年),永安都督宗预因病回到成都,蜀汉朝廷任命阎宇为永安都督。对于阎宇来说,虽然和宦官黄皓关系密切,但是,对于有能力的人才,阎宇却是非常重用的。比如罗宪因不肯依附黄皓而别贬为巴东郡太守,而阎宇并没有排挤罗宪,反而提升他作为自己的副手。在此基础上,罗宪最终成为蜀汉最后一任永安都督。

五、罗宪(任期:263年蜀汉灭亡)

最后,根据《三国志·蜀志·霍峻传》注引《襄阳记》的记载:“魏之伐蜀,召宇西还,留宇二千人,令宪守永安城。”在曹魏发动魏灭蜀之战中,阎宇奉命率军救援成都。在此基础上,罗宪成为蜀汉第五任永安都督。在蜀汉灭亡后,东吴大军准备趁火打劫,所以进攻蜀汉的东大门永安,对此,罗宪在兵力处在绝对劣势的背景下,成功抵御了东吴的进攻。因此,等到司马炎建立西晋王朝后,罗宪继续受到了重用,官至冠军将军、假节,封西鄂县侯。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永安都督

更多文章

  • 东吴孙权称帝是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权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开国君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熟悉三国历史的知道,就在曹丕称帝的次年,刘备就火急地称帝了,只有孙权等到许多年后的229年,才敢在江东称帝,而这个刘备已经死了六年之久,曹丕也已经死了三年之久。为什么孙权的称帝日要拖得这么久呢?有学者认为,孙权为什么拖延这么久的

  • 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出现过哪些有名的父子兵?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国都,出现,哪些,有名,父子,汉末

    汉末三国时代,有数不清的英雄,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老子英雄儿好汉,而真正父子都是出类拔萃的英雄,非常少,有三对,但是,却没有关羽、张飞和赵云。第一对英雄父子:孙坚和孙策。孙坚号称“江东猛虎”,早年和袁术一起,与关东群雄一起讨伐董卓,当时,最能打的就是孙坚,孙坚一度斩杀了董卓

  • 明光宗朱常洛子女列表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被称作“一月天子”。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朱常洛不仅短命,他的儿子和女儿也都很短命,朱常洛生了七个儿子,夭折五个,十个女儿,夭折七个,可以说,非常的不幸。朱常洛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子,也就是万历皇帝,因为是朱翊钧临

  • 清朝不入八分公爵的爵位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

    下面就来说一说清朝特色的封爵不入八分公和入八分的区别。不入八分公主要是清朝的宗室爵位,而清朝的宗室爵位共分十二等,分别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和不入八分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一二三等镇国将军、一二三等辅国将军、一二三等奉国将军以及加云骑尉和不加云骑尉的奉恩

  • 清朝镇国公和一等公哪个更牛?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镇国公

    “镇国公”属统治阶层,爱新觉罗皇族才能获封的爵位;“一等公”则是“异姓功臣爵位”的最高等,属于被统治阶层。所以,“镇国公”的地位,明显要高于“一等公”。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 圣旨前加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然后巴拉巴拉一大堆具体内容。这是我们几乎所有人对于古代皇帝圣旨的既定印象,好像圣旨就是这么写的,这八个字似乎也非常能够体现皇帝的威严,还有圣旨的绝对权威。不过在古代,“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几个字,并不是这么断句的。不仅如此,古时候也不是什么圣旨的正文前

  • 靖难之役第一功臣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靖难之役

    历史上靖难之役第一功臣是谁?结局如何?朱棣军中大将丘福,以功排为第一,被敕封为左都督,淇国公,获赐铁券,子孙世袭罔替。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靖难之役,朱棣击败朱允炆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那谁才是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呢?这个人就是靖难名将丘福。丘福在靖难之役中多次担任先锋,立下

  • 隋朝隋炀帝之后还有哪些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炀帝

    第一位是隋恭帝杨侑杨侑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的第三子,隋炀帝亲征高句丽时,留守在长安,后跟随隋炀帝巡幸晋阳,不久镇守京师。 617年,李渊晋阳起兵,十二岁的杨侑扶持称帝,是为隋恭帝,此时隋炀帝还未在世,被遥尊为太上皇。杨侑当时的地位十分尴尬,他只是名义上的皇帝,并无实权。李渊认为称帝的时

  • 三国时期蜀汉的四方将军分别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蜀汉

    在汉末三国时期,提到蜀汉的武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蜀汉五虎上将,也即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这五人。但是,在正史上,刘备称汉中王后,只是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分封为四方将军,也即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并没有赵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周设此四将军,秦汉三国等沿置。《汉书·

  • 清朝皇子和亲王相比 两者的服饰等级是一样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

    在清代,总体来说皇子比亲王的服饰等级略高。皇子的端罩VS亲王端罩(满语“打呼”,高端的皮袍)(皇子胜)皇子的端罩:用紫貂皮(黑色),金黄缎里。左右垂带各二条,下广而锐,色与里同。皇子端罩金黄缎里亲王的端罩:用青狐皮,月白缎里(不许用金黄色),只有授赐金黄色才可以使用。和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