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东吴孙权称帝是什么时候?

东吴孙权称帝是什么时候?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9 更新时间:2024/2/25 15:51:25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开国君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熟悉三国历史的知道,就在曹丕称帝的次年,刘备就火急地称帝了,只有孙权等到许多年后的229年,才敢在江东称帝,而这个刘备已经死了六年之久,曹丕也已经死了三年之久。为什么孙权的称帝日要拖得这么久呢?

有学者认为,孙权为什么拖延这么久的时日在进行称帝,是因为他在等待东吴境内的江东化进程,这也就是影响他称帝的主要原因来自内部力量的调整,也就是孙权是否能够取得江东各大族的信任和拥护。

这种观点有一定正确性,但笔者个人不同意将孙权推延称帝,完成归咎于其内部力量的阻碍,来自外敌的威胁也同样重要。

东吴的外部环境自从其背刺了蜀汉,夺得了荆州之后,就处于一个相当恶劣的程度。一方面与西边的蜀汉政权彻底结仇,为了防止对方报复不得不向曹魏称臣。

后来东吴虽然凭借夷陵之战击败了蜀汉主力,但境内也出现了山越问题,内忧外患的窘境依旧没有得到缓解。所以不便称帝,只能继续向曹魏称臣。

此时的孙权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内心里渴望称帝,另一方面又担心称帝后与曹魏交恶。

以东吴的力量,要想独自面对同曹魏交恶后,所产生的巨大军事和政治压力,这有点不太实际,所以必须要拉个盟友,来一起帮忙扛着。

而这个盟友,除了刚刚同自己恶战一场的蜀汉,还能是谁呢?恰恰好,这个时候刘备病死,诸葛亮掌政,迅速改变了与吴交恶的外交策略,主动与吴遣使通好。

蜀汉与东吴虽各有各的算盘,但依旧再次情投意合地走在一起,重新结成盟友关系,共同对抗北方的最强敌曹魏。在确定了与蜀汉的联盟关系后,孙权立即与曹魏绝交。

虽然已经与曹魏再度交恶,自己也寻得了一个盟友蜀汉,但孙权依旧还是迟迟不敢称帝,因为他知道自己同蜀汉之间的盟友关系是脆弱的,一直都担心蜀汉会一直纠着荆州的事情不放,再度率大军来报复。

而称帝无疑又给了对方一个报复的借口,也给了曹魏一个讨伐自己的借口,如此孙权只能继续将称帝的日子往后搁置。

然而,蜀汉在诸葛亮的领导下,其目标一直都很明确,那就是讨伐曹魏,兴复汉室!而曹魏力量又数倍于蜀汉,所以诸葛亮必定不会在北伐未成功之际同东吴交恶。

孙权就这样一直等着,等到了曹丕去世,曹魏换上了个缺少政治斗争经验的魏明帝,对于曹魏的恐惧之心,也减轻了很多。与此同时,蜀汉那边诸葛亮已经进行了三次北伐,已经不存在着与曹魏和好,共同对付东吴的可能性。

如此,孙权觉得自己的外部压力已经得到缓解,而内部的山越问题已经得到平定,于是乎他才有胆量进行称帝。

标签: 孙权

更多文章

  • 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出现过哪些有名的父子兵?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国都,出现,哪些,有名,父子,汉末

    汉末三国时代,有数不清的英雄,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老子英雄儿好汉,而真正父子都是出类拔萃的英雄,非常少,有三对,但是,却没有关羽、张飞和赵云。第一对英雄父子:孙坚和孙策。孙坚号称“江东猛虎”,早年和袁术一起,与关东群雄一起讨伐董卓,当时,最能打的就是孙坚,孙坚一度斩杀了董卓

  • 明光宗朱常洛子女列表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被称作“一月天子”。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朱常洛不仅短命,他的儿子和女儿也都很短命,朱常洛生了七个儿子,夭折五个,十个女儿,夭折七个,可以说,非常的不幸。朱常洛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子,也就是万历皇帝,因为是朱翊钧临

  • 清朝不入八分公爵的爵位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

    下面就来说一说清朝特色的封爵不入八分公和入八分的区别。不入八分公主要是清朝的宗室爵位,而清朝的宗室爵位共分十二等,分别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和不入八分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一二三等镇国将军、一二三等辅国将军、一二三等奉国将军以及加云骑尉和不加云骑尉的奉恩

  • 清朝镇国公和一等公哪个更牛?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镇国公

    “镇国公”属统治阶层,爱新觉罗皇族才能获封的爵位;“一等公”则是“异姓功臣爵位”的最高等,属于被统治阶层。所以,“镇国公”的地位,明显要高于“一等公”。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 圣旨前加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然后巴拉巴拉一大堆具体内容。这是我们几乎所有人对于古代皇帝圣旨的既定印象,好像圣旨就是这么写的,这八个字似乎也非常能够体现皇帝的威严,还有圣旨的绝对权威。不过在古代,“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几个字,并不是这么断句的。不仅如此,古时候也不是什么圣旨的正文前

  • 靖难之役第一功臣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靖难之役

    历史上靖难之役第一功臣是谁?结局如何?朱棣军中大将丘福,以功排为第一,被敕封为左都督,淇国公,获赐铁券,子孙世袭罔替。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靖难之役,朱棣击败朱允炆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那谁才是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呢?这个人就是靖难名将丘福。丘福在靖难之役中多次担任先锋,立下

  • 隋朝隋炀帝之后还有哪些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炀帝

    第一位是隋恭帝杨侑杨侑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的第三子,隋炀帝亲征高句丽时,留守在长安,后跟随隋炀帝巡幸晋阳,不久镇守京师。 617年,李渊晋阳起兵,十二岁的杨侑扶持称帝,是为隋恭帝,此时隋炀帝还未在世,被遥尊为太上皇。杨侑当时的地位十分尴尬,他只是名义上的皇帝,并无实权。李渊认为称帝的时

  • 三国时期蜀汉的四方将军分别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蜀汉

    在汉末三国时期,提到蜀汉的武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蜀汉五虎上将,也即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这五人。但是,在正史上,刘备称汉中王后,只是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分封为四方将军,也即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并没有赵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周设此四将军,秦汉三国等沿置。《汉书·

  • 清朝皇子和亲王相比 两者的服饰等级是一样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

    在清代,总体来说皇子比亲王的服饰等级略高。皇子的端罩VS亲王端罩(满语“打呼”,高端的皮袍)(皇子胜)皇子的端罩:用紫貂皮(黑色),金黄缎里。左右垂带各二条,下广而锐,色与里同。皇子端罩金黄缎里亲王的端罩:用青狐皮,月白缎里(不许用金黄色),只有授赐金黄色才可以使用。和亲王

  • 诸葛亮生前最器重的接班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在诸葛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