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渑池之会”的地点在哪里?

“渑池之会”的地点在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244 更新时间:2024/1/28 8:56:51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与赵惠文王在秦国的渑池(河南省三门峡市)相会,两强正式休战。双方此后的战略目标,赵国全力攻打齐国,秦国全力对付楚国。

图-秦赵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会盟地点在哪儿呢?

渑池,地处宜阳以北,原本是韩国领土,宜阳之战后归属秦国。

将会盟地点选在这个地方,秦昭襄王是作过反复推敲的,务求一次性与赵国结成同盟。

盟会的地点如果选择在秦国本土,显得对赵国不尊重而不能达成结盟目的,如果选择在赵国本土,则秦国会没有主动权,秦昭襄王没有把握与赵国顺利和谈。如果选择在蔺、离石这样被秦国攻战的赵国城邑,对于秦赵双方来说都算方便,也都不陌生,但是那样会让赵国大失面子,也不可取。

将会盟地点安排在原韩国旧地,则解决了以上所有问题,只不过赵惠文王的路程会稍显遥远。

从赵国邯郸到秦国渑池(河南省三门峡市),如果不登上南太行山过韩国的上党郡,那就只有一种路线。

从邯郸出发,南渡漳水,到达中牟,从中牟进入魏国,经过魏国的东郡后再一路向西穿越韩国。进入秦国国境后,还得南渡黄河才能到达渑池,一共要经过赵、魏、韩、秦四个诸侯的领地。

赵惠文王带着蔺相如去渑池,而大将廉颇,则屯兵中牟接应。

为什么带着蔺相如呢,我们来看看几年前完璧归赵的故事。几年前,秦昭襄王派人到赵国,愿意用十五个城池,换取赵国的和氏璧。

秦国咸阳宫殿,蔺相如打开装有和氏璧的宝椟,双手献上用锦袱包裹的和氏璧。

秦昭襄王展开锦袱观看,但见纯白无瑕,宝光闪烁,雕镂之处,天成无迹,真希世之珍宝。秦昭襄王爱不释手,啧啧称奇,再传给左右群臣赏析,群臣看毕,高呼“万岁”。

蔺相如手持和氏璧重宝,连退数步,靠在殿柱之上,睁开双目,怒气勃不可遏,对秦昭襄王道:“和氏璧,天下至宝也。大王欲得璧,请勿食言,以十五城作交换。若大王无信,臣将摔此玉碎于柱,臣宁死不使秦得和氏璧!”

羊皮地图奉上,秦昭襄王大手指指点点,将河东十五个城点出来,假意送给赵国。

蔺相如也假戏真做,拖延时间,指出和氏璧这样的重宝,应该斋戒五日后再郑重奉上,散朝后派人怀揣和氏璧,走小路回到赵国,史称完璧归赵。

护送军队方面,廉颇尽选军中精锐五万,在中牟驻扎,以备不测,这五万人个个百里挑一,身手敏捷。

为什么廉颇不护送赵惠文王到渑池呢?

这里存在两个现实的问题,一是大军跨越魏、韩两国,兵力调遣和粮草运送极为不便。二是若出动大军抵达韩国境内,显得没有会盟的诚意,因此惹恼秦昭襄王,使赵国东西两面受敌,那就得不偿失。

赵惠文王这边,有禁卫军精锐五千,由前一年攻克齐国麦丘而威名大振的将军赵奢统领,浩浩荡荡向秦国进发。

为了以防万一,赵惠文王与廉颇、赵奢、蔺相如商议,临行前先立一位太子,以备不测。赵惠文王与赵威后非常恩爱,生了三个儿子。赵惠文王遵从祖训,立嫡长子赵丹为太子。

渑池,本是一座小城,因为这秦赵之间的会盟,一下子热闹起来。

盟会之上,一群能歌善舞的美女长袖飞舞,盟会就此开始。大国会盟,不会一上来就谈正事,先要预热,要喝酒,要暖身,要活跃气氛。

饮至半酣,秦昭襄王仗着酒气上脑,请赵惠文王鼓瑟一曲。

一曲完毕,秦昭襄王连连称“善”,得意忘形。秦国史官立即在竹简上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于渑池,令赵王鼓瑟。”

赵惠文王怒气填胸,蔺相如上前请奏秦昭襄王奏盆缻一曲。

秦昭襄王之所以要举行渑池之会,目的是与赵国结盟,因为秦国此时准备全力进攻楚国,秦昭襄王可不想赵国这样的豪强在背后捅上一刀。

因此秦昭襄王竟然答应击缻,而且毫不食言,立即击缻一曲。

蔺相如临时招来赵国史官,令其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渑池之会,蔺相如让赵王大长面子。赵惠文王感慨道:“寡人得蔺相如,身安于泰山,国重于九鼎。此番结盟,相如功最大,群臣莫及。”

赵惠文王拜蔺相如为右上卿,位置还在廉颇的左上卿之上,这让勇将廉颇忿忿不平。

标签: 渑池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女孩待嫁叫“待字闺中”?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待字闺中

    为什么女孩待嫁叫“待字闺中”?字:许配;闺:女子卧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留在闺房之中,等待许嫁。将女孩待嫁叫“待字闺中”,是与古代人取名字的礼俗有关系的。现代人一般只有一个比较正规的大名,作为社会交往中代表个人的符号。而在古代,人们取名字要更加讲究:出生

  • 明熹宗朱由校怎么死的 明熹宗活了多少岁?朱由校墓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熹宗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16岁即位,在位七年。明光宗朱常洛皇长子,明思宗朱由检同父异母兄。朱由校好木工,即位之后魏忠贤等人擅权,朝政日益败坏。天启七年(1627年),落水生病的熹宗服用“仙药”身亡,终年23岁。谥号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

  • 唐高祖李渊有多少妃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高祖

    唐高祖李渊,唐朝的建立者,对于这位传位与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帝后唯一的爱好就是喜欢美人,那么他的后宫嫔妃又有那些呢?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为大伙介绍一下李渊的妃子们。皇后太穆皇后,窦氏,北周上柱国窦毅与襄阳长公主之女(宇文泰外孙女)。聪慧刚毅,颇有才华。嫁李渊,生子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一女平阳公主

  • 唐高宗李治有多少妃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高宗

    李治的妃子:唐高宗李治,他是中国唐朝的第三任皇帝,李治在位期间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朝疆域在其统治时期达到巅峰,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那么李治后宫到底有多少妃子?史料对李治的妃子没有记载,或者说记载不详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武则天的缘故吧。后:(2个)王皇后武皇后;妃(2个,历史上记载的那么

  • “乌纱帽”称呼的历史由来 乌纱帽始于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乌纱帽

    唐诗里的乌纱帽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篱。 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李白《答友人赠乌纱帽》昔君乌纱帽,赠我白头翁。帽今在顶上,君已归泉中。物故犹堪用,人亡不可逢。岐山今夜月,坟树正秋风。白居易《感旧纱帽》“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的

  • 中国古代历史上名气低但贡献大的皇帝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皇帝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国历史上数百位皇帝中,为我们所熟知的无非十几二十位,其实际上,在那些我们比较陌生的帝王中,不乏一些能力出众、勤勉执政,且极有作为的帝王。只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他们不为人所知罢了。简单介绍其中五位。汉宣帝刘询汉宣帝

  • 崇祯帝继位后都发生过哪些战争?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崇祯帝

    崇祯年间的明朝堪称内外交困,对外与后金征战不断,势力已经延伸到蒙古的后金甚至多次叩关而入;对内则是农民起义不断,尤以李自成、张献忠为最。而崇祯年间的战争,主要便是围绕后金和农民军展开的。皇太极继位之后,后金便开始向蒙古扩张,并最终于崇祯五年(1632年)攻陷归化城,林丹汗被迫逃至大草滩,其子额哲于

  • 炮烙之刑是谁发明的?炮烙之刑有多残酷?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炮烙之刑

    想必大家都知道苏妲己这个人,这个经典的历史人物形象,苏妲己在古代有着倾国倾城的容颜,因此妲己这一形象经常被写入小说和电视影剧中,我们才得以认识她。在封神榜中纣王迷恋上妲己的美色不能自拔,而导致商朝灭亡,有人说就是因为妲己所以才会导致商朝庞大的帝国走向灭亡的,苏妲己留下了千古的骂名。而在那个时候,妲己

  • 古代披风作用 将军身上为什么都穿戴披风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披风

    披风一开始都是为了抗寒挡风的。但也有其它的作用。比如说能让己方更容易辨别将领的位置,有利于战斗指挥。夜间作战还能更好的掩护主将(谁叫他的铠甲最鲜亮?)。紧急情况之下,还能当止血带用。但披风最最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字帅!!!古代将军的披风有什么作用?一般来讲 骑兵部队都在平原地区作战,而世界上大部分平原

  • 溥仪的7个妹妹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溥仪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溥仪的7个妹妹非常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溥仪的7个妹妹都分别是什么结局呢?话说这些妹妹都嫁给谁了呢?对于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感兴趣的别错过了。1、大格格-爱新觉罗·韫媖爱新觉罗·韫媖到了嫁人的年纪,载沣就把她嫁给了末代皇后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