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五礼”是哪几种?

中国古代“五礼”是哪几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562 更新时间:2024/1/24 4:14:43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中国古代封建朝也大多尊道重礼,儒家孔子便对礼极为推崇,后世王朝不断强化让礼制变得极其庞杂。就其外在形式而言,可分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种;就内在精神来说,其核心则为宗法观念。

礼分五类达一说法,最早源于《周礼》一书,后来为历代礼学家所沿用。五礼的内容繁多,范围广泛,涉及人类各种行为和国家各种活动。下面主要介绍其中涉及国家政治方面的礼仪。

1.吉礼

吉礼,是对天神、地抵、人鬼的祭招典礼。吉礼为五礼之首,“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按《周礼》的说法,吉礼是祝祈福祥之礼。吉礼的主要内容可归为三大类:第一是祭天神,第二是祭地抵,第三是祭人鬼。

天帝是中国神鬼体系中最尊贵、最有权威的主宰神,祭天之礼是古代最为隆重和庄严的典礼。它包括团丘把天、封禅、把日月星辰话礼。因丘是一座因形的祭坛,以象征天的形象。周礼规定,围丘建于国都南部,每年冬至举行招天大典。

封禅是指在泰山进行的祭祀天地的活动,是封建帝五神化自己、粉饰太平的一种手段。“朝日”“夕月“之礼,渊源很远,汉武帝时于太一坛合祭日月;魏晋南北朝时,正式确定了春分朝日,秋分夕月的礼仪,合条日月改为日月分祭。

上地孕育万物,同时土地也是国家的立国之本,有土则有民,无土则无民,因此,祭地之礼也是古代吉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礼仪中条地的正祭,是方丘条地,即在每年的夏至于国都北部水泽之中的方丘上举行的经典。此外还有祭祀社稷、山川之礼等等。

所谓人鬼之祭即指宗庙祭祀。宗庙是供给祖先亡灵居处的地方,古人认为,统治国家的权力既自天而得,又承袭于祖先,因而家国是一体的,祖先亡灵所居处的宗庙,自然也就成为国家的象征。对宗庙的祭祀,就是对祖先的祭祀,具有标志国家系于一姓的特殊政治意义,故而古代对宗庙的祭礼极为隆重。宗庙祭祀包括月祭、四时之祭等。

2.凶礼

凶礼是哀悯吊唁优惠之礼。《周礼‘大宗伯》说:”以凶礼哀邦国之忧。”此处的“哀”是“救患分灾”的意思,即以实际的措施抗灾救患,不限于表达哀悯之情。凶礼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礼,以吊礼哀祸灾,以桧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丧礼是对各种不同关系的人的死亡,通过规定的时间的服丧过程,表达自己不同程度的哀痛。中国是一个重视孝道的社会,子女为父母操办丧事天经地义,因而丧礼历来得到人们的重视。丧礼包括招魂、人棺、停棺、墓葬、服丧和丧服等方面。荒礼指自然灾害引起歉收、损失和饥谨后,国家为救荒而采取的政治礼仪措施:荒礼是历代统治者都注意研究的政治问题。荒礼主要包括散利、薄征、缓刑、弛力、舍禁等方面。吊礼是对同盟国或挚友遇有死丧或水火灾祸,王与群臣派遣使者去表示自己的慰问的一种礼仪。栓礼是同盟国中某国被敌国侵犯,城乡残破,盟主国会合诸国,筹集财贷,偿其所失的一种礼仪。恤礼是某国遭受外伤或内乱,其邻国给予援助和支持的一种礼仪。

3.宾礼

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周礼•大宗伯》说:“以宾礼亲邦国”,这是讲天子与诸侯国以及诸侯国之间的往来交际之礼。主要内容包括:朝、宗、舰、遇、会、同等方面,这些都是天子款待四方诸侯来朝会的典礼。

春天诸侯朝见,主要是商议一年施政的大事;夏天诸侯宗见,主要是各自陈述治理天下的谋略;秋天诸侯朝见,主要是排列比较各邦国的治政功绩;冬天诸侯遇见,主要是协商统一各自对治政的谋虑。会,即时见,它是周天子有征讨大事时,一方诸侯临时朝见天子,协助天子商讨征伐大事,四方发布政令的宾礼。同,即殷见,它是天下四方诸侯赴王朗朝见天子,天子发布治政纲领的宾礼。

4.军礼

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周礼•大宗伯》说:“以军礼问邦国。”这是讲对于那些反逆不驯的诸侯要用军礼使其服从。军礼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投之礼、大封之礼等。

大师之礼是军队征伐的仪礼,包括出师祭祀、誓师、军中刑赏、凯旋、论功行赏等。大均之礼是王者和诸侯在均土地、征赋税时举行军事检阅,以安抚民众。大田之礼是天子的定期狩猎,以练习战阵,检阅车马。大役之礼是国家兴办筑城邑、建宫殿、开河、造堤等大规模土木工程时的队伍检阅。大封之礼是勘定国与国、私家封地与封地间的疆界,树立界碑时的一种活动。

5.嘉礼

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周礼》说:“以嘉礼亲万民。”嘉礼的主要内容包括: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结燕之礼、服腊之礼,贺庆之礼等。

饮食之礼主要指宗族之内宴饮的礼仪,大抵有两种:一种是逢祭而宴,一种是以时而宜。婚冠之礼包括婚礼和冠礼,古人认为夫妇为“人伦之始”,因此对婚姻特别重视,其礼仪也很详备,婚礼一般包括纳彩、问名、纳吉、纳微、请期、亲迎等六大程序;冠礼则是指进入成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宾射之礼是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相见时举行的射礼。飨燕之礼是天子或诸侯宴饮四方宾客之礼仪。服服之礼是亲典以后派人把祭肉分赐结助祭者的礼仪。贺庆之礼包括帝王改元、皇帝诞辰、节日庆贺等可贺可庆之事。

由于嘉礼同人民的生活习俗、行为准则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嘉礼在五礼中更具有普遍意义。

标签: 五礼

更多文章

  • “台湾”名称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台湾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已经存在关于台湾的记载,但当时并非称为台湾。沈莹《临海水土志》和《三国志吴志》将台湾称为“夷州”,《禹贡》中的“岛夷”、《汉书》、《后汉书》中的“东夷”等都是指今天的台湾。《隋书流求传》称台湾为&ldquo

  • 曹魏五子良将分别有哪些战绩?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五子良将

    三国时期,天下人才辈出,在《三国演义》中,蜀汉有著名的五虎上将,在《三国志》中,陈寿将曹操麾下的五位战功卓越的将领放在一个列传中记载,称其为“五子良将”或者“魏五子”,他们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安远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曹操在行

  • 清朝“八爷党”结局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接下来听听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因康熙晚年“九龙夺嫡”的原因,长期的夺嫡风波几乎耗尽了本就不深的兄弟情义,雍正继位之后,对曾经参与夺嫡的兄弟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其中大阿哥

  • 春秋战国四刺客分别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刺客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诸侯国之间包括诸侯国内部各势力之间往往上演着很多快意恩仇。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春秋有大义,也有小义,战国多游侠,其中有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也有不辨是非的职业杀手,那就是在《史记》中被司马迁满口称赞的刺客。看了《史记》中的春秋战国四大刺客

  • 蜀汉时期担任益州牧(益州刺史)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益州牧

    州牧、刺史这些官职在汉末三国时期是比较常见的。接下来历史小编为您讲解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孙权表刘备为荆州刺史(作为交换,刘备表孙权为徐州刺史)。比如刘璋(?-220年),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东汉末年继父亲刘焉担任益州牧。再比如曹操曾担任兖州牧,袁绍曾担任冀州牧,刘表曾担任荆州

  • 水镜先生的八个学生都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其实叫司马徽,字德操,是颍川阳翟人。他出生于东汉末年,精通奇门、兵法、经学。他为人不仅典雅大方,而且学问见识都很广大,所以有“水镜先生”之称。他是一名隐士,世人大多都只知道他的三位名徒(“卧龙”孔明、“凤雏”庞统、&ld

  • 水镜先生的三个徒弟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是从前小编看小人书的时候经常看见的,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和弟子们打赌,谁能在午时三刻之前得到他的允许离开书院了。水镜先生其实叫司马徽,字德操,是颍川阳翟人。他出生于东汉末年,精通奇门、兵法、经学。他为人不仅典雅大方,而且学问见识都很广大,所以有“水镜先生”之称。他是一名隐

  • 春凳古代有什么作用 春凳有哪些特殊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春凳

    可能很多朋友都是在《红楼梦》中,第一次听说春凳。春凳并不是什么很神秘的东西,就是一种可以让两个人坐的凳子。春凳的用法很多,除了常规用途,在古代还会被拿来当做婴儿睡觉用的床。至于为什么要叫春凳,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春天的时候会搬凳子到室外坐着,于是就把这种凳子叫春凳。下面就跟大家简单聊聊春凳,看看

  • 水钟是谁发明的 水钟的工作原理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水钟

    说起水钟,可能很多朋友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这种东西,对其不了解。其实水钟简单的来说就是古代的一种钟表,它是由古埃及的朝官阿门内姆哈特所发明的,最早起源于公元前1500年的古埃及时期。水钟又可以称之为“刻漏”漏壶,通过等时性的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利用特殊的容器来记录把

  • 武汉在古代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武汉

    说到武汉咱不得不说武汉是一个英雄城市,当新冠疫情第一个在武汉爆发的时候,武汉当即就做出了防疫行动,当与新冠疫情做了几个月的斗争后武汉浴火重生成为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防疫的标杆城市,这期间也是无数中国同胞努力而得来的结果。回归话题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文化变迁中国很多城市都透露着典雅古朴的体系,最典型的有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