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出现过哪些有名的父子兵?

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出现过哪些有名的父子兵?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908 更新时间:2023/12/21 2:19:03

汉末三国时代,有数不清的英雄,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老子英雄儿好汉,而真正父子都是出类拔萃的英雄,非常少,有三对,但是,却没有关羽、张飞和赵云。

第一对英雄父子:孙坚和孙策。

孙坚号称“江东猛虎”,早年和袁术一起,与关东群雄一起讨伐董卓,当时,最能打的就是孙坚,孙坚一度斩杀了董卓的都督华雄

在演义中,华雄被关羽斩杀,那是小说,正史中,是孙坚斩杀的华雄。

孙坚很厉害,是英雄,他的儿子孙策也一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孙策在其父孙坚死后,靠几副铠甲起家,短短几年间,所向披靡,横扫江东,打下了东吴的地盘,为孙权后来建立吴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史书记载,孙策不仅统兵打仗很厉害,所向无敌,而且,人也非常帅气,性格豁达,知人善用,获得了一大批人的追捧,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三国志 孙破虏讨逆传》记载: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而军令整肃,百姓怀之。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只可惜,孙策后来因为大意,被许贡的门客行刺,孙策重伤而死,英年早逝。

如果孙策不死,那比孙权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孙策比孙权强太多了,孙策活着,必然会改写三国历史。

第二对英雄父子:曹操和曹彰。

曹操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最早和袁绍等人一起,率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曹操作战最为用力。

曹操后来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强大的袁绍,统一了北方,奠定了魏国的基础,遗憾的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败给了孙刘联军,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曹操的儿子曹彰,勇猛善战,精于骑射,甚至能手格猛兽,堪称一员猛将,仅次于虎痴许褚

曹彰打仗有多猛?

有一次,曹彰率军追击胡人骑兵,箭无虚发,敌人应弦而倒,战斗中,曹彰的铠甲身中数箭,依然斗志高昂,一口气追击敌人二百多里。

《三国志 任城陈萧王传》记载: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乾,去代二百馀里。

这一战,曹彰大获全胜,战果辉煌。

只可惜,曹彰在曹操死后,受到曹丕的猜忌,有一次到京城,觐见曹丕,暴毙而死,曹彰英年早逝,很有可能是曹丕毒死的。

如果曹彰不死那么早,绝对是魏国的擎天一柱。

第三对父子英雄:刘备和刘封

刘备是三国蜀汉政权的建立者,从白手起家,到建立蜀汉政权,刘备屡败屡战,最终,成功了。

刘备被称为“天下枭雄”,虽然白手起家,但是,当时的风云人物,都非常佩服刘备,很尊重刘备,刘备投奔袁绍的时候,四世三公的袁绍,居然出城二百多里迎接刘备。

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强大的曹操,为以后三足鼎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备的儿子刘封,少年英雄,虽然是刘备的养子,但是,那也是儿子,刘封比刘备的亲儿子刘禅强多了。

正史记载,刘封武艺高强,气力过人,与诸葛亮、张飞等人入川作战,刘封屡立战功,一路所战皆克。也就是说,刘封统兵作战是非常厉害的,至少也是一个将才。

《三国志 刘封传》记载:及先主入蜀,自葭萌还攻刘璋,时封年二十余,有武艺,气力过人,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

然而,刘封年经,血气方刚,做事容易犯糊涂,关羽发动襄樊之战,要求刘封出兵相助,刘封以驻守的上庸,刚刚归附,还不稳定为理由,拒绝发兵支援关羽,导致关羽孤军奋战,丢失荆州,也丢了性命。

事后,刘备追责,诸葛亮劝刘备借此机会除掉刘封,以防日后无人能控制刘封,刘封被迫自杀。

刘封如果不死,诸葛亮北伐时,刘封绝对是一员得力的将才。

除此之外,关羽的儿子关平关兴,在正史记载中,并未有突出之处。

《三国志 关羽传》记载: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

演义中,关平为义子,武艺高强,然而,正史记载,仅仅一句,与关羽一起在临沮被杀。

关于关兴的记载,也比较简单,很早就病逝了,本来诸葛亮很器重关兴的,可惜,关兴还未施展才华,便死了。

张飞的儿子张苞,在正史记载中,很早就死了,也未能展示才能,次子张绍,也没有突出的表现。

《三国志 张飞传》记载:长子苞,早夭。次子绍嗣,官至侍中尚书仆射。苞子遵为尚书,随诸葛瞻於绵竹,与邓艾战,死。

在演义中,关兴和张苞都是非常厉害的,多次跟随诸葛亮北伐,屡立战功,然而,那是小说。

赵云的儿子赵统和赵广,在正史记载中,也很少提及,没有突出的表现。

《三国志 赵云传》记载:云子统嗣,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

其中,赵统担任了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没有什么建树;次子赵广,后来跟随姜维,在沓中战死。

因此,关羽的儿子、张飞的儿子和赵云的儿子,因表现平平,都未能列入父子英雄之列。

标签: 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国都出现哪些有名父子汉末

更多文章

  • 明光宗朱常洛子女列表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被称作“一月天子”。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朱常洛不仅短命,他的儿子和女儿也都很短命,朱常洛生了七个儿子,夭折五个,十个女儿,夭折七个,可以说,非常的不幸。朱常洛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子,也就是万历皇帝,因为是朱翊钧临

  • 清朝不入八分公爵的爵位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

    下面就来说一说清朝特色的封爵不入八分公和入八分的区别。不入八分公主要是清朝的宗室爵位,而清朝的宗室爵位共分十二等,分别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和不入八分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一二三等镇国将军、一二三等辅国将军、一二三等奉国将军以及加云骑尉和不加云骑尉的奉恩

  • 清朝镇国公和一等公哪个更牛?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镇国公

    “镇国公”属统治阶层,爱新觉罗皇族才能获封的爵位;“一等公”则是“异姓功臣爵位”的最高等,属于被统治阶层。所以,“镇国公”的地位,明显要高于“一等公”。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 圣旨前加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然后巴拉巴拉一大堆具体内容。这是我们几乎所有人对于古代皇帝圣旨的既定印象,好像圣旨就是这么写的,这八个字似乎也非常能够体现皇帝的威严,还有圣旨的绝对权威。不过在古代,“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几个字,并不是这么断句的。不仅如此,古时候也不是什么圣旨的正文前

  • 靖难之役第一功臣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靖难之役

    历史上靖难之役第一功臣是谁?结局如何?朱棣军中大将丘福,以功排为第一,被敕封为左都督,淇国公,获赐铁券,子孙世袭罔替。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靖难之役,朱棣击败朱允炆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那谁才是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呢?这个人就是靖难名将丘福。丘福在靖难之役中多次担任先锋,立下

  • 隋朝隋炀帝之后还有哪些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炀帝

    第一位是隋恭帝杨侑杨侑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的第三子,隋炀帝亲征高句丽时,留守在长安,后跟随隋炀帝巡幸晋阳,不久镇守京师。 617年,李渊晋阳起兵,十二岁的杨侑扶持称帝,是为隋恭帝,此时隋炀帝还未在世,被遥尊为太上皇。杨侑当时的地位十分尴尬,他只是名义上的皇帝,并无实权。李渊认为称帝的时

  • 三国时期蜀汉的四方将军分别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蜀汉

    在汉末三国时期,提到蜀汉的武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蜀汉五虎上将,也即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这五人。但是,在正史上,刘备称汉中王后,只是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分封为四方将军,也即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并没有赵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周设此四将军,秦汉三国等沿置。《汉书·

  • 清朝皇子和亲王相比 两者的服饰等级是一样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

    在清代,总体来说皇子比亲王的服饰等级略高。皇子的端罩VS亲王端罩(满语“打呼”,高端的皮袍)(皇子胜)皇子的端罩:用紫貂皮(黑色),金黄缎里。左右垂带各二条,下广而锐,色与里同。皇子端罩金黄缎里亲王的端罩:用青狐皮,月白缎里(不许用金黄色),只有授赐金黄色才可以使用。和亲王

  • 诸葛亮生前最器重的接班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在诸葛亮的《

  • 盘点五位将皇位传给别人而不传给儿子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皇帝

    “夏传子,家天下。”这句人人耳熟能详的三字经道出了中国封建帝王的世袭传统的由来,自大禹开传位于儿子的先河以来,后来的皇帝无不效仿,然历史长河悠悠,也出了那么几位将帝位传给外人的皇帝,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宋太祖赵匡胤传位给其弟正史史书记载到,北宋的第一任太后杜太后得了一场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