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出师表中诸葛亮都举荐过哪些人?

出师表中诸葛亮都举荐过哪些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552 更新时间:2024/1/25 16:15:30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接下来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为了年少的后主刘禅和偌大的蜀汉基业,丞相诸葛亮可谓是操碎了心,在北伐前还写下了《出师表》勉励刘禅。为了督促刘禅好好治国,诸葛亮向他推荐了四个人:“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能入诸葛亮之眼,这四人后来都有哪些作为?

一、志虑忠纯,蜀朝股肱

年少时费祎游学入蜀,刘备定蜀后,费祎便留在了益州,并与汝南人许叔龙、南郡人董允齐名。章武元年(221),刘备称帝,刘禅进为皇太子,费祎与董允俱为太子舍人。建兴元年(223),刘禅即位,以费祎为皇宫侍从。为了“考验”后继者,诸葛亮以自己刚从南归之由,命费祎为昭信校尉,出使东吴重修两国盟好。在这场堪比“鸿门宴”的出使中,“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诸葛恪、羊衟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但费祎仿佛是第二个诸葛亮一样,有其当年在东吴舌战群儒的风采,丝毫不惧孙权与东吴群臣的诘难,“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

眼看强硬不能使费祎屈服,东吴众人又生一计,想要将费祎灌醉,以此套取蜀国的情报。觥筹交错之际,费祎也识破了众人的诡计,每每被问到机要绝密时费祎就装作自己喝醉了,最终并无所失误。出使东吴期间,能言善辩的费祎刷了一大波好感度,使得东吴群臣都与之交好,就连孙权也不想放过这个人才,不仅将自己时常佩戴的宝刀赠予费祎,还赞扬费祎:“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回到蜀汉后,费祎升迁为侍中,在诸葛亮的授意下,费祎成为了东吴的“常客”。

诸葛亮在世时,重用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但二人不和,每当坐在一起开会讨论大事,魏延常举刀刃指向杨仪作威吓,杨仪则泣涕横集。为了调解二人的矛盾,费祎常常坐在两人中间,在起争执时为他们谏喻分别,以释其意,“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后来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弥留之际曾与费祎、杨仪、姜维等人安排自己身陨后的退兵等事宜。担忧魏延抗命不从,费祎来探他的口风,魏延果然不愿意撤兵,更不答应为杨仪断后,费祎及时离开,但缺少诸葛亮的节制,难以阻止二人兵戎相见,最终魏延死于乱军之中。在击败魏延后,杨仪又看官比自己大的蒋琬不爽,“自以年宦先于琬,才能亦逾于琬”,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叱咤之音发于五内,还经常向费祎抱怨自己应该在诸葛亮死后投降魏国。在多次劝说无果后,费祎还是将情况上书给刘禅,将杨仪治罪。

费祎喜好下棋博弈,他曾代替蒋琬为尚书令,不仅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还能忙里偷闲,“接纳宾客,饮食嬉戏,加之博弈,每尽人之欢,事亦不废”。后来董允代费祎为尚书令,想要效仿费祎之前的做法,但董允连片刻休息时间都没有,也难怪会感叹:“人才力相县若此甚远,此非吾之所及也”。延熙七年(244),魏大将军曹爽亲领魏军直指汉中,费祎率众御魏,光禄大夫来敏来到费祎的住所告别,提议共对围棋,厮杀之间费祎运筹帷幄,这时来敏才表明来意:“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后来费祎果然大败曹爽。然而这位蜀汉股肱没能笑到最后,他遭到魏国降人郭修的刺杀,死后被追谥曰敬侯。

二、秉心公亮,匡主护国

《三国志》中共有蜀书十五卷,其中第九卷是“董刘马陈董吕传”,按照通例,父亲有传的,其子事迹多系于其后,在目录中不另书姓名,然而董允是极少数能够立传“子不系父,可别载姓”的人物之一,他的事迹没有记在其父董和之后,而是独立记述为一传,可见其人之优越。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准备北伐,因为担心后主妄自菲薄,贪玩误政,于是任命董允为侍中,兼领虎贲中郎将,统率宫中宿卫亲兵。董允为人正直、是非分明,常常直言匡正刘禅的不当行为。当时刘禅想要选民间美女充实后宫,被董允坚持抵制,秉心公亮的董允一度给刘禅留下深刻的心理阴影。

诸葛亮北伐期间,蒋琬负责处理丞相府政务,而董允则负责在宫中匡扶君主,两人共保蜀汉后方的稳定。后来担任了益州刺史蒋琬还与其他蜀汉官员一起上书刘禅表“允内侍历年,翼赞王室,宜赐爵土以褒勋劳”,但董允坚持不受。后来丞相诸葛亮去世,后主刘禅又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主见不说,还宠信阿谀献媚的黄皓。黄皓常常想要擅权专政,都被董允斥责,导致黄皓也十分惧怕董允,董允在世之日,黄皓的官位一直不过黄门丞。但好景不长,延熙七年(244)大司马蒋琬病逝,费祎接替其为大将军,董允作为副手,仅两年后,董允也去世了。

三、语焉不详,属实可惜

郭攸之曾于蜀汉建兴二年(224)任黄门侍郎,后迁侍中,与费祎、董允共同为诸葛亮器重,诸葛亮北伐时,特意点名三人,“此皆良实,志虑忠纯”。郭攸之以器业知名于时,但他的性格比较温和,虽然被任命与董允一起监督后主,“攸之性素和顺,备员而已。献纳之任,允皆专之矣”。在政事上没有发言权的郭攸之难以作为,也没有事迹流传下来。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在蜀汉夷陵之战大败后,因为所统领的兵卒未有损失,向宠被刘备称赞。建兴元年(223),后主刘禅即位,向宠得封都亭侯,后来众人推举他为中部督,负责管理宫廷宿卫军。与曹操的虎豹骑统领曹纯类似,虽然统领精锐,但向宠难有发挥的机会。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北伐,向宠被提拔为中领军,这中领军正是蜀汉最高的军事长官,除了掌管禁军、主持选拔武官、监督管制诸武将等职务外,还有开府的特权。但因为汉嘉地区蛮夷发生叛乱,向宠前去平叛而死于乱军之中,后来的部下死战夺回其遗体,葬于成都。

诸葛亮推荐此四人并不是没有他的道理,蜀汉政权起家于荆州,若是荆州未失,两派人士倒是能够相处融洽。但在失了荆州,仅剩益州后,诸葛亮就必须考虑制衡的问题了,尤其是自己即将北伐,朝中必须安排自己的亲信。虽然不可避免有部分私心,但费祎、董允、郭攸之、向宠都是有才能且为人正派的人,而且都是刘禅身边的人,也能对刘禅有积极正面的影响。幸亏刘禅能够明白诸葛亮的良苦用心,重用四人,让诸葛亮能够安心北伐。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隋朝灭亡之后杨广的后代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广

    中国历史上,为了防止前朝复辟,后来者往往会清除一部分前朝宗室,尤其对末代皇帝的后人更是要“斩草除根”,最广为人知的是清军入关之后,对明朝宗室血腥追杀,对崇祯之子更是宁可错杀绝不错过,那么隋朝灭亡之后,李渊如何对待杨广后人的呢?根据史书记载,杨广一共有四子二女,四子即杨昭、杨

  • 三国时期担任“镇西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镇西将军

    在汉末三国时期,镇东将军所在的四镇将军,和四征将军都是比较常见的武将官职。其中,四征将军偏向于征讨一方,或者说是以进攻为主,而就四镇将军来说,则是以镇守一方为主。在汉末三国时期,就出现了不少镇西将军。其中,就以下八位镇东将军来说,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一、韩遂韩遂(?-215年),原名韩约,

  • 三国蜀汉都有哪些大将?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蜀汉

    论起人才储备,曹魏可以说是碾压了蜀吴。尤其是当蜀汉的“五虎上将”这些能征善战的大将都亡故,因为人才凋零,竟然让年近八十的廖化披坚执锐,后人因此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来贬低老将廖化与蜀汉的年轻将领们。然而时人云:“前有王、句,后有张、

  • 唐朝官职“内史”的职权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内史

    三品官在清朝虽然级别不算低了,但也高不到哪里去。如果非要套用现在的的话说,清朝的正三品按察使,差不多就相当于是现在的“副省部级”。但是,重要的是这个但是!唐朝它不是清朝,唐朝的正三品可不是“副省部级”……唐朝的三品官到底有

  • 历史上的江西出现过哪些名医?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江西

    崔嘉彦 11111191年 南宋 江西永修县崔嘉彦,别人称呼他为‘崔真人。南宋医学家,道士。南宋淳熙(1174-1189)年间,朱熹担任‘知南康军,崔嘉彦在不远的西原山建立道观。他撰写了《紫虚脉诀》(又称《脉诀》、《四言脉诀》、《崔真人脉决》、《东垣脉诀》、《方脉举要》等)

  • 历史上的广西出了哪些名将?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广西

    李开芳 1811年-1855年 清朝 广西武缘县太平天国名将,辛开元年八月,授戊监军。明年七月,升金一总制,带右一军。从西王萧朝贵攻长沙,连下桂阳、嘉禾、攸县等地。九月,在长沙擢金官正将军。十一月克岳州,升殿右二指挥,率劲旅攻克汉阳,升殿右二检黠。十二月克武昌,升地官正丞相,后率部突围被俘在北京遇

  • 历史上的福建出了哪些名将?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福建

    林仁肇 ?-972年 南唐 福建南平林仁肇生性刚强坚毅,武艺高强,而且身材魁梧,身上刺有虎形纹身。原是闽国裨将,与陈铁齐名,人称林虎子。闽国灭亡后,归家闲居。北宋建立后,林仁肇力劝唐后主,请求收复淮南,未被采纳,开宝五年(972年),唐后主中了宋太祖的反间计,将林仁肇杀害。不久,南唐灭亡。陈乔很赏

  • 历史上的湖北出了哪些名将?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湖北

    霍峻 178年217 三国蜀汉 湖北枝江霍峻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公元212刘璋派扶禁、向存等领万余人,由阆水围攻葭萌,葭萌城为当时刘备在蜀中仅有的根据地,是刘备的后方。霍峻率领将士坚守,一年之久未能攻下,其实葭萌城中霍峻军士仅数百人。霍峻趁对方疲惫之时,选拔精锐,伺机出击,大破刘璋军,乘机斩了向

  • 历史上的河南省出了哪些名相?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河南

    商鞅商鞅今河南濮阳县人,秦孝公时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他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他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完成了秦国从封

  • 历史上的湖北省出了哪些名相?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湖北

    孙叔敖孙叔敖春秋时期楚郢都(今湖北荆州)人,楚庄王时为楚国令尹,即宰相,以贤能闻名于世。他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张以民为本,止戈休武,休养生息,使农商并举,文化繁荣,翘楚中华。因出色的治水(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治国、军事才能,使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