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蜀汉都有哪些大将?

三国蜀汉都有哪些大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133 更新时间:2024/1/6 17:55:28

论起人才储备,曹魏可以说是碾压了蜀吴。尤其是当蜀汉的“五虎上将”这些能征善战的大将都亡故,因为人才凋零,竟然让年近八十的廖化披坚执锐,后人因此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来贬低老将廖化与蜀汉的年轻将领们。然而时人云:“前有王、句,后有张、廖”,能够被拜为将军并委以重任,王平、句扶、张翼、廖化、如何成为蜀汉后期的中流砥柱,建功立业的呢?

一、降蜀抗魏,威名显著

王平是巴西宕渠人,建安二十年(215),在汉中当了半辈子的土皇帝张鲁带着巴西郡七姓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举巴、賨民投降曹操,王平也在投降队伍之中,被任命为一名代理校尉。建安二十二年(217),刘备与曹操争汉中,起先是刘备方作战失利,但因为黄忠在定军山将夏侯渊斩于刀下,胜利的天平慢慢倒向了刘备,王平也是在这个时候投降了刘备,“拜牙门将、裨将军”

籍籍无名的王平“混迹”了十年后,才因为北伐得到诸葛亮的重用。建兴四年(226),趁着魏文帝曹丕去世,曹魏朝堂动荡,诸葛亮挥师北伐,“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眼见蜀汉军来势汹汹,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形势大好,“纸上谈兵”的马谡却违背军令,舍水上山,举动失宜。作为先锋的王平数次规劝马谡,不听,后来张郃来犯,马谡果然大败。“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虚晃一枪骗过张郃后,王平收拢残部,在马谡等人都被斩后,只有王平得到诸葛亮重用,“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建兴九年(231),王平再度遇上张郃,因为固营自守,张郃不仅难以取胜,还因此丢了性命。而在诸葛亮逝世,杨仪与魏延因为意见不合大打出手时,王平及时遣散了魏延的军队,没有让内乱蔓延开来,“魏延作乱,一战而败,平之功也”。

当时,汉中郡是蜀汉门户,为军事重镇。在诸葛亮病逝后,由外戚吴懿出镇,王平佐之。建兴十五年(237),吴懿去世,王平进封为安汉侯,督汉中。延熙元年(238)接替诸葛亮总揽蜀汉军政的蒋琬将王平提拔到了自己身边,延熙六年(243),蒋琬因为病重退还涪县,“拜平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汉中”。延熙七年(244),执掌曹魏大权的曹爽进攻汉中,来犯曹军有十万人,而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惊恐,都说要集中兵力,放弃关隘,等待蒋琬等人的援军。只有王平认为不足为惧,坚持抗魏,后来果然如他所料,急功近利的曹爽粮草不济,又被费祎断了后路,曹魏损失惨重。“是时,邓芝在东,马忠在南,平在北境,咸著名迹”。

二、归汉心切,壮志难酬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但其实廖化的才能并不平庸,甚至可以说是比肩廉颇、黄忠老而弥坚,老当益壮的名将。廖化家世代为沔南的豪门世族,一出仕就任前将军关羽的主簿,时人曰“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廖化没有能力可拿不下这“秘书长”的职务。而在关羽败走麦城,荆州被东吴所得后,廖化也归入东吴。然而世人只记得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却并不知廖化“东吴诈死西归蜀”,留在东吴的廖化日夜思念蜀汉,于是诈死,当时人们都信以为真,在骗过所有人后,廖化带着母亲昼夜西行,只为回到刘备身边。

延熙元年(238),在丞相诸葛亮死后,大司马蒋琬接替,继续与曹魏交手,廖化也披甲上马,不仅打下了魏国守善羌侯宕蕈驻守的营寨,还杀了广魏郡太守王赟、南安郡太守游奕。而在姜维屡次北伐中,廖化也道出了其考虑不周之处:“‘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於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而这位名将见证了蜀汉的兴起,也目睹了它的灭亡,在后主刘禅投降后,廖化也一起投降,死于去往洛阳的路上。

三、北伐有功,与国安危

因为“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导致能与王平并肩的句扶几乎没有什么记载,只知道他为人宽厚,忠义勇猛,在诸葛亮征南、北伐时多有建树,后来被拜为左将军,功名爵位略低于王平。虽然与马忠、王平、张嶷并称为“称美荆楚”,但事迹却并不详细。而张翼则是四人中出名最早的,不仅跟随赵云打赢了汉中之战中最具决定性的汉水之战,逐渐升任为广汉郡太守,蜀郡太守,还出任了蜀汉常置四个镇戍都督之一的庲降都督。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第五次出师北伐,“以翼为前军都督,领扶风太守”,诸葛亮死后,“拜前领军,赐爵关内侯”。

延熙元年(238),张翼进一步受到重用,先是入朝为尚书,参与朝廷政务的决策,后升迁为建威督,“假节,进封都亭侯,征西大将军”,然而后来因为反对姜维北伐而两人生隙。延熙十八年(255),姜维北伐,张翼当场质疑,两人闹不愉快,但因为要一起出征,两人倒是尽量保持表面上的友谊。其实不只张翼对北伐心生不满,朝中很多大臣都持反对意见,但仅有张翼一人当庭争辩,“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也是从此开始,两人就貌合神离,经常唱反调。后来刘禅向曹魏投降,张翼随姜维投降钟会,然而居功自傲的钟会也反叛了魏国,但谋划失败,张翼也死于乱军之中。

因为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等人名声过于显赫,且立国时日太短,导致蜀汉缺少人才不说,更是让王平、张翼、廖化等人没能留下什么名气。但能够成为蜀汉军事上的中流砥柱,此四人不仅为北伐立下卓越功劳,更是最大限度延续了蜀汉国祚,只可惜王平、句扶去世过早,廖化、张翼死得委屈,虽然官位很高,但在名将辈出的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此四人排不上名号也是正常。

标签: 蜀汉

更多文章

  • 唐朝官职“内史”的职权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内史

    三品官在清朝虽然级别不算低了,但也高不到哪里去。如果非要套用现在的的话说,清朝的正三品按察使,差不多就相当于是现在的“副省部级”。但是,重要的是这个但是!唐朝它不是清朝,唐朝的正三品可不是“副省部级”……唐朝的三品官到底有

  • 历史上的江西出现过哪些名医?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江西

    崔嘉彦 11111191年 南宋 江西永修县崔嘉彦,别人称呼他为‘崔真人。南宋医学家,道士。南宋淳熙(1174-1189)年间,朱熹担任‘知南康军,崔嘉彦在不远的西原山建立道观。他撰写了《紫虚脉诀》(又称《脉诀》、《四言脉诀》、《崔真人脉决》、《东垣脉诀》、《方脉举要》等)

  • 历史上的广西出了哪些名将?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广西

    李开芳 1811年-1855年 清朝 广西武缘县太平天国名将,辛开元年八月,授戊监军。明年七月,升金一总制,带右一军。从西王萧朝贵攻长沙,连下桂阳、嘉禾、攸县等地。九月,在长沙擢金官正将军。十一月克岳州,升殿右二指挥,率劲旅攻克汉阳,升殿右二检黠。十二月克武昌,升地官正丞相,后率部突围被俘在北京遇

  • 历史上的福建出了哪些名将?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福建

    林仁肇 ?-972年 南唐 福建南平林仁肇生性刚强坚毅,武艺高强,而且身材魁梧,身上刺有虎形纹身。原是闽国裨将,与陈铁齐名,人称林虎子。闽国灭亡后,归家闲居。北宋建立后,林仁肇力劝唐后主,请求收复淮南,未被采纳,开宝五年(972年),唐后主中了宋太祖的反间计,将林仁肇杀害。不久,南唐灭亡。陈乔很赏

  • 历史上的湖北出了哪些名将?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湖北

    霍峻 178年217 三国蜀汉 湖北枝江霍峻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公元212刘璋派扶禁、向存等领万余人,由阆水围攻葭萌,葭萌城为当时刘备在蜀中仅有的根据地,是刘备的后方。霍峻率领将士坚守,一年之久未能攻下,其实葭萌城中霍峻军士仅数百人。霍峻趁对方疲惫之时,选拔精锐,伺机出击,大破刘璋军,乘机斩了向

  • 历史上的河南省出了哪些名相?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河南

    商鞅商鞅今河南濮阳县人,秦孝公时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他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他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完成了秦国从封

  • 历史上的湖北省出了哪些名相?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湖北

    孙叔敖孙叔敖春秋时期楚郢都(今湖北荆州)人,楚庄王时为楚国令尹,即宰相,以贤能闻名于世。他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张以民为本,止戈休武,休养生息,使农商并举,文化繁荣,翘楚中华。因出色的治水(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治国、军事才能,使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胡

  • 历史上的山东省出了哪些名相?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山东

    张九龄张九龄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673年出生于世代仕宦的家庭,幼时聪明敏捷,擅长写文章。9岁知属文,13岁能写出好文章。青年时期,才智过人,勤奋好学,能诗善文。张九龄虽然才华横溢,却大器晚成,直到56岁才担任宰相。他主理朝政时敢于直言向皇帝进谏,多次规劝玄宗居安思危,整顿朝纲。建议于河

  • 历史上的山西省出了哪些宰相?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山西

    傅说傅说是商王武丁的应梦贤臣,后拜相在此之前他因生活所迫自卖为奴。他对商王的谏诤言论,大胆泼辣,精辟深刻,成为商王治国的座右铭;特别是他亲自实践,辅佐商王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富国强兵,传达王命,调兵遣将,征伐常来侵扰的周边游牧部落和氏族、方国,扩大疆土,四方归,成为商朝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傅说以他

  • 历史上的福建省出了哪些宰相?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福建

    章得象章得象(978~1048年)北宋建宁军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章得象22岁进士及第踏入仕途,历任州、县的方官近20年,因其为官清廉,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农业年年丰收,深受百姓爱戴。所以宋仁宗破例任用章得象为宰相(宋太祖赵匡胤规定后世子孙无用南士作相)。章得象任相八年,宗党亲戚,一切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