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时期担任“平北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三国时期担任“平北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937 更新时间:2024/1/25 16:15:27

平北将军官名,与平西、平南、平东将军合称四平将军,东汉献帝建安初置,曹操曾以此职授张燕。权任颇重,多兼领镇守地区的刺史,统管军政事务。接下来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四平将军介于四安将军和杂号将军之间,是一个地位不是太高的武将官职。对于本文所要说的平北将军,在汉末三国时期就有多人担任这一官职。那么,问题来了,三国有三位“平北将军”:马岱上榜,另外两位分别是谁呢?

一、马岱

马岱,生卒年不详,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一带)人。东汉末年,马岱追随马腾、马超。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在渭南之战中,马岱跟随堂兄马超,和曹操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同年九月,马超被曹操击败,马岱跟随马超退军回到陇上郡县。

建安十八年(213年)九月,马岱跟随马超投奔汉中依附张鲁。 建安十九年(214年),张鲁部将杨白等人害怕马超的才能,想要除掉马超。在此背景下,马岱随马超奔往蜀地,刘备派人迎接马超军。马岱随马超围攻成都,刘璋惧怕马超,不到十天就投降了。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刘备可以顺利攻占益州,马超自然立下了大功,这促使马超在蜀汉获得了较高的待遇。而就马岱来说,自然也成为了蜀汉的武将。

自公元228年开始,马岱跟随诸葛亮北伐中原。到了建兴十二年(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魏延、杨仪争权,马岱奉杨仪命率军斩杀魏延。对此,在笔者看来,马岱斩杀魏延,自然立下了功劳,避免了蜀汉内乱的加剧。建兴十三年(235年),平北将军、陈仓侯马岱率军讨伐魏国,为牛金击退。自此之后,平北将军马岱就没有相关的史料记载了。换而言之,马岱最终的结局,自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了。

二、张燕

张燕,原名褚燕。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褚燕聚集了一支万人的兵马。中平二年(185年),当时博陵县(今河北蠡县)人张牛角也聚集起一伙人,自称将军,与褚燕合兵一处。褚燕推举张牛角为首领,进兵攻打瘿陶(今河北宁晋县),张牛角被流箭射中,身受重伤,临死之前,命令他的部下尊奉褚燕为首领。张牛角死后,众人一起拥戴褚燕为首领,于是褚燕改姓张,唤作张燕。

张燕因身轻如燕,又骁勇善战,所以军中都称他为“飞燕”。初平元年(190年),因为董卓篡夺了朝廷大权,所以,袁绍、袁术、曹操等诸侯纷纷讨伐董卓。在此背景下,张燕于是带着他的部队与各路诸侯结盟。初平二年(191年),袁绍与公孙瓒争夺冀州,张燕派部将杜长等人带兵帮助公孙瓒,最终被袁绍击败。建安四年(199年)三月,当时袁绍攻打公孙瓒,张燕与公孙续率兵十万,分三路援救公孙瓒,张燕的援军还未到,公孙瓒兵败,公孙续被杀。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平定河北。同年四月,曹操留曹洪继续攻打邺城,自己亲自统军进攻尹楷,击败尹楷后回师。张燕派使者来拜见曹操,请求派军协助曹操进攻袁绍的儿子,曹操委任他为平北将军。建安十年(205年)四月,张燕率领其部众投降曹操。曹操封张燕为安国亭侯,食邑五百户,命他率军到邺城驻守。对此,在笔者看来,张燕可以视为东汉末年的一方诸侯,和张绣、张鲁等人一样,张燕因为归降了曹操,不仅被册封为平北将军,也获得了善终的结局。

三、潘璋

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县(今山东冠县东)人。三国时期的吴国将领。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权十五岁时任阳羡(今江苏宜兴)县的县令,潘璋开始跟随孙权。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潘璋跟随孙权的时间比较早,可以视为孙权的心腹了。孙权喜欢他,让他招募士兵,得到一百多人。于是,孙权用他为将领。因为潘璋讨伐山贼战功赫赫,故而,孙权提升潘璋为别部司马。后来,潘璋又使盗贼绝迹,因此为人所知。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初,孙权攻打荆南,潘璋与吕蒙、孙皎、鲁肃各自率兵分道并进,到益阳与关羽对峙。最后刘备将荆州与孙权平分荆州,才平息这一次争执,这就是湘水划界。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八月,在襄樊之战中,关羽乘大船进攻,擒获于禁的数万大军。于是,关羽讬以粮乏,擅取湘关米。于是,孙权再次派遣吕蒙、潘璋等人袭击关羽。关羽退守麦城,吴范预测关羽伪降,孙权于是派遣潘璋与朱然截断守将关羽后路,潘璋率军到达临沮后,住在夹石间,遇上关羽军队。

同年十二月,潘璋部下司马马忠擒获关羽、关平及都督赵累等。关羽、关平在临沮地区被就地斩杀。孙权便分宜都、秭归二县为固陵郡,拜潘璋为太守、振威将军,封溧阳侯。在孙权偷袭荆州的战役中,潘璋因为俘获了关羽父子,自然立下了大功。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在夷陵之战中,潘璋的部下斩杀刘备护军冯习等人。蜀汉大军损失惨重。在此背景下,孙权任命潘璋为平北将军、襄阳太守。刘备退守白帝城。潘璋、徐盛等人上书孙权,要求再次进攻刘备。陆逊、朱然、骆统等人表示反对。孙权在经过分析后,决定撤军请和。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曹丕发现孙权并非真心归服,大举攻吴。在曹丕讨伐东吴的战役中,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等人进攻江陵的朱然。潘璋、诸葛瑾、杨粲等人奉命解围,但没有成功。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称帝,潘璋从平北将军晋升为右将军。嘉禾三年(公元234年),潘璋去世,孙权下令其部队交由吕岱接管。潘璋儿子潘平行为不端而被流放会稽。

标签: 平北将军

更多文章

  • 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祭酒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国子监祭酒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叫这个国子监祭酒,假如我们要把国子监祭酒换算成现在的这个官职,那么这个国子监祭酒又是什么官职呢?下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1、祭酒的意思最早的时候在祭祀里面有一种礼仪,就是把酒杯高高举起,然后向天祝祷、最后再

  • 竹林七贤都是哪些人?竹林七贤谁的官职是最高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竹林七贤

    在那个许多人追求回归自然的时代,曾经诞生过诸如陶渊明这样优秀的田园诗人,他笔下的《桃花源记》成为了后世形容理想社会的代名词,而他本人也凭借超凡脱俗的品行得到了后人的尊崇和敬仰。除了陶渊明以外,我国魏末晋初时还有着这样一个著名的隐士团体,那便是“竹林七贤”。所谓七贤,指的是嵇

  • 国子监什么人可以上学?国子监和孔庙是一个地方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国子监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国子监和孔庙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要问了,这个国子监我孔庙是不是一个地方啊,如果不是的话,那这两个地方又有什么区别呢?还有这个国子监是不是只要是读书好,就能去这个地方上学呢?对于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1、国子监什么人可以上学国子监可不是大家认为

  • 出师表中诸葛亮都举荐过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接下来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为了年少的后主刘禅和偌大的蜀汉基业,丞相

  • 隋朝灭亡之后杨广的后代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广

    中国历史上,为了防止前朝复辟,后来者往往会清除一部分前朝宗室,尤其对末代皇帝的后人更是要“斩草除根”,最广为人知的是清军入关之后,对明朝宗室血腥追杀,对崇祯之子更是宁可错杀绝不错过,那么隋朝灭亡之后,李渊如何对待杨广后人的呢?根据史书记载,杨广一共有四子二女,四子即杨昭、杨

  • 三国时期担任“镇西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镇西将军

    在汉末三国时期,镇东将军所在的四镇将军,和四征将军都是比较常见的武将官职。其中,四征将军偏向于征讨一方,或者说是以进攻为主,而就四镇将军来说,则是以镇守一方为主。在汉末三国时期,就出现了不少镇西将军。其中,就以下八位镇东将军来说,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一、韩遂韩遂(?-215年),原名韩约,

  • 三国蜀汉都有哪些大将?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蜀汉

    论起人才储备,曹魏可以说是碾压了蜀吴。尤其是当蜀汉的“五虎上将”这些能征善战的大将都亡故,因为人才凋零,竟然让年近八十的廖化披坚执锐,后人因此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来贬低老将廖化与蜀汉的年轻将领们。然而时人云:“前有王、句,后有张、

  • 唐朝官职“内史”的职权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内史

    三品官在清朝虽然级别不算低了,但也高不到哪里去。如果非要套用现在的的话说,清朝的正三品按察使,差不多就相当于是现在的“副省部级”。但是,重要的是这个但是!唐朝它不是清朝,唐朝的正三品可不是“副省部级”……唐朝的三品官到底有

  • 历史上的江西出现过哪些名医?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江西

    崔嘉彦 11111191年 南宋 江西永修县崔嘉彦,别人称呼他为‘崔真人。南宋医学家,道士。南宋淳熙(1174-1189)年间,朱熹担任‘知南康军,崔嘉彦在不远的西原山建立道观。他撰写了《紫虚脉诀》(又称《脉诀》、《四言脉诀》、《崔真人脉决》、《东垣脉诀》、《方脉举要》等)

  • 历史上的广西出了哪些名将?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广西

    李开芳 1811年-1855年 清朝 广西武缘县太平天国名将,辛开元年八月,授戊监军。明年七月,升金一总制,带右一军。从西王萧朝贵攻长沙,连下桂阳、嘉禾、攸县等地。九月,在长沙擢金官正将军。十一月克岳州,升殿右二指挥,率劲旅攻克汉阳,升殿右二检黠。十二月克武昌,升地官正丞相,后率部突围被俘在北京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