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什么是“乾嘉学派”?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什么是“乾嘉学派”?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013 更新时间:2024/2/3 3:34:36

乾嘉学派是什么?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乾嘉学派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思想学术领域中出现的一个以考据为治学主要内容的学派。这一学派的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又有“朴学”、“考据学”之称。

1、顾炎武

顾炎武(1613年-1682年),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以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为人,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江苏苏州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知识渊博,与黄宗羲王夫之并为明末清初三大儒。炎武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原为顾同应之子,过继为堂伯顾同吉为嗣。寡母王氏未婚守节,独力抚养顾炎武成人,教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忠义之节。十四岁取秀才,即入复社。与同乡归庄友好,个性特立耿介,时人号为“归奇顾怪”,以“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为学问宗旨。

清军入关后,炎武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清军攻陷南京后,又转投王永祚义军,又与归庄联合吴志葵、鲁之屿军队,欲解昆山之围,终至功败垂成。母亲王氏遭清军断去右臂,绝食而亡,遗命炎武终身不得事清。安葬王氏后,炎武弃家远游,曾受隆武帝封授官职,领导义军,屡经失败。后北上考察山川形势,联结反清人士,至晚年遍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等地。炎武后致力于学术研究,留心于经世致用之学。对宋明所传心性之学,深感不满,主张“著书不如抄书”。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

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成果累累;他对切韵学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贡献多。1678年,康熙帝开博学鸿儒科,招致明朝遗民,炎武以死坚拒推荐。1679年清廷开明史馆,炎武以“愿以一死谢公,最下则逃之世外”回拒熊赐履。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初四在山西曲沃韩姓友人家,上马时不慎失足,呕吐不止,初九丑刻卒,享年七十。

炎武学术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的玄学,而强调客观的调查研究,提出以“实学”代替“理学”的主张。开一代之新风,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清代中期许多学者以此发端,崇尚研究历史典籍,对中国历史从天文地理到金石铭文无一不反复考证,被称为“乾嘉学派”。顾炎武则由于其经史考证的严谨学风,被普遍认为是学派思想的主要奠基人。顾炎武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卷十三:“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2、钱大昕

钱大昕(1728年1804年)是中国清代史学家,语言学家。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早年以诗赋闻名江南,献赋获赐举人。乾隆十九年中进士,曾在钟山、娄东、紫阳等各书院讲学。对于音韵学和训诂学很有创见。首先注意到了古声母的研究,证明了古代没有轻唇音和舌上音的分别。钱大昕考证,上古无轻唇音(唇齿音),“无”发成“模”,又转为“毛”。“毛”的古音为“谋”,所以模能转为毛。

钱大昕撰《廿二史考异》一百卷,以顾炎武之历史考据方法,拾遗规过,最享时誉。

标签: 乾嘉学派

更多文章

  • “浙东学派”的学术特色是什么?浙东学派有哪些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浙东学派

    经学研究浙东学派的经学研究,由黄宗羲开其端。黄宗羲强调经学研究的必要,对宋儒将“河图”、“洛书”、“先天”、“太极”等引入《易》学研究领域造成晦而不明进行了批评。他所撰《易学象数论》便是批驳邵雍、朱熹先

  • 浙东学派的学术思想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浙东学派

    浙东学派的学术思想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学术取向是“经世致用”,分为“广义浙东学派”(一称“浙学”)和“狭义浙东学派”,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狭义浙东学派,指清初以黄宗羲、万斯大、万斯同、邵廷

  • “紫禁城”名称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紫禁城

    紫禁城这个名字有一种只有中国人才懂的独特美感,这是北京故宫的旧称,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那么紫禁城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

  • 东汉末吕布麾下的八健将分别是那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布

    吕布作为汉末三国第一猛将,除了有高顺这样的大将,手下还有八位健将,分别是 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这八健将,实力到底如何呢?同样是猛将,张飞手下有十八骑燕将,吕布的八健将和张飞这十八骑燕将比起来,谁更厉害呢?濮阳之战,吕布被曹操手下夏侯惇、夏侯渊、许褚、典韦、李典、乐进等六

  • 晋文公重耳有几位妻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重耳

    晋文公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重耳的童年和少年都过得非常幸福。他好读书,也好结交士人,生活别提多平静了。不过,当重耳长大后,年老昏聩的晋献公,竟在小老婆骊姬的蛊惑下,引发了骊姬之乱。申生自杀后,重耳也深受其害,万不得已,只得亡

  • 皇贵妃和皇后区别比较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贵妃

    在古代社会上,男子一般以仕途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古代男子一般希望能够得到更高的地位和权势。因为古代是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等级越高的人,才会享受到更多的优待。因此,古代才会比较看重出身和家族背景。而古代女子也有奋斗目标,那就是在后宫之中获得“一席之地”,获得更高的身份。俗话说

  • 西南官话起源于哪个朝代?西南官话属于什么方言?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南官话

    想知道西南官话起源于哪个朝代?属于什么方言吗?西南官话下分6片、22小片,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广西、湖南七省和直辖市。《中国语言地图集》里给出的西南官话的定义是:西南地区以及附近的,入声整体归派到某一声调或者四声调值与成都、武汉、重庆、常德、贵阳、昆明、桂林相近的汉语方言。西南

  • 湘西三邪分别指的是什么?真的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湘西

    很多人都好奇湘西三邪分别指的是什么?真的存在吗?其实这三大邪其一为“湘西赶尸”,其二为“放蛊”,其三为“落花洞女”。其中赶尸和蛊术没人能指出真实情况来。赶尸湘西的“赶尸”,一直也没人能指出它的真实情况来

  • 湘西赶尸的禁忌有哪些?“三赶三不赶”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湘西

    三赶凡被砍头的(须将其身首缝合在一起)、受绞刑的、站笼站死的这三种可以赶。传说因为他们都是被迫死的,死得不服气,既思念家乡又惦念亲人。可用法术将其魂魄勾来,以符咒镇于各自尸体之内,再用法术驱赶他们爬山越岭,甚至上船过水地返回故里。三不赶凡病死的、投河吊颈自愿而亡的、雷打火烧肢体不全的这三种不能赶。

  • 湘西赶尸术真的存在吗?湘西赶尸术起源于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湘西

    湘西赶尸术真的存在吗?起源于什么时候?这其实是一种是巫文化的一种,起源于上古蚩尤时期,属于白巫术,也是流行在湘西一带的一种神秘传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湘西的赶尸,到现在也没人能指出它的真实情况来,据有赶尸奇俗的湘西沅陵、泸溪、辰奚、溆浦四县人士说:赶尸是不给人看的,赶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