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初唐四杰是哪四个人 初唐四杰的历史贡献

初唐四杰是哪四个人 初唐四杰的历史贡献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126 更新时间:2024/2/3 3:38:16

初唐四杰是中国唐朝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初唐时期的文坛,乐府诗的创作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初唐四杰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诗人。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人在初唐文坛并举,所以后人称其为“初唐四杰”。其中,卢、骆年辈稍长于王、杨,他们的创作风格各有不同,并且所长各异,其中卢、骆擅长歌行体,王、杨擅长五律。但他们都属于一般士人中确有文采而自负很高的诗人,“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是对他们的身份和成就最贴切的表述。他们心中充满了报效国家、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凝结着不甘居人下的熊杰之气。他们的诗歌自然有一种壮大的气势,表现出了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四杰乐府诗的创作体现了初唐诗歌风格由绮靡向雄伟的转变。

一、初唐四杰对汉乐府诗的继承

1.初唐四杰对汉乐府题材的继承

(1)战争题材。

四杰诗歌对汉乐府题材继承的第一个方面就属战争题材。汉乐府诗歌中一首《战城南》是最具代表性的战争题材的诗歌。四杰除王勃外,都创作了不少的边塞诗,也表现了诗人们从戎入幕,效力边关,博取功名的野心抱负。有的描绘战事激烈的,如卢照邻《战城南》:“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有的是杨炯《战城南》:“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有的抒发征夫思亲怀乡,如骆宾王的《夕次蒲类津》和卢照邻的《关山月》。这些诗歌的主旋律则是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诗歌有着慷慨激昂的基调,悲壮苍劲的风格,算得上是初唐时代的最强音。由于骆宾王有过较长的边塞生活,所以他的边塞诗的成就相对来说也最高。

(2)爱情题材。

爱情题材从古至今都是文人志士所关注的话题。在汉乐府的影响下,四杰分别创作了不少的爱情题材的诗歌。如卢照邻《望宅中树有所思》(我家有庭树,秋叶正离离)。这首诗是诗人观庭树有感而作。诗中以树起兴,以双栖鸟、合欢树作比,书写男女恋情,表现相思的愁苦、相爱的热切。杨炯和骆宾王的《有所思》,还有王勃的《采莲曲》《江南曲》都是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

王勃

2.初唐四杰对汉乐府五言形式的继承

总体上来说汉乐府民歌没有固定的句法,句子长短也不固定,句式表达相对灵活。相比杂言诗而言,汉乐府诗歌也有不少的完整的五言诗,如《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都是相当成熟的五言诗的代表作。四杰的诗歌大部分都是以五言的形式,兼有七言和少数的杂言。例如,卢照邻的《关山月》《上之回》《紫骝马》《望宅中树有所思》;骆宾王的长篇乐府诗《帝京篇》《王昭君》等;王勃的《麻平晚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还有杨炯的《从军行》《刘生》《出塞》等都是以五言诗写的。相对于汉乐府的句式表达方面来说,四杰诗歌的形式整齐了好多,在韵律方面也特别的讲究,并为五言诗的定型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初唐四杰对汉乐府的发展

1.对汉乐府题材和内容的发展

四杰在对汉乐府题材和内容继承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对汉乐府诗歌的题材和内容进行了拓展。汉乐府诗歌里边没有涉及的题材,四杰的诗歌都对其做了补充。

(1)咏怀咏史诗的发展。

怀古是诗人游览某地,面对此情此景进而缅怀古人。而咏史诗面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感而发。但在表达技巧上都是借物抒情汉乐府诗中也有涉及怀古题材的诗歌。如汉乐府诗歌班固有首《咏史》,但从题目来看便可知这是一首咏史诗,也是一首文人五言诗,它开了后世咏史诗的先河。四杰在此基础上对汉乐府咏怀诗的内容进行了拓展,不单单是对历史古迹的叙写,更是通过历史来反衬自己。四杰的咏怀咏史诗有《咏怀古意上裴侍郎》《咏怀》《长安古意》等,他们的咏怀诗多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2)对送别诗的发展。

初唐四杰诗歌中,送别类的诗歌算是特殊的一类诗歌,这是汉乐府诗歌所缺少的内容,四杰的送别诗有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秋日别王长史》、骆宾王的《与易水送人》杨炯的《送临津房少府》,都是描写送别的诗歌。诗中充满了临别前的依恋与不舍。这些诗中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可以算是家喻户晓的送别诗的代表作了。这首诗不同于以往的表达方式,这首诗的主旨是劝慰友人在离别的时候莫悲伤,虽然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但是我们的情感是山水虽不能阻隔的。

(3)对闺怨诗的发展。

前人的诗歌多描写女性的轻浮,但四杰不同于此,他们将女性放置于和男性同等的位置,如王勃的《采莲曲》,其中对女性外貌特征的描写,对男女的相思之情表现的精致到位。骆宾王的《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人将现实题材引入诗中,并且将自己的一腔热血都献给了女主人公。还有对女性爱情的赞美,但是对其遭遇深表同情,对男子的负心行为进行了强烈的谴责。

(4)对羁旅诗的发展。

四杰的羁旅诗大都抒发的是诗人们赴边入幕的离别思绪和对故乡的思恋之情。诗中所表达感情真挚而热烈,情谊浓浓,读来真切感人。如王勃的《寒夜怀友》:“故人故情怀故晏,相望相思不想见。”他们的这类诗不再围绕着写儿女私情,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多感慨岁月流逝,功名未就,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惜时人已末,今日水犹寒。”其中王勃的羁旅送别诗创作较多。

杨炯

2.对语言内容、形式的发展

汉乐府诗歌体式以二、三、五言不等,更多的属于杂言诗。四杰在继承其五言形式的基础上,发展并巩固了五言诗的地位。而他们对诗歌形式最大的贡献是七言诗的发展。七言诗歌体式算得上是一种古老的诗歌体式,四杰不仅继承了这种诗歌体式,而且在七言歌行的主题以及内容方面进行了发展,并且开拓了歌行体的新的形式。

(1)对汉乐府语言形式的发展。

汉乐府民歌好多采用的是口语化的表述,读起来让人倍感亲切,而且把叙事和抒情相结合,所表达的情感也是真挚而感人的。如上一节提到的表现人民贫苦的诗歌《孤儿行》写的是孤儿受兄嫂虐待,诗句虽然参差不齐,但是字里行间都能反映出孤儿的生活现状。但是四杰诗歌不管是在诗歌的语言的用韵方面还是语言的表达方面相比汉乐府都正式了好多,他们的诗歌形式好多都是采用的成熟的五言诗,夹杂着少量的三言、四言,还有他们的长篇乐府诗,都是以七言的形式来表达的。在韵律层面来说,他们的好多是个都有韵律可寻。

(2)对七言歌行体的表现手法的创新。

四杰的七言歌行体是他们的一个明显的特征。相比于前期的七言而言他们的七言歌行体篇幅方面也都算是鸿篇巨制篇幅的宏大,内容的细致,在唐诗史上也算得上是精妙绝伦。最出名的是卢照邻的《长安古意》、王勃的《临高台》。《长安古意》在全面描写了长安城生活的方方面面,里边选取的长安城里的宫殿车马的富丽,富豪地主的奢侈生活,对歌妓舞女心理状态的描写极其细致,而且诗歌在时间的分配方面做了精心的策划,全诗按照白天带黑夜的时间顺序来展开,空间顺序是按照从宫廷到市井,描写了贵族阶层,平民阶层以及歌女等各色各样的人物,并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将诗人的孤寂与闹市的繁华进行了强烈的比对,把所述人物与诗人的情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王勃的《临高台》所设计的布局是先描写的是全城的建筑分布,进而转入青楼倡家生活的局部描写。这两首诗从整体布局上来看,诗人很注重诗歌层次的塑造,而且相比于前代的歌行体,诗歌层次也更为复杂,在事物的描写上将整体描写与局部描写相结合,将打的方面的描写和细致景物的描写相结合,采用线性的结构模式,是歌行体诗歌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该章节从四杰诗歌对汉乐府诗歌内容、题材、形式方面发展,叙述了四杰诗歌在这几方面的发展,诗歌内容方面扩大到了羁旅诗,更多的是咏物诗,诗人借物抒情,借物咏怀,表达了对仕途艰难,报国无门的感慨。在诗歌形式上的发展体现在七言长篇古诗方面,在诗歌层次上由大极小,又略到详,较之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以后七言律诗的定型奠定了基础。

骆宾王

三、结语

该篇论文分别从题目、题材、创作风格和诗歌形式方面探讨了“四杰”诗歌对汉乐府的继承和发展。其中对汉乐府诗歌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题目方面先对汉乐府旧题作了简单的梳理,整理了四杰对乐府旧题哪几方面有所继承,并举例说明具体的诗歌有哪些。题材从战争、爱情和饮酒三个方面来展开叙述,清楚地表达了四杰对乐府诗题材的继承。形式方面主要是对汉乐府诗歌五言诗的继承,从四杰大量的诗中可以看出,他们四人对五言诗的定型作了很大的贡献。对诗歌的发展方面,也是从这几方面展开的,题材的发展方面,四杰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了咏史咏物诗的新天地,由于他们命运多舛,还写了大量的羁旅诗和牢骚诗,都表现了他们对求官入士的渴望。在诗歌体式方面表现在对歌行体的发展,第一方面写的是对歌行体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拓展,四杰歌行体一改前朝诗歌泛泛而论的缺点,加入了真实而有效的内容,是诗歌有血有肉,更深层次地展现了事物的特点,使诗风更加的苍劲有力。体式方面的发展写的是对七言歌行体的发展和定型并且通过两篇长篇巨著《帝京篇》和《长安古意》,从诗歌所描写的人物、时间以及空间的分配上叙述了长篇七言歌行体在层次内容方面较之前代的诗歌更为复杂。

标签: 初唐四杰

更多文章

  • 蜀汉政权中都出现过哪些叛将?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蜀汉

    尊刘贬曹的《三国演义》也不能回避一个事实,那就是魏蜀吴三国之中,蜀汉叛将最多:曹魏的于禁降而未叛,真正替蜀汉大战的只有王平和夏侯霸,而夏侯霸应该算叛司马而未叛魏;东吴有名的降将叛将几乎一个没有,韩当的儿子韩综叛逃到魏国并充当先锋攻吴,结果在东兴之战中败干掉了。跟曹魏和东吴不同,刘备集团的叛将数不胜

  • 曹魏政权中有哪些人是四朝元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魏,政权,中有,哪些,四朝,元老,司马懿,最终,为何,能够

    司马懿最终为何能够成功夺取曹魏政权,一方面是因为他精于算计,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能力强、资格老。其实除了司马懿,曹魏还有几个四朝元老,他们也是德高望重的重臣,可惜没有阻止司马懿夺权。所谓四朝元老,是指先后侍奉过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王的大臣,要知道这中间的跨度有多大,即使从赤壁之战(公元208年

  • 开元通宝是哪个朝代的 开元通宝铜钱价格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是唐代的货币。简介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绪言开元通宝是唐代第一种货币。由于其质量合理,通货控制得当,钱币做工比较精美,故深受百姓喜爱。开元通宝

  • 广通渠属于隋朝大运河吗 广通渠属于什么流域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广通渠

    广通渠,是隋唐时期关中的水渠。隋开皇四年(584年),隋文帝命宇文凯率水工开凿。因渠经渭口广通仓下,故名“广通渠”。建造背景隋文帝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汉长安城。但当时的长安破败狭小,水污染严重,已经不再适合新的大一统王朝的需要,于是隋文帝便决定另建一座新城。开皇二年(58

  • 谯周都有哪些弟子?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谯周

    谯周,熟悉三国历史的都知道,他最出名的事迹就是劝刘禅投降,蜀国灭亡。因此,很多人评价谯周卖国种种,刘禅该不该投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们聊聊谯周的三个学生:陈寿、李密、罗宪。《三国志》作者陈寿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

  • 东汉末三国都有哪些人提出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末,三国,都有,哪些,人提,出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策略,诸

    诸葛亮在《隆中对》分析天下大势时候,对刘备说:“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隆中对》是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和刘备的对话,而曹操是在公元196年迎汉献帝,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189年董卓进入洛阳,为了争

  • 唐朝二十四凌烟阁功臣中有哪些人是瓦岗军出身?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凌烟阁

    瓦岗出身的凌烟阁功臣,按照排名顺序,依次是郑国公魏征(第四位)、郧国公张亮(第十六位),卢国公程咬金(后更名程知节,第十九位)、英国公李勣(徐世勣,字懋功,第二十三位)、胡国公秦琼(字叔宝,第二十四位)。很多人都以为排名第十七的侯君集也是瓦岗出身,这可能是受了隋唐演义小说的影响,事实上侯君集长得并

  • 古代的皇后权力有多大?皇后权责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后

    在宫廷电视剧,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妃嫔故意与皇后作对,设计陷害皇后的剧情。但笔者不得不吐槽的是,现在的电视剧实在是太假了,因为在古代时期,妃嫔与皇后作对的情况是根本不可能,这是由于皇后手上拥有的权力所决定的。古代皇后的权力有多大?首先我们要明白,家庭中一般都是“男主外,女主内”

  • 度支是什么 度支尚书权限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度支

    度支,古代官署名,是中代中国掌管财赋的支调的官。魏晋始,大司农厉下已有度支中郎将、度支校尉和度支都尉等官名。南北朝以度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等曹。隋朝实行“五省注部制",尚书省设有度支部,为六部之一,583年改称民部。度支部为国家财计主管机构,度支尚书掌握国家财计大权,其所属有

  • 昭明文选的作者是谁 昭明文选目录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昭明文选

    《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一部由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的诗文总集,于梁武帝普通七年至中大通三年之间编成,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赋、诗、文总集。文选的注疏首先对《文选》作注释的是《文选》问世六、七十年后的《文选音》,是萧统的堂侄萧该对《文选》语词作的音义解释。隋唐时期的曹宪、许淹、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