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郑和航海图全图 郑和航海图路线

郑和航海图全图 郑和航海图路线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574 更新时间:2024/2/7 1:10:11

郑和航海图》运用中国画的山水画法,按航行之先后顺序,由右至左绘成平行、不计方向的图卷。

简介

该图是对于郑和下西洋航路的记录,约成于洪熙元年(1425)至宣德五年(1430)间。原图为自右而左展开的手卷式,茅元仪收入《武备志》卷二百四十后改为书本式,共二十四页,包括茅元仪序一页,图二十页,《过洋牵星图》二页(四幅),空白一页。

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也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资料。

郑和航海图部分

绘制过程

该图制作时间不详。一说作于郑和第六次下西洋之后,全体下洋官兵守备南京期间。其时正值明宣宗朱瞻基酝酿再下西洋之际,加之暂停时间较长,有暇整理,遂将郑和船队历次下西洋航程综合整理,绘制成整幅下西洋全图,是为郑和使团适应下西洋的需要而集体编制的作品。但也有观点认为,该图所绘航路与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中主船队的路线相吻合,可能是第七次下西洋之后的作品,但成图时间不应晚于15世纪中叶。

明代晚期,茅元仪将该图切为二十幅分图(四十页)编入《武备志》的第五部分《占度载》中,系于《度·航海》下。另外还有两幅(四页)《过洋牵星图》附在航海图之后,以说明星图引航法则。

图册内容

《郑和航海图》共20页航海地图、109条针路航线和4幅过洋牵星图,航海地图高20.3厘米,全长560厘米,包含500个地名。

全图以南京为起点,最远至非洲东岸的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图中标明了航线所经亚非各国的方位,航道远近﹑深度,以及航行的方向牵星高度,对何处有礁石或浅滩也都一一注明。图中列举自太仓至忽鲁谟斯(今伊朗阿巴丹附近)的针路(以指南针标明方向的航线)共五十六线,由忽鲁谟斯回太仓的针路共五十三线,往返针路全不相同,表明船队在远航中已灵活地采用多种针路,具有高超的航海技术和较高的海洋科学水平。在图中郑和船队所经之地均有命名。

茅元仪在其中称赞郑和不辱使命,并评价《郑和航海图》“列道里国土,详而不诬”。这篇序文也成为判定本图为郑和下西洋航海图的一个证据。(证明主题及绘制时间的其他证据,包括巩珍《西洋番国志·自序》中的相关文字、图中地物等。)

航海地图

郑和航海图五针路

第2页: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图,上有宝船厂、静海寺、天妃宫、天地坛。

第3页:沿长江东航经过皇城、钟山、龙谭、观音门、燕子集、瓜州、金山、大港、焦山、镇江。

第4页:沿长江东航经过东鞋山、江阴、香山、龙王庙、天妃宫、巡司、蔡港、白茅港、太仓卫。

第5页:吴淞江、天妃宫、崇明州、茶山、召宝山、南汇、金沙卫、乍浦、海宁卫、灵山卫、昌国所、普陀山。

第6页:大磨山、双屿门、东屿、东厨、大面山、郭巨千户所、大嵩千户所、东门山、三母山、焦山。

第7页:松门卫、大尖经、钱山、中界山、石塘、虎斗、黄山、温州卫、平阳卫。

第8页:虎礁、壮士千户所、满门千户所、芙蓉山、洪山、龟屿、大金门。

第9页:古山、福建布政司、五虎山、长乐、南山寺、东沙、乌邱山、平海卫、兴化府。

第10页:泉州卫、崇武所、漳州、平湖屿、大甘、东莞、大奚山、佛堂门。

第11页:南海卫、广东、雷州、高州、廉州、琼州府、七洲、石塘、石星石塘、钦州、交洋、福州。

第12页:占城国、新洲港、洋屿、小弯、赤坎、大弯。

第13页:占腊国、竹里木、八开港、铜鼓山、万年屿、佛山、暹罗国、笔架山、十二子山、假里马达。

第14页:赤坎、马鞍山、佛山、海门山、石礁、狼西加、孙姑那、吉兰丹港、长腰屿、丁家下路、爪哇。

第15页:龙牙门、旧港、答那溪屿、淡马锡、彭杭、琵琶屿、凉伞屿、长腰屿、甘巴门、甘巴港。

第16页:白沙、射箭山、满剌加、官厂、沙糖礁、鸡骨屿、龙牙加儿山、龙牙加儿山港、金屿。

第17页:班卒、槟榔屿、龙牙交椅、古力由不洞、单屿、亚路、苏门答剌、官厂。

第18页:八都马、打歪山、虎尾礁、龙涎屿花面。

第19页:榜葛剌、竹牌礁、锡兰山、门肥赤、小葛兰、高朗务、慢巴撒、麻林地。

第20页:柯枝国、古里国、乌里舍城、木骨都束。

第21页:左法儿、阿胡那、八思尼、木克郎、克瓦塔儿、苦思答儿、古里牙。

第21页:苦碌麻剌、忽鲁谟斯。

针路航线

109条针路,例如:

太仓港口开船,用丹乙针(105°),一更,平吴淞江。(郑和航海图五)

从苏门答剌开船,用干戍针(307.5°),十二更,船平龙涎屿。

官屿溜用庚酉针(262.5°),一百五十更,船收木骨都束。

过洋牵星图

《丁得把昔到忽鲁谟斯过洋牵星图》:从印度代奥格尔到忽鲁谟斯,用北辰星、织女星、灯笼骨星定位;

《锡兰山回苏门答剌过洋牵星图》:用北辰星、织女星、华盖星、灯笼骨星定位;

《龙涎屿往锡兰山过洋牵星图》;

《忽鲁谟斯国回古里国过洋牵星图》。

这四幅过洋牵星图,是中国最早、最具体、最完备的关于牵星术的记载。

学术研究

《武备志》中《郑和航海图》在中国默默无闻二百多年。1885年英国学者乔治·菲立浦(George Philips)在所著论文《印度和锡兰的海港》中首次将郑和航海图复制,并考证了其中一百多个地名。从此《郑和航海图》才引起学者门注意和研究。先后研究《郑和航海图》的学者有伯希和、兑温达、向达、密尔斯等;兑温达提议称《郑和航海图》为《茅坤图》。

相关人物

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宦官。

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有姐妹四人[2]。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永乐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马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

在靖难之变中,马和在河北郑州(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另一说为“燕京郑村坝”,今日北京东坝村)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郑和收纳长兄马文铭之长子为嫡,名郑文铭,字恩来,世袭锦衣卫千户,居南京三山街(今马府街)马府。清朝太平天国时期,马府毁于战火,室家荡然无存。郑和后裔至今已传至第21代。

标签: 郑和

更多文章

  • “封禅”的历史由来 有哪些皇帝进行封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封禅

    为什么说宋真宗的封禅是一场闹剧?快跟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左传》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对国家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两件事:打仗和祭祀。这其实也很好理解,打仗是确保帝国外部环境安稳不被他人欺凌,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国家稳定发展;而祭祀则是通过祭拜祖先和鬼神来提升国家凝聚力,在百姓和

  • 古代皇帝“封禅”的目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封禅

    封禅是古代统治者举行的祭祀典礼,封是祭天的意思,禅是祭地的意思。按照《史记》中的记载,封禅起源于无怀氏,无怀氏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他曾经在泰山祭天,在云云山祭地,云云山是泰山的支脉。可以理解为,无怀氏举行的祭天地仪式都在泰山完成。还有一种说法,封禅始于秦始皇,《史记》中的记载缺乏有力证据。无论哪种

  • 历史上最后一个封禅的皇帝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封禅

    封禅泰山堪称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最高荣誉,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说:“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意思是从来没有哪个皇帝已经见到了“符瑞”却不前往泰山封禅的。但是,秦始皇之后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只有秦始皇、秦二

  • 北齐后主高纬皇后列表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高纬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国家,名号北齐。北齐的末代君主高纬,9岁登基,一生没做什么名垂青史的大事,反倒在荒淫无道上,臭名远扬。高纬9岁登基,在位12年,一共有四位皇后。高纬的第一任皇后,人称斛律皇后。本是北齐丞相的女儿,是高纬的父皇高湛为政治给高纬选择的太子妃。在高纬登基后,册封斛律太子妃为皇后。因为高纬

  • 赵光义的庙号是什么?赵光义与宋皇后之间的关系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光义

    赵光义,原名赵匡义,因为避讳皇帝哥哥的名讳,所以更名赵光义。赵光义,史称宋太宗。太宗这个庙号,是古代帝王常见的庙号。往往在历史上,开国皇帝成为太祖或者是高祖,而第二任皇帝多数称自己为太宗。而太宗这个庙号,多数代表着明君。明太宗刘恒,开创了大汉的文景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万邦来朝,一代

  • 雒城大战时活捉张任的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张任

    刘备入川,带领大将黄忠和魏延,准备夺取成都,结果,在雒城受阻,遇到大麻烦,军师庞统在落凤坡被刘璋大将张任射死,刘备无奈,只得搬请诸葛亮入川相助。诸葛亮接到消息,留下关羽镇守荆州,率赵云和张飞分兵入川,在雒城大战张任。张任非常厉害,颇有智谋,后来,诸葛亮设计,用伏兵活捉了张任。当时,刘备手下集结了好

  • 帝姬:北宋徽宗时皇女的封号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帝姬

    北宋徽宗时,曾改“公主”为“帝姬”。政和三年(1113年)因蔡京建议,宋廷仿照周代的“王姬”称号,宣布一律称“公主”为“帝姬”。这一制度维持了十多年,直到南宋初才恢复旧制,仍称帝

  • 农业革命历史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农业革命

    农业革命,外文名The agricultural revolution,发生时代,新石器时代距今大约10000年前,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简介新石器时代,即大约10000年前,从采集野生小麦发展为有意识的栽种,逐步到半定居的农耕生活方式。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

  • “君权神授”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君权神授

    君权神授说封建君主制度政治理论,一般指君权神授,古代以宗教来主导政治时期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而提倡的一种做法。别名王权神授,最早记载在《尚书·召诰》。简介君权神授说,或作天授君权说,它是古代以宗教来主导政治时期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而提倡的一种做法。即指自己是天命派遣,于凡间管治世

  • 明朝淮西二十四将结局 淮西二十四将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

    淮西二十四将,又称明初淮西二十四将,是1354年正月初一,朱元璋离开濠州奔赴定远带在身边的二十四人,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赫赫战功。简介淮西二十四将背景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揭竿起义,号称红巾军,推韩山童为明王,各地反元势力纷纷响应。第二年朱元璋接收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参加红巾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