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曹植“四友”分别是谁?

曹植“四友”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80 更新时间:2024/2/3 9:23:22

在汉末三国时期,曹操虽然拥有20多个儿子,不过,有机会继承曹操事业的,其实只有曹昂、曹冲、曹丕、曹植。其中,曹冲虽然最受曹操的喜爱,结果却在1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这让曹操非常悲伤。而就曹操的长子曹昂来说,则是在宛城之战中,为了保护曹操而阵亡,这同样让曹操难以释怀。因此,等到曹操建立魏国之后,主要是曹丕和曹植在争夺太子的宝座。

彼时,曹丕和曹植身边,都聚集了一批谋士。一方面,曹丕获得了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等人的辅佐。对于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来说,也被后人称之为曹丕“四友”或者曹魏“四友”。与此相对应的是,曹植身边的四位谋士,则被称之为曹植“四友”。那么,问题来了,这四位谋士分别是谁呢?

一、杨修

杨修(175年219年),字德祖,东汉文学家,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对于杨修来说,是太尉杨彪之子,母为袁氏(司徒袁安曾孙女)。杨修出身弘农杨氏,为人恭敬、好学,有俊才,知识渊博,极聪慧。建安年间(196220),杨修被推选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后改任丞相府曹操的主簿。虽然曹操最后除掉了杨修,但是,杨修一开始还是比较受到曹操器重的。

在此基础上,杨修多次帮助曹植通过曹操的考验,在曹植与曹丕争夺魏太子的事件中,杨修选择了站在曹植的阵营中,然而曹植日加高傲,最终曹操选择了曹丕作为魏王的继承者。杨修在曹植失宠后,有意疏远曹植,但是因为曹植毕竟是曹操的儿子,所以不敢过于明显,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来往密度。后来曹操知道了杨修参与了夺嫡事件,颇为气愤。于是,到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天,杨修被曹操下令斩杀。

二、邯郸淳

邯郸淳(约132年221年),一作浮,又名竺,字子叔(一作子淑),又字子礼(或作正礼),东汉时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在汉末三国时期,颍川地区可谓是人才辈出之地,比如荀彧、荀攸郭嘉徐庶等谋士,都出自该地区。对于邯郸淳来说,因著有《笑林》三卷、《艺经》一卷而著名,被称为“笑林始祖”,与丁仪、丁廙(yì)、杨修为曹植的“四友”。”淳自小有才名,博学多艺,善写文章,又懂得“苍、雅、虫、篆,许氏字指”,方圆遐迩许多人都知其名。

邯郸淳不经意的闲逸文作《笑林》和《艺经》,讲述了当时的许多笑话、噱头、善喻、讥讽、幽默趣事以及当时流行的投壶、米夹、掷砖、马射、弹棋、棋局、食籁等诸般游艺项目,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笑话和杂耍专著。

公元217年,曹丕击败了曹植,被曹操册立为魏国太子。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并取代了东汉王朝。曹丕登基称帝后,最终把邯郸淳拉到自己身边任博士给事中。由此,对于邯郸淳来说,不仅在立嗣之争中丢掉了性命,反而获得了曹丕的任用。当然,因为史料记载的匮乏,邯郸淳之后的结局,没有明确的说法。

三、丁仪

丁仪的父亲丁冲与曹操交好,曾为曹操立下大功,曹操也一直很感激丁冲。丁冲死后,曹操打算把自己的爱女嫁给丁仪,于是就和当时还担任五官中郎将的长子曹丕商量这件事。在曹丕的反对下,丁仪没能成为曹操的女婿。

后来曹操任命丁仪为西曹掾,一番谈话之后,曹操更加欣赏丁仪出众的才能,这才后悔没有将女儿嫁给丁仪。当时丁仪因没能娶到清河公主,对曹丕是恨得咬牙切齿,所以和曹植更加亲善,经常和杨修等人在曹操的面前夸奖曹植。曹操有些犹疑,好几次几乎要立曹植为太子。然而,曹植文人气、才子气太浓,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饰约束自己,饮起酒来毫无节制,做出几件让曹操很是失望的事,最终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任为魏王,由于之前丁仪支持曹植,打算治丁仪的罪,转丁仪为右刺奸掾,打算让丁仪自尽,丁仪却不敢。当然,不久之后,曹丕还是赐死了丁仪,甚至株连了丁仪的家人。

四、丁廙

丁廙[yì](?-219年),又作丁虞(《文选》中作丁翼),字敬礼,三国时期魏国沛郡(今安徽濉溪)人,丁冲之子,丁仪之弟。作为丁仪的兄弟,丁廙自然也站到了曹植这一边。公元207年,丁廙担任黄门侍郎这一官职。黄门侍郎,又称黄门郎,秦代初置,即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可传达诏令,汉代以后沿用此官职。

和丁仪一样,丁廙也曾劝说曹操册立曹植为太子。虽然曹操非常欣赏丁廙的才华,但是,在确立继承人的问题上,曹操还是长期犹豫不决。后来,等到曹丕即位后,找了一个借口,将丁廙和丁仪都诛杀了。这样的结局,自然是比较凄凉的。

标签: 曹植

更多文章

  •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濂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 [2] ),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作为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

  • 清朝历代皇帝都是怎么评价宗室权臣多尔衮?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多尔衮

    有清一代诸帝,乾隆算是对多尔衮评价最高最公正的了。在他以后,嘉庆帝没有什么动作,道光皇帝曾在继位初出关拜祭祖陵的时候,追念多尔衮功高,赏赐他的后人当时的睿亲王禧恩三眼花翎。这是很高的荣誉,然而表面上禧恩是因为祖宗有功承惠恩泽,实际上是嘉庆帝暴卒于避暑山庄,变起仓促,又一时找不到嘉庆帝随身带的装有传

  • 主父偃为汉武帝献策过哪些计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主父偃

    主父偃是临淄人,汉武帝时的大臣,他出身于贫寒的家庭﹐最开始的时候学习长短纵横之术,到了后面开始学习《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其他的诸侯王国都没有受到重用。于是主父偃便前往长安,然后直接上书给当时的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当天就召见他入宫,让他与徐乐﹑严安同时拜为郎中。在这一年中他连升四次官﹐得到了汉

  • 三国宜城亭侯与温侯是什么官职?哪个职位更高?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宜城亭侯

    东汉末年,刘备和吕布这两位诸侯,有过一段交集,或者可以说是恩怨了。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袁术率大军进攻徐州,刘备迎击,两军在盱眙、淮阴相持。这时,吕布偷袭了下邳,俘虏了刘备的妻子,这让两位诸侯开始结怨。在此基础上,刘备和吕布进行了一番明争暗斗。建安三年(198年)

  • 三国时期州牧、刺史、太守、都督分别是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州牧

    在汉末三国时期,州牧、刺史、太守、都督是比较常见的官职。其中,就州牧来说,有益州牧刘璋、荆州牧刘表、冀州牧袁绍、豫州牧刘备等;就刺史来说,胡修曾任荆州刺史,韦康曾任凉州刺史等;就太守来说,则更多了,比如刘备攻下汉中,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关羽则官至前将军、襄阳太守;至于都督,在魏蜀吴三国的

  • 三国时期担任“奋武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奋武将军

    奋武将军,属于杂号将军之一,奋武将军是高级将军名号,担任此官职者,相当于各路军队中的总监军。在秦代以前,武职将军名号只有大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偏将军、裨将军。汉文帝时始有车骑将军、卫将军。汉武帝时 ,为霍去病设立骠骑将军一职。但是,在和匈奴的较量中,因为很多将领立下了战功,以此武

  • 清朝官职:总督、提督、巡抚的权力比较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总督

    在清朝相关的影视剧中,总督、提督、巡抚是比较常见的三个官职,并且,在很多人看来,总督、提督、巡抚都是封疆大吏。按照介绍,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为武职官名,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而就总督来说,《清史稿·职官志三》中记载:“总督。从一品。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

  • 五代十国皇帝平均年龄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五代十国

    自公元907年朱温灭唐之后,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在这54年的短短时间里,中国北方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而南方则出现了吴、南唐、吴越、楚等政权,史称十国。这是中国历史的上继南北朝之后的有一个大乱世。在这个风云突变的年代,政权更迭频繁,你方

  • 国共抗战年间有哪些名将? 24位国军抗日名将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国共,抗战,间有,哪些,名将,24位,国军,抗日,盘点,日本

    在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的这八年的时间当中,国军与日军的正面战场与中国的敌后战场是相映成辉,再加上大国苏联盟友的协助之下,最终将日本侵略军赶出了中国。在这一时间里,国共双方都涌现出了非常多厉害的抗日名将。那么接下来毒奶就跟大家着重讲一讲国军方面的抗日名将,看看都有谁?1、孙立人:抗战期间为新一军军长和

  • 苏联元帅能力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苏联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联,和德国一样,有很多优秀的将领。比如我们熟悉的朱可夫、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等等。但这这三位并不是苏联仅有的杰出将领,事实上还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将领。今天,毒奶就根据苏联杰出将领进行实力排名,看看苏联都有哪些杰出的将领。第一名:朱可夫他是苏联元帅,是非常卓越的军事家和战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