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璋麾下的都有哪些能人谋士?

刘璋麾下的都有哪些能人谋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404 更新时间:2023/12/18 16:54:40

刘璋的智囊团可以直接和曹操集团能人谋士PK,今天小编就和大家盘点一下刘璋麾下的那些能人谋士。

TOP 10秦宓

秦宓,字子敕。三国蜀汉时谋臣,善于与人辩论。早期在刘璋手下办事,后来投降刘备。刘备攻打吴国前,秦宓劝阻,刘备非常生气,失去理智想杀了秦宓。由于诸葛亮及时求情,才能保住性命,仅被关进监狱,后来被释放,被授任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吴、蜀结盟后,孙权派张温到达成都回访。酒席宴请之上,秦宓同张温辩论,说得张温无话回答他。后来官至大司农,建兴四年(226年),病人去世。

TOP 9董和

东汉末年,董和带领家族西迁。在刘璋手下相继担任牛鞞、江原县县长和成都县令,任内以身作则,改善了崇尚奢侈豪华的风气。后来迁任益州太守,与少数民族相处融洽,深得他们的爱戴。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攻取益州,命令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诸葛亮共同主持自己府内的事务。

TOP 8王累

王累,广汉人,刘璋的部下,益州从事,曾经倒挂在城门口劝阻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入蜀,然而不听从,最终刘璋迎虎进山落到最后被驱逐的下场。于是他自己砍断绳索,摔死,这应该算是三国最大场面的一次进谏和至死不渝的为自己集团的利益着想,值得尊敬。

TOP 7费诗

费诗,字公举。刘璋占据益州时,费诗为绵竹县县令。刘备进攻刘璋夺取益州,费诗举城投降,后受拜督军从事,转任牂牁郡太守,再为州前部司马。刘备在汉中称王,以费诗为使,向荆州的关羽传达官职的任命,关羽因为与“老兵”黄忠同列而不满,费诗巧妙地将其说服。群臣推举刘备称帝,费诗上书劝阻,遇贬官。诸葛亮想办法策反孟达,费诗又直率地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费诗为人耿正直,敢于吐露真言、直言不讳,但也因此不得欢心,在蜀国的官位不足以发挥自身才华。

TOP 6 李恢

李恢,字德昂。起初在刘璋手下任督邮,后来投靠刘备,为益州功曹书佐、主簿,任州别驾从事。后来跟诸葛亮平定南中四郡的叛乱,被拜为安汉将军,封汉兴亭侯,兼任建宁郡太守。建兴九年(公元231年)去世。李恢是蜀汉第二任庲降都督,在平定南中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并于战后积极调配南中物资,有效地支持了蜀汉政府的财政。

TOP 5 ,李严

李严,后来改名叫李平,字正方。李严开始是在刘表帐下从事,后来曹操入荆州,李严西往奔蜀,刘璋用他为成都县令,又获得能干的名声,刘备入主益州归刘备。李严是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为刘备临终前托孤大臣。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便是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间,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让诸葛亮不得不撤退军队,因而获罪,最终于被废为平民。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李严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能够起用自己了,因此心怀激愤而病死。

TOP 4 黄权

黄权,字公衡。黄权年轻时做郡吏,后来被益州牧刘璋征召他为主簿。曾劝劝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因此,被外放为广汉县县长。刘璋失败,才投降刘备,被拜任为偏将军。建议取汉中,任命护军。刘备为汉中王,同时兼任益州牧,任命黄权为治中从事。当刘备称帝,将伐吴,黄权劝阻而不接受。以其为镇北将军,督察江北军来防备北魏军队进攻。刘备攻打吴国失败返回,而回去的路被吴国隔绝,黄权回不去,无奈之下的率领部众投降北魏。被魏文帝的赏识,官至迁任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正始元年(240年)去世,谧号为景侯。

TOP 3张松

张松,字子乔。建安十三年(208年),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被派遣到曹操那里被待慢,不理会他的示好,因而心怀怨恨。回蜀后,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劝他连喜欢刘备;此后,又劝说刘璋迎接刘备去攻打张鲁,都为刘璋所采纳。建安十七年(212年),暗中帮助刘备里应外合,后来被他的哥哥张肃所告发,刘璋大怒,将他斩杀。

TOP 2 法正

法正,字孝直。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哭数日。被追谥为翼侯,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法正善于奇谋,被陈寿称赞为可比曹操帐下的程昱和郭嘉。

TOP 1 刘巴

刘巴,字子初。刘巴是零陵郡烝阳县人,出身于官宦世家,刘巴年轻时就很有名气,时荆州牧刘表多次征用,并推举刘巴为茂才,刘巴都不应就。

刘巴辗转四方,后来进入益州,在刘璋手下任职。刘璋想请刘备进入益州以讨伐张鲁,派遣法正去迎接刘备。刘巴进谏到:“刘备勇力过人,让他进入益州必然会造成祸害,不能请他进来。”等到刘备进入益州后,刘巴又向刘璋进言道:“如果让刘备去讨伐张鲁,相当于将老虎放归山林。”但刘璋都没有听从刘巴的意见,刘巴唯有闭门称疾。后刘备果然兵发刘璋,夺取益州,刘璋败战投降,益州落入刘备之手。

刘备平定益州后,刘备亲自招降刘巴为己所用,为左将军西曹掾,刘巴博学多才,为刘备解决入蜀后的财政困难问题,又与诸葛亮等共制蜀汉的法律文件《蜀科》。刘巴为人简朴清高,退无私交,曹魏大臣陈群甚敬重之后任,章武二年(222年)去世。

刘巴逝世后,曹魏尚书仆射陈群给蜀汉丞相诸葛亮写信,探问刘巴的情况,在信中称呼刘巴为“刘君子初”,可见陈群对刘巴之尊重。

诸葛亮:“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彻远矣。”(见《三国志?蜀书?刘巴传》裴松之注),诸葛亮雄才大略,在三国历史上笑傲群英,能给到这么高评价的确实非常少的。

史书中也记载刘备对刘巴敬重有加,刘备: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

标签: 刘璋

更多文章

  • 古代“合纵”和“连横”的具体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合纵

    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合纵之所以为纵,因为地图上看,合纵的经常成员国包括从北到南的赵、魏、韩、楚。而连横所以为横,则因为它的成员国通常为东西两端的秦和齐。但这格局并不是绝对的,下面会提到。合纵和连横都是地缘政治构造联盟关系的一种体现。请看图战国七雄中,赵魏韩三国是三家分晋事件的

  • 古代“三老”称呼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老

    三老名词解释:三老,乡官名。战国时秦、齐、魏国闾里及县均设,掌乡里教化。西汉初,乡、县皆置。汉王二年(前205),诏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后郡国亦置。三老可免除徭役,就地方政事向县令、丞、尉提出各种建议。东汉明帝时,以年老大臣为之,以示孝悌天

  • 古代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比较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贵妃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的正配称为皇后,而就嫔妃,即妃嫔,则是指君主的妾室。在后宫之中,皇后的地位,自然是无人可以撼动的。而在皇后之下,贵妃也是地位较高的嫔妃。比如在《琅琊榜》中,越贵妃仰仗于皇帝的宠信,得以和言皇后分庭抗礼,甚至在一开始隐隐占据上风。除了贵妃,在不少明朝和清朝的影视剧中,我们还看到

  • 关羽张飞诸葛亮三人分别都是什么爵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五等爵,爵位名,指的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出自《周书·武帝纪上》。《周书·武帝纪上》中记载:“初令世袭州、郡、县者改为五等爵,州封伯,郡封子、县封男。&rdqu

  • “夫子”称呼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夫子

    孔子的学生都称孔子为“夫子”,后人也常以孔夫子相称,“夫子”是什么意思呢?清代学者汪中解释说:“古者公卿大夫皆称子,称子而不成词,则曰夫子。夫者,人所指名也。以夫陪子,所谓取足以成词尔。孔子为鲁司寇,其门人称之曰子,曰夫子。后人沿袭以为师长

  • 战国时期稷下学宫的历史由来 稷下学宫一共有几位祭酒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稷下学宫

    “祭酒”是什么意思?如果光看“祭酒”,首先,人们的第一感觉是跟祭祀有关吧。然后想当然的以为“祭酒”便是祭祀中的一种跟酒有关的祭祀活动。齐国的稷下学宫“祭酒”,可不是这个意思呢。稷下学宫是一处齐国君主在国都

  • 盘点中国历史上屠夫出身的历史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种职业,叫做屠夫。他们浑身是力气,他们不怕见血,他们一旦上了战场,就会有万夫不当之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上这些屠夫出身的大将吧!1.专诸春秋时期吴国人,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之一,屠夫出身,用鱼肠剑刺杀吴王僚。2.聂政战国时期魏国人,屠夫,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刺杀韩相侠累

  • 三国时期在蜀汉担任车骑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车骑将军

    东汉时期,武将的官职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等。其中,大将军位在三公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在三公下。前、后、左、右将军,位在九卿下。到了三国时期,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依然是魏蜀吴三国的顶级武将官职。就蜀汉来说,刘备建立蜀汉时,因为关羽已经

  • 唐武宗李炎妻子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武宗

    唐武宗李炎本名李瀍,总的来说,他是晚唐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武宗身材高大,性情豪爽,可是当初他根本是没有当皇帝的可能。因为他的父亲唐穆宗继位时就很年轻,而且穆宗驾崩后,他的两个哥哥唐敬宗和唐文宗先后成为皇帝。此时的李炎,被封为颍王,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王爷。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不平凡的女人,这句

  • 三国时期在曹魏担任“大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将军

    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将领。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东汉的大将军原位在三公下,到汉和帝时窦宪出任大将军,由于权势太大,朝廷震动,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在此基础上,进入到三国时期,大将军实际上不仅主管兵马作战事宜,也对朝廷事务具有极高的话语权。基于此,在魏蜀吴三国中,大将军都是位高权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