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曹魏担任“镇南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三国曹魏担任“镇南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908 更新时间:2024/1/24 12:20:13

重要将军名号,统兵将领,位次四征将军,掌征伐背叛、镇戍四方。三国时期始置镇南等四镇将军征伐、镇戍四方。在曹魏的武将官职中,四镇将军为第二品,统领荆、豫二州,屯驻新野。资深者为大将军。对于曹魏来说,镇南将军负有镇守南方疆域的重任,尤其是要面对东吴的袭扰和进攻,所以可谓手握重兵,地位非同一般。在曹魏历史上,共有七位“镇南将军”:其中有两位是降将,还有两位先后造反。

第一位:张鲁

首先,就张鲁来说,在曹魏自然是一位降将了。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亲率十万大军西征汉中,张鲁带着全家谒见曹操,曹操任命他为镇南将军,以客礼相待,封张鲁为阆中侯(一作“襄平侯”),食邑一万户。曹操将他和家属带回邺城。封张鲁的五个儿子及阎圃等人为列侯。替自己的儿子曹宇娶张鲁女儿为妻。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张鲁去世,谥号原侯,葬于邺城(今河北临漳)东。对于镇南将军张鲁来说,另有其卒于公元245年的记载。

第二位:曹休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曹休升任领军将军,追录前后功勋,封东阳亭侯。大将军夏侯惇薨后,曹丕任命曹休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接替夏侯惇屯驻汝南郡召陵县,负责抵御孙权。曹休镇守曹魏东线,多次击破吴军,诱降吴将。在曹魏,曹休官至大司马,封长平侯,也即成为曹魏官职最高的武将。太和二年(228年),曹休在魏吴石亭之战中大败,不久因背上毒疮发作而去世。

第三位:黄权

和张鲁一样,黄权也是一位降将。黄权年轻时为郡吏,后被益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曾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公元214年,刘璋被击败之后,黄权才降刘备,被拜为偏将军。在此之后,黄权建计取汉中,拜护军。刘备为汉中王,仍领益州牧,以黄权为治中从事。及刘备称帝,将伐吴,黄权劝谏而不纳。以其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进攻。刘备伐吴败还,而归途隔绝,黄权不得归,无奈之下率部降魏。归降曹魏后,黄权受到了魏文帝曹丕的赏识和重用,被拜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使同车陪乘。后领益州刺史,进驻河南。

景初三年(239年),黄权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也即在蜀汉,黄权担任的是镇北将军。到了曹魏,因为方位上的对调,曹丕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当然,和张鲁一样,镇南将军黄权在曹魏并没有掌握什么兵权,也即镇南将军之于黄权和张鲁,更偏向于一个荣誉官职。

第四位:毌丘俭

正始六年(245年)后,毌丘俭迁任左将军,加假节、监豫州诸军事,领豫州刺史,又自左将军转为镇南将军。嘉平四年(252年),与镇东将军诸葛诞的防区互换,任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毌丘俭效忠魏室,感念魏明帝厚恩。正元二年(255年),司马师废黜魏帝曹芳后,联合文钦起兵勤王,成为“淮南三叛”(王淩、毌丘俭、诸葛诞)之一,可惜准备不足,兵败身亡。

第五位:诸葛诞

和毌丘俭,诸葛诞最终也选择起兵造反。嘉平四年(252年),诸葛诞担任镇南将军一职。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与文钦在寿春起兵,诸葛诞派部将蒋班追击东吴军,斩杀留赞。此战之后,诸葛诞获封高平侯,邑三千五百户,转任征东大将军。不过,诸葛诞因与被司马懿家族诛灭的夏侯玄、邓飏交厚,且见到王淩、毌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年)起兵反对司马昭,并得到东吴的支援。甘露三年(258年)二月,诸葛诞被胡奋所斩。

第六位:王基

相对于以上五位镇南将军,王基和之后的王沈,因为已经处在三国后期了,所以在知名度上相对较低。淮南二叛平定后,王基任镇南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领豫州刺史,晋封安乐乡侯。甘露二年(257年),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淮南起兵反司马氏。王基以豫州刺史身份行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豫州军事。也即在帮助司马懿家族平定叛乱的过程中,王基获得了重用和晋升。并且,王基与司马师、司马昭结下了深厚的军友情谊。官至征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封东武侯。景元二年(261年),王基去世,追赠司空,谥号景侯。

第七位:王沈

王沈(?266年),字处道,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东汉护匈中郎将王柔之孙,东郡太守王机之子,司空王昶之侄。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史学家。也即对于王沈来说,实际上更偏向于一个文臣,而不是武将。曹髦即位之后,王沈历任侍中、散骑常侍,公元260年(甘露五年)五月初六,曹髦欲起兵讨伐司马昭,召王经、王沈、王业商议,王沈、王业向司马昭告密,导致曹髦被杀。王沈因告密之功封安平侯,随后任尚书、豫州刺史、镇南将军等职。值得注意的是,王沈背叛曹髦,向司马昭告密的行为,不仅被时人所鄙视,还遭到了后人的批评。比如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就表示“帝礼遇王沈,呼为文籍先生,而临变乃尔,吁!”

标签: 镇南将军

更多文章

  • 三国蜀汉担任“四征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四征将军

    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从高到低大致是: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其中,就四征(征东、征西、征南、征北

  • 鄂州话的“嗦彪”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鄂州

    咱们中国是一个文化非常丰富且底蕴深厚的一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以及语言特色,都有着自己的独具一格的方言文化。近期鄂州的一句方言“嗦彪”在网上突然一下子就火了,很多人都表示不知道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解释解释,并且再给大家奉上鄂州方言解释。下面我们就

  • 霍去病的父亲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霍去病

    汉代的县吏是小人物吧,更何况是一个平阳县衙役,大都是辛苦供职,一生籍籍无名。可是,衙役服役公主府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事情发展的最终结果,可能连他自己都意想不到。衙役在公主府工作轻松不说,还勾搭上了公主府的一位侍女的女儿。没过多久,侍女女儿的肚子大了,而衙役当时差事已经结束,加之他不愿做胎中孩子的

  • 历史上有哪些被自己儿子杀死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帝

    古代的皇帝是天下人都非常向往的职业,为了争夺皇位,在古代的中国发生了很多父子兄弟骨肉相残的事件,以至于有人临死之前发出了但愿不要再生在帝王家的感慨!今天就和大家说一说历史上四个被亲生儿子杀死的皇帝!刘义隆影视形象一、宋文帝刘义隆宋文帝刘义隆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登基后陆续铲除了徐羡之、傅亮、谢诲

  • 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都发生在亚洲两个毗邻的国家。但是历史证明了日本与中国取得截然不同的结果。日本成功变法了,而中国却彻底失败了!为什么日本能成功,中国却不能成功。原因都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人民思想、变法方式与内容等等因素决定着中国的失败、日本的成功!从变法的社会制度看,中国变法前,中国是传统的封建统治制

  • 战国时期有哪些名将投靠过赵国?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国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在战国七雄中,赵国无疑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国,特别是在武力上,巅峰时期的赵国,完全可以和秦国一较高下。在赵武灵王开启胡服骑射

  • 河朔是指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河朔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河朔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河朔到底是什么地方呢?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河朔其实还是非常的有历史故事的,而且在历史上经常性的会看到了,所以大家还等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吧,看看这个河朔具体是指什么地方吧,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1、河朔是指什么地方河朔在古代就是指的地名

  • 道光帝的皇后及妃子列表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道光帝

    导读:清朝道光皇帝道光帝(1782~1850),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绵宁,清朝第八位皇帝(努尔哈赤算起),1820-1850年在位,在位期间正值清朝衰落,他为挽救清朝颓势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他本人力行节俭,勤于政务

  • 皇帝为何会自称寡人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寡人

    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和知道“寡人”这个称呼的内涵及意义,以及“寡人”这个称呼的适用场合与范围。寡人是什么意思?顾名思义“寡人”就如字面意思一样是指“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

  • 汉章帝时期八大护羌校尉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护羌校尉

    “护羌校尉”顾名思义,主要是为了镇压管理羌人部落,西汉设置护羌校尉,很重要的意图是为了防止羌人与匈奴互相通气。“护羌校尉”这个职位并不是固定的,根据情况时置时续,有时候是地方官兼职。东汉的这个时期,北匈奴被打压下去后,西面的羌族可又闹腾起来了。这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