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诸葛亮诸葛瑾分别担任什么官职?

三国诸葛亮诸葛瑾分别担任什么官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536 更新时间:2023/12/4 18:41:11

东汉末年,诸葛瑾、诸葛亮兄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但是,对于诸葛亮来说,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所以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今江西南昌)赴任,后来,诸葛亮又跟随诸葛玄去荆州投奔刘表。自此之后,诸葛亮长期居住在荆州之地,并在三顾茅庐之后跟随刘备。

与此相对应的是,就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则因中原战乱而避乱江东,并在江东投靠到孙权麾下。虽然两兄弟没能为同一方势力效力,但是,诸葛瑾、诸葛亮都在各自的势力受到了重用。其中,诸葛亮官至蜀汉丞相,而诸葛瑾则官至东吴大将军。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是丞相,诸葛瑾是大将军,究竟谁的官职更大呢?

首先,刘备于221年称帝,国号为“汉”。在蜀汉建立后,刘备任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同年张飞被害,诸葛亮领司隶校尉一职。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由此,比较有意思的是,刘备称帝之后,立即册封诸葛亮为丞相,而孙权称帝之后,也晋升诸葛瑾为大将军。对于这兄弟两人,都成为各自君主心中的栋梁之臣。对于诸葛亮担任的丞相和诸葛瑾担任的大将军,一文一武,是汉末三国时期比较常见的官职。

至于这两个官职的高低,笔者认为需要结合蜀汉和东吴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比较。就丞相来说,大家都比较熟悉,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朝廷事务。不过,正是因为丞相权力太大了,所以在东汉时期,一般不设立丞相,而是用司徒来代替丞相。至于司徒一职,则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三公之一,也即当时以太尉、司空、司徒为三公。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公九卿中的三公,是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在秦朝时期,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不过,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则以司徒、司空、太尉为三公,也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公具体指哪三个官职,是在不断变化的。不过,就丞相来说,在地位上和三公是基本一致的。

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大将军来说,则属于汉末三国时期的上公。上公指位在三公以上的公。西汉时,有太师、太傅、太保,称为上公,而东汉上公则仅有太傅一人,但不常设。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则以太傅、大司马、大将军为上公。比如在曹魏,司马懿曾担任太傅一职,曹真、曹休先后担任大将军、大司马,这都属于上公。基于此,就诸葛瑾来说,作为大将军,因为属于上公,所以在官职地位上高于诸葛亮的丞相。

另一方面,虽然诸葛瑾作为大将军,拥有更高的官职地位。可是,在实际的权力上,反而是他的弟弟诸葛亮更胜一筹。虽然魏蜀吴三国的大将军,理论上执掌各国的兵马。但是,相对于蜀汉和曹魏,东吴在兵马上实行的部曲制,也即各个武将往往都有一定的部曲,可以理解为各个武将掌握一定数量的兵马。而这,无疑削弱了大将军在东吴的实际调兵能力。

更为关键的是,黄龙元年(229年),孙权赞赏陆逊的功绩,在大将军之上又设置上大将军,地位高于三公。陆逊被拜为上大将军、右都护。除此之外,在东吴,孙权还在上大将军之上设立了大司马、左右大司马。其中,就陆逊来说,作为上大将军,又是东吴威望更高的武将,所以这让大将军诸葛瑾难以和其相提并论。换而言之,在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的实际权力并不大,受到的制约比较多。

最后,但是,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后主刘禅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甘愿做一个甩手掌柜。基于此,在蜀汉,诸葛亮不仅在朝政上拥有一锤定音的地位,还实际通过北伐中原,从而掌握了蜀汉的兵马。因此,在蜀汉,诸葛亮实际的地位应该是丞相+大将军,也即诸葛亮虽然没有在名义上担任大将军一职,却事实上拥有大将军的权力。并且,在诸葛亮生前,整个蜀汉一直没有人担任大将军或者大司马这一官职,直到诸葛亮去世后,蒋琬才先后担任大将军、大司马,这也是后主刘禅绝对信任诸葛亮的重要体现。

由此,相对于诸葛亮,他的兄长诸葛瑾,虽然名义上的官职地位高于诸葛亮,却在实权上和诸葛亮存在较大的差距。当然,不管怎样,诸葛瑾、诸葛亮这两兄弟已经在魏蜀吴三国时期位极人臣。此外,在诸葛亮去世后,他的儿子诸葛瞻官至蜀汉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相当于副丞相一职了,而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则在东吴先后担任大将军、丞相,并被加封为丞相,甚至在官职和地位上超过了他的父亲诸葛瑾,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标签: 诸葛瑾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担任“太尉”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太尉

    魏国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按《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是秦汉的最高武职。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时,以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为三公。其中,太尉名义上掌管天下的兵马,也因为权势过重,所以秦朝太尉

  • 孔孟为什么并称?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孔子

    孔子和孟子并称为什么?孔子和孟子都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对于孟子和孔子他们应该是关系应该说是徒孙,因为孟子是孔子孙子的徒弟,而且他们相同的理念是比较相同的,后来被人们称之为“孔孟之道”。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他们的关系。孔孟有何联系?经常有人说,孟子的孔子的学生,其

  • “君子有三乐”说的是哪三乐?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君子有三乐,说的,三乐,君子,三乐,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

    “君子有三乐”是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里面说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那这三乐究竟是哪三乐呢?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在孟子心中对于三乐的理解。当然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学习、理解他人的想法,来扩宽自己的思路。孟子也曾效仿孔子

  • 历史上兰陵王的妻子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兰陵王

    导读:北齐兰陵王高长恭,是北齐高祖高欢之孙,北齐文襄帝高澄之第四子,据说相貌柔美,为了在战场上能够威吓敌人,故戴面具上阵。也因此被列入十大美男子,但是关于他的生母与妻子的相关记载却少之又少,那么兰陵王的妻子是谁呢?根据史书记载,高长恭正妃姓郑,应该就是兰陵王妃了。关于她的出身不太清楚,估计应该是朝

  • 正一道、天师道和五斗米道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正一道

    我们都知道,中国本土唯一宗教道教,主要分为两大派系:全真道和正一道。其中,正一道又被人们称作天师道、五斗米道、鬼道等。不过,在正一教内人士看来,称“天师道”没有问题,但称“五斗米道”、“鬼道”却不妥,因为后二者乃是外界对其的蔑

  • 大将军、大司马、太尉这三个官职在三国时期哪个地位最高?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大将军

    在汉末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刘备等群雄逐鹿中原,自然为武将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也即对于魏蜀吴三国,都非常重视武将这一群体。在武将立下战功之后,各个诸侯需要对其加官进爵,以此达到激烈的效果。其中,就进爵来说,指的是爵位上的提升,比如由关内侯进封为亭侯、乡侯、县侯等。至于加官,自然是官职上的提

  • 三国时期蜀汉平安三侯指的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时期,蜀汉,平安,三侯,指的,哪些,蜀汉,三国,之一

    蜀汉,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国号为“汉”。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陈寿在《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十三·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中记载:“是时,邓芝在东,马忠在南,平在北境,咸著

  • 唐明皇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明皇

    说起唐朝皇帝李隆基,相信大家都清楚他是唐玄宗了。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李旦的第三个儿子,他是唐朝时期在位时期最久的皇帝,是将整个唐朝带入到了大唐盛世阶段的皇帝。小伙伴们都知道唐玄宗就是李隆基了,那么你们知道唐明皇是谁吗?其实啊,唐明皇就是李隆基了。那么唐明皇的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唐明皇赐名又是什么

  • 花蕊夫人名称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花蕊夫人

    如果形容一位女人为“花蕊夫人”,那么肯定很多小伙伴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女人一定很美,所以才会这么去称呼。然而在我国的历史上还的的确确有着这么个“花蕊夫人”。剧历史文献记载,花蕊夫人不光生的美丽,而且还非常的有才华,能诗善赋,多才多艺。那么小伙伴们知道

  • 古代一个县有多少官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个县,多少,我国,历史上,个县,衙门,官员,有限,不会

    在我国历史上,一个县衙门的官员是很有限的,不会那么多,通常是一个主管掌管的事物会比较多一些,官员主要是知县、县丞、主簿等一些官员。至于说如何去管理全县,那么还是需要去靠着地头蛇和一些乡绅们的配合来进行了。知县是县里最高的官员,也就是职权最大的,县里大多数事情都是让知县官员来处理的,属于七品芝麻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