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大将军、大司马、太尉这三个官职在三国时期哪个地位最高?

大将军、大司马、太尉这三个官职在三国时期哪个地位最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706 更新时间:2024/1/24 17:59:05

在汉末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刘备等群雄逐鹿中原,自然为武将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也即对于魏蜀吴三国,都非常重视武将这一群体。在武将立下战功之后,各个诸侯需要对其加官进爵,以此达到激烈的效果。其中,就进爵来说,指的是爵位上的提升,比如由关内侯进封为亭侯、乡侯、县侯等。至于加官,自然是官职上的提升了。

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太尉、大司马成为三个最顶级的武将官职了,也即达到这三个官职的武将,几乎都是位极人臣了。比如蜀汉大司马蒋琬,曹魏曹魏司马懿,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等。那么,问题来了,三国时期,大将军、大司马、太尉,究竟哪个官职更大?也即这三个官职的地位和实权,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在汉末三国时期,从官职地位上来看,大司马在大将军之上,大将军则在太尉之上,也即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尉。

按《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是秦汉的最高武职。在秦朝时期,太尉和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为三公。在古代封建王朝下,三公通常指地位最显赫的三个官职。不过,在秦朝时期,因太尉权势过重,也即执掌天下兵马,故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对于太尉来说,依然执掌兵马。

不过,在汉朝时期,太尉不能直接调动兵马,例如周勃平定诸吕之乱时,身为太尉,却不能进入上将军吕产所指挥的北军,只得诈称皇帝的命令才进入北军营地并取得指挥权。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太尉依然位列三公,可是,太尉逐渐变成一个虚职,也即地位显赫,却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比如在曹魏历史上,蒋济、司马懿、贾诩、高柔满宠等老臣曾担任太尉一职。相对于他们之前的官职,太尉更偏向于一个荣誉官职。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国时期,蜀汉并没有设立太尉一职,至于东吴,太尉也不是一个常设的官职。进一步来说,就蜀汉和东吴来说,三公往往废置无常,并不如曹魏比较固定。相对于太尉,大将军不仅掌握实权,而且是魏蜀吴三国都常设的官职。东汉的大将军原位在三公下,也即大将军一开始是低于太尉的,到汉和帝时窦宪出任大将军,由于权势太大,朝廷震动,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后汉书·窦宪传》)。

东汉末年,大将军同样位在三公之上。而到了三国时期,大将军基本上是位列三公之上的。后来司马师任大将军时由于其叔父司马孚是太尉,曾改大将军在太尉下(《三国志·曹爽传》)。不过,这是比较例外的情况,也即在曹魏的大部分时期,大将军的地位都是高于太尉的。

由此,在三国时期,魏国大司马、大将军均为上公,第一品。这里面的上公,是相对于三公的,上公指位在三公以上的公。西汉时,有太师、太傅、太保,称为上公,而东汉上公则仅有太傅一人,但不常设,比如司马懿曾担任太傅一职,这就属于上公,地位上高于司马懿之前担任的太尉。对于曹魏来说,大将军和大司马都属于上公,因此地位自然在三公之中的太尉之上。在三国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比如曹魏大臣陈群曾任司空,王朗曾任司徒。对于大司马和大将军来说,虽然都属于上公,不过,在排名上,一般是大司马高于大将军。

举例来说,黄初二年,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又诏使曹仁讨斩叛将郑甘,移屯临颍,迁大司马,总督诸军据守乌江,还屯于合肥。对于曹仁来说,先担任大将军,后升迁为大司马,这说明在魏国,大司马是在大将军之上了,也即是武将的最高官职了。

最后,蜀汉的大司马也位在大将军之上,如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对于蒋琬来说,先担任大将军,后升迁为大司马。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孙权建立的东吴,大司马同样位在大将军之上。不过,东吴的情况相对特殊。一方面,除了大司马,东吴还设立了左大司马和右大司马,这类似于左丞相和右丞相之间的关系。对此,在笔者看来,这说明大司马因为权势过大,很可能会威胁到皇帝的地位,所以东吴将其分为左大司马和右大司马,以此达到互相制衡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东吴,除了大将军,还有上大将军,顾名思义,上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上,比如陆逊这位名将,就被孙权封为上大将军。因此,在东吴,顶级的武将官职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司马、左右大司马、上大将军、大将军、太尉。在实际的权力上,太尉在汉末三国时期已经偏向于一个虚职,或者说是荣誉官职,没有什么实权,至于大司马和大将军,都拥有调兵遣将的实权,在魏蜀吴三国都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因此,在魏蜀吴三国,大将军和大司马的担任者,必须深受君主的信任,比如曹魏历史上,大将军和大司马一开始以曹操的宗室为主,比如夏侯惇、曹仁、曹真、曹休等,而在蜀汉,则是以诸葛亮一手提拔的心腹为主,比如蒋琬、费祎、姜维等人曾担任大将军或者大司马一职。而就蜀汉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因为早在公元220年就去世了,没能等到刘备登基称帝的时候,所以无缘蜀汉大将军或者大司马的位置。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标签: 大将军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蜀汉平安三侯指的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时期,蜀汉,平安,三侯,指的,哪些,蜀汉,三国,之一

    蜀汉,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国号为“汉”。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陈寿在《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十三·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中记载:“是时,邓芝在东,马忠在南,平在北境,咸著

  • 唐明皇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明皇

    说起唐朝皇帝李隆基,相信大家都清楚他是唐玄宗了。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李旦的第三个儿子,他是唐朝时期在位时期最久的皇帝,是将整个唐朝带入到了大唐盛世阶段的皇帝。小伙伴们都知道唐玄宗就是李隆基了,那么你们知道唐明皇是谁吗?其实啊,唐明皇就是李隆基了。那么唐明皇的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唐明皇赐名又是什么

  • 花蕊夫人名称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花蕊夫人

    如果形容一位女人为“花蕊夫人”,那么肯定很多小伙伴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女人一定很美,所以才会这么去称呼。然而在我国的历史上还的的确确有着这么个“花蕊夫人”。剧历史文献记载,花蕊夫人不光生的美丽,而且还非常的有才华,能诗善赋,多才多艺。那么小伙伴们知道

  • 古代一个县有多少官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个县,多少,我国,历史上,个县,衙门,官员,有限,不会

    在我国历史上,一个县衙门的官员是很有限的,不会那么多,通常是一个主管掌管的事物会比较多一些,官员主要是知县、县丞、主簿等一些官员。至于说如何去管理全县,那么还是需要去靠着地头蛇和一些乡绅们的配合来进行了。知县是县里最高的官员,也就是职权最大的,县里大多数事情都是让知县官员来处理的,属于七品芝麻官。县

  • 昌邑哀王刘髆的母亲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髆

    昌邑哀王刘髆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五个儿子,他的母亲就是那位有着倾国倾城之貌的李夫人。不过历史上对刘髆的记载少之又少,连他在哪年出生的都不得而知。但他有两个比较出名的舅舅,一个是西汉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李延年,另一个就是贰师将军李广利。刘髆在天汉四年被封为昌邑王,建都昌邑,就这样开始了他的侯王生涯。后来,刘

  • 三国时期担任“奋威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奋威将军

    奋威将军,将军名号。西汉时期设立,为杂号将军。三国魏、两晋,南朝宋沿置,皆四品。南朝宋与建威,振威、扬威、广威将军合称五威将军。北魏从四品。在汉朝时期,重号将军主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方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偏将军等。当然,因为重号将军的数量比较有限,而汉朝在和匈

  • 三国时期“祁山”在现在的什么位置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祁山

    诸葛亮被誉为历史上最聪明的人物之一,他是高智商的代表,《三国演义》中刚出场,第一次指挥作战,就把曹军打得七零八落,丢盔弃甲。他似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之后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一计,又让周瑜佩服的五体投地,自认为比不过他,所以产生了杀心。不过就诸葛亮这般的人物,最后也是倒在了北伐的路

  • “布政使”官职的历史由来 布政使职权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布政使

    布政使,俗称藩台、藩司等,在清朝时期为从二品官员,主要主管一省之行政和财赋之出纳。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当我们看一些古装电视剧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古代官职名,一些官职乍一看好像也就一般,但却是极其重要的位置,例如"太子洗马"这样的官职,我们的第一感受可能会觉得这个官

  • 古人娶妻和纳妾都有哪些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纳妾

    在现在的电视剧里,经常会有正妻和妾室争风吃醋的画面,有的小妾很有手段,仗着自己得宠,就百般难为正室,到最后不仅可以把正妻踩在脚下,甚至有的还可以干掉正妻,成功上位,看的人十分气愤。古代实行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男子在娶了正妻之后还可以有别的女子,也就是我们说的三

  • 高仙芝活了多少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高仙芝

    说到高仙芝估计很多人也都知道,非常厉害的一个人,是唐朝时期的人物,这个人战功显赫,战绩满满,从小就非常出名,那么很多人对这个高仙芝的死比较的感兴趣,很多人想知道这个高仙芝活了多少岁,所以下面我们一起来仔细的分析看看,高仙芝死的时候大约多少岁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历史上并无高仙芝出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