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正一道、天师道和五斗米道的区别

正一道、天师道和五斗米道的区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581 更新时间:2024/1/24 17:59:00

我们都知道,中国本土唯一宗教道教,主要分为两大派系:全真道和正一道。其中,正一道又被人们称作天师道、五斗米道、鬼道等。

不过,在正一教内人士看来,称“天师道”没有问题,但称“五斗米道”、“鬼道”却不妥,因为后二者乃是外界对其的蔑称。

那么,这些名称是怎么来的?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从正一道的创教历史说起。

据史载,天师道是由张陵、张衡张鲁祖孙三代创建的。张陵原为今江苏徐州丰县人,自称是张良的九世孙,他本是太学生,后弃儒学道,于汉顺帝时入蜀,在鹤鸣山开宗立派。

按有关道书的说法,张陵是在鹤鸣山受太上老君之命,被封为“天师”,奉行“正一威盟之道”,扫除妖魔,救护生民。于是蜀地人民纷纷皈依。张天师乃设立二十四治,广收门徒,教化于民。是为“天师道”。

“天师道”本为张陵教团的自称,因其传正一威盟之道”,故后来又称为“正一道”。可见,称“正一道”为“天师道”,由来有自,正一道最早其实就叫天师道。

而天师道的根底,本为中原的“黄老道”,张陵及其弟子将之带入巴蜀后,不可避免与当地流行的“巫鬼道”产生了冲突。道书中记载张天师在西川,以太上老君所授剑印和符箓同鬼兵大战的传说,便是这种冲突的反映。

最终,宗教素质更高的天师道,击败了当地的巫鬼道,迫使巫鬼道的巫觋们也改换门庭,当了天师道的祭酒、道民。天师道逐渐在巴蜀扎根,影响日隆。

张陵去世后,其子张衡行其道,号称“嗣师”;张衡去世后,本应由其子张鲁继其位,但巫鬼道乘虚而起,教权落入了巴郡巫人张修之手。

张修掌权后,重兴巫鬼道,融天师道和巫鬼道于一体,道官称“鬼吏”,道徒称“鬼卒”,以《三官手书》为人祈祷治病,简化了布道手续和道资,一律收米五斗,故有“五斗米道”之称(也有称之为“鬼道”的)。

黄巾起义爆发后,张修也率领他的教众揭竿而起,号称“五斗米师”,攻夺郡县。不久,益州牧刘焉入蜀镇压起义军,招抚收编了张修的五斗米师,封张修为别部司马。

再来说已故嗣师张衡的妻子,以道术养生,容颜常驻,显得很年轻;她往来于刘焉家布道,刘焉悦其姿色,于是任命其子张鲁为督义司马。

后刘焉命张鲁和别部司马张修率军攻打汉中太守苏固;张鲁与张修掩杀苏固后,张鲁又袭杀张修,利用其祖(张陵)、父(张衡)两代的威望,夺回了教权。

刘焉死后,张鲁自立于汉中,复称天师道,在汉中建立了一个道教王国。他加强了天师道的正统教义,但仍沿袭张修五斗米道的很多旧法,如收五斗米等,故社会上依然称之为五斗米道或鬼道。

以政教合一为特色的张鲁政权,雄踞巴蜀近三十年。后在曹操大军压境之下,张鲁投降曹魏,官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在曹操的要求下,张鲁率大批道民北迁,天师道也由此传播到了北方和中原腹地。

张鲁的弟弟张卫不肯降曹,战死;张鲁的儿子张盛拒不受封,隐居江西龙虎山修道。张盛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尊张陵为祖天师,正式创立了正一道。

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也就明白,无论天师道还是五斗米道或鬼道,都是正一道的前身,无论多少,都与正一道存在着渊源关系。只是后世道书极力美化“三张”(张陵、张衡、张鲁),而千方百计掩饰张修,因为后者既是篡教者,又是反叛(起义)者。

“五斗米道”、“鬼道”之称,自然也就不受待见了!

标签: 正一道

更多文章

  • 大将军、大司马、太尉这三个官职在三国时期哪个地位最高?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大将军

    在汉末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刘备等群雄逐鹿中原,自然为武将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也即对于魏蜀吴三国,都非常重视武将这一群体。在武将立下战功之后,各个诸侯需要对其加官进爵,以此达到激烈的效果。其中,就进爵来说,指的是爵位上的提升,比如由关内侯进封为亭侯、乡侯、县侯等。至于加官,自然是官职上的提

  • 三国时期蜀汉平安三侯指的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时期,蜀汉,平安,三侯,指的,哪些,蜀汉,三国,之一

    蜀汉,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国号为“汉”。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陈寿在《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十三·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中记载:“是时,邓芝在东,马忠在南,平在北境,咸著

  • 唐明皇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明皇

    说起唐朝皇帝李隆基,相信大家都清楚他是唐玄宗了。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李旦的第三个儿子,他是唐朝时期在位时期最久的皇帝,是将整个唐朝带入到了大唐盛世阶段的皇帝。小伙伴们都知道唐玄宗就是李隆基了,那么你们知道唐明皇是谁吗?其实啊,唐明皇就是李隆基了。那么唐明皇的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唐明皇赐名又是什么

  • 花蕊夫人名称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花蕊夫人

    如果形容一位女人为“花蕊夫人”,那么肯定很多小伙伴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女人一定很美,所以才会这么去称呼。然而在我国的历史上还的的确确有着这么个“花蕊夫人”。剧历史文献记载,花蕊夫人不光生的美丽,而且还非常的有才华,能诗善赋,多才多艺。那么小伙伴们知道

  • 古代一个县有多少官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个县,多少,我国,历史上,个县,衙门,官员,有限,不会

    在我国历史上,一个县衙门的官员是很有限的,不会那么多,通常是一个主管掌管的事物会比较多一些,官员主要是知县、县丞、主簿等一些官员。至于说如何去管理全县,那么还是需要去靠着地头蛇和一些乡绅们的配合来进行了。知县是县里最高的官员,也就是职权最大的,县里大多数事情都是让知县官员来处理的,属于七品芝麻官。县

  • 昌邑哀王刘髆的母亲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髆

    昌邑哀王刘髆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五个儿子,他的母亲就是那位有着倾国倾城之貌的李夫人。不过历史上对刘髆的记载少之又少,连他在哪年出生的都不得而知。但他有两个比较出名的舅舅,一个是西汉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李延年,另一个就是贰师将军李广利。刘髆在天汉四年被封为昌邑王,建都昌邑,就这样开始了他的侯王生涯。后来,刘

  • 三国时期担任“奋威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奋威将军

    奋威将军,将军名号。西汉时期设立,为杂号将军。三国魏、两晋,南朝宋沿置,皆四品。南朝宋与建威,振威、扬威、广威将军合称五威将军。北魏从四品。在汉朝时期,重号将军主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方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偏将军等。当然,因为重号将军的数量比较有限,而汉朝在和匈

  • 三国时期“祁山”在现在的什么位置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祁山

    诸葛亮被誉为历史上最聪明的人物之一,他是高智商的代表,《三国演义》中刚出场,第一次指挥作战,就把曹军打得七零八落,丢盔弃甲。他似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之后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一计,又让周瑜佩服的五体投地,自认为比不过他,所以产生了杀心。不过就诸葛亮这般的人物,最后也是倒在了北伐的路

  • “布政使”官职的历史由来 布政使职权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布政使

    布政使,俗称藩台、藩司等,在清朝时期为从二品官员,主要主管一省之行政和财赋之出纳。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当我们看一些古装电视剧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古代官职名,一些官职乍一看好像也就一般,但却是极其重要的位置,例如"太子洗马"这样的官职,我们的第一感受可能会觉得这个官

  • 古人娶妻和纳妾都有哪些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纳妾

    在现在的电视剧里,经常会有正妻和妾室争风吃醋的画面,有的小妾很有手段,仗着自己得宠,就百般难为正室,到最后不仅可以把正妻踩在脚下,甚至有的还可以干掉正妻,成功上位,看的人十分气愤。古代实行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男子在娶了正妻之后还可以有别的女子,也就是我们说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