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最聪明的十大谋士排名

三国最聪明的十大谋士排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65 更新时间:2024/1/25 0:09:11

1.郭嘉

曹操早期军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具有超卓不凡的战略眼光和入骨三分的察人目力。因为其大局观出色,在对于作战目标的选择和作战时期的把握上经常有精辟独到的成功建议。在曹操彻底粉碎袁绍,吕布等几个实力强大的军阀,成就北方制霸的过程中谋功至伟。郭嘉达于世情,和曹操的相互欣赏也被传为佳话。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北征乌丸清剿袁势余患后,笃疾而夭,年仅三十八岁。

2.陈宫

曹操谋刺董卓未遂,被到处画图捉拿。他逃到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手下的人抓住。陈宫认为他是一条汉子,就弃官和他一块逃走。哪知中途曹操多疑,错杀了好人吕伯奢一家,而且还发表了千古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觉得此人乃“狼心之徒”,于是又弃曹而去。几经周折,最后才选择了吕布。可惜陈宫没有好好分析吕奉先这个领导的巨大缺陷:他有勇无谋,刚愎自用,并非将才;好色之徒,见利忘义,反复无信,难成大事。所以,他虽然也占过徐州、兖州,打败过曹操、袁术,但都是昙花一现,最后因屡屡不听陈宫的计谋而遭致彻底失败,被曹操生擒活捉。

其实,当吕布屡次不听陈宫的计谋、眼看败局已定时,陈宫也想到离开这里,但他怕别人笑话,说他不忠不义;另外又不忍心,还想尽力补天。这就是一种迂腐了。像吕布这样的家伙,早晚要垮台,你何必要陪他去倒霉呢?“空负栋梁材”,陈宫选错了单位,又不肯跳槽,满腹经纶付之东流,令人叹息不已。曹操有留他之意,他宁死不吃回头草,只是希望能善待他的老母和妻子。临刑时,曹操和在场的人都流下了泪。

3.贾诩

贾诩,三国时魏国大臣。字文和,武威女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善用计谋,先在郭汜帐中任谋士,后又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在宛城用他的计策打败了曹操,张绣兵败后他则归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都用他的奇计。曹丕称帝后,官封太尉、魏寿亭侯。死时七十七岁。

4.司马懿

司马懿,生于公元一七九年,死于公元二五一年,三国时魏国大将。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熟悉兵法,多智谋,善于玩弄权术。曾多次出师与诸葛亮斗兵法。曹芳任皇帝时,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遗诏辅政,后乘曹爽出城游猎时,发动政变,杀了曹爽,代为丞相,封晋王,执掌国政。死后被孙子司马炎追尊为晋宜帝。

5.田丰

袁绍谋士很多,脑子比较清醒的还要算田丰。料事如神。田丰,冀州巨鹿人,博览多识,权略多奇,曾在朝中任侍御史,因不满宦官专权,弃官归家。袁绍起兵讨伐董卓,应其邀请,出任别驾,以图匡救王室之志。后袁绍用田丰谋略,消灭公孙瓒,平定河北,虎据四州。田丰曾劝袁绍早日图许,奉迎天子,占据政治上的主动,袁绍不能从。建安四年,曹袁争霸,田丰亦提出稳打稳扎的持久战略,袁绍执意南征而不纳,但在曹操东击刘备时,却以儿子生病为由,拒绝田丰的奇袭许都之计,错失良机。官渡之战,田丰再议据险固守,分兵抄掠的疲敌策略,乃至强谏,被袁绍以为沮众,械系牢狱。建安五年,袁绍官渡战败,因羞见田丰而将其杀害。

6.诸葛亮

诸葛亮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诸葛亮,生于公元一八一年,死于公元二三四年。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天下奇才。字孔明,琅琊郡(今山东省沂南)人,号“卧龙”先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幼年丧父母,随叔父生活。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被刘备三顾茅芦的诚意感动,出任刘备军师,并帮助刘备占领荆州、益州、汉中,是赤壁大战的主要指挥者之一。刘备在成都称帝后任他为丞相,刘禅继位后封为武乡侯,任益州牧,领军平定南蛮,七擒孟获,并北伐曹操,一生打了无数胜仗。制造“连弩”武器,以及能在山地运输粮草的“木牛流马”。建兴十二年在与司马懿军相拒时,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南)军中,葬于定军山(今陕西省汉中勉县定军山)。

7.陆逊

陆逊,生于公元一八三年,死于公元二五四年,吴国著名儒将。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熟知兵法,胸有城府,有雄才大略,人称江南奇才。吕蒙奇袭荆州之计,便是出自于陆逊。公元二二二年,刘备伐吴,陆逊受命于危难之时,用火烧大败刘备于虎亭,又用计大败曹休,官至丞相。孙权废太子,屡次进京相劝,孙权不听,忧愤而死。

8.荀彧

“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三国志。中期曹操几乎言听计从。荀彧,生于公元一六三年,死于公元二一二年。字文若,荀攸的侄子。先为袁绍谋士,后投效曹操,参与军国决策,贡献颇大。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曹操忌恨,自杀身亡。

9.庞统

庞统,生于公元一七九年,死于公元二一四年,刘备谋士。字士元,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外号“凤雏”先生,与诸葛亮齐名。刘备领荆州时,任庞统为耒阳县令,在县官位上不理县事,后经诸葛亮、鲁肃再三推荐,被刘备任为副军师中良将。在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与刘备进取川中时,在卉县(今四川省广汉北)落凤坡被刘璋手下名将张任用伏兵乱箭射死,死后追爵为关内侯。

10.徐庶

徐庶,字元直,颍州(今河南许昌)人。天下奇才,早年与诸葛亮,庞统同为好友。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帮助刘备接连打败了曹操。后曹操的另一谋士程昱用计骗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因老母被曹操所骗自杀,而痛恨曹操,终生没有为曹操设一条计策。徐庶临别刘备时,推荐了诸葛亮。

标签: 谋士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永琪是谁抚养大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永琪

    在乾隆的所有儿子当中,五阿哥永琪应该是最出类拔萃的一个了,乾隆当初也对他寄予了厚望。历史上永琪的生母是愉妃,不过五阿哥永琪是谁养大的?有的影视作品中,五阿哥永琪跟令妃比较亲近,而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永琪又跟乾隆的继后关系比较密切,那永琪究竟是由谁抚养长大的? 五阿哥是谁抚养大的?小时候看《还珠格格》

  • 毛遂是战国四公子中谁的门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毛遂

    毛遂(公元前285年-公元前228年),一说为战国时期薛城(今山东省滕州市)人,另一说为战国时期荥阳郡阳武(今河南新乡市原阳县)人。毛遂是战国四公子中平原君赵胜的门客,而平原君赵胜向来喜好礼贤下士,投靠他的门客有数千人,毛遂就是这些门客之一。秦赵交战之际,平原君奉命到楚国谈判求助,这个时候毛遂主动自

  • 阎锡山背后的军师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阎锡山

    民国时期大小军阀无数,盘踞在山西的阎锡山虽然说不上举世无双,但是其地盘是最为稳定的一个。阎锡山执政时期,山西各方面都位居上游,对内推行“六政三事”(水利、蚕桑、植树、禁烟、天足、剪发、种棉、造林、畜牧),对外多次避开军阀混战让山西免造战火波及。当时全国只有两个模范省,山西就是

  • 中国一共有多少个岛屿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岛屿

    除了广袤的大陆,中国还有绵长的海疆,从南到北的海域中分布着灿如珍珠的海岛。它们位于亚欧大陆以东、太平洋的西部边缘,分布在南北跨越38个纬度、东西跨越17个经度的广阔海域中。以省份而论,从北向南分别分布在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澳门、香港、广西、海南等沿海省(自治区

  • 成吉思汗后代有多少子孙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约有1700万人。据估算,目前全世界有约1700万人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约占全球人口的0.5%,其中甚至包括了英国皇室等。牛津祖先基因检测公司2004年启动了名为“Y-Clan”的服务,专门为确认成吉思汗后代而设计,价格为180英镑。成吉思汗的时代距今已七

  • 花信年华是指多少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花信年华

    花信年华是指24岁。花信年华是古代对女子年龄的称谓,最早出现在宋朝诗人范成大的诗词中。花信是后来被人们引用,专指女子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在年轻貌美的时候。花信就是指的开花时期,也喻指女子年龄到了二十四岁。花信年华最早是处在宋朝诗人范成大的元夕后连阴的诗词中,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花信也

  • 古代女子四德是哪四德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女子四德

    “四德”最初是对宫廷妇女的四种必备的修养德行(德)、言辞(言)、容貌(容)、技艺(功)的培训和修养,包括了传统“妇学”四项教育内容,所以儒家称作“四教”,又叫“四行”。“四德”是为

  • 三从四德是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从四德

    “三从”指女子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是古代对女子的道德规范。三从四德是儒家对于妇女一生的行为、道德、修养做出的要求。“从”是辅佐、辅助的意思,“三从”就

  • 古代斩首到底都有哪些讲究?为何有秋后问斩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秋后问斩

    斩首作为古代五刑(笞、杖、徒、流、死)中死刑方法之一,从隋代一直延续到明清,规矩还是很多的。首先,犯人不是你想砍就能砍的。古代刑罚不仅是为了惩罚罪犯,也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一些极其特殊的犯人,可以“斩立决”,比如战争期间的罪犯,或者皇帝命令要立刻处决的罪犯。其他的,在审判

  • 古代冷宫到底是什么地方 冷宫指的是某个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冷宫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曾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的统治,这也就意味着皇帝就是整个国家中地位最高的人,夸张一点就是几乎能够呼风唤雨。而皇宫虽然是所有人都向往的地方,但是那里却无比凶险,因为很可能说错一句话或者做错一件事,命就没了。随着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很多电视剧将古代皇宫中发生的事搬上了荧幕,所以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