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汉朝开国功臣大全 汉朝开国功臣简介

汉朝开国功臣大全 汉朝开国功臣简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732 更新时间:2024/1/4 16:38:08

中国历史上,汉朝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汉高祖刘邦从一个亭长起步,四十多岁才开始创业,结果一举击败秦朝和楚霸王项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长达400多年的大一统王朝。不得不说,这堪称是历史的奇迹。

对于汉朝的开国功臣,我想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3个人,就是被称为汉初三杰的萧何,韩信,张良。在大家的普遍印象中,这3个人应该是对大汉开国付出最多的3个人,尤其是韩信,被后世称为“战神”,为刘邦打下了大半个天下,理所当然应该是为大汉付出最多的人,也是最大的功臣之一,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我们看看汉高祖刘邦是怎么认为的,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大封功臣,破天荒的封赏了145位功臣。不得不说,刘邦是一个讲信用,讲仁义的皇帝,凡是在他当初落魄的时候帮助过他的人,都得到了高官厚禄。刘邦是个念旧的人,这或许跟他40多岁才创业有关,比起楚霸王项羽要成熟多了。

对于这145位功臣,刘邦的心里是有数的,谁的功劳大,谁的付出多,他都了然于胸,于是在封赏的时候,刘邦特的将他们按功劳大小,付出多少进行了排位,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在排名前十的大功臣中,却没有“战神”韩信和张良的名字,也就是说在汉朝十大开国功臣中“汉初三杰”只有萧何一人上榜,韩信和张良都意外落榜了。那么刘邦眼中的十大大汉开国功臣都是哪些呢?

第一位:萧何,刘邦当初将萧何排在第一位,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结果刘邦就说了,萧何是总后勤部部长,打仗打的就是资源,要不是萧何源源不断的提供兵源和粮食,没有人能够打赢仗,换一个人都做不到,大家听了心服口服。刘邦这个看法其实是对的,萧何在当时的作用十分的巨大,堪称大汉开国的总设计师,所以当之无愧的排第一。

第二位:曹参,对于此人可能有一部分人不熟悉,但是这可是一个很牛的角色,刘邦能将他排在第二位不是没有道理的。曹参是继萧何之后的第二位大汉丞相,一生打了几百仗,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曹参心甘情愿的辅助韩信,所以韩信逢打必赢。连当时大汉的大臣们都说曹参: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可见他的功劳不但刘邦认可,所有人都认可。

第三位:张敖,这个人是刘邦的女婿,刘邦将自己的独女嫁给了他,乃是赵王张耳的儿子,很早就跟着陈胜吴广搞起义,属于刘邦集团的亲戚加元老,所以被刘邦排到第三位。

第四位:周勃,周勃可以说是刘邦的同乡嫡系,刘邦还在沛县混社会的时候周勃就跟着他了,与刘邦的关系非同一般,可以说是过命的交情。刘邦起兵之后,周勃就一直跟随左右,不离不弃,跟着刘邦吃糠咽菜,忠心耿耿,在灭秦之战和楚汉战争中屡立战功,深得刘邦信任。

第五位:樊哙,这个人大家应该很熟悉,原来是个杀狗的,被称为刘邦手下第一猛将,后来做了大将军,左丞相,属于刘邦原始起兵的骨干之一,深得刘邦和吕后的信任,地位十分的高。鸿门宴的时候甚至得到了楚霸王项羽的赏识,刘邦将其排在大汉十大开国功臣第五位。

第六位:郦商,最初跟随陈胜吴广起义,后来带兵投奔刘邦,在洛阳大破秦军,并且单独率军平定了汉中,还在除去吕后势力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属于刘邦最忠实的追随者之一。

第七位:侯疵,这个是刘邦封的比较特殊的功臣之一,因为封的不是本人,而是功臣的母亲。刘邦真正要封赏的人是奚涓,而侯疵是奚涓的母亲。由于奚涓已经战死,所以刘邦就将他的母亲侯疵封为列侯,这也开创了女性封侯的先例。奚涓也是属于刘邦起兵最原始的班底成员之一,功劳与樊哙相当,位列十大功臣第七位。

第八位:夏侯婴,刘邦儿时的朋友,从小玩到大的,与刘邦的关系史书用了四个字来形容“亲密无间”,属于刘邦起兵最原始的功臣之一。刘邦的子女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夏侯婴,当初刘邦打了败仗为了逃命,就将儿子和女儿踢下车,想扔掉他们赶快逃命。夏侯婴不忍心就将他们捡回车上。刘邦扔了几次,夏侯婴都捡了回来。最后终于脱离危险,而被夏侯婴救的孩子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和鲁元公主。

第九位:灌婴,刘邦手下著名的猛将,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战功无数,属于刘邦手下的嫡系之一,多次在危难之中为刘邦解围,一次次的让刘邦脱离险境,奇迹般的重生。

第十位:傅宽,大汉开国十大功臣的最后一位,曾经是刘邦的家臣,跟随刘邦出生入死,战功卓著,刘邦和陈平都认为他的功劳很大,因为位列第十位。

对于大汉开国功臣中最出名的“汉初三杰”,除了萧何力压众人排名第一之外,另外两位韩信和张良都意外的落榜了,刘邦并没有将他们列为前十。在总共刘邦封赏的145位功臣中,韩信被列在了第21位,而张良更靠后被列在了第62位。

为什么韩信和张良的排名如此靠后呢?可能不是因为这两人对大汉的功劳不大,付出得不多,而是因为韩信的为人确实有问题,让刘邦不甚喜欢。而张良又淡泊名利,不留念权位,因此刘邦综合战功和亲疏关系才会最终做出如此的排名。不知道对于以上这份大汉十大开国功臣的排名,你又怎么看呢?

标签: 汉朝

更多文章

  • 三国东吴宗室名将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吴

    汉末三国时期,孙氏能够建立东吴帝国,除了前来依附和投奔的文武群臣辅佐之外,本族宗亲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在孙氏立国的过程中,共有五十九名宗室子弟进入东吴集团,其中著名的武将有五人。孙瑜,孙权的堂兄,在宗室子弟中以智勇兼备闻名,属于一位智谋儒将,是孙权初期帐下最得力的宗室将领。孙瑜性情温良

  • 清朝女子的刑法有哪些?清朝女子最严酷的刑法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

    清朝时期女子犯罪是有很多刑法的,特别是一些妇女犯罪,如果情节严重那么刑法是很严重的,下面小编将为你解答清朝女子的刑法有哪些?清朝女子最严酷的刑法是什么?清朝女子的刑法有哪些?清代法律规定,女性,包括贵族女性以及平民女性,均有一定的特权,在自身所犯罪名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免除出庭、收监等等环节,自然也就

  • 古代七品知县年薪有多少?七品芝麻官一年能拿多少工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知县

    说到古代的一些事情,其实还是挺有趣味的,话说大家也都知道的,在古代有七品芝麻官这个官职,当然了既然叫七品芝麻官了,那一定是最小的一位官职了,那么就有人好奇的问了,这七品芝麻官一年能拿多少钱呢?也就是一年的工资有多少呢?下面我们不防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一定别错过了!七品芝麻

  • 剃发令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剃发令

    剃发令,指中国明末清初时期清政府在“君犹父也,民犹子也”,要求“父子一体”,强令其统治下的全国各民族,主要是汉族、蒙古族及其它南方少数民族等,改剃满族发型的政策。清初的剃发实际上并没有像现代清宫影视作品那般将发辫之外的部分刮成光头,而是留有类似于现代人

  • 长孙皇后是谁的皇后?长孙皇后一共多少孩子?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妻,一代贤后,她终年三十六岁,一共生育了七个孩子,三男四女,她对丈夫的皇帝大业辅佐得很好,可是对子女的教育却差强人意,三个儿子都不贤,女儿几乎都很薄命。她的长子就是皇太子李承乾,李承乾有足疾,因为唐太宗对他的同母弟李泰过分宠爱,李泰想取太子而代之。李承乾怕因此被废,于是与汉

  • 魏晋时期为什么盛行薄葬?提倡厚养薄葬的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薄葬

    厚养薄葬的说法其实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在古代,特别是帝王之家,原先根本就不可能实行厚养薄葬,都是厚养厚葬,每位皇帝在死后也想风风光光的入土。但是在魏晋时期,薄葬的风气突然盛行,曹操就曾交代过自己死后葬礼一切从简,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曹操如此富有野心的人,竟然主动提出要薄葬。他的后代们也都遵循了这样一个

  • 魏晋南北朝才女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晋南北朝

    魏晋时期,国家政权更替频繁,思想自由开放。文化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文学、思想、美术、书法、音乐都诞生了影响后世的大家。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很多有才貌双全、蕙质兰心的才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魏晋三大才女蔡文姬、左棻和苏蕙。第3位 苏蕙苏蕙,字

  • 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人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最聪明

    三国演义在罗贯中的笔锋之下,跟正史产生不少偏差,其名著整体而言,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之术被渲染得神乎其神,个人形象也是整书中比较突出的一位。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能力被过分夸大了,在正史中如《三国志》远没那么神乎其技,而孔明先生的成就在政治上更显卓著。那么接下来的集聪明才智于一身,通晓运筹帷幄之术的谋将

  • 古人为何都行揖礼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行揖礼

    合十礼的梵语原意为“向你鞠躬致意",在行礼时双掌合在胸前,十指并拢以示虔诚和尊敬。在面对不同身分的人时,双手会摆在不同的位置,不过基本上不会与对方有任何皮肤接触。除了合十礼、鞠躬外,中国在过去也有个不会与他人接触的问候方式,那就是“揖礼" 读音Yī Lǐ。传统中国人的社交礼仪

  • 三国最聪明的十大谋士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谋士

    1.郭嘉曹操早期军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具有超卓不凡的战略眼光和入骨三分的察人目力。因为其大局观出色,在对于作战目标的选择和作战时期的把握上经常有精辟独到的成功建议。在曹操彻底粉碎袁绍,吕布等几个实力强大的军阀,成就北方制霸的过程中谋功至伟。郭嘉达于世情,和曹操的相互欣赏也被传为佳话。只可惜天妒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