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画中十哲指的是哪十位画家

画中十哲指的是哪十位画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399 更新时间:2024/1/7 2:04:59

画中十哲都有谁

“画中十哲”指清代娄东画派的10位画家。即董邦达、高翔、高凤翰、李世倬、张鹏翀、李师中、王延格、陈嘉乐、张士英、柴慎10位。

十哲为娄东派,他们崇古保守的画风,与“山画派”相依托,即这10位娄东派的画家,亦兼写虞山画派,如李世倬。他们又受“四王”的影响甚大,其主要以临摹复古为主,但其中也有自出机杼、别故致新的画家,如高凤翰、高翔等。


画中十哲介绍

一、董邦达

(1699---1769),字孚存,一字非闻,号东山,富阳县人。雍正元年(1723)拔贡。七年乡试中式,经刑部尚书励廷仪保举,以七品小京在户部行走。十一年成进士,改庶吉土。

乾隆二年(1737)散馆,授为编修。次年典试陕西。六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时方修《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西清古鉴》诸书,命入内廷襄事。旋授中允,充日讲起居注官,晋侍讲,再晋侍读学士,直南书房。

十二年,授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遭母丧回籍。服未及阕,诏以素服入直内廷。嗣充会试副总裁,实授礼部侍郎。十八年,主江西乡试。

此后,多次扈从巡幸,充殿试读卷、经筵讲授予、武会试总裁等官,补授予都察院左都御史,署翰林院掌院学士,迁工部尚书,转礼部,复转工部,赐紫禁城骑马。

三十四年,以老乞休。是年七月,以疾卒,赐祭葬如例,谥曰文恪。墓在富阳新桐乡新店村,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邦达工书,尤善画。篆隶古朴;山水宗法元人,多用枯笔,而气势磅礴,生面别开,乾隆帝为之题志者甚多。乾隆二十三年腊月二十四日,邦达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宗室敦诚家聚会,谈竺论画,一见如故,曾为曹氏所著《南鹞北鸢考工志》题签并撰序言,传为佳话。


二、高翔

(1688--1753),号西唐,又号樨堂,江苏扬州人。他也是一生从未做过官。

高翔晚年时由于右手残废,常以左手作画。与石涛、金农、汪士慎为友。清朝的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有过这样的记载:“石涛死,西唐每岁春扫其墓,至死弗辍”。意思是说,石涛死后,高翔每年春天都去扫墓,直到死都没有断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友谊很深。

高翔除擅长画山水花卉外,也精于写真和刻印。他的山水画取法弘仁和石涛,所画的园林小景,大多是从写生中来。金农、汪士慎诗集上的小像,就是高翔的手笔,线描简练,神态逼真。

著有《西唐诗钞》。


三、高凤翰

(16831749) 字西园,号南阜,胶州城南三里河村人,父高曰恭为举人,叔高曰聪为进士。高凤翰天资聪颖,童年时代就从家中藏书中学到不少东西。后来受当地名儒李世锡的指教,奠定了国学基础,对其后来在艺术方面的造就有很大的帮助。

19岁那年,高凤翰参加科考中秀才,次年去济南参加乡试,后又两度赴省,但屡试不中。

后至45岁,高凤翰方由胶州牧黄之瑞荐举应“贤良方正”特考,考列一等,授任安徽歙县县丞。在官场派系斗争中,高凤翰受诬下狱,经历了一番磨难。后虽冤案得昭雪,但使他对仕途失去了兴趣。

去官为民后,高凤翰侨居扬州,寄宿佛门僧舍。55岁时,他右手病残,改用左手舞文弄墨,自号“后尚左手”,刻制“丁己残入”石章一枚,标志在丁已年病苦废右手。他在扬州同“扬州八怪”一班文人十分投契,靠他们资助和自己卖画,维持了几年流浪生活。

59岁,高凤翰返归故里,8年后病逝。

高凤翰在文学艺术诸多领域有为人称道的成就,他的书法,他的绘画,他的诗作以及他的篆刻和藏砚都值得一提。

高凤翰的右手书法严谨流畅,左手书法上溯魏晋风格,继承元明笔法,气韵流动,古趣横生,被人誉为明清两朝数百年间以左手擅长书法的,尚无人与之媲美并列。当时能得到其只字片幅不是易事。

高凤翰主工花卉山水,宋人雄浑之神和元人静逸之气在其作品中同时流露,艺术造诣十分精湛。高凤翰的画不拘成法,因而被人归于“扬州八怪”,也有将他列为“画中十哲”的。

高凤翰的诗成名较早,青年时代即负盛名。他的诗颇得明士王士祯的首肯,曾受渔洋遗命为私淑弟子。高凤翰文思敏捷,一次在两江总督尹继善举行的酒宴上,以雁名题,高凤翰提笔立就,其中不乏佳句,令友人交口称赞。

他的诗、书、画、印被人称为四绝。高凤翰的藏砚也被人们肯定。高凤翰的传世作品有《牡丹竹石图》轴等,并著有《南阜山人诗集》、《砚史》等书。

高凤翰在一黑陶罐上的诗刻和画有三足陶器的《博古图》花轴因起山东大学考古工作者的注意,后人们按图上提供的信息往胶州三里河求索,终于发掘出一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

青岛百花苑置有他的雕像。


四、李世倬

[清](?-1770)字天章,一字汉章、天涛,号谷斋,又号菉园、星厓,别号十石居士、太平拙吏、伊祁山人、清在居士,奉天(今辽宁沈阳)人,一作三韩(今内蒙喀喇沁旗西南)人,隶籍汉军正黄旗。如龙子,高其佩外甥。官至副都御史。曾任太常,人称李太常。

善画山水、人物、花鸟、果品,各臻其妙。少随父宦游江南,见王翚(一六三二―一七一七)得其讲论,后与马逸游,故宗法纯正而笔亦秀隽。其人物,自言得吴道子水陆道场图而阅之,遂悟其法。

其花鸟、果品各种写意,盖得诸舅氏之指墨而易以笔,故能各名一家。晚年喜用指墨作人物、花鸟小品,以焦墨细擦,颇得轻重浅深之致。年逾八旬犹能作画,书小楷。

《国(清)朝画徵录》、《指头画说》、《讯画闲评》、《墨林今话》、《桐阴论画》、《熙朝名画续录》、《熙朝雅颂集》、《读画辑略》、《清画家诗史》、《八旗画录》


五、张鹏翀

字天飞(一作天扉),一字抑斋,号南华、南华散仙,人谓之漆园散仙,嘉定(今属上海市)人。雍正五年(1725)进士,官詹事府詹事。

书法苏轼。爱佳山水,裹粮往游。画山水师元四家。云峰高厚,沙水幽深,笔清墨润,兼有王原祁、王翚之风。诗才敏捷,侍从内廷,命题咏,可应声立就。作画亦顷刻能尽数纸。卒年五十八。

著南华诗集。《熙朝名画续录、国(清)朝画徵录、归愚文钞、芝庭诗稿、香树斋续集、嘉定县志、墨林今话、练水画徵录、桐阴论画、画传编韵、宋元以来画人姓氏录、清画家诗史》。


六、李师中

(生卒年不详),字正甫,一字秦凤,号 园,清乾隆年间书画家,高密人。1736年(乾隆元年)进士,入翰林,官御史。工诗,善书画,与朱文震、高南阜为画友。

书宗二王、有赵孟頫秀逸之气,流畅冲和。画山水,峰峦峻峭,山石坚凝,用笔泼辣,皴点奇特。被朱文震称为“画中十哲”之一。


七、王延格

王延格,清画家。字青霞。多巧思,善山水、花卉,尤长摹古,与李徵君眉山交好,曾为盘山图,分之则24幅各自成章,合之则一大轴,天衣无缝。

所绘百种菊谱,虽染粉点色取法于恽寿平,而冷艳淡逸,别有运用之妙。谱左自书所撰菊谱。为朱青雷画中十哲歌之一。诗云:“青霞琅邪大道王,足茧万里胸包藏,蜀山,粤水勤皴勷。”


八、其他

陈嘉乐、张士英、柴慎三位资料已不详。

标签: 画中十哲

更多文章

  • 画家邹喆代表作品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邹喆

    邹喆简介邹喆,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方鲁,江苏吴县人。自幼随父亲客游金陵。他的画宗其父,山水工稳而有古气,富简淡清逸的情趣。兼长水墨花卉,勾勒敷彩渲染有元人王渊的体格。“金陵八家”之一。邹喆生平经历邹喆是明末清初画坛“金陵八家”、是明末清初的重要绘画

  • 南北朝时期名将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南梁、陈四朝,北朝(439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有什么区别?两者并非同一部兵书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子兵法

    很多人以为《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同一部兵法,实际上《孙子兵法》要比《三十六计》早上千年。《三十六计》最早源于南北朝,直到明清时期才著称书籍。而《孙子兵法》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可以说远早于《三十六计》。这两本兵法策略在内容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三十六计》可以说是积累了此前各个朝代的军事思想和

  • 中国历史上著名改革家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改革家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一部分,那么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改革家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管仲(?~前645),名夷吾,字仲。齐桓公启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编制齐国的行政区划、以乡里组织为军事编制、设立三审的选吏制度、实施按土地质量好坏来进行征税、发展官办盐铁业以及用货币制度来控制物价,令齐国的势力日渐强盛,

  • 古代嫡子和庶子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嫡子

    古代人的嫡庶观念很重,一般都是偏爱嫡子,也会让嫡子继承家中的事业或者官爵。因为古代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但妻子的地位并不平等,正妻只有一位也就是嫡妻,其他的妻子都是庶妻,简称为妾。因为妻子地位的不同,导致孩子也有了嫡庶之分,特别是在唐宋时期嫡庶观念简直深入人心,但元朝以后就慢慢削弱了。实际上皇室贵族在

  • 垂帘听政的太后有哪些 古代太后垂帘听政为什么要垂帘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垂帘听政

    垂帘听政的太后有哪些一提到垂帘听政,人们就会想到发生在清朝的“辛酉政变”,就会想到统治了中国47年的慈禧太后。其实,在慈禧垂帘听政之前,中国历史上这种女人执政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她们不仅是封建社会的女中豪杰,而且也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女强人”;不仅是少

  • 竹林七贤的结局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魏晋时期是一个很多人眼中“疯狂”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人们,每天谈论着一些很多人听不懂的话题,其实只是因为司马集团管的太严,根本不允许人们有什么“违反规定”的举动,这时候的男人们简直比女性还美,只是因为《世说新语》的流传,

  • 五姓七望中五姓指什么?五姓七望中七望又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五姓七望

    五姓七望中五姓指什么?五姓七望中七望又指什么?以下为您介绍五姓七望。五姓七望简介隋唐时代是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为尊贵。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

  • 民国四大公子哥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民国

    关于民国时期四大公子哥的传奇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他们不仅仅是出身名望世家的子弟,更是活跃在政界贵族与大牌的军阀子弟。那么他们究竟分别都有谁呢?1、大收藏家张伯驹张 伯驹1898年生于河南项城人,中国第一大收藏家。其父亲乃是曾任过长芦盐运使、直隶按察使等职的张锦芳,在中华民国成立后曾任河南都督。

  • 民国四大王牌军校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军校

    说起民国时期的王牌军校,大多数人都会想起培养出不少卓越将领的黄埔军校。然而民国时期闻名遐迩的四大王牌军校可不止这一座啊!保定军校:保 定当年是直隶首府,辖道京畿,在这里担任总督的都是位高权重、叱咤风云的人物。1902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在保定东关外创练新军,成立北洋行营 将弁学堂,由冯国璋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