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史上十大吝啬鬼盘点

中国历史上十大吝啬鬼盘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528 更新时间:2024/1/26 2:16:58

说起吝啬鬼,那就是那种小气到了极致的人。明明很有钱,有很多财富,确还是不愿意去使用,如果用他一分钱,就像在他身上割下一块肉一样痛苦,每天就看着这些财富就是一种快乐,这种人到处都有,十分不好交往。就在中国历史上就有十大超级吝啬鬼,吝啬到令人发指。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人吧。

一是曹洪。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过曹操,随曹操南征北战,屡屡征伐有功,被拜为都护将军。曹丕称帝后,任曹洪为卫将军,再升骠骑将军,封野王侯,后再转封都阳侯。曹操任司空时,亲自带头将每次月调储在县,曹洪所储之款连曹操也自认不及。《魏略》中记载,曹洪敛财有术,是曹操手下诸人中的第一巨富。曹洪却吝啬刻薄,为此差点丢了小命。

事情是这样的:魏文帝曹丕还在做太子的时候,有一次找曹洪借一百匹绢。曹洪觉得肉痛,百般托词不愿意借,结果惹恼了曹丕。一直怀恨在心的曹丕即位后,找了个由头把这位堂叔下到狱中,准备处死他。后来幸得卞太后求情,曹洪才免于一死,但被施以削官职、减爵位之处罚。

二是王戎。在著名的《世说新语》中,有专门的一个章节,是写「俭啬」的,一共有九个故事。其中的四个,是有关官至司徒的大名士王戎的。

《世说新语》「俭啬」中说,「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就是王戎说生性吝啬,他的一个侄子结婚,作为伯父的王戎当然要随个份子:「送他一件单衣」。但是,过后王戎心疼不已,又跑到人家家里给要了回来。

就连对自己的女儿,王戎也没有大方到哪裡去。「王戎女适裴頠,贷钱数万」,就是说王戎的女儿嫁给了裴家的公子,又从老爹这里借了好几万的钱。「女归,戎色不悦」,女儿回娘家的时候,忘了归还老爹的那几万钱,结果惹得自己的亲爹很不悦。「女遽还钱」,就是说王戎的女儿赶紧将钱还上,这种情况下,王戎「乃释然」。

王戎十分富有,《世说新语》上说他,「既贵且富,区宅、童牧,膏田水堆之属,洛下无比」。但吝啬成性的他对日常消费却没有任何兴趣,一心想让蛋生蛋,钱生钱,在个人理财方面雄霸天下。可就是一根小小的牙签还要自己亲手做,为的是省这几个铜板钱。家里种出了上好的李子,他便高价出售,但因为害怕别人用他的李子做种子栽培出好李子,就事先把李子裡面的核给拿掉了。王戎每夜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世俗之心如此之盛的家伙,却给我们贡献了很浪漫的成语「卿卿我我」。王戎之妻常以「卿」称呼王戎。王戎说:「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其妻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王戎只好听之任之(据世说新语·惑溺第三十五)。成语「卿卿我我」即出于此典。

三是周札。东晋年间,右将军周札一家五人封侯,身居要职。周氏势力的发展,遭到权倾天下的王敦的猜忌。于是,王敦悄悄联合江南的沉氏士族共同讨伐周札。等周札得到消息,已是兵临城下,仓促间淮备率领几百名部下出城迎敌。

在周札的库房中,存有一批打造精良的兵器,手下都劝他赶紧拿出来装备士兵,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周札竟然舍不得,遂将劣质兵器分发给士兵。见周札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依然如此吝啬,士卒也没有为他卖命的决心,结果在敌军的衝击下溃不成军,周札遂被杀。

这个因吝啬而送命的周札,其父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曾斩蛟伏虎的周处,他是周处的第三个儿子。

四是萧纪。南北朝时的武陵王萧纪,是梁武帝的第八子,少得父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按说不应该把钱财当作一回事,可他偏偏极其吝啬,每一个小钱他都要算计。

萧纪颇有武略,南开宁州、越隽,西通资陵、吐谷浑,内劝农桑,外通商贾,财用丰饶,器甲殷积,本可以成其霸业,但就因为这个吝啬的小毛病,却最后使他「出师未捷身先死」。

史载,萧纪曾率军攻打江陵,他熔金成饼,100个金饼一篮,装了100多篮,高高挂起,而银子则是金子的五六倍之多,还有各种绫罗绸缎,不计其数,以此激励将士英勇杀敌,但这位吝啬鬼只不过是让大家饱饱眼福而已,每战结束从不论功行赏。军心大乱,叛逃者十之八九,在很短的时间内两岸十四城俱降,萧纪兵败如山倒,自己也在乱军中死于非命。

五是元宗逵。明·谢肇制《五杂俎》记载:唐朝时有个元宗逵,官为果州司马。他家有个婢女死了,就吩咐值班的管家说:「我家的老婢女死了,她在我家听使唤有年头了,应该为她找一口棺材入殓出殡。我初来乍到,家里穷得很,买不起新棺材,只要买到能用的就行。你也不必说是我家要买,就说是你们家要买就行了。」管家出门把元宗逵的这番话说给大家听,一州人都在笑话这位司马太小气,都把他的这番话作为茶馀饭后的笑料。

《大唐新语》对此事也有记载:唐元宗逵为果州司马,有婢死,处分直典云:「逵家老婢死,驱使来久,为觅一棺木殡之。逵初到家贫,不能买得新者,但得一经用者,充事即得。亦不须道逵买,云君家自有须。」直典出门说之,一州以为口实。

六是郑仁凯。《朝野佥载》记载:仁凯为密州刺史,有小奴告以履穿。凯曰:「阿翁为汝经营鞋。」有顷,门夫著新鞋者至,凯厅前树上有鴷(啄木鸟)窠,遗门夫上树取其子。门夫脱鞋而缘之,凯令奴著鞋而去。门夫竟至徒跣。凯有德色。

这个身为密州刺史的郑仁凯真是惜钱如命,且很搞笑。他家中有个小厮,央求他给买一双鞋,郑仁凯说:「这事好办,我为你找一双鞋来。」不一会,门夫穿著鞋进来,郑仁凯故意支使门夫爬到树上掏鸟窝。门夫脱了鞋爬上树,郑仁凯就偷偷让小厮把门夫的鞋穿走。等到门夫下树,遍寻鞋子无著,只得打赤脚走了。郑仁凯竟然为此非常得意。

七是韦庄。五代时期的大词人韦庄,名满天下。而他的吝啬,也与他的词一样著名。韦庄每次做饭,下多少米都有固定的份量;做饭烧的柴,也要事先称好;若是吃烤肉,哪怕是少了一片他都会知晓。韦庄有个儿子,八岁时夭折了,入葬时,妻子为孩子穿上生前的衣服,却被韦庄剥了下来,只是以孩子原来睡的旧草蓆包裹著埋了。而且掩埋之后,韦庄还把草蓆带了回来……

八是张允。五代的后汉时期,吏部侍郎张允也以吝啬而出名。就算是自己的妻子,张允也不会多给她一文钱。他害怕妻子偷偷地拿他的钱用,就把各种钥匙都别在腰间,走起路来叮叮噹噹乱响,乍一听像是个身上挂了很多耳环首饰的女人。郭威兵变后,张允躲到一个破庙里勉强逃了性命,可是却让兵丁把他的钥匙一股脑全给抢了去,等他回到家里一看,早已被抢劫一空,张允心如刀绞,哇地一声,鲜血狂喷,不到半日,竟一命归阴。

九是李越。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记载:李越归明人,作蔡州上蔡县令。李越性情很是小气,处事多让人不好理解。他们家一年到头很少吃肉,每到腊月初八祭祀祖先的时候,就派採购人员到肉行裡借熟肉一斤回来放在盆中,再用几个碟子盛钱数文,就这样来祭祀祖先。并祷告说:「酒是我用作官的钱买来的,清醇可爱;肉是我从肉行裡借来的,新香可吃;因为事忙没来得及买果子,就用钱权当果子吧。」等祭祀完毕,就拿著肉招呼採购人员说:「快还到肉行裡去吧。」人们都笑话他太吝啬了。

十是汤斌。清代康熙年间,江宁巡抚汤斌被尊为「理学名臣」,是当时程朱学派思想的代表人物。汤斌一生以清苦的生活砥砺名节,其为人之吝啬十分出名。据有关文献记载,这位老先生有一天心血来潮,查看家中账本,发现上面开了一只鸡蛋,顿时大怒:「我来到苏州还从来没有吃过鸡蛋,到底是谁买的?」下人答说是公子。他便把儿子招来,罚跪在庭下,数落道:「你以为苏州的鸡蛋与河南是一样的价钱?你想吃鸡蛋,就回河南老家去……

标签: 吝啬鬼

更多文章

  • 喝花酒是什么意思?古代喝花酒有哪些项目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喝花酒

    说到“喝花酒”其实大家也应该是有听说过,当然意思大家也是了解的,当然了有的人要问了这个我们现在的喝花酒和古代的喝花酒是一个道理吗?那么古代人的一些喝花酒都会有什么项目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有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时下炙手可热、抢尽眼球的美女经济,其实

  • 历史百科之六根清净指哪六根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六根清净

    六根清净是一个汉语成语,我们常用来形容无杂念和欲念。这是一个佛教用语,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净,它比喻已无任何欲念。六根清净是指哪六根?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净,它比喻已无任何欲念。根,即能生之义。谓六根能生六识,故名六根。[一、眼根],谓眼能于色境尽见诸色。瑜伽论云:能观众色

  • “倒霉”一词的由来是什么 与科举考试相关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科举考试

    “倒霉”用以指事不顺利或运气不好,碰到不想碰到的事,这一词是浙江一带的方言,产生于明代末年,如今运用度越来越广泛,“倒霉”没有在专门的语句中出现过,它的产生与当时的科举制度和民间习惯有关。在明朝末年,采取的是“八股取士”的科举

  • “拿手菜”竟然是个贬义词 教育后人不要滥竽充数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拿手菜

    “拿手菜”用来形容大厨或者是普通人下厨时最得心应手广受好评的一道菜,甚至延用到其他行业形容这个技术已经相当炉火纯青,然而这个词原本并不是褒义词,而是教育后人不要滥竽充数、欺世盗名的贬义词,谁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拿手菜”却成了大厨们展示绝活的代名词,演

  • 金史是如何评价岳飞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岳飞

    我们在谈论岳飞的时候,重点基本上都放在了岳飞是如何被冤如何被杀的过程上,或者就是岳飞有哪些历史功绩留下来,不过我们其实也可以有另外一个视角。岳飞是南宋人,抗金名将,既然抗金,那么他的敌人,金国人,又是如何评价他的呢?南宋最终被金国覆灭,取而代之,那么这个取而代之的朝代,对岳飞又有怎样的评价?众所周知

  • 秦始皇修建了哪些宏伟的宫殿?为什么要建这么多宫殿?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

    中国历史上那些大统一的王朝,如秦、汉、隋、唐等,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喜好大兴土木的皇帝出现,似乎不这样做就显示不出其皇权之强大、国家之富强。作为千古一帝的始皇,即使不是这种恶劣传统的始作俑者,也堪称这种传统的登峰造极的实践者。始皇大兴土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大规模修建宫殿苑囿,二是修建了空前的骊

  • “敲门砖”的历史由来是什么呢 与科举考试相关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敲门砖

    敲门砖,指拣砖头敲门,门开后即弃砖。比喻谋求名利的手段,目的一旦达到就被抛弃,那么这个词的历史由来是什么呢?典出明朝田艺蘅的《留青日札非问事》:其未得第也,则名之曰“撞太岁”,其既得第也,则号之曰“敲门砖”。明朝时,科举制度中规定了一种特殊的考试文体

  • 乱七八糟为何不是乱五六糟 乱七八糟历史由来是这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乱七八糟

    乱七八糟用来形容毫无秩序及条理,乱糟糟的样子,那么为什么说乱七八糟而不说乱五六糟呢?原来是有历史典故的,与历史上的七国之乱与八王之乱相关。西汉景帝即位后,听从了大臣晁错的建议,将诸侯国的权力收回到朝廷。这使得诸侯国大为不满,吴王刘濞串通七国联盟,发难汉景帝,要“诛晁错,清君侧&rdqu

  • 上厕所为何又叫“解手” “解手”一词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解手

    解手是上厕所的另一种通俗说法,虽然现在的使用率不高,但还是要普及下这个词的由来,大小便叫“解手”,据说是来自于古代强制性押解迁移人群的途中。那时迁民是强制性的,移民官员和押解的差人怕迁民半路逃跑,在编队定员之后,便把他们捆绑起来,才肯上路。先是大绑,即绑住两条胳膊,行动起来

  • 天气预告是怎么诞生的呢 天气预告的由来竟和战争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天气预告

    天气预告为我们提前预知天气提供了便利,为人们工作、出行、穿衣等带来了极大的用处,甚至对于防范恶劣天气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那么天气预报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1854年11月,克里米亚战争正在激烈进行,英法联军准备在黑海的巴拉克拉瓦港登陆。突然间,黑海上狂风大作,法国一艘旗舰经受不住暴风雨的袭击,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