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国学文学常识百科普及:九歌指哪些

国学文学常识百科普及:九歌指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915 更新时间:2024/1/16 20:18:09

1、九章指:

《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

出自屈原的《楚辞》,属于短篇抒情诗集。

2、九歌指: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九歌》是《楚辞》篇名。原为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汉族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

3、十家指九流加上小说家

“十家”指先秦十个学术派别,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墨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九流即“三教九流”中的九流,加上一个小说家,有“九流十家”之称。

4、中国历史上十女诗人指:蔡琰蔡文姬)、苏惠谢道韫班婕妤班固之祖姑)左芬(左思之妹)鲍令晖(鲍照之妹)薛涛李清照朱淑贞秋瑾

一、蔡文姬,名琰,字昭姬,东汉末年陈留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其父蔡邕是曹操的老师。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其中《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二、苏蕙,字若兰,东晋前秦始平人,丈夫窦滔因被奸臣忌功嫉能,谗言陷害,被判罪发配流沙。丈夫走后,苏蕙日思夜想,她把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写成《回文璇玑图诗》,并织为锦书寄赠丈夫。

三、谢道韫,东晋陈郡阳夏人,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妻子。 谢道韫的作品,却多充满阳刚之气,挥洒自如,气度非凡,不让须眉。代表作品 《咏雪》、《泰山吟》、《拟嵇中散咏松》、《论语赞》

四、班婕妤,名不详,汉成帝刘骜妃子,西汉女作家,古代著名才女,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她是班固、班超班昭的祖姑。作品仅存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

五、左芬,出土墓志作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人,西晋诗人。少好学,善属文,为晋武帝贵嫔。今存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都为应诏而作,作品有《啄木诗》、《离思赋》、《感离诗》等。左思与左芬兄妹有个共同缺点,就是长相丑陋。,但因为才华被纳为妃,是一个工具般的存在。从进宫起,左棻始终过着没有自由、郁郁寡欢的生活。后来,晋武帝去世,晋朝落入他的儿媳贾南风之手。西晋的宫廷中依旧充满了荒淫与奢靡,谋杀与争斗。虽然史书并无记载之后左棻的生活,但其晚景的凄凉落寞,也大致可以想象。

六、鲍令晖,南朝女文学家,东海人,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出身贫寒,但能诗文。鲍令晖是南朝宋、齐两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曾有《香茗赋集》传世,今已散佚。另有留传下来:《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等。

七、薛涛,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人。16岁入乐籍,与韦皋,元稹有过恋情,恋爱期间,薛涛自己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脱乐籍后终身未嫁。薛涛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流传至今诗作有90余首。曾担任“校书郎”。

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汉族,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易安居士文集》等著作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夏日绝句》等。

九、朱淑真,又作淑贞,号幽栖居士,相传为朱熹侄女。 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一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欧阳修所作,其实是当时怕坏了女子的风气,才将作者改为了欧阳修的。

十、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璿卿,又字竞雄;号旦吾,又号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出生于福建厦门。 秋瑾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她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时刻,她虽然已为人母,但还是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先入日语讲习所,继入青山实践女校。

5、中国十大古典悲剧:

《窦娥冤》、《赵氏孤儿》、《精忠旗》、《清忠谱》、《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

6、中国十大古典喜戏:

《救风尘》、《玉簪记》、《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

7中国十部著名歌剧:

《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8十天干:甲(jiǎ)、乙( 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天干五行分为阴与阳,具体是: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阴性。

9、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地支十二个符号也分为阴支和阳支两大类:子、寅、辰、午、申、戌(阳支);丑、卯、巳、未、酉、亥(阴支)。

10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11十二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以子、丑、寅(yín)、卯(mǎo)、辰、巳(sì)、午、未、申、酉(yǒu)、戌(xū)、亥名之)

12、十二律:黄钟(huáng zhōng)、 大吕(dà lǚ)、太簇(tài cù) 、夹钟(jiā zhōng)、姑洗(gū xǐan)、中吕(zhōnglǚ)、蕤宾(ruí bīn)、林钟(lín zhōng)、夷则(yí zé)、南吕(nán lǚ)、无射(wú yì)、 应钟(yìng zhōng)

古乐的十二调,古代汉族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黄钟(子,十一月)、大吕(丑,十二月)、太簇(寅,正月)、夹钟(卯,二月)、姑冼(辰,三月)、中吕(巳,四月)、蕤宾(午,五月)、林钟(未,六月)、夷则(申,七月)、南吕(酉,八月)、无射(戌,九月)、应钟(亥,十月)。

13十三经:《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

14七夕指:七月七日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始于中国汉朝。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5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谋反、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人们在形容一个人罪大恶极、不可饶恕时经常使用“十恶不赦”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该成语中的“十恶”并非实指,而是泛指重大的罪行。但是,在我国古代,该成语中的“十恶”却是实有所指,指十种不可赦免的重大罪行。历史上,文学作品中第一次出现“十恶不赦”这个词,是在元曲大家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里:“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1)谋反。指企图推翻朝政。这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

2)谋大逆。指毁坏皇室的宗庙、陵墓和宫殿。

3)谋叛。指背叛朝廷。

4)恶逆。指殴打和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长。

5)不道。指杀一家非死罪3人及肢解人。

6)大不敬。指冒犯帝室尊严。通常为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及误犯食禁。

7)不孝。指不孝祖父母、父母,或在守孝期间结婚、作乐等。

8)不睦。即谋杀某些亲属,或女子殴打、控告丈夫等。

9)不义。指官吏之间互相杀害,士卒杀长官,学生杀老师,女子闻丈夫死而不举哀或立即改嫁等。

10)内乱。亲属之间通奸或强奸等。

标签: 国学

更多文章

  • 妓院为什么叫窑子?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妓院

    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讲讲我国的妓院文化,一起来看看吧。旧时称妓院都叫“窑子”,去嫖妓就是“逛窑子”,而“窑子”不同于“青楼”,是古代最直接最低下的性交易场所。而青楼原本指豪华精致的雅舍,是许多风流才子,达官

  • 古代东北区域政权东夏国历史介绍 东夏是怎么灭亡的 AD1217-AD1233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东夏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朝代的名称都是两两组合,诸如西周和东周,西晋和东晋,西汉和东汉,北宋和南宋,南汉和北汉,前秦和后秦,前赵和后赵等等,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了。但今天给你介绍的一对,你或许未有耳闻。它叫西夏和东夏。西夏大家也一定熟悉。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被唐廷封为夏州节度使,

  • 清朝发审局是做什么的?发审局主要处理哪些事物?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发审局

    在清朝,发审局的地位要比各省、县的衙门级别更高一些,因为发审局专门处理这些地区衙门处理不了的案件和诉讼。将会由督、抚级别的官员统一审讯,不过这些审讯一般都被称为非正式审讯。就是不对百姓公开的,因为这里面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敏感的案件,或者是和某位高管有关系,所以就要特殊处理。后来随着上访的百姓增多,发

  • 鼻祖一词怎么来的 为什么和创始人联系在一起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鼻祖

    我们常常称某样东西的创始人或者最先使用者就是这样东西的“鼻祖”,那么,为什么鼻子会跟创始人联系在一起呢?要解释“鼻祖”的来历,首先还得从“鼻”字说起。“鼻”的本字是“自”。在上古

  • “五福临门”常被挂在嘴上 却不知道是哪五福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五福临门

    “五福临门”是我们逢年过节常用来祝福他人的祝福语,然而如果要细问到,到底是哪“五福”,想必不是人人都知道的,那么“五福”到底是哪五福呢?“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

  • 荷包鼓了为何是发钱的意思 荷包什么时候用来装钱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荷包

    虽然我们现在并不用荷包装钱了,但是在形容某人发钱的时候,我们还是会称“荷包鼓了”。那么荷包是什么什么被发展定义为钱包的意思呢?古人荷包是用来装钱吗?荷包,是指佩于腰间的一些囊、带或装饰小品,原来是宫廷贵族佩戴的饰物。因其色泽艳丽,加上刺绣精致美丽,博得了人们的喜爱。一件精美

  • 中国历代亡国之君们的下场都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亡国之君

    泱泱中华文明5000年,其历史朝代顺序为: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政权最高领导者开始称作皇帝,也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封建时代。纵览中国封建时代2000余年,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立,即意味着一个或多个封建王朝的覆亡

  • 辛亥革命是由谁起的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一词从诞生之日起,其含义就不断演变。而辛亥革命纪念之中该词的运用最为密集,各方对其表达尤为充分,遂为研究者提供了绝佳的视角来探讨其词义的流变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较早见诸记载的“辛亥革命”一词,出自署名为渤海寿臣者的《辛亥革命始末记》。此书出

  • 明清总督是什么官职?总督和巡抚的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总督

    总督,中国明清地方军政大员。又称总制。正统六年(1441年)正月,明廷用兵麓川(今云南陇川西南),兵部尚书王骥主其事,首次以总督军务入衔。分专务和地方两种。专务总督有总督粮储、总督河道、总督漕运等名,各以所辖专务为职,提督军务为辅。明初常遣尚书、侍郎、都御史等官,至地方安抚军民,或主管兵事,事毕复命

  • "女大十八变"有哪十八变?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女大十八变

    很多人都会说“女大十八变”,用来夸赞女孩子越长大越好看,与以前完全是两种样子,但是这其中的“十八”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深层含义吗?这个十八指的究竟是什么,是女孩子长到十八岁之后,与以前不一样,还是说从小到大会有十八种变化,每一次的变化都会越来越美呢?今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