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朝“行走”的官职到底是什么

清朝“行走”的官职到底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923 更新时间:2024/1/24 0:41:21

小编素来爱看历史剧,前些年总追着看《康熙朝》、《雍正王朝》这一类剧。时不时的听到一个词儿:上书房行走。乍听之下,还以为干的是在上书房里端茶递水的差事呢。这“行走”到底是不是个官职,如果是,又是个什么样的官儿呢?

原来“行走”一词确实是个官职。最初凡是有本来官职而另外受派到其他机构办事者,称行走。说起来,倒有点像现代的人岗位借调。

清制,凡不设专官的机构非专任的官职,均称作行走,适用的范围很广,且无定员。像入直南书房、军机处、上书房、懋勤殿、奏事处、批本处之类的都一律都称之为“行走”,以区别于专设的职官。清末陈康祺在其历史笔记《郎潜纪闻》卷二中记载到:"乾隆朝大臣入军机者,亦曰军机处行走。今则章京曰军机处行走,大臣曰军机大臣上行走,其初入者加学习二字。”

凡官员被授以"行走"的官职,那就是指该官员可以在该任职部门或场所自由进出。因为被授以“行走”的场所往往是要害部门,如上书房、军机处这些核心要害部位。所以任职者会有相当的特权,并拥有一定的上情下达的职责,故而其职权也往往相当的大,通是皇帝非常赏识并特别信任的官员才能担任。

之后,到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也设有“行走”的职务。但概念有所区别,称额外派充之官为"行走",如参事上行走,秘书上行走之类,大多为闲职,数量也不一定,并无定员。

之前大家对“行走”这个词是不是还不太明白呢,现在应该有所了解了吧。

标签: 清朝

更多文章

  • 国学文学常识百科普及:九歌指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国学

    1、九章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出自屈原的《楚辞》,属于短篇抒情诗集。2、九歌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歌》是《楚辞》篇名。

  • 妓院为什么叫窑子?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妓院

    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讲讲我国的妓院文化,一起来看看吧。旧时称妓院都叫“窑子”,去嫖妓就是“逛窑子”,而“窑子”不同于“青楼”,是古代最直接最低下的性交易场所。而青楼原本指豪华精致的雅舍,是许多风流才子,达官

  • 古代东北区域政权东夏国历史介绍 东夏是怎么灭亡的 AD1217-AD1233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东夏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朝代的名称都是两两组合,诸如西周和东周,西晋和东晋,西汉和东汉,北宋和南宋,南汉和北汉,前秦和后秦,前赵和后赵等等,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了。但今天给你介绍的一对,你或许未有耳闻。它叫西夏和东夏。西夏大家也一定熟悉。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被唐廷封为夏州节度使,

  • 清朝发审局是做什么的?发审局主要处理哪些事物?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发审局

    在清朝,发审局的地位要比各省、县的衙门级别更高一些,因为发审局专门处理这些地区衙门处理不了的案件和诉讼。将会由督、抚级别的官员统一审讯,不过这些审讯一般都被称为非正式审讯。就是不对百姓公开的,因为这里面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敏感的案件,或者是和某位高管有关系,所以就要特殊处理。后来随着上访的百姓增多,发

  • 鼻祖一词怎么来的 为什么和创始人联系在一起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鼻祖

    我们常常称某样东西的创始人或者最先使用者就是这样东西的“鼻祖”,那么,为什么鼻子会跟创始人联系在一起呢?要解释“鼻祖”的来历,首先还得从“鼻”字说起。“鼻”的本字是“自”。在上古

  • “五福临门”常被挂在嘴上 却不知道是哪五福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五福临门

    “五福临门”是我们逢年过节常用来祝福他人的祝福语,然而如果要细问到,到底是哪“五福”,想必不是人人都知道的,那么“五福”到底是哪五福呢?“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

  • 荷包鼓了为何是发钱的意思 荷包什么时候用来装钱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荷包

    虽然我们现在并不用荷包装钱了,但是在形容某人发钱的时候,我们还是会称“荷包鼓了”。那么荷包是什么什么被发展定义为钱包的意思呢?古人荷包是用来装钱吗?荷包,是指佩于腰间的一些囊、带或装饰小品,原来是宫廷贵族佩戴的饰物。因其色泽艳丽,加上刺绣精致美丽,博得了人们的喜爱。一件精美

  • 中国历代亡国之君们的下场都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亡国之君

    泱泱中华文明5000年,其历史朝代顺序为: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政权最高领导者开始称作皇帝,也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封建时代。纵览中国封建时代2000余年,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立,即意味着一个或多个封建王朝的覆亡

  • 辛亥革命是由谁起的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一词从诞生之日起,其含义就不断演变。而辛亥革命纪念之中该词的运用最为密集,各方对其表达尤为充分,遂为研究者提供了绝佳的视角来探讨其词义的流变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较早见诸记载的“辛亥革命”一词,出自署名为渤海寿臣者的《辛亥革命始末记》。此书出

  • 明清总督是什么官职?总督和巡抚的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总督

    总督,中国明清地方军政大员。又称总制。正统六年(1441年)正月,明廷用兵麓川(今云南陇川西南),兵部尚书王骥主其事,首次以总督军务入衔。分专务和地方两种。专务总督有总督粮储、总督河道、总督漕运等名,各以所辖专务为职,提督军务为辅。明初常遣尚书、侍郎、都御史等官,至地方安抚军民,或主管兵事,事毕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