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四大刺客都是谁?

中国古代四大刺客都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017 更新时间:2024/6/5 11:15:06

在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当中,发生了无数的故事,无数的史料古籍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帝王将相和能人异士。而刺客这个特殊的群体在历史上也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史记·刺客列传》当中列出了我国四大刺客,而且还被称之为“侠士”。虽然刺客是暗杀一些权贵人士的凶手,但是大多为了更伟大的理想,怀着必死的决心,仅凭这一点就很让人佩服。

荆轲图穷匕首见刺秦王

说到古代的刺客,就不得不提家喻户晓的荆轲,同时也是四大刺客里排名第一的刺客,荆轲,文武全才,是四大刺客中文化水平最高的,春秋时期,燕国太子丹逃回燕国之后心中焦虑,因为秦灭燕是早晚的事,只有除掉秦王,才有可能避免燕国的灭亡。

于是,他找到荆轲并且计划了刺秦计划,在秦国灭了赵国后,荆轲献计带上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在秦王准备拿地图放松警惕时刺杀。

最后在展开地图时,荆轲举起匕首要刺向秦王的一刹那,秦国御医夏无且把随身带的御医药包扔向了荆轲,荆轲顿了一下,就这一下,本来因为剑身太长拔不出剑的秦王,瞬间把剑背到背后,一手拔剑一手撤剑鞘顺势朝荆轲劈去,荆轲死了,刺秦的计划也失败了。

太子丹怕连累燕国,随后求燕王赐死,但是最后燕国还是被灭了;荆轲是四大刺客当中唯一失败的,同时还是名气最大的刺客。

聂政士为知己者死

聂政,为人孝顺,武功高强,因为曾经杀了人,就带着一家人隐居在了齐国,而当时韩国大夫严仲子因为丞相侠累的迫害被迫流亡他国,便找到聂政为他报仇。聂政的孝顺严仲子是知道的,所以又是送钱又是送东西给他母亲,聂政虽然没有要,但将严仲子视为知己。而在她母亲去世后,聂政觉得孑然一身,决定帮严仲子报仇。一人一剑独闯守卫森严的丞相府,并且成功刺杀了丞相侠累。最后聂政也深知无法全身而退,自剜双目,自杀而死。

要离背刺庆忌后自杀

要离,身材瘦小,长相丑陋,但是他的剑术却十分了得。当时公子光杀了吴王僚后,当上吴王阖闾,吴王僚的儿子庆忌也被追杀,最终却逃走了。于是伍子胥就推荐了要离,要离和阖闾使用苦肉计。先伤了公子光,自斩断右臂,投靠庆忌,为了假戏真做让庆忌相信,还杀了他的妻儿。最终获得庆忌的信任,成为了他的侍从,后来要离趁庆忌不备,背刺庆忌。回到吴国后的要离,也不要阖闾的赏赐,在大殿上自杀身亡。

专诸鱼腹藏剑杀吴王

专诸是屠户出身,有的一身好力气,而且非常孝顺母亲。一日,专诸在集市与人打架,周围的人都劝不住,他妈一叫他,他就收手了。恰好被伍子胥看到,他认为专诸是个猛士,就结为八拜之交。后来公子光想杀吴王僚,就和伍子胥商量,两人一合计,针对吴王僚喜欢吃鱼的特点,就安排专诸献上烤鱼,将鱼肚子藏剑,伺机杀了吴王僚。专诸也很了不起,专门去学习了烤鱼,一学就是三年,逐渐烤出了名气可以献上烤鱼给吴王僚了。最后,也成功的杀了吴王僚,不过下场确实被砍成肉酱。

标签: 刺客

更多文章

  • 闽南人为何要叫自己为"河洛郎"?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闽南

    说到闽南文化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呀,总感觉这类文化非常的神秘给力,而且还比较的让人觉得十分的有趣,最近小编就发现了一个,很多闽南人喜欢叫自己为什么“河洛郎”,那么小编就想问了,这个河洛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小编想来想去的吧觉得还是比较的复杂,觉得到网上寻找一些资料整理整理给

  • 嫡庶之分的由来 嫡庶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嫡庶之分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想来讲究身份的高低贵贱,在他们的眼里身份地位不可随意逾越。就比如在古代时期,在任何一个家族,不管是皇室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人家,都是有嫡庶之分的。而这嫡庶是怎么区分的呢?而这嫡庶之分是如何由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在古代时期,不论在哪朝哪代都是以正妻为嫡,所以正妻所生的儿子当

  • 山海经的作者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山海经

    《山海经》 全书原共22篇,现存18篇,约32650字,属于当时的巨著。现存藏山经5篇、海内经5篇、海外经4篇、大荒经4篇。书中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河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种神怪畏兽,该书总体按照地区不同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由于成书年代久远,对该书的编写者都没有文字

  • 古代皇帝都有哪些称呼?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皇帝

    前段时间非常火的电视剧《知否知否》相信大家还有些印象了,在这部剧当中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人们才称呼皇帝的时候不称呼“皇上”或是“陛下”,而是巅峰性的称皇帝为“官家”。这一句官家叫出了无数人心中的疑惑与好奇,那么在我国历史

  • 闽南人为何被叫做“河洛郎”?河洛指的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闽南

    说到闽南文化,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总是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而且还很有趣。我国闽南人都很喜欢叫自己“河洛郎”,那么这个河洛郎是个什么意思呢?小编近期就为这个问题去找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什么是河洛郎。因为闽南人是来自古代河洛地区(河南)的移民。在我国历史上

  • 酒过三巡是指的哪三巡?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酒过三巡

    经常喝酒的人,或是经常在酒桌上的人肯定都听过一句话“酒过三巡,大家都有些飘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便是到了离别时刻了”;“酒过三巡,胆子大了,话也多了”等之类的话。那么这个所谓的“酒过三巡”到底是指喝

  • 中原具体指的是哪?古代中原是哪些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原

    古代各国争夺天下的时候,总会提到“中原”这两个字,诸葛亮北伐时打的旗号就是“匡扶汉室,克复中原”,那中原究竟是指哪个地方呢?实际上中原一般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也被认为是今天的河南省。实际上在早期中原地带就是中国,因为中原是华夏文明

  • 苏门四学士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苏门四学士

    苏门四学士是由苏轼培养,并且经过苏轼本人荐拔的四位学士,他们分别是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这四人也都是苏轼的门生,也可以说是他的崇拜者。不过苏门四学士的文学流派并非和苏轼一样,相反他们四位的特点各有千秋,例如秦观成名是靠他的词,不过他的词和苏轼的风格大相径庭。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苏门四学士的文学成

  • 儒家,道家,墨家有什么区别?儒家道家墨家内部还有派别?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儒家

    我们都知道,咱们中华文化的基石就是源自于道家文化,在道教吸收道家文化之前,道家文化其实有老庄派、黄老派、杨朱派这三派。老子与庄子的地位不必多说了,黄老的思想曾经是做过治国的根本理论,而杨朱派对我国人人性的塑造可以说是影响极深的。老庄派为老学、庄学的合称,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竹林七贤等。以自然为本,天

  • 出息一词的由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出息

    “出息”一词的含义是上进、本事、能耐,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出息,不过“出息”这个词的来历究竟是怎样的呢?实际上这跟西周时期的姬姓诸侯国息国有关。息国存在于西周至春秋时期,国都是在今天的河南省息县城西南青龙寺。息国曾率军讨伐强大的郑国,最后大败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