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说到三国中的谋士,为何会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传言?

说到三国中的谋士,为何会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传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828 更新时间:2023/12/7 23:02:03

说到三国里面的郭嘉,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毕竟他在三国历史上,可是一名非常厉害的军事,不然也不会有传言“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可以看出就连诸葛亮都非常忌惮他的存在。那么郭嘉在历史上真的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吗?他是个怎样的人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历史上郭嘉真的厉害吗

郭嘉年前出生在颍川,当时天下大乱,在郭嘉二十岁的时候,便隐居起来。他只结交英杰,不与世俗的人交往,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在郭嘉21岁的时候,就投奔袁绍,他发现袁绍不是他要投靠的明主。

郭嘉离开袁绍后,在家闲置了六年。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器重的谋士戏志才去世。曹操就给荀彧写信,让他推举一位谋士。荀彧就把好友郭嘉推举给了曹操。

郭嘉和曹操的第一次谈话就开始了,这次谈话的内容为“论天下事”,谈完以后,两个人都非常开心地离开了,曹操对郭嘉的才能给予肯定,郭嘉认为曹操是一位好老板。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第一次讨伐张秀,张秀投降又反叛,这是时候,袁绍又写信羞辱曹操,曹操担心不具备和袁绍抗衡的势力,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也奠定了在曹操阵营的核心地位。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为吕布所破,同年九月,曹操出兵攻打身在徐州的吕布。刚开始打的时候,曹操胜利了,到后来的时候,吕布越战越勇,曹操便有了放弃的心里,又是郭嘉挺身而出。

最让郭嘉大放异彩的就是官渡之战,双方的实力相差太大,袁绍的兵力,就是曹操的五倍。就是郭嘉的献计,曹操在官渡之战,得到最终的胜利。打败袁绍以后,又是郭嘉献计策,将袁谭袁尚各个击破。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征乌桓的过程中,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再加上夜急行,操劳过度,郭嘉患病去世。郭嘉去世以后,曹操悲痛万分,多次追忆郭嘉,每每痛哭流涕,声泪俱下。

郭嘉为曹操集团服务了一共十一年,虽然短短十一年郭嘉却留下了辉煌的业绩。郭嘉在曹操军中时,曹操可谓凯歌高唱捷报频传,成功统一了北方。郭嘉一去世,曹操的军事成就显得乏善可陈。

郭嘉去世以后,曹操对付马腾韩遂几个军阀还行,面对孙权、刘备就有点力不从心了。曹操败退赤壁时,曾仰天长叹,突然冒出来一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官渡、征乌丸这两回,按照常理,孙策刘表肯定要趁火打劫,在曹操背后捅一刀。郭嘉却敢断言不会,曹操就敢听他的,冒天大的风险。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的成功,也是曹操的成功。赤壁之战,如果郭嘉在,他一定可以出奇制胜,郭嘉和诸葛亮之间,肯定有一场“智斗”,然而历史不能重来,如果郭嘉在,历史恐怕要重写,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二、郭嘉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一预测能力很强也即判断特别准确,除了看透人心郭嘉的逆向思维异常发达,这脱胎于他叛逆的性格。

第二特别的善于随机应变。郭嘉的头脑非常灵活,很善于根据形势的变动而随时调整自己策略,而且总是当机立断,毫不拖泥带水。

这一点连曹操自己都自叹不如,可能因为他的逆向思维太过于发达,有的人理解不了他的这种思维跨越,往往等到事情真正按他所说的发生了才恍然大悟。

第三特别善于出奇制胜,而且敢于出险招。在别人看来,可能只有三成把握的事儿,但郭嘉只要有了判断,确定有胜算他就敢干。

官渡之战按照正常的情况下,孙策和刘表肯定要搞一些时期的,因为只要是正常人肯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就会在曹操的背后捅一刀子,偏偏郭嘉就断言他们不会,偏偏曹操就愿意冒天大的风险听他的。

三、历史上郭嘉是怎么死的

《三国志》记载郭嘉是在讨伐袁绍的路途中病死的,他死的那年是建安12年。虽然历史上记载郭嘉是死于水土不服,但是有学者认为在郭嘉死亡的背后有其它真相。

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一个攻与权谋斗争的人,而且他对于身边的有功之臣,往往是毫不留情的。历史上记载曹操曾设计杀害了谋士许悠,对于这件事虽然曹操计划的很周密,但仍然没有逃过聪明的郭嘉的眼睛。

郭嘉知道这件事之后感到唇亡齿寒,曹操察觉到了郭嘉对自己有异心后便认定他不能再用郭嘉这个人,所以有学者认为曹操是在郭嘉前去讨伐袁绍的途中设计杀害了郭嘉。

郭嘉作为一名谋士,最终惨死也是他注定的结局。但他死在自己效力的君主手下确实让人感到可悲,不管这种猜测是否属实,曹操对待自己手下的有功之臣残忍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对于郭嘉做了曹操的谋士让人感到不值。

标签: 三国郭嘉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宋仁宗可是有着三个儿子,赵曙为何却进宫成了备胎皇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因宋仁宗赵祯早年无子,于是在景祐二年(1035年),幼年的赵曙被宋仁宗接入皇宫,赐名为赵宗实,交给曹皇后(后来的曹太后)抚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朝的赵氏皇族从宋仁宗的父亲宋真宗就开启了子嗣艰难的“魔咒”。宋真宗五个儿子皆早夭,赵宗实的父亲赵允让也有过进宫做“备胎”的经历

  • 西周为什么实行同姓不婚?西周同姓不婚的理由揭秘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西周为什么实行同姓不婚?同姓不婚,始于中国西周初期,是中国传统的婚姻禁忌。指同一姓氏的男女不得通婚。先秦至两汉的伦理和法律都反对同姓通婚,下面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春秋时,人们对同姓婚配会造成后代畸型及不育已有进一步认识,但同姓婚配仍在贵族中时有发生。秦汉以后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

  • 如果谢道韫当时不嫁给王凝之,她的生活是否会过得很幸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这句话都堪称真理,一点毛病都没有。没有哪个女人不想嫁给值得托付终身的男子,奈何人心难测,尤其古代的女子,几乎不可能自由恋爱,婚姻大事全由父母做主,即使嫁给渣男也得任命,想要离婚难如登天,还会遭到别人的嘲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尽管

  • 大屋脊吻是徽派建筑格式之一,其来历有哪些有趣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大屋脊吻是徽派建筑格式。指徽派大型屋脊脊吻装饰件。徽州古建的祠堂、庙宇、府宅等大型建筑,沿袭《营造法式》官式作法,采用大屋顶脊吻,有正吻、蹲脊兽、垂脊吻、角戗、套兽等。造型与官式作法有所区别,属徽派特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屋脊吻来历附会了许多有趣的传说。如正吻:指正脊两

  • 武则天为了到达当上皇帝的目的,她如何扩展在朝中影响力?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武则天作为唐太宗的妃子,没有得到太宗的太多宠爱,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提高。不外她凭仗本身的姿色,在太宗病重时代却与李治树立了感情。后太宗驾崩,李治继位,将武则天立为昭仪。后武则天为了上位,亲手将本身的女儿杀死,移祸王皇后,也是废王立武变乱的导火索。而这个女婴就是武氏杀死的第一个李唐皇族。下

  • 《交州外域记》记载,南越国为何能与汉朝对抗90多年?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越国,汉朝,文史百科

    公元前202年,汉王朝建立。至此,也拉开了南越国与汉朝长大90余年的对立。南越国为何能与汉王朝对抗90多年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祖刘邦因连年战乱,百姓生活困苦,便派楚人陆贾为特使,携金印,说服他服从朝廷,立他为南越王,赵佗不敢与强大的新王朝抗衡,也就同意了,使南越国成

  • 武举制度创始于武周时期,一共进行过大约多少次?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举,武周,文史百科

    中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武周,武则天于长安二年(702年)开设“武举”,选拔有武艺的人,是武则天始创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至清朝时改称武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举制度也是她执政时期开始的。武举主要选拔将才,与文举比较,其重要性不及文举,武举出身的

  • 在曹孙刘三分天下之前,刘表又是如何坐拥荆州之地?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他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刘表此人,是汉末三国前期的重要人物。在曹孙刘三家三分天下之前,是坐拥两湖千里之地,带甲十余万,人口六百余万的大军阀。下面小

  • 张良从头至尾都深得刘邦的信任,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初汉三杰中,韩信以谋反罪被诛杀,灭其三族,萧何被治罪下狱,只有张良从头至尾都深得刘邦的信任,吕雉也很尊敬他,张良死后还获得了文成侯的谥号,就连他的儿子也被世袭封侯,那么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良不仅身份显贵,祖上做过五代韩王之相,在刘邦阵营立下了很多很多不

  • 司马懿早就识破了空城计,为什么却不进城去杀掉诸葛亮?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说到这两个人啊,不知大家是不是跟小编一样都想起了三国演义呢!众所周知,他两个人都是玩弄计谋与智慧的人,小编我真的时很佩服,提到诸葛亮,我第一反应就是很崇拜了,毕竟三国把他刻画的那么足智多谋,好如道破天机。刚刚开始的时候小编我是通过草船借箭这个典故知道他的,表面看起来神乎其乎,但是实际其实都是因为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