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活字印刷是谁发明的

活字印刷是谁发明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853 更新时间:2024/1/16 6:54:33

活字印刷是早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的中国人民发明的。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对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文化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活字印刷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是一种印刷方法,通过使用可以移动的金属或胶泥字块,来取代传统的抄写,或是无法重复使用的印刷版。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北宋庆历间(1041-1048)中国的毕昇(?-约1051)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的诞生。

活字制版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昇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

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毕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胀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才改用胶泥。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他创造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

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内发现的刊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鉴定为北宋元符至崇宁(1100~1103)年活字本。这是毕昇活字印刷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

宋人周必大(1129~1204年)曾被封为济国公,老年时从沈括那里学来了毕昇的方法,印了自己的著作。他也做了一点小改动,把铁板改为铜板。铜板比铁板传热性好,易使粘药熔化,但铜板比铁板价格贵。

元代的姚枢(1201~1278)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杨古用活字版印书,印成了朱熹的《小学》和《近思录》,以及吕祖谦的《东莱经史论说》等书。不过杨古造泥活字是用毕昇以后宋人改进的技术,并不是毕昇原有技术。

康熙六年翟世琪出任饶州推官,集磁户,造青磁《易经》一部。所谓青磁(活字)据专家分析可能是以制青瓷的瓷土烧成的陶活字。

19世纪安徽泾县的翟金生,因读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所述的毕昇泥活字技术,而萌生了用泥活字印书的想法。他费时30年,制泥活字10万多个。1844年印成了《泥版试印初编》。此后,他又印了许多书。20世纪60~70年代在泾县还发现了翟金生当年所制的泥活字数千枚。这些活字有大小五种型号。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了毕昇的发明是可行的,打破了有人对泥活字可行性的怀疑。

1962年发现于安徽徽州的翟氏泥活字模。

明代木活字本较多,多采用宋元传统技术。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的《唐诗类苑》、《世庙识余录》、嘉靖间(约1515~1530年)的《璧水群英待问会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

在清代,木活字技术由于得到政府的支持,获得空前的发展。康熙年间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规模用木活字印书则始于乾隆年间《英武殿聚珍版丛书》的发行。印制该书共刻成大小枣木木活字253500个。印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134种,2389卷。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书。

用金属材料制造活字,也是活字印刷的一个发展方向。在王祯以前,已有人用锡做活字。但锡不易受墨印刷很困难,难于推广。公元15、16世纪之际,铜活字流行于江苏无锡、苏州、南京一带。铜活字印刷在清代进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数量达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了,估计用铜活字达100~200万个。

标签: 活字印刷

更多文章

  • 印刷术发明的意义及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光辉篇章,而建立这一伟绩殊勋的莫大光荣属于中华民族。印本的大量生产,使书籍留存的机会增加,减少手写本因有限的收藏而遭受绝灭的可能性。由于印本的广泛传播及读者数量的增加,过去教会对学术的垄断遭到世俗人士的挑战。宗教著作的优先地位也逐渐为人文主义学者的作品所取代产读者们对于

  • 牙门将是什么官职?盘点蜀汉的五位“牙门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牙门将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牙门将是古代官职的一种,起源于古代的一种防御工事“牙门”,负责在牙门里统领士兵指挥作战的将领被称为牙门将。在汉末三国时期,担任牙门将的人通常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勇武,以上阵搏战。牙门将后来演变成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

  • 纪晓岚一生有几个妻妾?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纪晓岚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纪晓岚一生有几个妻妾?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古代的才子文人的名字,至今仍能在老百姓中达到家喻户晓的并不多,那必须是才华无敌曾为一世之雄者,留下不少经典作品的,比如李白、苏东坡等大诗人。清朝有一大才子如今也仍在中国老百姓中间“大红大紫”,但并非因为他有多么厉害

  • 清朝的贝勒权利和地位如何 被封为贝勒的都是什么人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贝勒

    自周朝开始,我国古代便有了所谓的“分封制”,让有功之臣和诸皇子分封到各地,维持一方的稳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是他的弊端也十分明显,就是外封的藩王容易引发叛乱。像春秋战国的形成和晋朝的“八王之乱”都是由于分封所导致的,到了明朝的时候,朱

  • 清朝是如何防止宦官专权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宦官

    在中国历史上阉宦最为严重的当属东汉和唐朝,尤其是唐朝,到了唐朝后期,这些宦官已经可以任意废立最为最高统治者的大唐皇帝,唐朝的亲王看到他们甚至要站在路边行礼,天可汗的子孙竟然沦落到这步田地。明朝的宦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王振、刘瑾、汪直、魏忠贤等等。他们从只能干些粗活的杂役,一步步太高,到了最后,内阁大

  • 哪些城市做过东北的省会?东北曾经被划分多少个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北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东北曾经被划分多少个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提到东北的省会城市,人们就想到了沈阳、哈尔滨、长春。那么,在历史上,东北还有哪些城市做过省会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东北的省会城市。地图编辑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成立。为了强化“国”的概念,将

  • 宋朝的“皇城司”是什么机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皇城司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宋朝的“皇城司”是什么机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每朝每代都有一些特殊的机构部门,比如唐朝的梅花内卫、宋朝的皇城司、明朝的锦衣卫以及后来的东西二厂、清朝的粘杆处等。人们对梅花内卫和锦衣卫、东西二厂、粘杆处无论从电视剧还是电影上都了解甚多,而对

  • 中国古代十大名马排行榜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古代

    10:盗骊盗骊,为古代名驹,乃关外名马,体格健壮,千里绝群,脾气暴烈,极难驯服。后泛指良马。古代传说周穆王八骏之一。颈细,色浅黑。《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9:特勒骠特勒骠,是李世民的另一坐骑,排列于昭陵祭坛东侧首位。此马毛色黄里透白,喙微黑色。8:爪黄飞电

  • 古代比武招亲介绍:最早记载来自佛经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比武招亲

    比武招亲,最早来源于几千年前的“抢婚”制度。在弱肉强食的年代,男人孔武有力,自然就可以抱得美人归。《诗经》里有诗:“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说的是孔武有力的人才能放心地去让他参与政事治理国家,其实在家庭里也是一样的道理。能够保护家庭,

  • 中国古代的三大情人节盘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古代

    对于普通人来说,古代也是有“自由恋爱”的机会的。这个机会就是“情人节”。古代的情人节有三个。一个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一个是三月初三上巳节,一个七月初七乞巧节。这三个节日,都被称为古代的情人节。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上元节、元夜等,这一天,青年男女可以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