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的三大情人节盘点介绍

中国古代的三大情人节盘点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630 更新时间:2024/1/15 12:30:23

对于普通人来说,古代也是有“自由恋爱”的机会的。这个机会就是“情人节”。古代的情人节有三个。一个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一个是三月初三上巳节,一个七月初七乞巧节。这三个节日,都被称为古代的情人节。

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上元节、元夜等,这一天,青年男女可以赏花灯、吃圆、猜灯谜、放烟花,玩个不亦乐乎。要知道,古代的女子是不允许随便出门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待字阁中。但元宵节却是人例外,这天是可以女人们出来结伴游玩赏花灯的。这样就给了青年男女相亲的机会,怀春的女子,一面看灯,一面看中意的相公,而那些未婚男子们,灯下观美女,也自然不肯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双方看中了,留下名字联系地点,就可以通过家里上门求亲了。机会就这么一小会,错过就没有了。

上巳节是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在壮族里是对山歌的日子。“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在这一天,久在闺中的女子可以出来踏青。于是在河两岸,青年女子与青年帅哥,可以在明婿的春光里,折柳为誓,通过山歌的方式表达对情人的爱意。著名的三姐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上巳节在北方不太流行,但在两广地区,至今仍然是热闹的节日,每年的三月初三,青年男女们都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山歌大会是少不了的。在这个日子表达情感乃至最后喜结良缘,正有一番风趣。

乞巧节是七月初七,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民间故事。这个故事有几千年历史,织女是天上的仙女,牛郎是人间的帅哥。一对有情人被王母娘娘无情地分开,只有七月七才能相会一次。因为织女是天上的仙女,心灵手巧是肯定的,所以这一天地上的女子们会织女乞巧。乞巧节在古代并不是情人节。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太凄惨了,两口子被无情分离,一年才见一次,只是近代被赋情人节的含义。女人乞巧,难免也会心中怀春,乞求这一辈子,能得到一个如意郎君。

标签: 中国古代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东宫三师”指的是何种官职?东宫三师都有何种职责?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宫三师

    我们通常所说的“东宫三师”其实指的并不是一种单独的官职,而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种官职的并称,官属从一品。顾名思义,“东宫三师”都是东宫官职,主要负责教导辅佐太子,其中太子太师主要教文,太子太傅主要教武,而太子太保则负责保护太子安全。太子作为

  • 学士和大学士是什么样的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大学士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学士、大学士是怎样的官职?下面跟大家讲讲翰林院中大学士是一个怎样的官职,下面小编将和大家聊聊。学士之称,西周指在学的贵族子弟。《周礼·春官·乐师)):召诏及彻,人、学者。帅学士而歌彻。”《庄子·盗蹈》:战国、秦、汉时期,指一般的

  • 古代大学士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是官职名称还是荣誉象征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学士

    古代“学士”这一称谓,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指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演变成官名和有学问的人及文人学者的泛称。魏晋以后,学士正式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员称呼。唐代,学士地位有很大提高,甚至可以参预朝政。“大学士”之称谓始于唐代,为官职名称。因很多时候大学

  • 明清时期的大学士是是什么样的 具体官职是几品官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学士

    我们在看一些讲明清朝时期故事的影视剧,经常会听到“大学士”这个词。关于其具体内容和官职等级,或许我们并不清楚,今天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比如和珅,虽然到今天他留给我们的是不好的感觉,是个大贪官,都是负面印象,但是他实际上也曾任大学士。在以往的朝代,大学士其实没啥地位和权势,到明清

  • 太子太保 太子太师 太子少傅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太子太保

    古代所谓的“三公三孤”指的是太师,太傅,太保,以及少师,少傅,少保。这些官历史都极为久远,是仅有的从周朝保留到明清的官职。地位极为尊崇。太师,官名,始于商朝,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古时三公之首,周置﹐为辅弼国君之官。秦废。汉复置。晋代避司马师讳,曾改作太

  • 太子太保出现于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太子太保

    太子太保,别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是东宫官职,均负责教习太子。清朝时太子太保等是从一品官,但是有衔无职,一般作为一种荣誉性的官衔加给重臣近臣。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是东宫官职,均负责教习太子。太子太师教文,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保护其安全。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古代不

  • 明朝出名的太监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

    明朝宦官以用事之久、握权之广着称,明朝的宦官们插手朝政、把持国家政治经济各领域,将阉宦之患发展到叁千年历史之极致。那么明朝有哪些出名的太监呢?明朝出名的太监有刘瑾、魏忠贤、郑和、汪直、王振、冯保等。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历来为人称道,其实郑和也是一名太监。郑和,是道衍和尚菩萨戒的弟子,也是明朝伟大的航海家

  • 清朝时期一个县需要多少衙役?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衙役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衙门的文章,欢迎阅读哦~2004年的杂志《广东档案》里,曾刊载过一份特殊的“工资表”:清朝道光年间的开建县的县衙“俸银”。在这份“工资表”里,作为县衙“大老爷”的知县,每年

  • 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负责什么职务?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谁的权力更大?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骠骑将军

    我们都知道,将军这种称呼,是专门针对武将的,历史上虽然也有一些文臣被封将军称号,那也是因为他们在特殊时期有特殊功业,或者是一种虚职荣耀。最早在周朝,是没有将军这种称号的,真正出现将军的称呼,是从汉朝开始的。汉朝的将军大概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就是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以及卫将军四个

  • 汉朝的车骑将军和骠骑将军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车骑将军

    车骑将军比骠骑将军出现的要早,但是地位要低。在汉朝的官制中,有“三公九卿”三公者“西汉末至东汉初期演变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改为太尉、司徒、司空。”比如曹操就是汉臣,人称“曹司空”,位列三公。后拜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