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印刷术的历史起源介绍

印刷术的历史起源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64 更新时间:2024/1/24 20:22:55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印章和石刻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性的示,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中国的印刷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给人类的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印刷术的特点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是古代印刷术的重大突破。

中国的印刷术,源远流长,传播广远。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随中华文化的诞生萌芽,随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如果从其源头算起,迄今已经历了源头、古代、近代、当代四个历史时期,长达五千余年的发展历程。早期,中国人民为了记载事件、传播经验和知识,创造了早期的文字符号,并寻求记载这些字符的媒介。

由于受当时生产手段的限制,人们只能用自然物体来记载文字符号。例如,把文字刻、写在岩壁、树叶、兽骨、石块、树皮等自然材料上。由于记载文字的材料十分昂贵,因此,只能将重要事件做简要记载。大多数人的经验,只能靠口头进行传播,这严重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毛笔和墨的发明,使得读书人不仅能读书还能书写,不必像刀笔时代那样需要一个刻写匠随时侍候,而且更方便记录自己的思想。春秋以前,中国历史上虽然不乏大政治家、大思想家,但没有一人亲自著书,原因就在这里。

秦朝蒙恬发明用石灰水浸毛而去除毛表面的斥水物质的方法,促使毛笔的制作技术最终定型,毛笔才真正成为书写工具。至此,古人找到了书写流利、省时省力的书写方法,使书写不再是一件苦差事,有闲阶层的人们闲暇之余也会写上几笔,以消磨时间,并且力图写得漂亮,甚至互相比试以搏一笑,这样也就开创了书法艺术的先河。秦朝的李斯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大书法家,正说明了笔墨技术的成熟。

汉字结构复杂,每个人写的字都会不同,有的秀丽美观,有的粗鄙丑陋,促使人们追求书法艺术。提高书法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模仿好的书法作品,但是写字好的人,一般都是书吏之类,其大部分作品一般是政府公文,一般人很难见到。古代盛行石碑刻文,找写字好的人写成底文再由石匠刻出,是人们练习写字的最好模本。石碑笨重,不能带回家中继续模仿。

西汉晚期已出现纸张,但那时的纸张纤维粗糙,着墨性能差,主要是代替布用作包裹、衬垫之物,也有偶尔在包装纸上写字记事的现象,如悬泉(或者是居延)遗址发现写有药名的纸张。造纸技术先是借鉴中国早已成熟的缫丝技术,把纤维物质浸于水捣碎以分散纤维,将碎纤维捞出摊凉而成,纤维粗、纸质厚,书写性能差,未能广泛用作书写材料。东汉和帝时的蔡伦改革造纸法,制出薄而均匀、纤维细密的新型纸,大大提高了纸的书写性能,纸的主要用途才被转向书写。

纸张薄而软,使得书法练习者们想出仿照印章盖印拓印碑文方法,带回家模仿,即拓片方式。纸的发明,使拓印成为可能,使每个书吏都能练就一手好字,也造就了三国及晋代大批书法家的出现。西文字母文字结构简单、字母数量少而且用硬笔书写,可以写得很花哨,但无艺术可言。人们写好几十个字母后,就可以大量写字,没有拓片模仿他人字迹的需求,纸能写字就行了,没有对造纸术的需求,所以西方人没有发明造纸术的社会基础。

科举制度,萌发于南北朝,开始于唐朝,随着科举制度的兴起,传播好的文章的要求又在社会上出现,专业抄书匠们为了大量复制好文章,仿照拓片技术大量复印,后又结合印章阳文反书法,创制雕版印刷术。其出现的年代大约在盛唐至中唐之间,盛行于北宋,最后由布衣毕昇发明泥活字而成熟。

标签: 印刷术

更多文章

  • 雕版印刷的历史发展过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雕版印刷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将书稿的写样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

  • 雕版印刷的弊端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随着印刷品种和数量的急剧增长,每印一种书就要雕刻一回板,耗费的人力物力相当可观。于是,就向人们提出寻求一种更简便、更经济的印刷

  • 活字印刷是谁发明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是早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的中国人民发明的。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对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文化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活字印刷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是一种印刷方法,通过使用可以移动的金属或胶泥字块,来取代传统的抄写,或是无法重复使用的印刷版。活字印

  • 印刷术发明的意义及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光辉篇章,而建立这一伟绩殊勋的莫大光荣属于中华民族。印本的大量生产,使书籍留存的机会增加,减少手写本因有限的收藏而遭受绝灭的可能性。由于印本的广泛传播及读者数量的增加,过去教会对学术的垄断遭到世俗人士的挑战。宗教著作的优先地位也逐渐为人文主义学者的作品所取代产读者们对于

  • 牙门将是什么官职?盘点蜀汉的五位“牙门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牙门将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牙门将是古代官职的一种,起源于古代的一种防御工事“牙门”,负责在牙门里统领士兵指挥作战的将领被称为牙门将。在汉末三国时期,担任牙门将的人通常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勇武,以上阵搏战。牙门将后来演变成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

  • 纪晓岚一生有几个妻妾?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纪晓岚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纪晓岚一生有几个妻妾?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古代的才子文人的名字,至今仍能在老百姓中达到家喻户晓的并不多,那必须是才华无敌曾为一世之雄者,留下不少经典作品的,比如李白、苏东坡等大诗人。清朝有一大才子如今也仍在中国老百姓中间“大红大紫”,但并非因为他有多么厉害

  • 清朝的贝勒权利和地位如何 被封为贝勒的都是什么人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贝勒

    自周朝开始,我国古代便有了所谓的“分封制”,让有功之臣和诸皇子分封到各地,维持一方的稳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是他的弊端也十分明显,就是外封的藩王容易引发叛乱。像春秋战国的形成和晋朝的“八王之乱”都是由于分封所导致的,到了明朝的时候,朱

  • 清朝是如何防止宦官专权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宦官

    在中国历史上阉宦最为严重的当属东汉和唐朝,尤其是唐朝,到了唐朝后期,这些宦官已经可以任意废立最为最高统治者的大唐皇帝,唐朝的亲王看到他们甚至要站在路边行礼,天可汗的子孙竟然沦落到这步田地。明朝的宦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王振、刘瑾、汪直、魏忠贤等等。他们从只能干些粗活的杂役,一步步太高,到了最后,内阁大

  • 哪些城市做过东北的省会?东北曾经被划分多少个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北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东北曾经被划分多少个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提到东北的省会城市,人们就想到了沈阳、哈尔滨、长春。那么,在历史上,东北还有哪些城市做过省会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东北的省会城市。地图编辑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成立。为了强化“国”的概念,将

  • 宋朝的“皇城司”是什么机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皇城司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宋朝的“皇城司”是什么机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每朝每代都有一些特殊的机构部门,比如唐朝的梅花内卫、宋朝的皇城司、明朝的锦衣卫以及后来的东西二厂、清朝的粘杆处等。人们对梅花内卫和锦衣卫、东西二厂、粘杆处无论从电视剧还是电影上都了解甚多,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