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高山流水的意思 高山流水的典故 高山流水说的是谁的故事

高山流水的意思 高山流水的典故 高山流水说的是谁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598 更新时间:2024/1/20 10:13:24

高山流水说的是谁的故事?高山流水是什么意思?一起了解一下高山流水的历史典故吧!

高山流水典故出处:说的是谁的故事?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

《高山流水》,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是什么意思?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后世分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筝曲《高山流水》,与古琴曲无传承关系。

高山流水故事介绍: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旅行者一号"的金唱片,并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人类的"知音"。

当时的楚国有个读书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欢弹琴,从小跟一位名叫连城的先生学琴。伯牙天资聪颖,琴艺大进,但却很难捕捉到乐曲的神韵。一日,老师对伯牙说:"我带你去寻一个仙师点化点化,好吗?伯牙一口答应,高高兴兴地背着琴随老师乘船来到东海蓬莱山,老师让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师去了。

伯牙在这巍峨苍郁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见老师归来,便沿一条山路寻去。绕过一个山头之后,不想却有一幅奇景挂在眼前:真是云中飞瀑,雾中清泉,水花四溅如珍珠,激音回荡如仙乐。伯牙顿感天眼大开,灵感涌起,便席地而坐,抚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后传来老师的声音:"哈哈,哈哈……仙师被你找到了。"

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所说的仙师就是大自然啊。相传《水仙操》和《高山流水》这两首古琴曲都是伯牙当时成就的。从此,他的琴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但却始终没能找到一个知音。后来,伯牙到晋国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国。

因遇大风,只好在汉阳江口停留。待风平之后,一轮仲秋之月便从浮云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头,仰视明月,俯视江面水波,琴兴大发,便抚琴而弹。一曲即终,忽从草丛中跳出一个樵夫来,此人对伯牙的琴艺赞叹不已。

伯牙大惊,便问道:"你会听琴,你能识琴之优劣吗?"樵夫接琴观之,答道:"此琴叫瑶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树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树必高三丈三尺,截为三段,上段声音太清,下段声音太浊,只有中段,清浊相济,轻重相兼。后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择吉日良时,凿成乐器。

最初,此琴有五条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内按宫、商、角、徵、羽。后来,添弦一根,称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称为武弦。因此,这琴又称文武七弦琴。"伯牙听罢,心悦诚服,便又调弦抚琴,时而雄壮、高亢,时而舒畅、流利。樵夫时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

时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礼而问道:"天下贤士,请教高名雅姓?"樵夫还礼,说:"在下姓钟,贱字子期。"伯牙叹曰:"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烛,与子期结为兄弟。并相约来年中秋再在此地相会。

第二年中秋时节,伯牙如期而至,谁料想此时已是与好友阴阳相隔,子期已离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坟前,抚琴而哭,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终,以刀断弦。并仰天而叹:"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说毕,琴击祭台,琴破弦绝。后人感其事,就在汉阳龟山尾部,月湖侧畔筑一琴台,以资纪念。

据记载,伯牙台建于北宋,清代重修,后破败,解放后修复。碑廊门额上有"琴台"二字,相传为北宋书法家手笔。今天,历经风雨的伯牙台已成为汉阳的一个重要风景点,殿堂里金碧辉煌,殿堂前是相传为伯牙抚琴的汉白玉筑成的琴台。当你在稍远处驻足默立的时候,在那湖光山色,浓荫繁花当中,你会看到碑廊门额上的那四个字:高山流水。它成了一个召唤,永远回响在我们的耳边!

标签: 高山流水

更多文章

  • 欲速则不达下一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欲速则不达

    “欲速则不达”出自《论语·子路》,可以说这是一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成语。其意义是告诉人们,有时候不要一昧的追求速度,往往越想尽快达成目标,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离目标越来越远。其实“欲速则不达”后面还有一句,把这两句话放在一起又能得到另外一层

  • 十常侍是哪十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十常侍

    十常侍是东汉末期的一个宦官政治集团,虽然被称为“十常侍”,但是他们其实一共有12个人。这12个人分别是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太监,而且都担任中常侍的职位。汉灵帝大概在十一岁左右就登基为帝了,这12个中常侍就成为

  • 三国有名的下邳在江苏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下邳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有个古邳镇,名气不大,但三国有两个著名人物,在这里一生一死。生在这里的人,他就是孙权。孙权不是吴人吗?没错,但孙权的父亲孙坚曾当过下邳县县丞,公元182年,孙权就出生在下邳。下邳是不是很眼熟?《三国演义》里经常出现的地名。古邳镇,其实就是三国时大名鼎鼎的下邳城。为何叫下邳,不叫上邳

  • 汉朝二十四位皇帝的谥号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谥号

    汉朝二十四帝谥号的意义(根据《汉书》《后汉书》注)西汉:高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此后历代王朝始祖多以“高”为谥惠帝谥法『柔质慈民曰惠』文帝谥法『慈惠爱民曰文』景帝谥法『布义行刚曰景』武帝谥法『威强叡德曰武』昭帝谥法『圣闻

  • 古代三公是什么职位?分别是哪三个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公

    “三公”一般是指古时候各朝代最尊显的三个官职。在秦朝时期,三公是三个最大官职的合称,但到了秦朝以后,三公逐渐成为了虚职,而且地位也在丞相、宰相之下。各朝代对三公职位起的名称也不尽相同,所以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例如在《礼记》中三公是指司马、司徒、司空,而《周礼》是把太师、太傅

  •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指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沉鱼落雁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中国的四大美女究竟谁排第一,本来已有定论,不过那是古代的排法。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蝉再次,杨玉环为末。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闭月

  • 诸葛恪跟诸葛亮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恪

    诸葛恪是三国时代, 大名鼎鼎的蜀国承相诸葛亮的侄儿。对于诸葛亮, 有人有一评价, 比较精确: 善于治国, 不善于带兵;有萧何之能, 而无韩信之才;是一个一流的政治家, 但只是一个二流的军事家。诸葛亮的这个侄儿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谨之子。这家伙小时候绝对是一个天才儿童。据记载,在诸葛恪还是很小

  • 清朝的铁帽子王权力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铁帽子王

    清朝时期的铁帽子王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其实很多人都对这个铁帽子王的官职有多大很好奇,难道职位真的是很铁不可动摇吗?其实并非如此。清朝的宗室在加封晋爵的时候分为亲王、郡王、贝勒等等。通常来说,前面两个算是个王爷了,享受的待遇肯定也是更好一些的。而铁帽子王,他们除了有王爷的身份外,他们的这种爵位还能让自

  • 联邦与邦联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联邦

    联邦与邦联联邦则是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其成员加入联邦后不再享有完全的主权,但保留一些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利。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联邦制国家。邦联是指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国家联盟。现今世界上著名的邦联有独立国家联合体,非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等。联邦与邦联的区别第一、二者的含义不同。联邦也

  • 三国时期东吴十二虎臣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东吴

    东吴十二虎臣,是三国中英勇的人物。东吴十二虎臣中的每个人各具特色,但是性格大多都是英勇威猛。了解东吴十二虎臣中的每个人,能对三国历史更了解,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东吴十二虎臣的世界。1、程普作为东吴资格最老的大将,程普无论是地位、功绩、还是能力,绝对称得上是仅次于“四英将”的东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