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欲速则不达下一句是什么?

欲速则不达下一句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128 更新时间:2024/2/3 9:06:01

“欲速则不达”出自《论语·子路》,可以说这是一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成语。其意义是告诉人们,有时候不要一昧的追求速度,往往越想尽快达成目标,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离目标越来越远。其实“欲速则不达”后面还有一句,把这两句话放在一起又能得到另外一层理解,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精髓所在。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欲速则不达”的完整版究竟是怎样的,来学习下古人为后人留下的智慧吧。

现代人的通病大概是太急了,我们总和时间赛跑,凡事都要快,好像慢一秒就会输掉整个人生。

吃早饭要快,否则上班该迟到了;约会要快,好赶回去加班;旅游也要快,走马观花似的看景点,拍照打卡……

对“快”的追求,正在让我们错失许多美好事物,当我们正在为生活忙于奔波时,生活已渐渐离我们而去。

正如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做事不能只盲目追求速度,不可急功近利,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成功的首要条件就是积累,以少为多,以慢为快。

欲速则不达,安驶万年船

“欲速则不达”出自《论语》,是孔子对子夏说的一句话。

子夏曾是一位地方官员,他对自己的工作和未来感到迷茫,便去拜访孔子,希望能得到帮助。孔子听了他的问题后,同他说:既然选择从政这条路,就应该有点耐心,要懂得高瞻远瞩、稳步求进,不能急功近利,不然最后只能欲速不达,甚至前面所有的努力都前功尽弃。

子夏听完孔子的教导后,恍然大悟,之后做事勤勤恳恳,再也不着急了。

那些追求“快”的人,大都没有长远的稳定计划,想要完成目标也很难,要想行得万年船,就要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无欲速,应时而动

遇事速成,容易出错。

明代赵豫担任松江府太守,每次有人前来诉讼,他了解事情后,如果觉得并不紧急,就让他们明天再来。

久而久之,老百姓都笑话他,民间更是流传着“松江太守明日来”的谚语。其实他们不知道,那些前来诉讼的人,很可能只是因为一时气愤,过了一晚也许就消气了,后悔了。“明日来”这话,为的是给别人、也给自己留下一点思考的空间,在没有充分了解情况时,不贸然妄动。既能救人之错,还能避免自己忙里出错,错判案子。慎始慎终,则无败事。

欲速则不达,世间事没有忙里不出错的,只有静下心来,仔细筹划,才能应时而动。

深谋远虑,好事必多磨

历史上有很多急于求成的人,也有深谋远虑、以慢制胜的人。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没有因为自己满腔抱负选择早早登上政治舞台;而一心谋求大业的刘备,虽然时间很宝贵,但也未在第一次拜见诸葛亮受阻时选择放弃。

刘备和诸葛亮,他们深知欲速则不达,三顾茅庐,不仅考验刘备的耐心,也彰显诸葛亮的远见,他们彼此都知道一个没有耐心、不重视人才的人,是不会走得远,更不会建立蜀汉朝。

慢下来,是一种智慧,以静制动,方为智者。

事事飞速发展的现在,每个人都行色匆匆,常忘记了出发的理由。

那些走得太快的人,就成了“欲速则不达”的下一句“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最终一事无成。不如,我们试着从当下开始,慢下来。

慢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驻足,是凡事包容,是不挣扎,不狰狞,不恐慌。稳而思进、慢而有为,才是生活的正确方式。唯有慢下来,才能心神宁定,厚积薄发,收获成功。

欲速则不达,骤进祗取亡,

智者似儒风,习习不可急。

标签: 欲速则不达

更多文章

  • 十常侍是哪十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十常侍

    十常侍是东汉末期的一个宦官政治集团,虽然被称为“十常侍”,但是他们其实一共有12个人。这12个人分别是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太监,而且都担任中常侍的职位。汉灵帝大概在十一岁左右就登基为帝了,这12个中常侍就成为

  • 三国有名的下邳在江苏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下邳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有个古邳镇,名气不大,但三国有两个著名人物,在这里一生一死。生在这里的人,他就是孙权。孙权不是吴人吗?没错,但孙权的父亲孙坚曾当过下邳县县丞,公元182年,孙权就出生在下邳。下邳是不是很眼熟?《三国演义》里经常出现的地名。古邳镇,其实就是三国时大名鼎鼎的下邳城。为何叫下邳,不叫上邳

  • 汉朝二十四位皇帝的谥号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谥号

    汉朝二十四帝谥号的意义(根据《汉书》《后汉书》注)西汉:高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此后历代王朝始祖多以“高”为谥惠帝谥法『柔质慈民曰惠』文帝谥法『慈惠爱民曰文』景帝谥法『布义行刚曰景』武帝谥法『威强叡德曰武』昭帝谥法『圣闻

  • 古代三公是什么职位?分别是哪三个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公

    “三公”一般是指古时候各朝代最尊显的三个官职。在秦朝时期,三公是三个最大官职的合称,但到了秦朝以后,三公逐渐成为了虚职,而且地位也在丞相、宰相之下。各朝代对三公职位起的名称也不尽相同,所以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例如在《礼记》中三公是指司马、司徒、司空,而《周礼》是把太师、太傅

  •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指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沉鱼落雁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中国的四大美女究竟谁排第一,本来已有定论,不过那是古代的排法。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蝉再次,杨玉环为末。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闭月

  • 诸葛恪跟诸葛亮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恪

    诸葛恪是三国时代, 大名鼎鼎的蜀国承相诸葛亮的侄儿。对于诸葛亮, 有人有一评价, 比较精确: 善于治国, 不善于带兵;有萧何之能, 而无韩信之才;是一个一流的政治家, 但只是一个二流的军事家。诸葛亮的这个侄儿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谨之子。这家伙小时候绝对是一个天才儿童。据记载,在诸葛恪还是很小

  • 清朝的铁帽子王权力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铁帽子王

    清朝时期的铁帽子王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其实很多人都对这个铁帽子王的官职有多大很好奇,难道职位真的是很铁不可动摇吗?其实并非如此。清朝的宗室在加封晋爵的时候分为亲王、郡王、贝勒等等。通常来说,前面两个算是个王爷了,享受的待遇肯定也是更好一些的。而铁帽子王,他们除了有王爷的身份外,他们的这种爵位还能让自

  • 联邦与邦联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联邦

    联邦与邦联联邦则是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其成员加入联邦后不再享有完全的主权,但保留一些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利。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联邦制国家。邦联是指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国家联盟。现今世界上著名的邦联有独立国家联合体,非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等。联邦与邦联的区别第一、二者的含义不同。联邦也

  • 三国时期东吴十二虎臣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东吴

    东吴十二虎臣,是三国中英勇的人物。东吴十二虎臣中的每个人各具特色,但是性格大多都是英勇威猛。了解东吴十二虎臣中的每个人,能对三国历史更了解,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东吴十二虎臣的世界。1、程普作为东吴资格最老的大将,程普无论是地位、功绩、还是能力,绝对称得上是仅次于“四英将”的东吴

  • 唐朝作家郑虔的作品介绍 郑虔墓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郑虔

    郑虔曾任广文馆博士,故而时人称其“郑广文”,深得唐玄宗赏识。郑虔虽然仕途不畅,但其文学成就备受肯定,世人赞其“名亚于王维”。郑虔作品郑虔的作品著作:佚题著作,八十多卷,被人诬告私修国史,郑虔遂焚之。按《封氏闻见录》的叙述看,似为《会粹》之初编。《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