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陈友谅的儿子是谁?陈友谅的儿子是怎么死的?

陈友谅的儿子是谁?陈友谅的儿子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603 更新时间:2023/12/22 10:16:38

元朝末年元朝政府统治无道,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纷纷揭竿而起,反抗元朝的黑暗统治。

陈友谅便是当时比较大的起义军的首领,后来建立陈汉政权,与朱元璋的明争锋。虽然最后朱元璋胜利了,但陈友谅也不是让人小看之辈。

我们都知道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中中箭身死了,那么陈友谅输给朱元璋之后,他的儿子怎样结局,大家知道吗?

陈友谅一共有两个儿子,太子陈善儿以及小儿子陈理。本为大家讲的,便是小儿子陈理的结局。

鄱阳湖大战陈友谅身死,太子陈善儿被明君擒获。当时陈汉政权的张定边趁夜带着陈理和陈友谅的尸体逃回了武昌,随后拥立陈理为帝。

事情发生的时候,陈理只有12岁,尚还年幼。这也就意味着,虽然陈理登基称帝了,但实际上掌握权力的还是陈汉政权的一干老臣,张定边便在其中。

不过不管谁掌权,在陈友谅身死之时,陈汉政权的结局已经注定。陈友谅败给了朱元璋,也就意味着上天选择了朱元璋为天下共主,陈汉政权很难逆倒局势。

公元1634年,朱元璋率军情真武昌,陈汉政权的军队一败再败。当明君包围武昌之时,陈理最终选择而来出城投降。

朱元璋也没有多难为陈理,对众人说陈理还年幼,不会将其治罪。后来他将陈理带回南京,封为归德侯。

据说陈理到了南京之后,时有犯禁之语。朱元璋认为他年级还小,容易受人蛊惑,如果继续留在京城,恐怕会酿成大祸。

于是陈理于1372年,被遣送到高丽,让高丽好生照顾。说是遣送到高丽让高丽王代为照顾,但这实际上与发配边疆没什么不同,只是换了个说法而已。

高丽是朝鲜半岛古代国家之一,领土就包括有今天的韩国。韩国此国在国际上名声不好,特别是在各种赛场上,常常出黑手陷害别国运动员,毫无运动精神。

而韩国在中国人心中的印象尤其差,自大脸皮厚,目光短浅,历史文化不悠久,野心却不小。

陈理到了高丽之后,生活十分艰辛,高丽王说是照顾,也只是赏赐了九匹苎布而已。这布匹并不稀奇,在中国就是农村人经常编织使用的布料。

到了朝之时,陈理才得李朝太宗李芳远才赏赐给他一点田地。这里的田地,应当是需要陈理亲自耕种的。

过了两年,李芳远才给陈理送去一名婢女,外加一点米豆。此后再有嘉赏,也多是米、酒这些生活品。

陈理于永乐六年病逝,李朝礼部赠米豆五十石、纸百卷、赐棺椁。这就是陈友谅后代陈理的结局,虽然保住性命,但是富贵却是不用想的了。

标签: 陈友谅

更多文章

  • 清朝300年27位皇后列表盘点 钮祜禄氏姓氏出了6人堪称之最!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后

    清朝皇后自皇太极建立清朝到末代皇帝溥仪,经历了两百多年历史,一共出了27位皇后,其中10位皇后是追封的。清朝最初通过满蒙联姻来巩固、发展权势,所以皇太极、顺治两朝的皇后都是蒙古人;康熙朝后,满蒙联姻不那么重要了,所以之后的皇后都是满人。当然,依旧不变的选皇后规则是讲究出身。孝昭仁皇后在这27位皇后中

  • 男女授受不亲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男女授受不亲

    据《孟子·离娄上》载:“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授,给予;受,接受。“男女授受不亲”,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是儒家礼教之一。但孟子并不拘泥于此,而是对其采取灵活的态度。有个叫淳于

  • 道生万物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道生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首句,是对宇宙起源的一种探索和认识。在老子看来,“道”实质上是“无”,“一”是代表由精神性的“道

  • 无为而治是什么意思_什么是无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无为而治

    “无为”是老子提出的政治思想,是相对于政治上的“有为”而言的。老子指出,“有为”政治带来的祸害十分严重。他说道,“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也就是说,防禁越多

  • 关于道家的经书有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道家

    《道德经》《南华经》《冲虚经》是道家的三经。其中,《道德经》为大经,《南华经》与《冲虚经》为小经,后来修道的人,把这三经列为做功夫的必读之书。《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撰写。它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分《道经》《德经》两篇。《南华

  • 道家学派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道家

    道家学派,是在老子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学派。因为它推崇老子提出的道,主张一切行为都遵循于道,所以人们称其为道家。不过,用“道”一词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是从汉初开始的。道家也被称为德家。汉代淮南王因谋反而自杀,使用的理论是黄老之学,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

  •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_中庸之道的含义_中庸之道的内涵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有道是“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庸”之“中”,表征为一个恰切的“度”,是在面对复杂对象时精确把握事情的“分寸”。“中”强调的度

  • 慎独是什么_慎独怎么来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慎独

    “慎独”是儒家创造出来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的“道”是“慎独&

  • 四书五经指什么_四书五经是哪几部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也是明朝后的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的合称。《大学》和《中庸》原来是《礼记》中的两篇。南宋大儒朱熹对《论语》进行了注

  • 儒家“十三经”是指哪十三经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儒家

    “十三经”是指到南宋逐渐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指的是《周易》《周礼》《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毂(谷)梁传》《孝经》《诗经》《仪礼》《礼记》《尔雅》《尚书》《论语》《孟子》。十三经的形成过程为:汉朝立《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左传》于学官,为五经;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