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说到饮食文化,那么中国的餐具是如何变迁发展的

说到饮食文化,那么中国的餐具是如何变迁发展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828 更新时间:2023/12/12 5:48:32

说到饮食化,不能不提餐具,那么中国的餐具是如变迁发展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餐具”的出现

《人类简史》中,人类最开始的时候虽然发明了火,让我们占据了一个巅峰位置,但是早期的智人祖先们并不懂得如何把食物保存起来。

不过,因为后来盐糖的出现,使得保存食物的时间更长,而且还可以改进口感,因此当这两样东西登场的时候,我们的饮食文化迎来了巨大改革。既然食物可以保存了,各种各样存储食物的器皿就开始出现了。

同样的,人类还在保存食物和改进火的利用技术之上齐头并进,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用餐具器皿盛放熟食,甚至用餐具煮熟食物的做法。一般来说这时候才是真正的器皿的登场,早期原始人用的各种陶器就是这样。

二、器皿的变化历史

按照载早期的器皿文化,主要以陶器为主,因为那时候我们所有的衣食住行都围绕着泥土而来。

一般来说,那个时候的陶器制作比较粗糙,但也颇具艺术和实用性,古人就是靠着这些陶器,才能够拥有更加美味和长久的食物。但是陶器毕竟过于粗糙,而且对于食物的保存水平也不是特别好,所以很快我们迎来了青铜器时代。

一般意义上来说,我们所说的钟鸣鼎食就是在这一时期登场,那时候贵族不仅用青铜器制造出了最早的火锅原型,而且大家还利用各种各样的青铜器饮酒作乐,保存热食。

后来到了秦汉时期,这一现象又发生了巨大的改革,器皿由原先的青铜转变成了竹子和玉器。特别是现在出土的各种汉朝的餐饮用具,大部分都是以竹和漆器还有玉器为主。

从唐朝开始,我们的餐饮器具逐渐的转变成了另一种形式,而这也是后来西方人对于中国人的普遍印象,那就是瓷器。当年瓷器之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艺术水平,天下无双,民间使用也是大部分普及的地步。一直到现在我们所用的锅碗瓢盆有不少还是瓷器。

总的来说,当年餐饮用具的演变,真的背后承载了不少的历史,因为它既反映了我们对于文化与审美的追求的改变,同时也不断的告诉我们一个真相,中国人的冶炼技术越来越好,我们古代科技也在不断前进。

三、重视饮食背后的真相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觉得很奇怪,我们这么多高科技和高审美艺术,为什么都体现在了饮食之上呢?为什么中国人这么讲究这个呢?

中国人在小农经济的影响下,个个都喜欢安于本分,只想好好的生活与一家人过完一生。所以当年的那些古代人,一辈子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吃饭,因此才有了民以食为天,根本就不会把各种高文化去塑造在战争或者其他上面。

至于说祖宗方面,中国人也是把他紧紧的和饮食文化结合,因为我们祭祀祖先的时候,会把饮食做到一个最高潮,从祭祀祖先的牺牲,再到后来太庙里面的某些供奉,我们的饮食始终和信仰还有生存结合。就算是我们现在去挂清明的时候,也需要带一两块肉和鱼,以此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

而且我们中国人还有一种讲究,正如王树增老师所说,中国人认为所有在祖先面前祭拜过的食物拥有了神圣属性,并且还可以满足我们某些愿望,因此大家的饮食居然如此巧妙的与信仰挂钩。

正是因为有这些原因的存在,所以中国人的各种文学赞颂与艺术讲究,还有科技发展,都运用到了饮食文化方面。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进行考古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些饮食器具的出土,来进一步勾勒整个封建时代的整体面貌。所以说,饮食文化的变迁与我们中国历史还真的有很大的联系。

其实,我们看完古人的这些饮食餐饮器具的演变,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出,中国人把饮食文化当成了一种生存文化,当成了一种境界文化。我们古人的饮食讲究天人合一,讲究信仰,讲究文化传承。所以那时候人的饮食具有高雅特质,而且有格调。

标签: 中国餐具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清朝常以天国上朝自居,汤若望为何却能混得风声水起?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汤若望,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者一般都非常自傲,特别是清朝常以天国上朝自居,对外国人不屑一顾,甚至称之为蛮夷,但是却有一个例外,他不仅在清朝混的风声水起,得到顺治帝的敬佩,死后康熙帝更是为其亲自撰写祭文,他就是汤若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汤若望生于德国的莱茵州科隆城的一个古老贵族之家

  • 如果曹操死在华容道,对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有何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华容道,文史百科

    无论是关羽、曹操还是诸葛亮,他们都是三国时期顶级的人物,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三国志中都是如此。不可否认的是,关羽重义气,曹操为一统天下而努力,其次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值得一提的是,在后人的眼中,关羽已经成为了“关公”,后人的祭祀。从这一点来说,关羽的义气受到了人们的认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 唐朝人是怎么踏青的?唐朝人踏青有什么活动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人是怎么踏青的?唐朝人踏青有什么活动吗?隋朝时期,踏青是一项十分普及的民俗活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尤其是每当春暖花开的时节,士女游春活动最盛。隋朝时,著名画家展子虔绘《游春图》,对明媚的春光及人们成群结队游春的情景有形象的描绘。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

  • 一个大奸臣就可以毁掉一个国家,隋朝时期的大奸臣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隋朝的宇文化及,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大奸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古代,每个朝代的兴衰,每一个朝代的衰败,它不仅是皇帝,一个人的问题,而且还可能跟他身边的大臣有关系,如果朝廷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大奸臣,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保了,一个大奸臣可能会毁掉一个国家,这真的是一个事实。今天就让

  • 说到三国中的谋士,为何会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传言?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郭嘉,文史百科

    说到三国里面的郭嘉,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毕竟他在三国历史上,可是一名非常厉害的军事,不然也不会有传言“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可以看出就连诸葛亮都非常忌惮他的存在。那么郭嘉在历史上真的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吗?他是个怎样的人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历史上郭嘉真的厉害吗郭嘉年

  • 宋仁宗可是有着三个儿子,赵曙为何却进宫成了备胎皇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因宋仁宗赵祯早年无子,于是在景祐二年(1035年),幼年的赵曙被宋仁宗接入皇宫,赐名为赵宗实,交给曹皇后(后来的曹太后)抚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朝的赵氏皇族从宋仁宗的父亲宋真宗就开启了子嗣艰难的“魔咒”。宋真宗五个儿子皆早夭,赵宗实的父亲赵允让也有过进宫做“备胎”的经历

  • 西周为什么实行同姓不婚?西周同姓不婚的理由揭秘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西周为什么实行同姓不婚?同姓不婚,始于中国西周初期,是中国传统的婚姻禁忌。指同一姓氏的男女不得通婚。先秦至两汉的伦理和法律都反对同姓通婚,下面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春秋时,人们对同姓婚配会造成后代畸型及不育已有进一步认识,但同姓婚配仍在贵族中时有发生。秦汉以后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

  • 如果谢道韫当时不嫁给王凝之,她的生活是否会过得很幸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这句话都堪称真理,一点毛病都没有。没有哪个女人不想嫁给值得托付终身的男子,奈何人心难测,尤其古代的女子,几乎不可能自由恋爱,婚姻大事全由父母做主,即使嫁给渣男也得任命,想要离婚难如登天,还会遭到别人的嘲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尽管

  • 大屋脊吻是徽派建筑格式之一,其来历有哪些有趣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大屋脊吻是徽派建筑格式。指徽派大型屋脊脊吻装饰件。徽州古建的祠堂、庙宇、府宅等大型建筑,沿袭《营造法式》官式作法,采用大屋顶脊吻,有正吻、蹲脊兽、垂脊吻、角戗、套兽等。造型与官式作法有所区别,属徽派特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屋脊吻来历附会了许多有趣的传说。如正吻:指正脊两

  • 武则天为了到达当上皇帝的目的,她如何扩展在朝中影响力?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武则天作为唐太宗的妃子,没有得到太宗的太多宠爱,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提高。不外她凭仗本身的姿色,在太宗病重时代却与李治树立了感情。后太宗驾崩,李治继位,将武则天立为昭仪。后武则天为了上位,亲手将本身的女儿杀死,移祸王皇后,也是废王立武变乱的导火索。而这个女婴就是武氏杀死的第一个李唐皇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