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一问三不知指哪三不知

一问三不知指哪三不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897 更新时间:2024/2/28 6:19:58

说到"一问三不知"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就是提一个问题,你却不知道回答了,意思就是说你没有把该学习的东西学好这样的,但是小编想问的是,为啥要用一问三不知来形容呢?为什么是三不知呢?这个小编就觉得有点意思意思了啊,那么这个“三不知”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

一问三不知,现指怎么问都说不知道。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另外,一问三不知也有装糊涂,假装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但“一问三不知”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没说一问四不知呢?这“三不知”指的是哪三件不知道的事呢?它本来是出自《左传》,据记载,晋国的荀瑶率领军队攻打郑国时,荀子认为,不可轻举妄动,他说道:“君子之谋也,始衷(即'中字,三代'衷字有“中心”一解)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这段记载在古书中首先提出了“三不知”的说法。荀文子说话的大意是,仁人君子的进攻谋略,是开始、中间和最后终结(即“始衷终”)都弄得了如指掌明白清楚才进攻。现在我们这三部分都不知道,不是很难吗?所以,从这段话可以理解,“三不知”指的是开始、中间、结局都全然不知。 明朝人姚福在《清溪暇笔》一书中的说法也印证道:“俗谓忙遽曰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其言盖本《左传》。”

“一问三不知”是指事情从始对终三阶段全不知晓,囊括了世间万事的来龙去脉,加则累赘减又不足。刚刚好呢!说的是公元前468年,晋国的大夫苟瑶率大军讨伐郑国。郑国在春秋初年是个强国,后来日渐衰弱,成为一个弱小的诸侯国。郑国君抵挡不住晋军的进攻,于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齐国去求救。 齐因的君主平公不能容忍晋国吞并郑因而更加强大,构成对齐国的威胁,就派大夫陈成子率军前去救援。陈成子率军到达淄水河岸的时候,天下大雨,士卒们不愿意冒雨过河。

郑国的子思说:“晋国的兵马就在敝国都城的屋子底下,所以前来告急,敝国的君臣,正焦急地盼望齐军早日到达。如果再不行进,恐怕要来不及了。”陈成子披着雨篷,拄着兵戈,焦急地站在山坡上指挥齐军过河。战马见了的舀滔的河水吓得嘶叫,他使用鞭子狠抽,硬逼它们过河,经过一番努力,齐军安全地渡过了淄水,准备与晋军交战。 晋军统帅苟瑶见齐军军容严整,心里有点害伯,便对左右的部将说:”我占卜过攻打郑国,却没有占卜过和齐国作战。他们的军队排列得非整齐,我们恐怕打不过他们。”部将们也赞成他的看法,主张撤兵。

苟瑶一边下令撤军,一边派一位使者去齐军营地拜见陈成子。使者说:“我们的统帅让我向您解释:这次晋国出兵,其实是为了替您报仇。

您陈大夫这一族,是从陈国分文出来的。陈国虽然是被楚国灭掠的,但却是郑国的罪过。所以,敝君派我来调查陈国被灭的原因,同时间问您是否在为陈国忧愁。”陈成子听了使者的活,知道这是苟瑶编造出来的说言,十分生气他说:“欺压别人的人绝没有好下场:像苟瑶这样的人难道能够长久吗?”齐国的使者走后,有个名叫苟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陈成子听了严肃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

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方才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回国以后,我要把你的话报告国君。”

苟寅自知失言,后悔地说:“今天我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得不到信任而要逃亡在外了,君子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怎能不碰壁呢?”几天后晋军撤兵,陈成子也率军回国。 其实放现在,当面临一件特别着急的事情时,要是当事人还一问三不知真的让人很抓狂。

标签: 一问三不知

更多文章

  • 世界上第一座交通信号灯是谁发明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信号灯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这句话是深入每一个人心中的一句话,这只遵守基本交通规则的口诀,以至于让我们每个人当经过信号灯时就会条件反射的按照红绿灯的提示行走。在现代生活中,各种车辆川流不息,然而车辆虽多,却能秩序井然,这中间除了交通警察外,就全靠交通信号灯来发挥作用了。

  • 孔子的妻子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孔子

    孔圣人孔子,一般来说,我们关注的地方都在于孔子的思想,他的作为、言论、事迹等等方面,毕竟我们的民族两千多年来就是生活在儒家思想中,对于这个儒家的创始人,自然是非常关注了。不过,今天要为大家讲的,不是孔子的思想,而是他的家庭,他的妻子。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孔子的妻子到底是说,为什么能成为这样一个伟大之

  •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 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和通车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有多久了?南京长江大桥好玩吗?本文来介绍下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简介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建

  • 紫禁城十大不为人知的地方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紫禁城

    紫禁城是明清时期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这硕大的紫禁城内,有十个不为人知的细节。一、段虹桥上的捂裆狮这个狮子实在比较出名!因为它造型奇特,竟然抓着头挠着腮,呲牙咧嘴显得表情痛苦,而最突出的是它有一只手还抓着自己的裆部。是不是感到很怪异呢?这完全和故宫的整体风格不搭,“嘻哈

  • 少林七十二绝技武学盘点 为什么少林七十二绝技难以学会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七十二绝技

    少林,在武侠小说中一直都是一个大门派,也是武学的发源地,少林有七十二绝技,但是能学到其中一绝两绝已经非常厉害了,为什么少林寺七十二绝技始终无人学会。写江湖的武侠小说,总是让人不自觉去对比角色的武功高低。在金庸先生的笔下,比如说独孤求败、阿青等等这样的绝世高人,那都是每一个时代无人能争议的天下第一。

  • 古人为何将13岁妙龄称为豆蔻年华 豆蔻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豆蔻

    我们常常将少女美好的青春时光称为“豆蔻年华”,其实在古代,豆蔻是有专指的年龄,十三四岁的女孩子正是花一样的年纪。古人从不吝啬把世间最好的事物都用来赞美这个年纪的女孩子们,那最后,为什么偏偏豆蔻胜出了呢?看过豆蔻照片,你便会明白了。“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 古代刀的佩戴方法有哪些 刀插在束衣的腰带上最简单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

    刀的佩带方法不如剑那样丰富多彩,但是作为经常要用的工具和防身武器,不随身携带是不合理的,所以根据推测只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可供参考,即把刀插在束衣的腰带上。《岭外代答》卷六“蛮刀”条上说:“猺刀黎刀,带之于腰,峒刀蛮刀,佩之于肩。”说明古代的少数民族早

  • 古代十大禁书盘点 尺度太大的春色小说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禁书

    极其香艳的内容不仅在现代是被禁止的,在古代也是一样被禁的。古代也有很多尺度较大的春色小说,内容因为太过不堪而被禁止。下面探秘志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中国古代十大禁书1、国色天香这是由吴敬新所写,在明万历年间禁,里面描写了各种偷香窃玉的场景,宣泄性极强。经常以一男多女聊床作乐为小说

  • 姜子牙的妻子是谁?史上姜子牙痴迷的三个女人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姜子牙

    《封神演义》里的姜太公师从元始天尊修道40年,72岁下山,受结拜兄弟宋异人做媒,他的老婆姓马,称为马氏,68岁,后来此妇势利,对姜子牙不满而自愿提出离婚。子牙同意,后未再娶。待子牙功成名就,马氏十分后悔,上吊自尽,子牙多少念旧情,封她做了扫帚星。姜子牙的妻子是谁?现实中,姜子牙可不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渔

  • 清朝皇帝打赏的金瓜子是干嘛的?金瓜子价值多少呢?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金瓜子

    说到清朝皇帝打赏的金瓜子这个玩意,其实还是有很多人还是十分的了解的,毕竟这个东西和金是挂钩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我并不知道这个金瓜子到底是什么啊,那么下面就跟谁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这个金瓜子到底是什么吧!清宫剧中,很多人都会得到一些珍贵的赏赐,当太监们说出皇帝赏赐了金瓜子时,无论是谁都会喜笑颜开,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