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的学生有哪些分类?门生、监生、荫生、贡生有什么区别?

古代的学生有哪些分类?门生、监生、荫生、贡生有什么区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757 更新时间:2023/12/9 21:15:56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的学生有哪些分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些爱读书学习的人被称为书生,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生”一词又逐渐地演变出了不少新名词,比如有门生、荫生、监生、贡生等,这些各类生都是些什么生呢?

门生

“门生”大概由“门人”一词演化而来,春秋时期,孔子首开私塾讲学,他的三千弟子都自称是孔子门人。到秦汉时期,一些权贵家族或儒学大师对其弟子都称为门生,比如东汉末年的袁绍就是“门生故吏遍天下”。

汉代选拔官员的制度是举孝廉,士人通过当地的官员举荐进入仕途,举荐的州郡官员被称为“举主”,而被举荐的贤士便成为举主的“门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生”一度变质成依附于士族豪强的一类人,他们大多都有一定的才华,追求功名利禄,成为权贵家族的臣属、门客,甚至是奴仆。

唐宋时期,由于举行了科举制度,那些考中举人或进士的书生,往往又成为主考官的“门生”,这与汉代的举孝廉很相似,不同的是士人是通过考试的方式和主考官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师生关系。

由于唐末出现的主考官结党营私,培养拉拢自己的势力,对皇帝的集权统治形成了威胁。宋太祖赵匡胤鉴于此,决定把原来两级考试的制度上再增加第三个考试,即殿试。

殿试中,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并定出名次,这样,皇帝就成了主考官,那些新科进士又都成了皇帝的学生,也就是“天子门生”。

监生

古代有一座所有学子梦寐以求进入的最高学府,那就是国子监。它最早产生于西晋,公元278年,晋武帝设立了国子学,并设博士和国子祭酒。到了隋文帝时期,将国子学改名为国子寺,隋炀帝又正式改名为国子监。在国子监里读书的学生们就叫做“监生”。

宋代时期的国子监是只有少数人才能进入的,当时规定,只有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才有资格进入国子监学习,而普通的庶民根本无法进入。

明清两朝放宽了限制,明代的监生一般有这四类:会试不第的举人,有机会进入国子监深造,称为“举监”;以贡生身份入监者称为“贡监”;有功官员子弟被朝廷特批入监者称为“荫监”;捐钱的叫做“例监”。

清代监生主要也分为四类:恩监、荫监、优监、例监。其中不同于明代的“恩监”指的是因皇家有喜事特开恩招来的,优监和贡监类似。

监生不同于一般的生员,他们照样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即使科举不中者,仍有机会做官,前途相对有保障。因此,学子能成为监生,也是一件相当轰动的大事。

只是在乾隆之后,国子监逐渐沦为卖官机构,监生也基本成了花钱买官的代名词,这些监生只是在国子监挂名,并不真正去读书,因此,晚清时期的监生出身的官员是被人瞧不起的。

荫生

明清时期,出现了一种凭借上代余荫而取得监生资格的人被称为荫生。这类的荫生也算得上是皇家对官员子弟的一种仕途直通车政策,并且,历朝历代基本都有这种政策,只不过在明清两朝叫做“荫生”。

荫生又根据情况分为几种:明代按其先代的品行而入监者称为官生,不按先代官员品而因皇帝特恩入监者称为恩生;清代因皇家喜事开恩而得以入监者称为恩荫;由于先代因公殉职而入监者称为难荫。

贡生

从字面上的意思就可以看出来,“贡生”就是州府贡献给皇帝的优秀学生,这些在各府、州、县成绩优秀的秀才有机会到最高学府国子监进行学习,这些学生被人称为“贡生”。

明代的贡生主要有四种:由州、府每年选派的一批成绩优秀的学生到国子监学习的被称为“岁贡”;由州、府每三年或五年选拔一名的叫做“选贡”;因朝堂喜事而开恩被选入国子监的叫做“恩贡”;花钱买来的叫做“纳贡”。

清代贡生有六种,除了明代的四种外,还有一种叫“拔贡”,指的是从各省科试的一、二等生员中选拔;“副贡”指的是从乡试落榜生中的优秀者选拔,相当于一个举人帮的副榜。

贡生相比一般秀才的好处在于其既可以像普通秀才一样参加科举,即使不中,最后也有官做,但一般不大,常为知县、县丞、教谕等官职,比如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屡试不中,最后凭借贡生的身份做了个“儒学训导”的小官,专门负责督导县学的校风。

标签: 门生

更多文章

  • 什么样的人是伪君子?伪君子和儒家思想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伪君子

    伪君子和儒家思想有什么关系?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代表性传统文化之一,被冠上“虚伪”二字,大抵在于有私心之人对儒家思想之僵化运用,让大多数不明所以的人对儒家思想之践行逐步流于形式,而不知其真意。同时,儒家思想里面攘括了许多伦理道德知识,以及一些

  • 汉语哪里的方言最古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方言

    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现今哪里的方言最古老?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前不久网上流传这样一则新闻:部分专家担心再过百余年后,随着时代的变化,后世的人看不懂核辐射符号的含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该怎么办?这则新闻引起了很多网友的争议。其中有的网友就提到关于古汉语的变迁问题。古汉语变迁史如同汉服在不同时代

  • 刺配有哪些分类?刺配的刑罚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刺配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刑罚刺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刺配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具体内容为在犯人脸上刺字,然后发配到边远地方。刺配最早出现于唐末五代时期,到了宋朝刺配之风盛行,而且手段变的更加残忍。宋朝的刺配罪分为好几个等级,根据犯事的轻重来决定到底处以怎样的刑罚,最重的可能会终身服

  • “自梳女”是什么样的人群?为什么会产生“自梳女”这种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自梳女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自梳女”的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自梳女其实小编是第一次听说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呢?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经过一研究就会发现这个自梳女其实真的好可怜的啊,但是也从另外一方面看出来了,女性也有自己的尊严,也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

  • “云台二十八将”中最厉害的武将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云台二十八将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云台二十八将”中最厉害的武将是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虽然放在各色野史里,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开国团队,存在感十分低调。但哪怕放在中国军事史上,这个团队也堪称名将荟萃。东汉第二任皇帝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更选出其中最杰出的二十八位武将,将其画像供入洛阳南宫

  • 唐玄宗的原配妻子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唐玄宗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王皇后究竟是因何被废?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今天要说的是唐玄宗的原配妻子,王皇后。王皇后的命不太好,成为唐朝的第二任废后。巧的是,唐朝第一任废后是唐玄宗爷爷唐高宗的第一任妻子,也姓王。大唐初年是不是和姓王的原配过不去呢?这个王皇后的名字具体不详,有人说她叫王有容,有人说她叫王菱。这

  • 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司马是什么官职?司马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的官员?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

    司马,与汉朝的顶级官职“大司马”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司马,是一种佐官,位在长史之后,在各级官府中都有,品级地位也与其所在官府挂钩,相差很大。当年灭秦后,项羽封十八路诸侯王,其中有三个秦朝降将就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这三员秦将都是巨鹿之战与项羽交手的,章邯是主帅,司

  • 古代官员手中都拿着一块木板具体作用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

    官员上朝手里拿的木板学名叫做笏板,有时候人们也会根据它的材质、用途等把它称为玉板或者朝板。为什么流传千年的上朝工具笏板在清朝被抛弃了呢?这块板子有什么用处呢?下面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根据相关历史记载这个笏板在几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已经在使用了,在一开始的时候,笏板并不是官员特殊使用的,

  • 历史上有哪些信奉佛教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佛教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武则天要大力推广佛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铲除异己、把持朝政多年之后,就开始着手为登基做准备了。但她还要做一件事,为登基称帝寻找一套理论体系做支撑。因为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女人做皇帝的先例。别说做皇帝了,女人当官的都很少见。而

  • 二十四孝都有哪些典故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二十四孝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作品名称 二十四孝创作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