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什么样的人是伪君子?伪君子和儒家思想有什么关系?

什么样的人是伪君子?伪君子和儒家思想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808 更新时间:2024/1/23 19:19:50

伪君子儒家思想有什么关系?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

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代表性传统化之一,被冠上“虚伪”二字,大抵在于有私心之人对儒家思想之僵化运用,让大多数不明所以的人对儒家思想之践行逐步流于形式,而不知其真意。

同时,儒家思想里面攘括了许多伦理道德知识,以及一些礼仪规范,这些知识和规范,有其在行为上的表现形式。儒家思想所追求的,是身心合一那般谦谦有礼的君子风范。但是谦谦有礼之行为可以“装”,“君子”也能成为虚名,君子之名是否名副其实,许多时候,就只有自己知道了。要说儒家虚伪?不,不是儒家虚伪,是沽名钓誉之辈虚伪罢了。

1、为儒家思想总是被人诟病

儒家文化容易被人诟病虚伪,其实与其文化特色有关。儒家思想有许多内容在议论道德,同时也议论了相关符合高洁品行之行为。而道德之高尚与否,我们难以从行为进行简单界定,但是我们却只能从行为进行判断,于是,虚伪之德往往以假乱真,以至于议论道德的儒家,也被后人诟病为虚伪。

判断一个人是否有道德,我们不可能跑进人家心里去看人家是不是真的这样想,我们往往只能通过一个人的言行,来对其作出判断。但是,人是会“伪装”的,许多时候,一个人这么做这么说,却并不这么想。

儒家要求的是“想的”和“做的”一致,但是,出于对“君子”之誉的追求,有人便为了虚名以“伪装”的方法让自己看起来品行高洁。基于此,人之沽名钓誉,用儒家作为自己谋名谋利的外衣,这能怪儒家吗?

2、儒家之君子是无私利之君子

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伪君子与真君子的差别,大概就在于“私利”二字了。儒家所宣扬的真君子无疑是没有私利的存在,真君子心中怀仁,仁者爱人,真君子是慈爱一切人的,真君子将身边的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爱护,摒弃自己的利己之私,时刻照顾他人的感受。在儒家思想里面,君子总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无私的存在,这也是儒家之君子被后世赞扬千年的原因。

而“伪君子”就不同了,伪君子所做的事情,可能在结果上,旁人会看到这件事情是“利他”的,但是真的出于“利他”还是“利己”做这件事情,就看这个人“心中所想”了。许多时候,“手段高超”的“伪君子”,往往能让事情看起来是“利他”,实则是“利己”的。所以,对于一个人是否出于真心实意做一件事情,一定要进行全面考察,而非以一时得失做简单界定。

要知道,君子行事的出发点,不应该是“这件事对我会有什么好处”,而应该是“这么做对别人有什么帮助”。君子行事,不会考虑自己之利,“利”对于君子来说,往往是“不求自来”,属锦上添花的一般的存在。伪君子所求的,实则就是“利”了。

要说君子与伪君子之区分之难处,往往就在于,要真正区别二者,应当从他们的“动机”进行推理,这与阳明之以动机断善恶有些相似。但是,所做的行为一样,行为所导致的结果也一样,只是一个人“利己”,一个人“利他”,这种动机,若是自己不说,谁又能知道呢?所以君子和伪君子区别起来,还真是有点难,不然老祖宗也不会说“日久见人心”这句话了。

基于此,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小总结:儒家所主的君子,是无私利之君子,这个“无私利”往往表现在动机上,动机本就“无私”,行为之结果又“何私之有”呢?

3、伪在物欲之伪,而不在儒家思想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要说儒家虚伪,这里的“伪”可怪不得儒家,儒家诸位先已经明明白白说了,君子“想的”和“做的”一样,没有私心。但是儒家这么说,后人却不这么做,儒家又能怎么办?同时,儒家所宣扬的“君子”之美名被无数文人墨客所赞美,实在太诱人。于是,有些人被称为“君子”,可能是“知行合一”的真君子;但是有些人就有些名不符实了,这些人的行为看上去冠冕堂皇,实则不过都是出于深藏于心中的“利己”之欲罢了。所以,我认为,说儒家虚伪不太客观,伪往往在于人的物欲之伪,而不在儒家思想。

标签: 伪君子

更多文章

  • 汉语哪里的方言最古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方言

    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现今哪里的方言最古老?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前不久网上流传这样一则新闻:部分专家担心再过百余年后,随着时代的变化,后世的人看不懂核辐射符号的含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该怎么办?这则新闻引起了很多网友的争议。其中有的网友就提到关于古汉语的变迁问题。古汉语变迁史如同汉服在不同时代

  • 刺配有哪些分类?刺配的刑罚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刺配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刑罚刺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刺配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具体内容为在犯人脸上刺字,然后发配到边远地方。刺配最早出现于唐末五代时期,到了宋朝刺配之风盛行,而且手段变的更加残忍。宋朝的刺配罪分为好几个等级,根据犯事的轻重来决定到底处以怎样的刑罚,最重的可能会终身服

  • “自梳女”是什么样的人群?为什么会产生“自梳女”这种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自梳女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自梳女”的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自梳女其实小编是第一次听说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呢?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经过一研究就会发现这个自梳女其实真的好可怜的啊,但是也从另外一方面看出来了,女性也有自己的尊严,也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

  • “云台二十八将”中最厉害的武将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云台二十八将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云台二十八将”中最厉害的武将是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虽然放在各色野史里,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开国团队,存在感十分低调。但哪怕放在中国军事史上,这个团队也堪称名将荟萃。东汉第二任皇帝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更选出其中最杰出的二十八位武将,将其画像供入洛阳南宫

  • 唐玄宗的原配妻子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唐玄宗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王皇后究竟是因何被废?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今天要说的是唐玄宗的原配妻子,王皇后。王皇后的命不太好,成为唐朝的第二任废后。巧的是,唐朝第一任废后是唐玄宗爷爷唐高宗的第一任妻子,也姓王。大唐初年是不是和姓王的原配过不去呢?这个王皇后的名字具体不详,有人说她叫王有容,有人说她叫王菱。这

  • 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司马是什么官职?司马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的官员?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

    司马,与汉朝的顶级官职“大司马”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司马,是一种佐官,位在长史之后,在各级官府中都有,品级地位也与其所在官府挂钩,相差很大。当年灭秦后,项羽封十八路诸侯王,其中有三个秦朝降将就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这三员秦将都是巨鹿之战与项羽交手的,章邯是主帅,司

  • 古代官员手中都拿着一块木板具体作用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

    官员上朝手里拿的木板学名叫做笏板,有时候人们也会根据它的材质、用途等把它称为玉板或者朝板。为什么流传千年的上朝工具笏板在清朝被抛弃了呢?这块板子有什么用处呢?下面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根据相关历史记载这个笏板在几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已经在使用了,在一开始的时候,笏板并不是官员特殊使用的,

  • 历史上有哪些信奉佛教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佛教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武则天要大力推广佛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铲除异己、把持朝政多年之后,就开始着手为登基做准备了。但她还要做一件事,为登基称帝寻找一套理论体系做支撑。因为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女人做皇帝的先例。别说做皇帝了,女人当官的都很少见。而

  • 二十四孝都有哪些典故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二十四孝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作品名称 二十四孝创作年代

  • 皇帝为什么叫自己孤和寡人?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帝

    在报刊中,“孤寡老人”一词并不鲜见,在当今的词汇中,是指无儿无女没有生活依靠的老人。在这一点上,与古义也无大区别,只是比现在划分的细一些罢了。《礼记·王制》说:“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之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