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于白薯的叫法 白薯为什么又称“红苕”?

关于白薯的叫法 白薯为什么又称“红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367 更新时间:2024/1/14 4:24:54

众所周知,大家吃的白薯同时又被称为红薯),但是在中国,还有不少别名,有的地方称“红苕”的,这个又作理解,于是kk历史网(www.kklishi.com)小编带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心情去查《辞海》,然而未解。未能查到此名。

后来查了《新华字典》有苕字,并解说苕即红苕,即甘薯,后者为历来对白薯的称呼,后学者更正应为番薯,即白薯,但是“红苕”是怎么来的,一时不好解说。

有趣的是笔者查到一个讲述红苕的故事,却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朱在未做皇帝时,带兵在江西北部打仗,一年朱打了败仗,带兵退到了安徽与湖北交界处的黄梅一带,兵士由于粮草不济,已人困马乏,朱就叫士兵到处找野菜,朱是农民出身,也参加到采野菜队伍中,一天他在一山坡下,见到一种野生藤子,将叶子一撕流出白汁,他用口一尝,还有点甜味,用手拉藤子,谁知拉出一串块状东西,大的有拳头大,里面白色,咬一口还真甜。朱高兴之至,顺口说:“这苕子怎很甜?”

原来,朱是安徽凤阳人,当地有一种野生藤子,土话叫“苕子”,因为这苕子没什么用,天旱时还会枯死,人们说它“傻”或“傻子”,意思是“笨”。朱不认识白薯藤子,见此藤子有甜味可吃,就凭口音说出苕子来了。士兵们听朱说可以种这苕子,但苗子不多怎么办?朱听了说:“你们真“苕”(意思是真傻),要繁殖将苕子剪成一段段也可活”,士兵们照做了,苕子得到了丰收,解决了口粮问题,军心大,于是就叫这苕子为“红苕”,因为苕子的块状物皮是红色的缘故,红苕之名就流传下来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仰韶文化遗址 距今最早约7000年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经初步勘探,新发现遗址位于许昌市区,紧邻一古河道的河湾分布,面积48227平方米,文化层厚约3米,距地表深约1~3米,自北至南逐渐加深,掩藏于冲积土层之下。从勘探出的加沙陶片、绳纹红陶片等器物标本及土层包含物分析,该遗址应为距今7000年~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且仰韶文化以后的堆积层明显。河南

  • 刘裕不仅在政治上进行改革,还在经济方面实行哪些措施?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刘裕不仅在政治上进行改革,经济方面他也很注意。刘裕实施轻徭薄赋,努力发展生产,同时他严禁奢靡,自己带头简朴,朝廷上下的奢靡之风被一扫而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轻徭薄赋刘裕十分关心百姓生活,曾多次下令减免税役,免去部分苛捐杂税,“蠲租布二年”。在平定刘毅时,他也曾下令减免税役

  • 朱元璋的城府有多深?为何忍了八年之久才杀胡惟庸?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1368年,刚刚40岁的朱元璋称帝,改国号为大明,定都南京,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大明王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精力充沛、

  • 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有怎样的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季节转换涵盖气候变化、物候变化等多方面特征,春天萌生、夏天盛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标示着事物的发展过程。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但是,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是不完全相同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传统四立法

  • 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在历史上的评价通常有哪三种说法?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皇后,刘娥,文史百科

    正史记载刘娥为十六国时期,前汉国昭武帝刘聪那位以美丽贤德著称的武宣皇后。但是今人所称之刘娥,通常指的是北宋宋真宗皇后,宋仁宗时期的太后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刘娥虽然并不确定就是这位皇后的名字,只是民间戏曲中的称呼,但是因为流传范围极广,渐渐的也就指代章献明肃皇后刘氏了。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在历史上的评价不

  • 安禄山和杨贵妃的关系不错,为何却与杨国忠反目成仇?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安禄山,杨国忠,文史百科

    其实,杨国忠原本和安禄山的关系不错,因为杨贵妃和安禄山本来就是母子关系,大家曾是一家人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据说安禄山入朝时,杨国忠与杨贵妃姊妹都列道远迎,推为座上宾。赌徒出身很会察颜观色的杨国忠为了讨好老安,见他身材肥胖臃肿行动不便,所以特别在老安上下朝登殿阶时,怕他有

  • 内务府直接服务于清朝皇室,那管理内务府的人有多贪?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内务府,清朝,文史百科

    内务府最早是满清入主中原前是为八旗军提供后勤保障的军需署。清王朝统一天下后,军需署更名为内务府,是直接服务于清朝皇室的一个特设机构,负责皇室及旗人的衣食住行玩,同时还兼管应属户部管理范围内的税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特别是海关、盐茶丝绸这些暴力行业的税收几乎完全由内务府一手

  • 据《后汉书》记载,汉和帝皇后邓绥是怎样的一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汉和帝,邓绥,文史百科

    邓绥(81-121),南阳郡新野县人,汉和帝皇后。邓绥出身于世代读书的官宦世家。祖父邓禹,名列东汉开国功臣榜首。母亲阴氏,乃刘秀皇后阴丽华从弟女。据记载邓绥自幼聪颖好学,“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那么这位从一名闺阁之秀到东汉时期执政十六年的女政治家邓绥是怎样的一个人?下面小编就为大

  • 在清朝有一个怎样的官僚机构,竟敢克扣皇上的银两?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皇上,文史百科

    提起贪污腐败的官员清朝历史中数不胜数,官员再贪也就是克扣百姓的钱财,但在清朝有一个特殊的官僚机构,竟敢克扣皇上的银两,这就是内务府。内务府是皇宫中的后勤部门,上到皇上、妃子的吃穿用度,下到太监、宫女的教导赏罚,宫中几万人的各项大小事宜,全靠内务府这个大管家掌管。内务府仗着管理皇家事务,从中大笔捞钱,

  • 戚夫人又做过哪些什么事情,会让吕后这样对待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戚夫人,吕后,文史百科

    不少人都知道吕雉把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制成“人彘”的事情,也因为这件事,一直都有很多人认为吕雉太过残忍,心狠手毒。在这件事情中,戚夫人仿佛变成了一个无辜的受害者,让人怜惜,但可怜之人就一定会有可恨之处,毕竟刘邦的妃子可不止戚夫人一个,为什么吕雉偏偏对她下手,这不可能没有原因。那么,戚夫人又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