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元璋的城府有多深?为何忍了八年之久才杀胡惟庸?

朱元璋的城府有多深?为何忍了八年之久才杀胡惟庸?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367 更新时间:2024/1/1 3:05:59

公元1368年,刚刚40岁的朱元璋称帝,改国号为大明,定都南京,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大明王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精力充沛、干劲十足,在长达31年的皇帝生涯中,开疆拓土、整饬吏治,为大明王朝的兴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就像劳动模范一样勤勤恳恳地位这个帝国服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说句不夸张的话,朱元璋几乎是封建社会最勤奋、最拼命的几个皇帝之一。

然而,在如此勤奋、拼命的背后,朱元璋有着他的另一面,那就是权力欲。大凡能称得上一代雄主的皇帝,都有一个特点——对权力的渴望和追求。什么汉武帝、唐太宗,都是这样。当然,作为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朱元璋也不例外。虽然贵为天子,位尊九五,但是在通往权力的道路上,有人拦住了朱元璋,就只有一个下场——死。

在大明王朝建立、天下安定之后,朱元璋做的很不地道,多次发动大清洗,把那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杀了个干净。而朱元璋这么做,只有一个原因——权力。他之所以这么做,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像他自己说的,“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本来大家都是一起打天下的穷人,凭什么你能做皇帝,而我不能呢?就是因为这样的一丝怀疑,就让朱元璋杀光了几乎所有的功臣元勋。

胡惟庸也算是大明王朝的元勋了,在龙凤元年(公元1355年)就投奔了朱元璋,那时候朱元璋不过只占据了很小的一块地盘,统一天下,门都没摸到呢。正是因为胡惟庸这种义无反顾的精神,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此后朱元璋节节胜利,胡惟庸的官职也步步攀升,到大明王朝建立的时候,胡惟庸已经成为正四品(相当于正局级)的太常少卿。

胡惟庸一路官运亨通,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在朱元璋第一心腹谋士李善长的推荐下,他成了右丞相。而到了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胡惟庸更是被任命为左丞相,成为了真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事情到此本来就皆大欢喜了,可没等胡惟庸坐稳宰相的位子,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胡惟庸案”案发,朱元璋不仅杀了胡惟庸,还牵连出亲戚、朋友,最后诛杀3万余人才算罢休。

其实朱元璋杀胡惟庸并不奇怪,因为胡惟庸从担任右丞相开始,就开始了自己揽权的生涯。从洪武六年担任右丞相,一直到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案发,整整七年时间,胡惟庸作为宰相,拥有极大的权力,他经常利用手中的权力,排除异己、结党营私,更重要的是,有很多大臣上奏的奏折,胡惟庸干脆不请示朱元璋,私自处理。这就犯了朱元璋的大忌,居然在他眼皮子底下,抢夺他的权力,对于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来说,这是绝对不能忍受的。

可是,朱元璋竟然一忍就是八年,要知道,别人抢夺他的权力,他连半年都忍不了,怎么可能忍八年!

所以,官方的说法又是老一套的,什么皇上被“奸臣”胡惟庸蒙蔽了,过了八年,经过“忠臣”的提醒,朱元璋一下子醒悟了,哦,原来胡惟庸这家伙一直都在骗我!

当然,这是不可信的,朱元璋何许人也?白手起家,从一个世代贫农,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就登上了皇帝宝座,这么厉害的人,岂是你说骗就骗,说蒙蔽就能蒙蔽的?如果真的那么好蒙蔽,皇帝的位子早就被别人抢去了。

权力欲如此强的朱元璋,竟然容忍胡惟庸专权达到八年之久,他是在等待时机,他要做一件大事——废除宰相。

自古以来,皇帝和宰相之间的关系一直都非常微妙,宰相作为百官之首,类似于今天国务院总理,他们虽然名义上是必须要听皇帝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宰相拥有很多特权,比如“封驳”——皇帝做的不地道,宰相拒绝执行;比如代拟诏书——政策制定好了,皇上只要盖个章就行了。

很多偷懒的皇帝,看到有人替他们把活儿都干了,高兴还来不及。可是,朱元璋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不管这些人是谁,不管他们干了什么,但凡触及到权力,他就绝不会轻易饶恕。

但毕竟宰相这个职位,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的时间,根深蒂固,贸然废除恐怕要招致大臣们集体反对。所以,朱元璋就让这位管不住自己的胡惟庸,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敛财、揽权、结党营私,直到七年之后,朱元璋觉得时机成熟了,才一举将他的党羽拿下,并且顺势废除了宰相。

而“胡惟庸案”案发之后,为了震慑反对废除宰相的人,朱元璋不惜大开杀戒,一下子杀了三万多人,总算把反对的声浪给压了下去。

要说起来,胡惟庸被杀,也不算太冤枉他,毕竟他做宰相的时候,品行、道德也确实不怎么样,而朱元璋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决定利用他,等到了八年之久,才最终行动,杀了胡惟庸,顺便废除了宰相。朱元璋为了权力,能够不动声色、忍耐七年之久,也可以看出此人的城府之深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有怎样的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季节转换涵盖气候变化、物候变化等多方面特征,春天萌生、夏天盛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标示着事物的发展过程。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但是,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是不完全相同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传统四立法

  • 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在历史上的评价通常有哪三种说法?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皇后,刘娥,文史百科

    正史记载刘娥为十六国时期,前汉国昭武帝刘聪那位以美丽贤德著称的武宣皇后。但是今人所称之刘娥,通常指的是北宋宋真宗皇后,宋仁宗时期的太后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刘娥虽然并不确定就是这位皇后的名字,只是民间戏曲中的称呼,但是因为流传范围极广,渐渐的也就指代章献明肃皇后刘氏了。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在历史上的评价不

  • 安禄山和杨贵妃的关系不错,为何却与杨国忠反目成仇?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安禄山,杨国忠,文史百科

    其实,杨国忠原本和安禄山的关系不错,因为杨贵妃和安禄山本来就是母子关系,大家曾是一家人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据说安禄山入朝时,杨国忠与杨贵妃姊妹都列道远迎,推为座上宾。赌徒出身很会察颜观色的杨国忠为了讨好老安,见他身材肥胖臃肿行动不便,所以特别在老安上下朝登殿阶时,怕他有

  • 内务府直接服务于清朝皇室,那管理内务府的人有多贪?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内务府,清朝,文史百科

    内务府最早是满清入主中原前是为八旗军提供后勤保障的军需署。清王朝统一天下后,军需署更名为内务府,是直接服务于清朝皇室的一个特设机构,负责皇室及旗人的衣食住行玩,同时还兼管应属户部管理范围内的税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特别是海关、盐茶丝绸这些暴力行业的税收几乎完全由内务府一手

  • 据《后汉书》记载,汉和帝皇后邓绥是怎样的一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汉和帝,邓绥,文史百科

    邓绥(81-121),南阳郡新野县人,汉和帝皇后。邓绥出身于世代读书的官宦世家。祖父邓禹,名列东汉开国功臣榜首。母亲阴氏,乃刘秀皇后阴丽华从弟女。据记载邓绥自幼聪颖好学,“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那么这位从一名闺阁之秀到东汉时期执政十六年的女政治家邓绥是怎样的一个人?下面小编就为大

  • 在清朝有一个怎样的官僚机构,竟敢克扣皇上的银两?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皇上,文史百科

    提起贪污腐败的官员清朝历史中数不胜数,官员再贪也就是克扣百姓的钱财,但在清朝有一个特殊的官僚机构,竟敢克扣皇上的银两,这就是内务府。内务府是皇宫中的后勤部门,上到皇上、妃子的吃穿用度,下到太监、宫女的教导赏罚,宫中几万人的各项大小事宜,全靠内务府这个大管家掌管。内务府仗着管理皇家事务,从中大笔捞钱,

  • 戚夫人又做过哪些什么事情,会让吕后这样对待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戚夫人,吕后,文史百科

    不少人都知道吕雉把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制成“人彘”的事情,也因为这件事,一直都有很多人认为吕雉太过残忍,心狠手毒。在这件事情中,戚夫人仿佛变成了一个无辜的受害者,让人怜惜,但可怜之人就一定会有可恨之处,毕竟刘邦的妃子可不止戚夫人一个,为什么吕雉偏偏对她下手,这不可能没有原因。那么,戚夫人又做过

  • 忽必烈建立的元朝为什么只传了五世,却有着十一个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元朝,五世,文史百科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传五世十一帝,以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大元为开始历时98年。为什么元朝只传五世,却有十一个皇帝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朝传5世共11帝,在大一统王朝中这个数量并不多,像明朝是12世16帝,清朝则是11世12帝,但说起这个继承顺

  • 刘备称帝之前,为何有“关羽忠于大汉,不忠于刘备”的说法?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关羽,文史百科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文臣武将多如牛毛,有的如星辰一般璀璨闪耀,有些却是如沙砾一样掩没在历史的车轮下。刘备手下的关羽,是历朝历代无数人崇拜的武圣,因为关羽忠义无双,在三国演义的描绘之下,如桃园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等等小说情节被人们传唱,人们也都尊称他一声关

  • 中国古建筑以长方形为最普遍,古代建筑有哪些构成要素?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古建筑,文史百科

    中国古建筑的平面以长方形为最普遍,一座长方形建筑,在平面上都有两种尺度,即它的宽与深。其中长边为宽,短边为深。如一栋三间北房,它的东西方向为宽,南北方向为深。单体建筑又是由最基本的单元“间”组成的。那么古代建筑有哪些构成要素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通例是确定建筑各部们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