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清朝有一个怎样的官僚机构,竟敢克扣皇上的银两?

在清朝有一个怎样的官僚机构,竟敢克扣皇上的银两?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367 更新时间:2024/1/14 2:45:13

提起贪污腐败的官员清朝历史中数不胜数,官员再贪也就是克扣百姓的钱财,但在清朝有一个特殊的官僚机构,竟敢克扣皇上的银两,这就是内务府。内务府是皇宫中的后勤部门,上到皇上、妃子的吃穿用度,下到太监、宫女的教导赏罚,宫中几万人的各项大小事宜,全靠内务府这个大管家掌管。内务府仗着管理皇家事务,从中大笔捞钱,就连皇上也要被扒皮一番,从几件晚清年间的小事就可见端倪。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春冰室野乘》中记载,道光皇帝想吃点“片儿”内务府一问,竟要一万六千两白银,惊得道光想吃也不敢吃。道光的龙袍破了让内务府补个补丁,这一补就花费了三千两白银。都说道光是中国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紫禁城中这惊人的物价,让道光想不节俭也不行啊!皇上虽然久居紫禁城中,但内务府如此狮子大张口,道光也不是傻子,怎么就白白让内务府钻了空子呢?

内务府的建立可以追溯到顺治时期,1654年顺治创建十三衙门,专门负责管理皇宫内廷事物,当时是由宦官主管。1661年康熙撤销十三衙门,改为内务府。为了防止宦官专政,康熙指派上三旗中的包衣掌管内务府的大小事宜。一来包衣是祖传的皇家奴才,忠诚方面可以保障。再者包衣没什么学识,不会起贪腐乱政之心。康熙为了巩固皇权,增加皇权的权威性,特规定内务府只受皇上一人管理。康熙的一系列举动,看似有理有据,实际上却埋下了祸根。

正是因为内务府只受皇帝一人管理,所以即使内有贪腐,朝堂上的公卿大臣们想要弹劾也没有办法。自打道光初年内务府就成了皇帝的心头大患,直到溥仪时期都想解决内务府的贪腐问题。但都是无能为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内务府中各官员世家盘根错节,其中利害关系繁多凌乱。内务府上上下下大约三千多人,各司主管串通一气。若是在朝堂上,哪个大臣贪污腐败,有官上奏弹劾,皇帝集各大臣的力量铲除一个贪官并不难。但内务府是皇帝自家的官僚机构,大臣不可管天子的家务事。皇帝就是想一扫内务府的贪腐之风,也是相当于一人敌对三千多人。就算是斩了几个主管大臣,内务府的贪腐风气不除,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溥仪就曾派郑孝胥大刀阔斧改革内务府,郑孝胥上任后把原任堂郎中开除,换了自己新的过的人,原以为可以革除弊端。没想到内务府的人集体“罢工”,偌大的紫禁城无人管理,祭祀的瓜果点心都没人准备。几番下来溥仪不得不放弃对内务府的整改。可见清朝皇帝不是不想整治内务府,实在是牵连众,多无计可施啊!

标签: 清朝皇上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戚夫人又做过哪些什么事情,会让吕后这样对待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戚夫人,吕后,文史百科

    不少人都知道吕雉把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制成“人彘”的事情,也因为这件事,一直都有很多人认为吕雉太过残忍,心狠手毒。在这件事情中,戚夫人仿佛变成了一个无辜的受害者,让人怜惜,但可怜之人就一定会有可恨之处,毕竟刘邦的妃子可不止戚夫人一个,为什么吕雉偏偏对她下手,这不可能没有原因。那么,戚夫人又做过

  • 忽必烈建立的元朝为什么只传了五世,却有着十一个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元朝,五世,文史百科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传五世十一帝,以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大元为开始历时98年。为什么元朝只传五世,却有十一个皇帝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朝传5世共11帝,在大一统王朝中这个数量并不多,像明朝是12世16帝,清朝则是11世12帝,但说起这个继承顺

  • 刘备称帝之前,为何有“关羽忠于大汉,不忠于刘备”的说法?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关羽,文史百科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文臣武将多如牛毛,有的如星辰一般璀璨闪耀,有些却是如沙砾一样掩没在历史的车轮下。刘备手下的关羽,是历朝历代无数人崇拜的武圣,因为关羽忠义无双,在三国演义的描绘之下,如桃园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等等小说情节被人们传唱,人们也都尊称他一声关

  • 中国古建筑以长方形为最普遍,古代建筑有哪些构成要素?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古建筑,文史百科

    中国古建筑的平面以长方形为最普遍,一座长方形建筑,在平面上都有两种尺度,即它的宽与深。其中长边为宽,短边为深。如一栋三间北房,它的东西方向为宽,南北方向为深。单体建筑又是由最基本的单元“间”组成的。那么古代建筑有哪些构成要素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通例是确定建筑各部们尺度、

  • 杨坚拿到军权和丞相位后,而是先做了哪七件大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坚,大事,文史百科

    之前在网络上热播的《独孤皇后》有再一次让我了解到了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了。说起杨坚,人们大多数的印象就是怕老婆,有逆子,篡位外孙,统一全国,结束了南北朝400多年的混乱等等。然而要不是因为历史剧的效应,估计有很多人都不会知道历史上还有着这么一号人物。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历史上杨坚当年是如何篡位的吧

  • 刘伯温是被胡惟庸给害死的?幕后黑手为何是朱元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伯温,胡惟庸,文史百科

    .刘伯温当时因为要杀李彬,所以就得罪了李善长,李善长和胡惟庸当时领导的淮西集团就把京城一直不下雨的责任推给了刘伯温,他们一直给皇帝上书要弹劾刘伯温。刘伯温见此状,就赶紧主动请辞,打算回到老家,隐姓埋名了。但是刘伯温到底能不能全身而退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伯温回到老家之后

  • 曹操在赤壁之战还是败下阵来,那么他总共损失了多少兵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赤壁之战,文史百科

    演义介绍赤壁之战时,说曹操一方有80万大军,实际上曹操当时并没有这么多兵力。根据各种史料上的记载,曹操应该只有20万兵马,而吴蜀联军则是5万,曹操虽然没80万,但总兵力依然是吴蜀4倍之多。只不过这场关键之战最后是曹操败下阵来,那曹操总共损失了多少兵力呢?这在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不过我们通过推测大概

  • 隋文帝杨坚的历史功绩,为何与知名度相比确实不成比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文帝,杨坚,文史百科

    杨坚的功绩堪比秦始皇,为什么知名度却不及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个知名度应该是指现代社会而非古代社会,在古代社会,杨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比秦始皇要高。其原因就在于:秦始皇在封建社会的评价不高,有几个皇帝敢说他是“秦始皇再世”?在封建社会他是“暴君”的代名词。杨坚比他的美誉度

  • 自汉代起,颜回为何就被列为了七十二贤之首?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颜回,汉代,文史百科

    颜回,字子渊,名回,春秋末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九年,卒于鲁哀公十三年。享年39岁。他终生未仕,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只有只言片语留在《论语》和《孔子家语》等书中。然而颜回却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也对他推崇有加。自汉代起颜回就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后世

  • 诸葛亮没有因马谡而失街亭,那么第一次北伐会是怎样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马谡,文史百科

    三国三分天下大势已定后,作为当时蜀当的扛把子诸葛亮,为了早日实现刘备一统天下的宏图大志,曾先后主张了七次北伐,而在第一次中就因用人失当导致无功而归,以致错失了最佳北伐时机,而后也事实证明,错过了第一次北伐的战机,后面的北伐是一次比一次难打。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因此不少人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