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第一谋士是谁?郭嘉是如何炼成的?

三国第一谋士是谁?郭嘉是如何炼成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1397 更新时间:2023/12/8 8:24:13

古时的谋士:相当一部分"学而优"却不能"仕"的读书人,常以"门客"、"军师"、"幕僚"等身份,为自己的"主人"、"主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有时甚至以死相报。若论三国第一谋士,当属郭嘉为最。来分五个方面说说。

一:选择英主

一个有本事的人,总是在洞察时局,选定可以成就大事的人辅佐。郭嘉少怀大志,二十岁时就感到天下就要动乱,于是隐居下来。这一点和诸葛亮相似。当时袁绍四世三公,雄踞北方,很有地位。郭嘉的好多同乡,比如郭图陈群等人都在袁绍手下效力,又加上荀彧的几个兄弟也在袁绍那里,袁绍人才济济。

袁绍多次派人请郭嘉,可郭嘉看出袁绍虽然势力很大,但是虚有其表,优柔寡断,于是决然离开,当时好多人都不理解,更加让人不解的是郭嘉居然投奔了曹操。曹操的名声远远逊色于袁绍,而且出身也不好。可在曹操这里,郭嘉和荀彧荀攸程昱等人相见恨晚,对曹操格外佩服,于是竭尽全力辅佐。

当曹操和袁绍决战的时候,好多人都持怀疑态度,是郭嘉积极地给曹操吃了定心丸,那就是说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并献计乘袁绍攻击公孙瓒之时一举攻克吕布。这能使曹军扩大实力,又可以避免以后袁曹决战时,吕布从侧翼威胁曹军。曹操听完感叹道:“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对曹操的才能抱负更是留下了深刻印象。当他离开曹操营帐后,大喜过望的说;“真吾主也。”从此,郭嘉便当上了曹操参谋军事之官军事祭酒。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

二:计破呂、刘

吕布是三国骁将,刘备是三国枭雄,这两个人都是一时豪杰,郭嘉出计胜之,可谓技高一筹。建安三年九月,曹操便采纳郭嘉之谋出兵吕布。曹军先破彭城,再败吕布,最后大军围困下邳。而吕布却坚守下邳不出。曹操久攻不下,便思退军。郭嘉劝说曹操继续攻城,分析道;“吕布虽勇而无谋,现在其三战皆败,锐气已衰,三军将为首,将衰则军衰。陈宫有谋却反应迟钝。现在正应该乘吕布锐气未复,陈宫计谋未定之时,进军急攻,必能彻底打垮吕布。”曹操依计而行,一面攻城,一面决沂、泗之水灌淹下邳,同年十二月果然就攻克下邳,擒杀吕布,陈宫。

建安四年,曹操派刘备去攻击进犯的袁术。郭嘉一听说就大吃一惊阻止道:“决不能让刘备率军而出,出则必反。”曹操后悔不已。刘备果然马上就杀了徐州刺史车胄,聚沛反曹。曹军两面受敌。曹操想迅速挥兵灭刘而向袁。众将却无一不怕袁绍乘机从背后攻来。曹操沉咛不决,又是郭嘉指出袁绍优柔寡断,必然不会听从刘备的摆布。曹操于是下令攻击,从而一举破之。并擒其大将关羽,夺了下邳,俘虏了刘备的妻子。事情果如郭嘉所料。

三,算死孙策

孙策号称江东小霸王,英勇善战,当时占据江东,早有席卷天下之意。官渡之战后,在袁营中就搜出了不少通敌竹简。在此紧急关头,郭嘉预测说:“孙策刚刚吞并了江东,所诛杀的都是些英雄豪杰,他是能让人效死力之人。但是孙策这个人轻率而不善于防备,虽然他拥有百万之众,却和他一个人来到中原没什么两样。如果有刺客伏击,那他就不过是一人之敌罢了。在我看来,孙策必定要死于刺客之手。”孙策到了江边,尚未渡江,果然被仇敌许贡的门客所杀。是也非也,巧合也,但郭嘉第一谋士的名号绝对非浪得虚名。

四:离间二袁

官渡之战后袁绍病死,袁绍几个儿子彼此不和睦,曹操攻其二子,连战连捷。将领无不主张趁势彻底扫荡二袁。而郭嘉却力排众议,独建奇策。为曹操分析了二袁兄弟之见的矛盾,如果攻之则力合,缓之则必哄。建议曹操回军装做南向攻击刘表之势,“以待其变”。果然二袁为争夺地盘而大打出手。曹操乘机回军北攻各个击破。二袁一死一逃。最后远逃乌桓。众人都主张班师回朝,害怕刘备偷袭,只有郭嘉献计远征,而此时郭嘉已染重病。郭嘉独具慧眼,精辟的分析了平乌恒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

郭嘉首先说出了征乌恒对巩固曹军刚攻占的黄河以北地区具有重大的意义。更说出了刘表,刘备之间的矛盾,指出刘表必不回让刘备偷袭许昌。曹操从其言而迅速率军出征。郭嘉又进言兵贵神速,加以轻装前进,以奇攻之。果然曹军逼近到离乌恒君长所居柳城一百多里处,才被发现,结果张辽突阵,一战斩乌恒君长。袁尚又逃奔入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献其首级而降。郭嘉此计一统华北,功高至伟。

五:君臣和睦

曹操几乎每次出征,郭嘉都是随从参谋军机,行军时以曹操是并肩而行,议事时也是和曹操同席而坐。著名的削发代首,也是郭嘉的奇谋。每逢军国大事议论纷纷时,郭嘉的计策总是正确的,并且他的策略从无失算,真正达到了算无遗策。但郭嘉不拘小节,经常受到大臣的弹劾,只是曹操仍很信任。也只有曹操这样的超世之杰能够重用郭嘉。

曹操甚至打算自己身死之后,能把郭嘉当做可以托付的人。当郭嘉因为病重卧床时,曹操不断派人探视,“问疾者交错。”当郭嘉病逝时,曹操亲至灵堂,悲痛万分。更有诗一般的精练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无限哀伤和惋惜:“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后更表奏朝廷说:“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

可见,三国谋士郭嘉为最,此人洞察时局,多谋善断,郭嘉是曹操最喜爱也是最得力的谋士,其深具通晓事理,足智多谋的资质。用曹操的话说“平定天下,谋功为高!”又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标签: 谋士郭嘉

更多文章

  • 直击中国历史上十个富婆级名媛: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奇女子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青楼中的女子犹如别人手中的玩偶,一生难得为自己做一次主。但历史上也不乏堪称富婆的名媛,吸金的本领各显神通。下面让小编为你详细盘点一下。第十名:梁红玉梁红玉,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原籍池州,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腊起义,祖父和父亲因贻误战机被杀,梁红玉也沦为京口营妓。建炎三年(112

  • 古代历史上10位被历史抹黑的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历史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人被洗白,就有人被抹黑。自从孔夫子的春秋笔法被后人发扬光大,这种现象就更是多不胜数。这次古典君就为大家说道说道那些被抹黑的历史人物。1、商纣王一说起纣王,立刻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是封神演义中的暴君。几千年来,在中国人心中,商纣王不仅是中国古往今来昏君、暴君的“

  • 门神是哪两位 贴门神是因为李世民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门神

    门神虽然在传统习俗已经慢慢淡化的今天,已经很少城市人会在意门神这个问题了,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和传统氛围比较浓的地区,还是很重视贴门神的。那么这个门神究竟贴的是谁呢?为什么要贴门神呢?门神是哪两位门神,就是秦琼秦叔宝和尉迟恭二人。此二人成为门神是从唐朝开始的。秦琼和尉迟恭二人因骁勇异常,均名列凌烟阁二

  • 大明宫是被谁毁灭的 大明宫为什么会毁灭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明宫

    大明宫大明宫作为大唐帝国的中心,当大唐帝国风雨飘摇的时候,也就预示了它即将要毁灭的命运。在乱军、流民之中,大明宫再也无法保持自己的高贵,终于被毁之一炬。大明宫为什么会毁灭公元875年,年仅14岁的李俨继位,认宦官田令孜为阿父,这就是唐僖宗。同年,山东人黄巢起义,数十万农民军开始在大唐土地上来回驰骋。

  • 比太上皇更高的职位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太上皇

    秦始皇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不仅平灭了六国,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还首创了“皇帝”这一称谓。远古时期,有三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八位功德无量的贤君。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认为是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故将天子改称

  • 历史上谁武功最高?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功

    中国延绵千载其文化璀璨夺目,同样中华大地也是人才济济,这其中谁是中国历史上武功最高的人呢/要说历史上谁武功最高,这还真不好比较,但有这样一句老话,王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之说,王不过霸,指的是当王的人里面,论武功没有超过楚霸王项羽的;当将军的人里面,武功没有超过李存孝的,而在拳师之中,则没有超

  • 什么是军表?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军表

    军表是什么?相信很多朋友都不是i太懂,那么小编就来给大家解读一下。到底什么是军表?面对“什么是军表”的提问,才知原来不止“金劳”是个争议话题。关于军表的定义,我们一起来看看广大军表迷们的脑洞究竟开得有多大……个人觉得必须是

  • 不要再将自己女友称为“马子”了 “马子”竟然是夜壶的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马子

    香港黑社会电影中经常将自己的女朋友称为“马子”,可是,谁也不清楚,所谓“马子”究竟是尊称,还是一种开玩笑的称呼呢?有趣的是,香港人嘴里流行的“马子”,居然源自唐初,可惜,意思很奇特,并不专指漂亮姑娘,反倒是“夜壶&r

  • 中国古代皇宫宫殿名称大全_中国历史各朝代皇宫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古代

    本文来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宫殿有哪些?那些宫殿都叫什么名字。秦朝皇宫秦朝皇宫为阿房宫,皇帝寝殿不详汉朝皇宫西汉皇宫叫未央宫,宫内有宣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钩弋殿等,另外还有寿成、万岁、广明、椒房、清凉、永延、玉堂、寿安、平就、宣德、东明、岁羽、凤凰、通光、曲台、白虎、猗兰、无缘等殿阁3

  • 历史上有名的状元有哪些_历史上有名的状元盘点_历史上有名的状元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状元

    根据史书记载,中国这1300年的科举中,产生有名有姓,有据可查的状元共计673位,当然,也有说七百多位的,大概是一些某些朝代出什么武状元之类,或什么其它科状元加在一起罢,但不管六百多位,或者七百多位,但真正在某一个领域里,成为专家,达到巅峰,在中国历史有重大贡献只有十位,他们是真正的状元出身: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