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浙派词简介 浙派词的理论主张

浙派词简介 浙派词的理论主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864 更新时间:2023/12/25 8:58:13

宋朝时期的词在历史上影响最为很远,然而词的创作特点和风格走向也不尽相同,在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浙派词盛行,创始人朱彝尊标举南宋词,崇尚醇雅,其词论是针对当时词坛的颓风而发的,有某些补弊救偏的作用,然而弊端也颇多,内容贫乏相当明显。

浙派词 简介

浙派词,中国清代康熙、乾隆时期的一词派。创始人是朱彝尊。浙派词致力纠正明词末流迂缓淫曼的病,崇尚清灵,学习南宋姜夔,张炎的词,不愿迫近北宋词人,不师秦观黄庭坚,只学张炎,其流蔽在于主清空而流于浮薄,主柔婉而流于纤巧。但他更重视字句声律,将词引向狭窄的境界。是清朝文网渐密、文士远祸避害心理的反映。但他更重视字句声律,将词引向狭窄的境界。是清朝文网渐密、文士远祸避害心理的反映。朱氏选辑的《词综》,体现了他的创作主张。

朱彝尊的词论引起很大反响。其同乡友人相与唱和,相互标榜,风靡一时。龚翔麟、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岸登与朱共称浙西六家。播扬朱的词论最有力者是厉鹗,他创作上成就较明显,使浙派的势力更加兴盛。浙派的创作词调圆转浏亮、琢句工致精美,但内容比较贫乏。

发展

朱彝尊的词论引起很大反响。“浙西填词者,家白石(姜夔)而户玉田”(《静志居诗话》)。其同乡友人相与唱和,相互标榜,风靡一时。龚翔麟、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岸登与朱共称浙西六家。播扬朱的词论最有力者是厉鹗,他创作上成就较明显,使浙派的势力更加兴盛。浙派的创作词调圆转浏亮、琢句工致精美,但内容比较贫乏。朱词有沉厚不足的毛病,厉词有□□窳弱的流弊,所以文廷式评论说:“自朱竹□以玉田为宗,所选《词综》,意旨枯寂,后人继之。尤为冗慢。”(《云起轩词抄序》)他们间或也有一或感时寄兴之作,包孕着兴亡之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标签: 浙派词

更多文章

  • 桐城派简介 桐城派文章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桐城派

    散文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清代的桐城派是古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亦称“桐城古文派”,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桐城派简介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

  • 林彪、粟裕、刘伯承、白崇禧:四大顶级名将谁排第一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林彪,粟裕,刘伯承,白崇禧

    在上个世纪波澜壮阔的战争中,出现了很多名将,其中这四位应该是天赋最高、能力最强、战术最精的,就是林彪、粟裕、刘伯承、白崇禧。而且非常奇妙的是,这四位顶级名将之间还形成了一个“崇拜圈”,非常有意思。首先,在林彪的心里,他对白崇禧最推崇。1949年底,林彪在接受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

  • 古代结婚平均结婚年龄是几岁 南北朝时期女子平均13岁出嫁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结婚

    现行的《婚姻法》规定,男子不得早于22周岁结婚,女子不得早于20周岁结婚,这如果放在古代的话,已经属于晚婚了,古代人的平均寿命比现在短很多,生产力也比较低。为了保证人口,古人的婚嫁年龄往往比较早。汉代时期,男子平均婚嫁年龄在14岁~20岁之间,女子则是13~16岁。东汉三国时,女子平均婚嫁年龄在1

  • 为何将公主的丈夫称为“驸马” ”驸马“ 的来由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驸马

    在古装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剧中把皇帝的女婿称为“驸马”或“驸马爷”,。“驸马”一词的原始义是:古代几匹马共同驾一辆车,辕马之外的马都称之为“附”。那么,公主的丈夫、帝王的女婿为什么称为“

  • 冷宫到底在什么地方 为何故宫内的”冷宫“没有对外开放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冷宫

    影视剧中,只要做错事或者失宠的妃子就面临着被打入冷宫的下场,而一旦被发落到冷宫,就会被皇上遗忘,生活没有了盼头,生活条件也一落千丈,因此冷宫也成为了后人好奇的地方之一,但是到了现在,故宫所谓的冷宫并没有对大家开放,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冷宫众所周知,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代皇室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它始建于14

  • 胡震亨的诗有哪些 胡震亨的学术观点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胡震亨

    胡震亨一生勤奋好学,家中藏书万卷,时人称之为博物君子,被后人誉为“吾邑第一读书种子”,以毕生精力完成的《唐音统签》让他成为明代研究唐诗众学者中的巨擘。胡震亨的诗著作有《海盐县图经》16卷(合纂)、《读书杂记》2卷、《唐音统签》1033卷、《闰余》64卷以及《唐诗丛谈》、《续

  • 石介为何被称作宋初三先生 石介的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石介

    石介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提举应天府书院,主持太学,开创宋明理学之先声,著有《根本》《庆历圣德颂》《中国论》《怪说》等作品,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石介为何被称作宋初三先生孙緮,石介,还有胡瑗,在宋朝初年倡导守道尊王,都曾在泰山求学,任教于太学。是宋朝理学承范仲淹,开张载两周理学的过渡人物

  • 张尔岐的作品 张尔岐的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张尔岐

    张尔岐的事迹在《清史稿·儒林》、《辞海》等都有记载,他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仪礼郑注句读》《易经说略》等,是明清之际著名经学家。张尔岐的作品张尔岐一生著作很多,除《仪礼郑注句读》外,其重要者尚有《易经说略》、《诗经说略》、《书经直解》、《老子说略》、《春秋三传驳义》、《蒿庵闲话》、

  • 建安七子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东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最早提出“七子”之说的是曹丕的《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幹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幹。

  • 中国古代考核官员的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

    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皇权,有效控制各级官员,提出了“明主治吏不治民”的主张;推行“申之以宪令,劝之以庆赏,振之以刑罚”的治官之道,逐步建立了相当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古代的考核,又称为考绩,是对在职官吏的官德、政绩和功过的考核。我国古代对职官的考课制